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9.39KB ,
资源ID:3169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169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

1、研究性学习教案第一课时 广告零距离教学目标 通过收集、整理广告,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广告学习语文,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习得语文学习的新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间开始播放电视广告集锦,创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2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广告”这个话题。 3电脑课件出示课题:广告零距离 二、学生汇报 1从一个多月前我们确定了这节课的内容以来,大家就开始收集广告了。你能不能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你收集广告的情况呢?(引导学生从收集的时间、途径、数量等

2、方面来介绍收集广告的情况。) 2小结:这次广告收集活动历时近40天,据初步统计,全班48人共收集了1778条广告,其中甘伟同学收集了110条,收集广告总数列全班第一。广告收集的途径主要有报纸、电视、互连网、户外广告牌、公共汽车车身、广告宣传单、广告袋、广告伞等。 3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游戏,叫“广告语接龙”,按照座位的前后顺序每人说一句广告语,看看哪些同学记得的广告语多。在说广告语的时候,你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或动作,说得越生动、越有趣越好。 4通过刚才的这个游戏,我发现大家收集的广告语还真不少。那么,对于收集到的这么多广告语,你是怎么给它们分类的呢? 5小结:对收集来的信息,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

3、给它们分类,这样对我们进一步地处理、利用这些信息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三、展示 1除了收集广告语之外,还有不少同学收集了大量的广告图片、广告宣传单、广告实物等,下面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并整理的材料拿出来展示一下。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愿上讲台利用实物投影向全班展示。 四、赏析 1在你收集的广告中,你最喜欢哪一则(类)广告呢?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广告词的特点、写法等方面来讨论。) 3小结:广告词一般都比较短小、精练,突出产品的特点或优点,在撰写广告词的时候可以引用成语、俗语、古诗或历史典故,可以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还可以运用压韵的方法使广告词易读、易记。 五、创

4、作 1通过这次活动,我相信大家对广告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想不想试着写一写广告呢? 2讨论、构思,为某一事物创作一则广告。 六、总结 1通过这次活动,你还有哪些收获呢? 2总结: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发现,平日里司空见惯的广告当中也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留心生活,我们就会把语文学得更好。 课后,希望同学们把刚才展示出来的材料进一步整理、加工,编辑成册,送到学校的“个性展示厅”去展览,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广告,了解这片新天地。 第二课时 环保零距离教学目标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环境保护应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我们的家乡,我们居住的小区,

5、村庄,还有我们的学校,都是我们生活的大家园,我们应该都有责任去维护它的和谐和发展。去了解了解,作点记录,为环保工作提出我们的建议,并出谋划策。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整理记录,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述有关环保的宣传广告集锦,创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2.在我们的生活中,污染、垃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环保这个话题. 3.板书课题: 环保零距离 二、汇报交流 1.从半个多月前我们确定了这节课的内容以来,大家就开始收集环保信息了。你能不能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你收集信息的情况呢? 2.小结:这次环保零距离活动历时近半个月,据初步统

6、计,全班共收集了8多条环保信息,并提出了很多对我们有用的建议。 3.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游戏,叫环保语接龙,按照座位的前后顺序每人说一句环保宣传语,看看哪些同学的宣传语最有鼓动性.在说宣传语的时候,你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或动作,说得越生动,越有趣越好. 4.通过刚才的这个游戏,我发现大家的体会语还真不少.那么,对于收集到的这么多环保信息,你是怎么给它们分类的呢 ?(指导分类) 5.小结:对收集来的信息,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给它们分类,这样对我们进一步地处理,利用这些信息会带来很大的方便,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多的便利。 三、展示 1.除了收集环保信息之外,还有不少同学收集了大量的宣传图片,环保

7、宣传单,宣传实物等,下面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并整理的材料拿出来展示一下。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愿上讲台利用实物向全班展示. 四、赏析 1.在你收集的环保信息中,你认为什么是迫在眉结的呢?哪些是你认为你可以自己动手解决的?哪些是只要你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自己注意的呢? 2.讨论,交流. 五、创作 1.通过这次活动,我相信大家对环保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想不想试着写一写广告呢 2.讨论,构思,创作一则宣传环保广告语,号召大家爱护赖以生存的环境。 六、总结 1.通过这次活动,你还有哪些收获呢?(除了课堂交流之外,还可以写成活动小结,在班上与同学交流.) 2.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发现,平日里司空见惯

8、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留心生活,我们就会把语文学得更好. 3.课后,希望同学们把刚才展示出来的材料进一步整理,加工,张贴到教室的个性展示去展览,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环保,增强环保意识。 第三课时 开动脑筋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教学目标 1、了解选题的重要性2、了解如何找问题并把问题转为自己的课题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关注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 如何找问题并把问题转为自己的课题2.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1、导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研究性学习中,选题是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在整个研究性学习

9、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题的选择、确定,直接决定了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发展方向和命运,甚至影响到整个课题的成败。2、讨论 专题研究的选题创意来自何方?1.参考来源:(1)观察你周围的世界,尤其是留意构成本社区特色的东西;(2)对平时非常熟悉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如牛顿发现了地球引力);(3)比较相互有关联的事物,寻找其中的差异;(4)想想平时和同学讨论最多的是什么?(5)从最喜欢看的书籍文章或教科书中找一些关键字。2. 想想有没有你很困惑的问题? (1)学科教学中的引发的问题;例如:买蛋选鲜(物理);人行道垃圾桶的设置(数学)(2)社会的需要问题;例如:出租业有降低空驶率的迫切需要(3)人类的

10、希望问题;例如:“亚超声定时控制器”(4)已有事物的确定问题;例如:“布手套翻转器”、“聋人赛跑发令枪”三、讨论:怎样把“问题”变成可研究的“课题”?1、围绕问题问问题:谁?什么? 为什么?什么时候? 哪里?怎样?2、讨论思考:以已学课文爱是什么为例,研究:爱的力量 (1)、课件:例文爱是什么,学生自由的读一读。(2)用句式说一说:爱是.(3)夸一夸自己:我会爱自己也会爱别人。(4)说一说有关爱的格言。课件 第四课时 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教学目标:1、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含义;2、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3、情感目标:培养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含义;2. 理

11、解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引入哪个同学知道研究性学习?给大家介绍一下。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背景1、1995年研究性学习在上海最早萌芽;2、1998年上海七宝中学进行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的必修课实验;3、1999年深圳、江苏、黑龙江、河南、天津、成都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实验。4、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1)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分享和合作;(4)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5)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6)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常识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三、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含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

12、究专题,在开放情景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与现有的学科教学相比,请同学来描述一下现有的学科教学?(1)研究内容的问题性;(2)学习方式的开放性;(3)研究的自主性; (4)结果的过程性;(5)全员参与性;2、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教学反思:绝大多数学生初次接触这门课程,对于范例很感兴趣,可适当增加一些实例,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程的含义。第五课时 调查与实践、自信现状调查教学目标:树立学生的自信,激励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小树立自信心。 教学难点:如何树立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观看: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二、导入:爱迪生曾经说过:

1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我们做的怎样呢? 1、展开调查 2、调查结果分析三、实践与探索:寻找自信 增强自信有多种方法,谈一谈自己增强自信的方法,听一听其他同学的做法,把你认为值得学习的方面记录下来。 1、请教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 2、名人名言引路四、自信就在我们身边 发现了自身的优势与潜能,让自信的光芒随时照耀着我们的心灵。除了正确认识自己,还可以与小伙伴互相找优点,在同学们的欣赏和赞美中,获得更多的自信。五、创意小制作不倒翁的制作材料:鸡蛋1枚、沙子(或大米)少量、双面胶、彩纸1。张制作工具:剪刀、彩笔、锥子(或大头针)制作方法:1、将沙子小心地装进蛋壳里,直到大头朝下能立在桌上。2、用彩纸

14、剪一个扇形。3、拿双面胶把扇形粘成一顶小丑帽。当然也可以做成其他形状的帽子或头饰。4、把小丑帽“戴”在蛋壳的小头上,粘紧,要把小孔遮住。5、用彩笔画上眼睛、鼻子等。6、呵呵,一个滑稽的“自信不倒翁”就做好了。六、 小结: “自信不倒翁”可好玩呢,即使你把它扳倒,但只要一松手,它马上就能恢复直立状态。多么自信呀!孩子们,自信每一天,相信自己,好吗? 第六课时 零用钱该怎么花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日常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2、帮助学生合理支配零化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心理。 3、让学生了解自己日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学会合理的索取和支配自己的零用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正

15、确的消费观,并有计划地管理好金钱,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2.制定各种收支计划,建立各种收支帐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我们今天上课的主题是学会过富日子零花钱如何花。说到零花钱,我想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尤其是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手里的零花钱也慢慢多了起来。那么想看看我们的小学生是怎么在用零花钱的吗?我们先来看个小短片吧!(课件)同学们,短片里的小学生们都在忙着干什么啊?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呀? 二、调查大汇报 看来,关于零花钱还是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探讨研究啊,还好,我们课前已经对零花钱的使用做了一些调查研究了,下面,我们来个课前调查大汇报吧!同学们对自己一周的零花钱的使用作了一个

16、记录,现在,老师要对全班同学来做个当场调查。 三、现场调查学生。 1、对零花钱的来源的调查来源 人数 百分比 爸爸妈妈给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给 的、亲戚给的、自己挣稿费或者比赛得来的、其他 (举手统计后) 2、看来,我们的零花钱大多数还是爸爸妈妈给的,而父母的钱又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回答)父母工作容易吗?(学生回答)是呀,其实,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我们辛勤付出才会有收获的,父母把辛苦工作得来的钱交给我们,我们更应好好精打细算一下了!先来看看我们班同学每天的零花钱数目的调查情况吧!哪个调查小组的同学给我们来汇报一下啊? 四、多媒体出示表格 表1 全班同学平均每天的零花钱数目的调查金额 人数

17、百分比 5角、5角1元、1元2元 、2元以上、总计 表2 全班零花钱的主要用途调查类型 人数 百分比 玩具、文具、零食、捐钱给困难学生、课外书、上网或电子游戏厅、请客、其他 表3 个人一周消费记录小金库一周消费记录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一周消费小计 收入金额 支出金额 结余金额 第七课时 零花钱该怎样花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消费情况,学会合理支配零花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合理的支配零花钱。 教学过程1、导入课件出示:(上节课学生零花钱调查表)从上面的一个个数字中,我们来反思一下:我们的零花钱花的合理吗? 二、学生讨论:如何合理花零花钱

18、在这些花费中,你们认为哪些是该花的?哪些是不该花的呢?应该怎么合理花呢?(可能多买课外书,教师:买了些什么书?买了就等于看了吗?买书是好的,关键是买来之后要认真看,要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帮助不吃零食,教师:只要有利健康的还是可以吃,比如你的确饿了不吃会伤害身体的,要吃健康、安全、卫生的文具要爱惜,不要重复买,不造成浪费就可买上网本是一种自己主探究学习的好方式,但是网吧是明文规定了的未成年人不准去哟,在家里或有家长陪同允许时可以上网查资料或玩益智的游戏调节一下是可以的。其他。) 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有了一种正确的消费思想了,也提出了不少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好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制定一个小计划,

19、名称为:我的金库,我做主。请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每天能做好消费记录。 三、我们来看看小金库消费记录表。小金库一周消费记录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一周消费小计 收入金额 支出金额 结余金额 注:请注明消费的内容,并与周末上交家长过目。 4、问题与总结反思教师小结。 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其实在生活中,已经开始慢慢学会独立,我们发现生活中每一件事都会使我们懂得很多道理,而零花钱的合理使用也是一样的,别看它少,积少就能成多,所以,在本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我想再回头看我们的课题,零花钱我们应该如何花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来作一个简单的小结,谁愿意来?(学生回

20、答)很好,老师希望这节课上了以后,大家能够真正明白尽管我们的生活变富裕了,家庭条件变好了,但是,我们还是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从小做个理财高手,有计划、有目的、有节制、有条理地进行合理花费,做新时期的好少年! 第八课时 人与自然 死海不死的秘密教学目标:1、学习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2、理解题目的新颖与巧妙,理解神话传说在文章中的作用。3、探究死海的未来,从而培养自己的探究意识和环保意识 。 4、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担起自己的责任;表达自己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教学重点:学习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理解题目的新颖与巧妙,理解神话传说在文章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 导语:大家知道死海吗?下面我们来

21、看一段有关四海的文章。(多媒体展示文章)学生自由的阅读。 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死海?这节课我们了解“死海不死”的原因。二、了解死海的特征。请同学们默读前两个自然段思考: 1 、为什么叫做死海?2 、死海为什么不死? 我们已经知道了死海的特征,下面我们探究一下死海的成因,答案就在字里行间。我们通读全文,像挖宝藏一样去找寻答案吧!3、学生汇报。 4、小结。原来死海是因为海水中含盐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大。 五、重点研读,分析写法1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举例子:第12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列数字:第4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水

22、中含盐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大,第6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的长度、宽度、平均深度;最后一段所列数字说明了每年海水水面下降的具体数据。 作比较:这样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体的密度。说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沉不下去。 引用传说: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处决俘虏、屡淹不死的传说,说明了死海海水浮力大;第5自然优所引传说,说明了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都能使读者从科学角度认识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从而由浅入深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质特征。 第九课时 死海不死的秘密教学目标:理解神话传说在文中的作用。探究死海的未来。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教学难点:理解神话传说在文章

23、的作用。 教学过程 : 一、多媒体播放:死海不死 1. 提问:引用神话传说,在说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学生观看) 2. 学生讨论。 3. 教师总结:在知识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话传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本文两段传说、神话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着不同作用。引罗马统帅狄杜处死俘虏而未得逞的传说,对说明“死海不死”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虽说是传说,却有史实作基础,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会下沉,哪怕是戴上脚镣手铐的人(传说中的俘虏是戴镣铐的)。这种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征说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读者的阅读兴味,同时,也从时间上说明死海存在悠久。二、 探

24、究未来 你想到死海去游泳吗?死海对人类疾病有着特殊的治疗和康复效果,人们利用死海的特殊的自然环境治疗皮肤病,心血管病,风湿病,和肠胃病等。你喜欢死海吗?你了解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吗?请读文章后两段(多媒体播放)学生交流。理解明确:死海真的要死了。 水,是生命之源,因为水的干涸而导致成悲剧的产生,请再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多媒体播放)由于人们的四盲,导致塔里木河的水被抽干,以致使罗布泊由仙湖变成了死湖。文章结尾处写道:“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思考交流。人生存于大自然之间,大自然水草丰美,风调雨顺,人们就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人与大自然,唇齿相依,一荣俱

25、荣,一损俱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三、 德育渗透:1.本文的题目很凝练,带给大家很大的思索空间。谁能举几个例子来体会一下。青山不青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很多青山变成荒山了。蓝天不蓝海鲜不鲜蛋黄不黄牛奶不奶(通过交流,学生对于生态环境以及饮食安全特别敏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2 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 是我们人类! 我们这样做的后果? 我们将自己毁灭! 我们必须要反思自己!四、小结 我们只有一个家园,那就是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都期望平安健康。当我们的生存环境日渐恶化,当我们一日三餐的饮食安全无法保障时,我们将走向末路。同学们,救救大自然吧!救救我们人类自己吧!5、我们最需要的品

26、质是什么? 从我做起,从小事情做起,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让水更碧!让山更青,让天更蓝!让自然更加自然吧!第十课时 湖湘骄子袁隆平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了解袁隆平的事迹;2. 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3. 学习袁隆平的科学探究精神努力学习。教学重点难点:学会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一、案例导入有一天,我在电视里看到一则报道,说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爷爷用自己的钱买了一辆小汽车,奖励给手下一位工作成绩突出的年轻人。电视里,袁爷爷那和蔼可亲,谈笑风生的镜头,以及从他身上体现出的崇高的人格魅力,久久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当我从电视里得知,他原来就在长沙工作时,我立即萌发了拜访袁爷爷,向袁

27、爷爷学习的强烈愿望。 二、开展课题研究的1、确实课题 只要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在生活中你到处都能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2、确立研究计划 有的问题可以从书本上找到答案,有的问题还需要你去研究,也就是你要对你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才能找到答案。如何获得信息,如何分析、总结,这些都应该在你的计划中体现出来。3、开展研究活动;4、查找资料 查找资料是一件较繁杂的事,为了便于以后的整理,分析,应及时地把这些资料的来源(即书刊名称、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具体页码)记录下来。三、体验与评价“自然探秘永无休”,这是袁隆平爷爷几十年来的体验与追求。读完有头袁爷爷的图书和资料后,我真正体会到,一位胸怀祖国、心系

28、人民的科 技工作者,在连续7年失败的基础上,最终获得成功的动力,是多么不易。也真正体会到,一位给整个人类带来福音的世界知名的科学家,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依然探索不止的原因。如果我们大家都拥有袁爷爷的这种钻研精神,在学习上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了解了袁爷爷的事迹后,我的学习热情格外高涨,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能及时地请教老师,比以前主动多了,在失败面前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气馁了。我想,这多半是因为自己受到了袁爷爷事迹的鼓舞吧。四、参考课题1、了解湖湘历史文化名人毛泽东(刘少奇、沈从文、齐白石)的一 生2、探寻湖湘院士(陈国达、何继善、刘筠)的成长足迹。3、了解张家界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9、。4、探究纸的发展史。第十一课时 走进因特网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Internet和连接Internet的基础。2. 掌握拨号上网的基本操作。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走进因特网的常识。2. 难点:新识识新概念多;建立拨号连接。教学过程一、导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普及,“上网”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已不再陌生。越来越多人相互打招呼时的问候已变成了:今天你上网了吗? 上网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我们在前面讲过的局域网、城域网等,但那往往是公司或单位所使用的上网方式,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更多的还是使用一种叫做调制解调器的设备来上网,我们把它戏称为:猫。今天我们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使用

30、“猫”进入网络世界。二、新授 在前面,老师向大家所展示的网络内容丰富多彩,但如果同学们想在家里进入这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可就要做些准备了。在进入Internet之前,我们通常要做两件事:(1)要为计算机配备好“猫”也就是调制解调器,一根电话线以及上网软件;(2)到当地的Internet服务机构办理因特网入网手续,得到一个上网的帐号、口令以及电子信箱地址。准备好这些之后,就可以进入网络世界了。向学生出示:调制解调器、电话线、RJ11电话插头。1建立“我的连接”首先我们需要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一些设置。(板书:建立“我的连接”)(1)教师演示建立“我的连接”的过程。打开“我的电脑”。打开“拨号网络”窗口。打开“拨号网络”里的“建立新连接”。输入连接名称。(默认为“我的连接”)输入区号、电话号码。完成,并把建立好的连接拖放到桌面上。(2)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建立虚拟的“我的连接”2拨号上网 上网前的准备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下面我们就要打开网络世界的大门了,但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一把钥匙。这就是:帐号和密码,也就是我们在Internet服务机构办理的帐号和密码。(1)打开已经建立好的连接。 双击桌面上已经建立好的连接,进入拨号对话框。(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完成拨号。好了,下面我们就可以真正进入网络世界了。三、学生练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