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113.22KB ,
资源ID:31490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1490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教学设计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教学设计学案.docx

1、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教学设计学案2019年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教学设计学案一、单元教学内容条形统计图P94P103二、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X k B 1 . c o m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3、在调查活动中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

2、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难点: 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四、单元教学安排条形统计图3课时第1课时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一、教学内容: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P94P95二、教学目标: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校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格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解

3、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难点: 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统计图。四、教学准备课件、直尺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课件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图例中表示天气的各种图形。 2、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这个月的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二)探索发现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1)整理数据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 启发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我们要统计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呢? 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画“”、写“正”字等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教师

4、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的?为什么选用这个方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用写“正”字法来进行统计,比较方便。 (2)表示数据。 师:我们通过画“正”字法来进行统计,已经知道了每组天气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才能清楚的表示出来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完成。 汇报展示。我们组是用统计表来统计表示。 新 课 标 第 一 网我们组是用图示来表示: 我们组使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3)分析数据。 师:刚才这几组同学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后面的两种方法哪种表示得更清楚?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汇报时明确:这三种方法都能表示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但

5、是条形统计图能更好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4)小结 像这样用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仔细观察条形统计统计图,除了表示数据的条形外,从图中还能看到什么? 小结: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图日期(指画统计图的时间)、单位名称、条形、横轴(要统计的内容)、纵轴(一般表示数量)等组成。 (5)比较统计表和统计图 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 小结: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方便比较分析。 (三)巩固发散1、P95 做一做(四)评价反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条形统计图(一)用条形的长短莱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

6、图的特点:能一眼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作日期、单位名称、条形、横轴、纵轴等组成。六、教学后记第2课时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一、教学内容: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P96P99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2、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1格表示多个单位。难点: 动态数据的收集方法。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

7、入新授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早餐呢?来看看P96例2中四(1)班同学喜欢的一种早餐统计表。今天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二)探索发现1、学生在书上画出统计图,教师巡视。2、思考:(1)书中有两幅条形统计图,每幅图的1个格代表几个人?(2)最喜欢哪种早餐的人最多?两种图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可以反映出同一结果。(3)你认为哪幅图表示数据比较合适呢?为什么?(4)如果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呢? 一个格是2人,那么半个格则是1人。3、教学例3(1)出示例3 想一想1格表示1个单位或2个单位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每个格表示1个单位或2个单位太麻烦,数据太大,怎么办?(2)出示条形统计图。在

8、书上完成。并回答问题。(3)学生展示画图结果,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当数据较大时,每格代表的数据也应该相应增大。如(3)可以表示10个单位。(三)巩固发散1、P97 做一做 独立完成后订正xK b1 .C o m 2、P99 做一做 独立完成后订正教师指导:因为周末销售量增加,因此好的建议是,周末进行促销活动,增加销售量。(四)评价反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条形统计图(二)1个格表示2个(5个、10个)单位六、教学后记第3课时 练习课一、教学内容: 练习十九P100P103二、教学目标:1、巩固条形图的相关知识,会绘制条形统计图,能知道1个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并分析相关数据,解决实

9、际问题。2、通过练习,全面夯实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绘制条形统计图,能知道1个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难点:分析相关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P1037 独立完成并汇报。(二)指导练习1、P1013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教师指导:左侧纵轴每个格表示几个单位,没有给出,要求根据数据的大小合理推断。第一组,人数较少,可以表示1个单位,第二组数据人数较多,则表示2个单位合适。2、P1025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教师指导:与之前所学的条形统计图不同,它的横轴是数据,纵轴是统计的对象。另外若表示23年,则在第一

10、个统计表中较准确,因为一格表示5个单位,那么误差不会很大。(三)检测评价1、P1001 课下完成后全班交流。2、P1002 课下完成后全班交流。3、P1004 课下完成后全班交流。4、P1036 独立完成并指名汇报。教师指导:注意条形统计图的标题填写的是自己要统计的奖牌对象。只能选择一种。(四)板书设计练习课六、教学后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四边形?他们有什么特点?讨论交流: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通过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教材70页插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说一说从图中观察到了什么?2

11、、让学生画出观察到的各种四边形,并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这些图形中哪些是你知道的图形?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4、让学生用三角尺检验第三个和第四个图形的每组对边是否平行。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概括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5、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然后归纳出这四种图形之间的关系。1、认真观察插图,说说观察到的各种四边形。2、再练习纸上画出观察到的各种四边形。有以下几种:3、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交流。知道这些图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前面两个图形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4、回忆如何检验两条直线是

12、平行线,然后分小组合作检验这些图形,看他们的对边是否平行,并汇报检验结果。5、分小组讨论交流。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从而推断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在学生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告诉学生第三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第四个图形是梯形。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四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三、巩固练习给下面每条直线作两条垂线,看一看这两条垂线有什么关系。独立完成并讨论交流。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额哪两种平行四边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明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和

13、梯形是特殊的四边形。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X k B 1 . c o m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叫做平行四边形; 叫做梯形。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一课,我主要让学生通过画四边形、贴四边形使学生认识所学的四边形。接着通过同桌合作画四边形、给四边形分类、交流分类的理由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所见过的四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并抽象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而后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加深理解这两种图形,并会用集合图表示。最后通过玩平行四边形木架,让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易变的特性,来了解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应用。X k B 1

14、. c o m学生虽然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有了一些认识,其余的了解甚少,如有些学生能够画出梯形,但对它的了解还是不够的。如果课前能够事先准备好几个大一点的、并涂上颜色的四边形的话,这样学生的视觉感觉就会更清楚、明白些,认识效果可能会更好。在学生探究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后,学生自己能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就行了,老师可再通过习题来验证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情况。而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抓重点词、反复读,其目的是想让学生记住定义,其实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学生只有对知识理解了才能牢记概念。附送:2019年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

15、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交流: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1、复习九九歌(1)同学们,你知道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吗?(2)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2、揭示课题。(1)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2)课件出示雾凇图片,板书课题。指导“凇”字字形,左边是“冫”,不能写成“氵”。指导学生观看课件,初步感知雾凇景观。学生交流观后感。教师过渡说

16、明: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2雾凇。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抽读词语卡片,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指读长句如:“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等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词:长堤 俗称 凝固 摄氏 夜幕 零下 淹没 模糊2、学生自由识记字形。3、教师重点强调“凝”、“幕”

17、、“摄”等字。4、学生动笔描红、临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这晶莹夺目的雾凇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主席在1990年到吉林视察,观赏了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兴致勃勃地为此景题词,大家想不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屏显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1、我们一起来把江爷爷的题词读一下好吗?2、树挂就是.(引导说出课题)板书课题3、读了江爷爷的题词,大家现在最想看到的是什么?二、精读感悟:(一)、景观:精读第一自然段1、今

18、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吉林去感受这美丽奇特的雾凇。出示雾凇课件。过渡:看,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又象梨花缀满了枝头,把神州装点得分外壮丽。2、大家边看边想,这些图片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千姿百态、美丽动人、晶莹夺目、粉状玉砌、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洁白无瑕)3、大家说得真好,积累的词语真多,那么课文中是怎样来形容雾凇的呢?自由地读读第一小节。(1)谁来读读,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雾凇的?(2)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a、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的美了?b、指名回答,c、指导把这几个词读一读,要读出词

19、语的感情色彩,边想刚才的画面,边读。 (3)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再读读.4、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那美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精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片、音乐)1、过渡:前一天晚上,十里江堤上还是一片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了!2、(出示图片)现在,你们已经来到江边了,我想采访一位小游客,说说你初见这雾淞时的心情怎样?(指名回答)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把文章的最后一节读一读。(自由读)3、漫步在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么赞叹它的呢?(生回答)(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看

20、着后面的感叹号!,读出感叹号的意思,理解这句话。4、让我们一起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齐读一下第三小节。(二)、形成过渡:吉林雾凇的景观很美(板书:景观),它们争奇斗艳,是北国风光的景中之绝,但令人民感到奇怪的是:这奇特的自然景观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板书:形成)1、自由读课文,思考: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吉林雾凇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2、指名说(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2)、吉林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a、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些过于饱和的水汽

21、能遇冷凝结吗?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b、每当夜幕降临.树木被雾气淹没了。两个前提条件都符合了,就可以形成雾淞,而且他们形成的过程也是非常美的。3、老师请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每当灯光、树影模糊了镀上了白银。”)(1)你是从哪些词感受到它的慢的?(指名回答)(将重点字词注上自己喜欢的符号)(2)你能把这种缓慢的过程读出来吗?先自己试一试。谁想来读一读?(指名读)4、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美了,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5、建议读这句话应该读出语气的变化,先是轻轻的,缓缓的,后来就变成欣喜的语气了,谁再来试试?9、小结:雾凇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顺江绵延,形成的过

22、程又如此奇妙美丽,难怪作者说它是(闻名全国的奇观,板书)三、指导赏背1、同学们,雾淞这篇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让我们把这篇文章在完整地、自由地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2、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你喜欢的语句?四、总结全文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中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课文,课后,大家在搜集一下类似的文章,多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山河之美,能完成这个课外阅读作业吗?板书设计:22、雾凇景观形成闻名全国的奇观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课

23、题:23、春联备课人:磁村中心小学 王红俊教学要求: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3、通过朗读感受音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教学重点难点:1、对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理解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2、通过读悟,感受春联的特点:内容美、对仗美、音律美。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五副春联;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兴、揣”等字。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1、出示幻灯片2、新春佳节,家家

24、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读读这些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花园中。今天,咱们就一起到这座百花园中去畅游一番。来,让我们先高兴地读一读课题。春联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由读课文,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重点指导下列字的读音:百业兴(xng)揣(chui)摩3、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新词:张贴 浏览 增添气氛 歌颂 和睦 欣欣向荣和谐 声律 揣摩 奥妙 抑扬顿挫 开卷有益(2)、指名读课文,读了课文,你对春联已有了哪些了解?4、看来,春联的学问还真不少呀?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呀!三、学春联1、快速浏览课文,并用笔画出课文写了那几幅春联?

25、2、这些春联该怎么读呢?同学介绍经验和方法,老师及时鼓励表扬。3、自由练读,指读,同桌互读。4、创设情境,读好激情:看着这些春联,同学们想不想选一幅过年时贴在自家门上?可这么多春联,你最喜欢哪一福呢?希望你们以充分的理由来说一说。(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幅春联进行准备。(2)推荐春联把自己收集的春联读给大家听。(3)小结引导,鼓励表扬听了你们的推荐,我感到每一副春联都让我爱不释手,春联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四、指导学生写字:1、出示生字词:增添 浏览 歌颂 欣欣向荣 辞旧岁 声律 开卷有益 张贴 奥妙2、学生自由识记字形。教师重点强调“增添”、“览”、“奥”等字。五、作业: 1、写词语。

26、 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品读,了解春联的内容美、对仗美、音律美。2、品读五副春联,初步了解有关春联的一些知识:讲究对仗、声律和谐。3、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春联的韵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到春节,人们就会欢天喜地地写春联、贴春联,用这种朴素的文化形式来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乐此不疲。那么,春联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具体来说,有哪几方面的“美”呢?二、品读(第1节)内容美。1、让我们先来学习第1小节。谁来为大家朗读一遍? 2、那些春联,分别什么意思?默读第1小节,运用做记号的方法自学:用“”划出春联,标上序号。用“”标出相应的意思。3、(交流、出

27、示)。同学们,春联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描绘了美丽春光;有的展现了祖国兴旺景象;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更多的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那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列举了怎样的春联呢?(学生交流)。4、四组同学各读一副春联。5、出示第一副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谁来单独为同学们朗读?连请三位同学。其余同学边听边闭眼想象:你仿佛看、听、闻到了什么?(春天到了,芳草茵茵 碧连天,一树树粉红色的桃花开得很旺,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蜜蜂、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这幅春联描绘了美丽的春天。6、按照刚才的方法学习下面三副春联。(读读,想象,再联系。)7、交流(1)春回

28、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春回大地后大自然的秀色,明媚春光照耀下,呈现出百业兴旺的景象。)(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的景象。)(2)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勤劳致富,生活和和美美;全家团圆,其乐融融。)(3)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梅花开放,色彩绚丽,异彩纷呈,翠竹平安生长,生机勃勃。)(生活丰富多彩,平安吉祥,祝愿。)8、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些对联?9、读着一副副春联,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我们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一起把作者的感慨读一遍。10、看着这样火热的场面,听着如此激动人心的旋律,相信同学们的心也和老师一样被燃烧起来了,让我们一起

29、再来读读这几副春联。11、我们在朗读中,充分感受了春联的什么美?板书(内容美)。课文为了有条有理地介绍,用的“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这样的句式。让我们来欣赏一遍。分工:第一二句、末句齐读;中间部分,请女同学听老师的提示读,男同学细细回味。12、读了第一段你有什么感受?(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三、品读(第2节)对仗美。1、课文第2节介绍了春联的什么美呢?(对仗美)读“对仗”。2、用文中的话解释一下什么叫“对仗”?(字数相等,词类相当)3、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副对联是怎样对仗的?4、另四副春联又是怎么对仗的呢?任选一副来评析一下。5、欣赏 填对子a. 爆竹传吉语;腊梅报新春。b.风

30、绿千条柳-,雨()万朵花。找出春联中的对仗6、小结:春联中的字句真大,对仗工整、精妙,这是一种高水平的技巧。因此作者说:细心揣摩体会,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四、品读(第3节)声律美。1、春联第3节是什么呢?指读第3节(声律美)2、怎样读才能体现出声律美呢?请三个同学读,大家评一下。(评议中明确“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才是声律美。)3、各自读练。祖国的语言文字奥妙无穷,读文。五、齐读第四段。 为什么说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学生合作交流)六、小结1、通过春联这一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体味到春联的语言美、意境美,所描绘的景色美。)2、春联似画,春联似诗,春联这种文学形式,早已定格为我国特有的民族、民俗文化,他是传统文化终至珍宝细心品味春联的内容真是一种享受。同学们,过春节,不赏春联乃憾事!六、作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