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1.73KB ,
资源ID:31761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1761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电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二、填空题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儿童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3、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4、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科学性的要求。5、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

2、“ 2049计划”。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7、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8、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要求。9、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科学”、“社会”、“语言”、“健康”、“艺术”等五大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领域目标。10、古代的儿童科学教

3、育,往往和 识字教育紧密结合。1、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2、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观察方法有比较性观察、个别物体观察 、长期系统性观察等几种。4、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二元分类分类。5、在选择饲养的内容时,应选择一些比较温顺,对饲料要求不高,不宜死亡的小动物,其根据是学前儿童年龄小,操作技能差。6、文学艺术的方

4、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和运动性游戏。8、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9、选择种植、饲养的内容时,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动植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10、信息交流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交换。1、理论问题是一种需要高度的理论来解答的问题,或者是它的答案相当复杂,孩子无法真正地理解。2、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

5、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 、材料的可操作性、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等。3、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相一致。4、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也包括心理学习环境。6、在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发挥学前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前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7、科学教育活动中学前儿童的活动包括讨论活动操作活动、发现活动三种。8、按教师指导程度,以及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分为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和偶发性活动等 9、科

6、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10、幼儿园内房舍以外的场地,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以及草地、花坛、小菜地、动物饲养角、水池、沙箱等,这些统称为幼儿园的园地。1、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2、评价者事先明确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的是自然观察评价方式。3、问题测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4、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材料的层次性、材

7、料的新颖程度、材料的易理解性、材料的丰富性、材料的探索性。5、区角活动包括学习性区角活动和游戏性区角活动等二类。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7、问题测试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矫正系统。9、在我国的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课程、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10、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原则有: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以及整合性原则。三、选择题1、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C)。、加涅、皮亚杰、布鲁纳、布鲁姆2、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C)。、认识功能、精神功能

8、、认识功能、创造功能、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精神功能、创造功能3、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B)。、孟子 、墨子、老子 、孔子4、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B)年间。、乾隆 B、同治 C、嘉庆 、光绪5、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C)。、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1、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 C)。、岁、岁、岁、6岁 2、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非正式量具测量、正式量具测量 、观察

9、测量、普通测量 3、“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4、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乌龟、金鱼、娇凤、蝌蚪、乌龟、金鱼、蝌蚪、蚕 、蛇、金鱼、泥鳅、蝌蚪、乌龟、甲鱼、娇凤、蚕 5、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 (D )。、岁、岁、岁、6岁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2、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C)。、简单性问题、操

10、作性问题、理论性问题、直白性问题 3、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 (D)。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4、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A)。、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 1、在观察前依据所

11、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B) 。、观察核对、行为核对、观察评价、行为评价 2、“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 。A、法国B、美国C、中国D、德国 3、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A)、情景观察、情景评价、自然观察、自然评价 4、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评价者的行为进行现场观察或测量,并对观测结果作出评定的方式是(A ) 、观察法、测量法、自然观察法、自然测量法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访谈法有两种具体的类型是 (A ) 。A、问题

12、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B、问题测试、选择测试 C、匹配测试、情境问题测试 D、匹配测试、选择测试 四、问答题1、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科学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取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的经验,这些经验因其是有关自然事物与现象的,因此就被命名为科学经验。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抽象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概括的结果。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是有区别的,但他们又紧密联系。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内涵的获得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什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主要有以下六个基本原则:(1)科

13、学性:指所选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的原理。(2)启蒙性: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即能够理解和接受。(3)系统性: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有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编排。(4)时代性:指要求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5)地方性:地方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6)季节性:季节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

14、心理学依据;(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4、举例说明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与季节性原则。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地方性原则:地方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遵循地方性的要求,就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季节性原则:季节性的原则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学前儿童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遵循季节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1、请简述教师在小实验中的指导要点?为了使学前儿童的操作试验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

15、点:第一,为学前儿童的操作实验提供必要的用具和材料。简单、方便使用、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数量的材料和用具;第二,指导学前儿童使用工具和材料并学习操作技能;第三,给予学前儿童充分的实验时间;第四,交待实验规则并保证学前儿童的安全。 .教师演示试验时的注意事项:第一,要做好预备性试验;第二,要使每个学前儿童看清试验过程;第三,演示与讲解、提问紧密配合。2、简述在观察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哪几点?在运用观察方法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学前儿童年龄特点之外,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应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2) 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3) 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景象;(4) 指

16、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3、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前儿童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儿童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4、科学玩具与游戏的运用?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运动性游戏三种。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1、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学前儿童科学活动中投放充足的材料供儿童发现、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

17、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2、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回答;(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3、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哪些特点?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如下特点:(1)家庭科学教育的潜移默化性学前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不是专门化的,而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综合影响。孩子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和家长一起学科学,自然、轻松、生动、有趣,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2)家庭科学

18、教育的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一下几方面:(一)选择合理的社会资源要充分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二)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1、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做中学”是建立在儿童的好奇心的基础上,利用他们渴望观察、触摸、用手制作的愿望去建立起一个基础的但又是连贯的科学知识体系。“做中学”所探讨的问题,都是儿童所接触到的日常生活。儿童通过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索周围,去

19、解决问题。(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做中学”强调不仅使儿童了解科学的成果和理解科学的过程,而且使儿童带着问题做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这对儿童科学探究的思维品质的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做中学”强调让儿童在科学学习中依靠自己的努力二不是他人的努力去完成任务。(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做中学”强调儿童的猜想、试验、记录和交流环节。科学探索使儿童的语言更加准确、丰富,儿童能非常个性化的描述自己的发现。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儿童学会讨论,接受分歧,达成共识。“做中学”有利于儿童的注意、兴趣等基本情绪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2、简

20、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3、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2)明确散步的概念;在散步过程中要给儿童相对的自由,使其有时间、有机会进行观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3)明确散步的目的;(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在组织学前儿童散步时,随机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4、简述区角活动的实施与指导?(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指学前儿童学科学的良好心理气氛,是进行区角活动的前提。(2)应让学前儿

21、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在活动过程中,应让学前儿童真正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己的水平和需要来选择活动内容与材料。(3)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在学前儿童参与区角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他们的操作情况,耐心观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水平。(4)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五、设计题(每小题 20 分,共 20 分)第一题:结合观察法的运用,自行设计一个引导儿童观察的实例。方案:一、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教案小蚂蚁力气大二、设计意图: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对蚂蚁有更详细地认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三、活动目标:1.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在自由的氛围中了解蚂蚁的外形

22、特征、结构及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吃食情况、对特殊气味的反应)2.通过观察蚂蚁的合作活动,萌发幼儿团结互助的意识。3.学习把观察的事物现象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记录、绘画,培养幼儿有顺序、细致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探索事物奥秘的能力。4.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主动接近动物,培养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四、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猜出动物的名称(蚂蚁),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2)基本部分1.出示幼儿观察蚂蚁的课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情况。教师提问: 你从哪儿找到了小蚂蚁? 蚂蚁长得什么样? 小蚂蚁是自己单独出来活动还是一起出来?为什么? 2.使用放大镜

23、进一步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或图片)。给幼儿分组,让幼儿仔细观察捕捉到的蚂蚁,并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画下来。3.孩子们在画纸上,用水彩笔画下蚂蚁不同的家和食物。 4.出示课件,教师总结,让幼儿巩固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5.欣赏并表演歌曲蚂蚁。 6.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像小蚂蚁学习什么?让小朋友知道团结起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3)结束部分1.展评幼儿作品,以鼓励为主。2.游戏:“蚂蚁搬豆”,巩固认识。教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四散地站在场地一端。游戏开始,教师说:“孩子们,咱们快去搬豆准备过冬吧!”“小蚂蚁”自由地(可不按顺序)钻过皮筋,爬过纸箱和垫子,跑到场地另一端,拾一颗小豆

24、跑回家中,将小豆放进小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豆全搬完。(4)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继续学习有关蚂蚁的儿歌、故事等,丰富幼儿经验。第二题:设计题(20 分) 结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自行设计一个科学教育的内容。答: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换牙的时候一、活动意义幼儿长到5、6岁时,原来的乳牙开始逐渐脱落,换上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恒牙,如任其自然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及时教给幼儿换牙的知识,则可使他们尽快适应这一生理变化,学会科学地保护牙齿.美观、整齐、健康的牙齿将有益于孩子将来的生活与工作认识牙齿(一)教育目标1.认识牙齿,了解牙齿的功用.2.了解换牙的知识,认识乳牙、恒

25、牙.3.消除对换牙的恐惧感.(二)教学准备成人的牙齿和幼儿的牙齿挂图各一张.(三)教学过程1.观察牙齿.两人一对,互相数数对方有多少颗牙齿;仔细观察对方牙齿的颜色、大小、形态,发现门牙、犬牙、臼牙的不同.2.介绍门牙、犬牙、臼牙的不同功用.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门牙、犬牙、臼牙吃食物时各有什么作用.小结:门牙比其它牙齿薄,它们可以切开和咬断食物,犬牙比较尖、长,可以撕裂食物;臼牙又宽又厚,可以磨碎食物.3.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比较成人与幼儿的牙数,找出不同处.4.引导幼儿讨论:有的幼儿掉了牙,还会长出来吗?5.介绍乳牙、恒牙.6.了解换牙的知识.引导有换牙经验的幼儿说说牙齿是怎样掉落的,掉牙时有些什么现象,教师告诉幼儿乳牙到5、6岁时就会脱落,然后长出新牙恒牙.掉牙时会有点疼,流一点点血,小朋友不要害怕,流血时,用凉开水漱口,就会止住.每个小朋友都要常常注意自己的牙齿有没有松动,如果有,就是要长新牙了.第三题: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水”(大班)的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活动方法的设计思路进行。方案:一、活动目标 1在玩水的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对自然物的兴趣。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水的特性。2难点: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三、材料及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