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54.59KB ,
资源ID:31957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195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地理自然带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地理自然带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x

1、高一地理自然带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2019-2020年高一地理自然带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及地形各要素相互联系、依存形成的地理环境整体性及区域差异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地理环境系统的认识能力。2通过分析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明确自然带的概念。3通过分析自然带分布规律,使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全球地理环境总体特征,建立全球观念培养“保护全球环境,人人有责”的高度责任感。教学重点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及区域差异性。2明确自然带概念。3认识自然带分布规律,建立全球观念,提高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感。教学难点1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区域差异。2理解自然带分布规律,特别是对非地

2、带性因素的理解。3建立全球观,提高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感。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媒体图片、录像片、板图、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气候类型挂图。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教师安排】 假设教室是地球,同学们座位区域内是陆地,靠边同学以外的地区为海洋;靠门两行同学为大陆东岸(或西岸),靠窗两行同学为大陆西岸(或东岸),中间两行同学为内陆地区;横排中间行为赤道,其余横排同学自己推出大致的纬度。【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1)根据刚才假设的分布状况,同学们想想自己“生活在”什么气候区内。(可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图)(2)你所在的气候区有什么特点?原因?(3)描述一下你在的地区自然环境系统要素有哪些?要素间

3、关系如何?(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4)全球地理环境系统有哪些自然要素?(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5)通过分析环境系统要素你得出什么结论?(答:无论全球还是局部地区地理环境都是由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制约、渗透的整体)(6)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自己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7)相同要素构成的整体,其特点为什么不同?(因为位置不同导致水热不同气候不同相应的土壤、植被等)(8)怎么能够最直观地看出各地的差异?(观察植被状况:因为植被对地理环境有明显指示作用)(9)你能想出你生活的地区的植被类型吗?(提问几位不同区域的同学)(10)总结一下区域差异的分

4、布特点?(答:大致呈带状)这种特点如何形成的?【过渡】 我们把大致呈带状分布的自然形成的区域差异称为自然带,这是本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讲授新课】 【板书】 第四节 自然带【过渡】 通过上面讨论可知,我们是从了解地理环境特征入手认识自然带的,自然带就是地理环境区域分异的表现。【板书】 一、地理环境特征1整体性2区域分异二、自然带1概念(课本第202页)2陆地自然带的划分【过渡】 刚才同学们已经分析了自己所在区的植被类型,自然带名称就是植被名称加上带字。【提问】 为什么自然带用植物命名?请同学们读图并分析讨论。【板图】 【讨论问题】 (1)请将板图中符号与你所在的自然带“对号入座”(提问几位同学

5、)。(2)哪些属于温带森林?哪些属于热带森林?(3)南半球缺少哪些自然带?(4)气候类型相同而自然带不同的是哪种气候类型,哪些自然带?(5)自然带相同,气候类型不同的是哪种自然带,哪些气候类型?(6)两组同学“通道”之间所处的是什么自然带?(答:过渡带,说明自然带没有严格界线,整个自然界是非常和谐地过渡、相互联系结成的有机整体)。【放录像片】 各自然带景观,看一段录像增加感性认识(教师可以使用自己编辑的录像资料)。【过渡问题】 自然带分布有无规律呢?学生活动:(1)看看自己前后桌、左右桌同学与自己所在的自然带的差异性。(2)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及这种原因影响下的差异有无规律?什么规律?【结论】

6、 形成差异的原因是水热状况。在其影响下自然带随纬度、经度有规律地变更。【板书】 3.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读书讨论】 读课本第203207页第一行,结合课本第204、205页图,理解自然带分布规律。读后学生讨论各自对规律的理解,自己完成规律的整理笔记(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整理)。【反馈练习】 考察同学们对所总结的规律的应用及理解程度(教师自选12道题目)。【教师归纳】 【板书】 3自然带分布规律【说明】 自然带因水热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称地带性变化规律。要特别清楚经度与纬度地带性的具体变化规律、分布特定点主导因素。【提问过渡】 位于温带内陆地区的同学,在水热条件影响下,你那儿是何种自然带?(答:温带荒

7、漠)如果你正好生活在新疆吐鲁番绿洲上,你怎么解释自己的生存环境呢?【结论】 冰川融水、地下水等水源会使荒漠中出现绿洲,这与其所处位置的水热状况无关,我们说它是受了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地区自然带分布的结果与当地水热条件影响地区自然带分布的结果不同,但它们都属非地带性因素。【板书】 (2)非地带性因素【读书思考】 请同学读第204页,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讨论哪些地区自然带分布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小结】 实际自然带分布并非全部是理想的地带性规律,而是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相互作用、制约,形成现实中复杂的地理环境,形成和谐的整体。【引申思考】 如果热带雨林被破坏了,

8、甚至地区的自然环境会不会有什么反应?(讨论)【总结】 有规律分布的自然带构成了全球和谐的自然环境整体。自然带之间错综复杂的、微妙的要素关系,有许多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的。因此,人类不能随意去破坏任何哪怕是极微小的环节,也许它带来的影响会是全球性的。保护全球环境,人人有责。板书设计第四节 自然带一、地理环境特征1整体性2区域分异二、自然带1概念2陆地自然带的划分3自然带的分布规律(1)地带性规律(2)非地带性因素2019-2020年高一地理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一、气候资源的特点(与其他自然资源比较)略讲相同点: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要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就要有一定的技术条

9、件和资金投入。不同点: 气候资源是普遍存在的。 气候资源的数字特征。气候要素只有在一定数字范围内才有资源价值。 气候资源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有较大的变率。 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1、气候资源与农业问题:我国自北向南热量条件(无霜期、100C积温等)、降水条件的变化情况,相应的农业种植制度如何变化? 2、气候资源与建筑业日照与街道方位、风与城市规划等问题:观察北京地区建筑,哪个方向光照条件最好?哪个方向光照条件最差?建筑应怎样才能保持各个方向都有光照? 北京地区主导风向是?最小风频的方向是?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主要在北京郊区的哪个方向?3、气候资源与交通问题:青藏铁路的修建要克服的最大的技术难题是

10、什么造成的?答:在高寒气候下形成的冻土4、新的类型的气候资源 如:旅游资源4.2 海洋资源(一)一、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一)海洋生物资源 种属繁多:鱼、虾、贝、藻等用途:食用和药用;养殖、增殖等可持续利用。(二)海洋渔业生产1、沿海大陆架(从海岸200米深的海底)海域海洋渔业资源集中, 原因:1)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 2)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 2、温带地区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原因: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这些营养盐来自腐烂的生物遗体。 温带地区暖流寒流交汇处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饵料比较丰富。3、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

11、国家4、教材(图4.4)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 北太平洋渔场(如:北海道渔场) 太平洋 东南太平洋渔场(如:秘鲁渔场) 大范围渔场 东北大西洋渔场(如:北海渔场) 大西洋 西北大西洋渔场(如:纽芬兰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阅读材料: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意义:使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例如 1、解决了长期争论的领海宽度问题及专属经济区宽度。 2、国际海底及其资源被确立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不仅仅是144个沿海国家) 还有不完善和不明确的地方:如:在封闭或半封闭的海域可能存在专属经济区的重叠; 一些岛屿主权争议和渔业资源的分配等问题。二、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一)海洋矿产资源1、海洋

12、矿产资源(图4.7)近岸滨海砂矿中: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多数深海海盆中:锰结核它是未来可利用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2、海洋能源优点:海水运动的能量巨大,可再生能源,且没有污染。不足:海洋能源能量密度小,开发利用它们,需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工程投资大、效益也不高。目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波浪发电。(二)海洋油气开发1、近海石油工业部门的发展 2、海洋油、气开发 勘探:利用地震波寻找海底油气矿藏,海上钻井估计矿藏类型和分布; 开采:海上钻井平台(图4.8)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 运输:油气通过船舶或海底管道输

13、送。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之一。4.3 海洋资源(二)一、海洋空间利用1、 海洋可利用空间: 海上 海中 海底2、 为什么说海洋空间利用是一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3、海洋空间利用的领域:交通运输、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一)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港口是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和装卸货物的场所,也是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结构 服务区域(腹地):该区域的商品和货物通过这个港口向外扩散。配套设施:如码头、装卸设备等高效率的运作服务影响港口发展的因素:内因和外因例1:将港口开辟为自由贸易区、自

14、由港等,不需或很少缴纳费用,以吸引船舶来本国港口中转。例2:分析荷兰鹿特丹港发展的因素(可让学生分析,教师作小结)(二)围海和填海造陆1、原因: 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注意的问题: 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建设。2、人工岛与海上城市海堤、栈桥 规模大陆地 人工岛 海上城市海底隧道 功能齐全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沿海发达国家都建有人工岛;海上城市(如图4.11)需要强大的国力作基础。3、澳门的填海造陆原因:澳门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不足以发展居住、绿化、交通、工业、商业等建设的 需要。自然条件:澳门沿岸有许多淤积成的浅滩,落潮时有的能露出水面。二、海洋环境保护(一)海洋生态

15、破坏提问: 海洋生态破坏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学生回答后,老师做总结如下)1、 海洋污染2、 人类的生产活动 如:工程建设 有些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缺乏科学论证,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 渔业生产 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也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3、自然环境的变化 如: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二)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是陆地上的生产过程(教材107页图4.13),污染物进入海洋造成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其中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具体归纳起来有:

16、(老师可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再由老师总结如下)海岸活动 倾倒废物和港口工程建设等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废弃物 集中于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 水温高,给海洋生物带来影响。农田的杀虫剂 随雨水流入河流或随土壤颗粒在河口附近淤积,最终进入海洋。偶发性的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 引起石油渗漏和溢出。 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1、海上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 是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 因而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2、目前治污的重点 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 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因而备受公众的关注。3、治污的措施 A 教材107页表4.3海上石油泄

17、漏清污方法(要求学生了解不同方法适应的范围、产生的问题。)B 试验新的原油运载方法,可减少意外事故造成石油泄漏。 配备除污船,用来清除港口水面垃圾和污油。 4 .4 陆地资源一、 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1、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能源资源的关系(右图)二、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1、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教材表4.4)一般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按属性分: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以上四种只有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按利用方式分:见教材(表4.4)2、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a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b陆地

18、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c 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土地、水、生物等可再生资源 水热条件 地带性规律 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 地质作用 非地带性现象d 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3、 能源资源1)陆地自然资源中,一部分可以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被称为能源资源。2)能源资源按开发利用状况分为:常规能源 例:矿物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 新能源 例: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常规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导地位。提问: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呢?三、 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生产上 提供原料和能源; 生活上 满足人类衣

19、、食、住、行等需要的源泉。1、 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如下图:)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矿业构成了社会第一级生产,它们是以各种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是其他社会生产的基础。2、 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耕地资源 种植业 食品加工业 纺织工业 森林资源 林 业 木材加工工业 造纸业 草场资源 牧 业 乳畜业 制革工业 渔业资源 渔 业 水产品加工业 矿产资源 矿 业 机械制造业 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4.5 气象灾害一、台风1、热带低气压 热带风暴 强热带风暴 台风2、台风灾害分布: 时间上是夏秋季节空间上多发地区为亚洲东部以及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的一些国家3

20、、台风的形成源地: 热带或副热带温度在26C0以上的广阔洋面上。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4、水平结构: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教材图4.19)垂直结构:近地面为低气压(气旋),高空为高气压(反气旋) 5、台风的危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6、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利用气象卫星可确定台风的中心位置、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等。二、暴雨洪涝(略)三、干旱: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四、寒潮寒潮造成的灾害:强烈降温、大风、大雪、冻雨等4.6 地质灾害一

21、、主要地质灾害 (一) 地震1、定义: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2、地震构造: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3、地震大小: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约30倍。 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4、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世界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中国 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二) 火山喷发1、 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2、

22、 火山构造教材图:火山锥及火山口、火山通道。3、 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及火山熔岩造成的。(三) 滑坡和泥石流1、定义: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2、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原因有: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

23、到破坏。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例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 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2、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例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等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 例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 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三、地质灾害的防御1、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等。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