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121.78KB ,
资源ID:3143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143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走近细胞》章末综合测试3.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走近细胞》章末综合测试3.docx

1、走近细胞章末综合测试3第一章 走进细胞一、选择题1在人体的各类细胞中,最可能不含有DNA分子的是( )A神经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C上皮细胞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四项各自对应的层次依次是( )池塘中的一条鲫鱼 池塘中的所有鲫鱼 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池塘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细胞、群落、种群、生物圈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者是沃森和克里克B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C论证了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D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4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5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是( )A蛋白质分子 B大肠杆菌 C噬菌体 D蛙6农贸市场上新鲜的白菜、萝卜、菠菜、活鸡、猪以及附在上面的细菌等微生物,他们共同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7有关病毒的起源,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

3、不能进行新陈代谢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8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目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感染者的尸体。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所有动植物的致病因子一定是病毒埃博拉病毒可在实验室中用液体培养基培养病毒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广泛病毒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 B C D9在一颗倒

4、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个体10建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施莱登和( )A施旺 B沃森 C达尔文 D克里克1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B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学家成功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就是人工制造了生命C人的各种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因此,细胞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多细胞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12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壁C有无

5、核膜 D有无细胞膜13下图中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abcA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B个体种群群落C生态系统群落种群D组织系统器官14在非洲肆虐的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RNA病毒。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完整的细胞结构B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D可直接分裂增殖15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够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层次是( )A生物群落 B种群C组织 D细胞二、非选择题16在一个阴湿的草丛中有一块腐木,在腐木上生活着细菌、蘑菇、苔藓植物、白蚁等生物,在其周围还有老鼠等生物。请回答:材料中各种生物形态差别很大,从结

6、构来看,它们与病毒的最大区别是 。材料所提及的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在这里生活的所有白蚁组成 ,所有的生物组成 ,材料所涉及的生命系统最高结构层次是 。17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问题。(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的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是_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2)欲将图中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_方移动。(3)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

7、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_个。(4)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_。(5)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_。(6)下列实验要使用显微镜的是_。A还原糖的检测B脂肪的检测(材料是花生子叶薄片)C蛋白质的检测D淀粉的检测E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7)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填标号)。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填标号)。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

8、_细胞,原因是_。18如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1)A图细胞属于 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若B是紫色洋葱鳞片叶肉细胞的一部分,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如果其是植物的根毛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2)B图中含有RNA的结构有填序号 。(3)若A是人体细胞,为人体提供能量的场所是 。若B细胞内,线粒体中产生的一个CO2扩散进入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则该CO2分子穿过 层磷脂分子层。(4)无膜包围的细胞器填序号 ;双层膜包围的细胞器填序号 。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细胞含有细胞核和线粒体,因此一定含有DNA,A错误;人体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线粒体等细胞器,因此不

9、含有DNA,B正确;上皮细胞含有细胞核、线粒体,因此一定含有DNA,C错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含有细胞核、线粒体,因此一定含有DNA,D错误;答案是B。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种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A【解析】试题分析:池塘中的一条鲫鱼是一个生物个体;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所以池塘中的所有鲫鱼构成一个种群;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所以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所以池塘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综上所述,A项正确,

10、B、C、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D【解析】试题分析: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AB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本题选D。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B【解析】试题分析:甲为细菌,是线粒体,细胞中不含有线粒体,A错误;叶绿体,有些植物细胞不含有叶绿体,B正确;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膜结构,可以区分是否为原核生物,C错误;是细胞核,丙是噬菌体,噬菌体不具有细胞结构,D错误。考点:考查细胞的结构、病毒

11、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5B【解析】试题分析:蛋白质为生物大分子,必须在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特性,不是生命系统,A错。大肠杆菌为单细胞生物,而细胞为生命基本单位,B正确。噬菌体为病毒,无细胞结构,依赖细胞而生存,不是生命基本系统,C错。蛙为多细胞脊椎动物,为个体层次,其生命基本单位为细胞,D错。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结构层次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6D【解析】试题分析:种群指一定区域同种生物,从题目上看不是同种生物,所以A项不正确;群落指所有生物,这里指部分生物,所以B项不正确;生态系统指生物和无机环境,所以C项不正确

12、;此内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层次,所以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7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病毒缺乏自主代谢的完整机制,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因此病毒是在细胞后产生的,故A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病毒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8C【解析】试题分析:病毒一般有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所以病毒不能成为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也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只能先培养病毒可感染寄生的细胞,才能让病毒繁殖。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13、病毒感染的动植物会导致其致病,但动植物的致病因子也可能是细菌、真菌等其他微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它所含的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综上所述,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包括病毒的组成、生活方式、繁殖、分布等,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9B【解析】试题分析:在一颗倒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群落。一定区域的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本题强调在一颗倒伏的朽木上,这一特定的区域和所有生物,因此构成了群落。ACD项错误。B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

14、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0A【解析】试题分析: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建立细胞学说,A正确。沃森和克里克共同建立DNA双螺旋结构,BD错。达尔文建立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观点的生物进化论,C错。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11D【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A错误。生命系统是指能独立完成一定生命活动的系统,病毒不能独立代谢,B错误。任何一项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所

15、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错误。多细胞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2C【解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本质的、明显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即有无核膜;C正确。【考点定位】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均匀细胞膜【名师点睛】明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识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判断依据。13C【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包括b,b包括c。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不包括生物大分

16、子,A错误;群落包括种群,种群有个体组成,B错误;C正确;系统包括器官,器官由组织组成,D错误;答案是C。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5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4C【解析】试题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病毒无核糖体,B错误;病毒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C正确;病毒不可直接分裂增殖,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了病毒的代谢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

17、病毒和其它细胞生物的区别以及离开了寄主细胞就无生命活动的特性。16【答案】(1)它们具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2)细菌 (3)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解析】试题分析:(1)各种生物形态差别很大,从结构来看,它们均具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原核生物包括衣原体、支原体、蓝藻、细菌、放线菌等。(3)在这里生活的所有白蚁,即一定区域内同种个体的总和属于种群;这里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这里生活的所有生物与这里的阳光、土壤、水、空气等非生物成分共同构成生态系统,故所涉及的生命系统最高结构层次是生态系统。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18、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7【答案】(1)C(2)左下(3)64(4)甲和丁(5)反光镜(6) BE(7) B BC 红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的细胞器【解析】试题分析:(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的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转动转换器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正确。 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升高或降低镜筒,即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B正确。调节反光镜就是调节视野的亮度,D正确。调节光圈就是透光量就是调节视野亮度,C错误。(2)显微镜观察若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玻片,因为在视野的左下方所以玻片应向左下方移动。(3)观察细胞时若是均匀分布,放大倍数扩大

19、或缩小,观察到细胞的数目以放大倍数扩大或缩小的倍数的平方的关系增加或减少。原来是放大400倍,现在是放大100倍,所以是缩小了4倍。也就是乘以4的平方,原来看到4个,现在能观察到数目就是4乘以16等于64(4)显微镜的镜头,若有螺纹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无螺纹的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因此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甲和丁。(5)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光亮不均,应调反光镜。(6)还原糖的检测砖红色沉淀;蛋白质的检测的紫色反应;淀粉的检测的蓝色,肉眼均能看到。脂肪的检测(材料是花生子叶薄片);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均需要显微镜观察。本题选B、E。(7)从图上看A、B、C、D

20、分别是口腔上皮细胞、蓝藻细胞、植物的叶横切、取自猪的血液,所以属于原核细胞的是B。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B和C。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红细胞,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的细胞器。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认识不同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观察细胞中细胞数目和位置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8【答案】(1)动物 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液泡 叶绿体(2) (3)线粒体 8 (4)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形可知,图中

21、分别是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壁、液泡、叶绿体。(1)A图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判断的理由是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若B是紫色洋葱鳞片叶肉细胞的一部分,则色素主要存在于液泡。如果其是植物的根毛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叶绿体。(2)植物细胞中含有RNA的结构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3)动物细胞中提供能量的场所是线粒体。植物细胞内,线粒体中产生的一个CO2扩散进入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则该CO2分子依次穿过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外膜、叶绿体外膜、叶绿体内膜共8层磷脂分子层。(4)无膜包围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中心体;双层膜包围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考点: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