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5.58KB ,
资源ID:32239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2239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选山东省日照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选山东省日照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有参考答案.docx

1、精选山东省日照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有参考答案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历 史2019.11 本试卷共7页,2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标号在答题卡

2、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臣下上帝王奏章中往往使用“昧死上言”“冒死陈闻”“臣有斧质之罪”等词。如秦朝丞相王绾、御史大夫李斯等上书建议用最尊贵的“泰皇”为帝号也要称“臣等昧死上尊号”。这表达了A臣子张扬道义的抗争精神 B权威文化的绝对服从意识C对无道君主的恐惧和懦弱 D古人谦虚谨慎的处事态度2朱元璋说:“朕常患下情不能上达,得失无由以知,故广言路以求直言。其有言者,朕皆虚

3、心以纳之。尚虑微贱之人,敢言而不得言,疏远之士,欲言而恐不信。如此则所知有限,闻不广。其令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朕前。”朱元璋的真实想法是A实行“仁政”以缓和社会矛盾 B表达自己虚心纳谏的决心C限制朝臣权力实现权力集中 D借鉴历史教训以维护统治3“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是古代官吏办理疑难案件时采用的一种方法。这说明古代司法A缺少私有财产保护观念 B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干预C民事案件没有规章可循 D传统观念影响司法质量 41903年,梁启超指出,即使在这一时期(春秋战国),中国的知识阶层也有诸多弱点而远逊于希腊哲人:如大都以向统治者献策为己任,“门户主奴之见

4、太深”。他认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差距在于A强调人伦秩序缺乏人本色彩 B致力于维护专制集权政治C重视个人前途缺乏社会担当 D缺乏思想自由与品格独立5朱熹为了让大家明白他的思想,讲了佛教中月印万川的故事: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海却可以看到无数月亮,无数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表达的思想是A“万物之理终归为一” B“遏人欲而存天理”C“慎思明辩,格物致知” D“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6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指出:“不幸李氏(李贽)于晚明专制政府恶化之时,上则权臣逆阉专国,下则科举道学坏才。愤世嫉俗,养成满腔郁勃不平之气,激荡发泄”作者认为,李贽的思想A已具有早期启蒙的性质 B反映了新

5、经济因素的成长C表现出经世致用的抱负 D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懑7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手工业中的农家棉纺织业、制针、制烛、木版印刷等行业走向没落,另一批手工业行业如制茶业、丝织业、缫丝、轧花、制裘、毛笔、中药加工、木器却意外得到了发展的空间。这表明A自然经济有较强的独立性 B近代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C中国已陷入资本主义市场 D技术水平决定行业竞争力8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滥保举人及滥奏贬人者,黜为农”“凡天下诸官,每礼拜日依职份颂赞天父上主皇上帝,讲圣书,有敢怠慢者,黜为农”“官或违反十款天条及逆命令受贿弄弊者黜为农”。这些内容突出表明天朝田亩制度A对官员管理赏罚分明 B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6、C包含着对农民的歧视 D存在不切实际的一面9登莱青道是清代管理今胶东半岛一带的行政机构,除管理地方的传统责任外,还负责“海关税收与办理通商口岸交涉事宜”。自18621911年共20任道员中,有15人籍贯是江苏、广东、湖北等沿海沿江省份。道员的籍贯分布表明A社会形势变化影响选官标准 B东南沿海省份政治地位上升C山东与东南沿海的联系密切 D官员使用中存在着地域观念10.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日本代表牧野伸显说:“此次中国委员即非激于意气,出于偏爱,而为代表全体国民之活动,则留意中日根本关系而欲图永久亲善者,有乌可漠然视之乎?我国或因中国问题而陷于意外之难境,未可知也。”日本代表担忧的是A中日关

7、系因和会而恶化 B中国民族主义日益觉醒C日本对华政策陷入困境 D中国外交得到国际支持11史学家徐中约先生指出:南京政府以远离内地的沿海地区为根基,依靠海关关税、城市商业税来维持生计,缺乏发起社会和经济改革的必要动机。作者认为南京政府在经济施政方面的特点是A忽视农村和农民问题 B保护城市对农村的掠夺C不愿以改革促进发展 D以保证财政收入为目的12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事部署为:三路围攻长沙。第一路,从安源出发进攻萍乡、醴陵,向长沙进军;第二路,从修水出发,夺取平江,向长沙进发;第三路,由铜鼓向浏阳进攻,形成包围长沙之势。这样的部署表明A农村包围城市思想正在形成 B湘赣边工农运

8、动发展迅猛C中共以俄为师领导中国革命 D对敌我力量对比认识不明13敦刻尔克撤退指二战初期34万英法军队在德军包围下撤退到英国的奇迹。1938年武汉沦陷后,在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的指挥下,大批来自全国的航空、兵器及轻重工业的机器设备被紧急抢运入川,建立起了大后方军工和民用的工业区。这被誉为“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其准确含义在于这一壮举A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B改变了中国工业的布局C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建设 D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141952中苏条约补充协定规定:无论是在苏联的中亚共和国和远东地区的领土上,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满洲和新疆境内,都不给外国人提供租让权,并不允许有第三国的资本或这些

9、国家的公民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经营活动。规定表明A两国相互维护领土主权完整 B两国关系具有结盟的性质C两国关系以平等互利为原则 D两国致力于加强经济合作151958年8月,毛泽东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有两个,一为大,二为公农林牧副渔,农业合作社原来就有。工农商学兵,是人民公社才有的。这些就是大。公,就是比合作社更要社会主义,把资本主义的残余,比如自留地、自养牲口都可以逐步取消。”材料表明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目的是A. 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多样化 B促进所有制进一步变革C消灭私有制以实现工业化 D实现“赶英超美”的目标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经历了“利用论”“补充论”“重

10、要组成论”三个阶段。这一认识的变化过程直接体现了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熟C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 D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17学者认为,古希腊民主政体是同时代的楷模,是后世民主的源泉,但它也是最简陋、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这一观点认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在于A直接民主泛滥导致决策失误 B抽签选举无法保证执政者的素质C权力制约致使行政效率降低 D财产资格限制下层民众参与政治18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年)主张自由贸易,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而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17891846年)则认为一个国家要

11、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二者的不同表明A经济理论随时代发展而更新 B经济理论服务于现实需要C德国经济的竞争力不及英国 D实现工业化存在不同模式19新全球史是当代美国学者本特利和齐格勒合著的世界通史著作。该书第六部分标题为:革命、工业和帝国时代(公元17501914年),其中包含“大西洋世界的革命和民族国家”“世界帝国的建立”等5章。以下最有可能属于该部分其它章的题目的是A新世界:美洲和大洋洲 B大战:混乱中的世界C工业社会的产生 D没有国界的世界20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

12、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这表明经济大危机时期A社会矛盾空前激化而陷入动荡 B贫富悬殊导致工人运动高涨C人们对现有社会制度产生怀疑 D法西斯滋长威胁到民主政治211936年斯大林在全苏联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所作报告中称: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人剥削人的现象已被铲除和消灭。因此国内只存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由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所组成的阶层。报告中“社会主义在苏联建立”的基本依据是A公有制形式的确立 B苏维埃政权的巩固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工业化建设的成就22美国历史学家小施莱辛格评价尼克松基辛格外交思想:“这对奇特的搭档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

13、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其中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是指A放弃冷战思维实行缓和战略 B多极化趋势下的战略收缩C战略争夺重点转向第三世界 D竞争重心从军事转向经济23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作者认为A欧洲一体化必须把政治一体化排除在外B欧洲一体化进程必然会面临一系列挫折C欧盟成员国一体化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D欧洲一体化深度和广度会有一定的限度24袁伟时教

14、授指出:“现实环境也会刺激历史研究者的思考,影响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对史料的选择和分析。”他强调历史研究应当A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 B服务于当代社会的需要C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 D通过不同手段认识历史第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神话中的盖房搭棚的有巢氏,精于制陶的尧帝,发明舟楫的帝俊,都可视为史前时代某一行当的行业始祖神。人们常常说,“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常常用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概称古代的工匠行业。古籍记载,“赵州石桥甚工,磨雕秘制如削焉。望之如初

15、日出云,长虹饮涧。上有勾栏,勾栏有石狮子。龙朔(唐高宗年号)年中,高丽谍者盗二狮子去,后复募匠修之,莫能相类者。”中国历朝历代虽有轻工重农思想,但实际上由于工匠关乎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国家的军事实力“六部”之中,没有农部,却有工部,掌管工程、工匠、水利等事务。 摘编自培育工匠精神提高供给质量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手工业工艺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因,并简要评述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历史贡献。 (12分)材料二1733年,钟表匠凯伊发明了飞梭,织布效率大幅提高;1764年,织布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跑人,不仅是科学家,更是那些具有工匠

16、精神的发明家,1879年,美国的发明家爱迪生成功制成了白炽灯泡。以爱迪生为代表的工匠精神,也丰富和发展了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德国到19世纪30年代才开启工业革命的序幕,凭借着过人的工匠精神,“德国制造”成为高品质的标签而享誉世界,也使德国在钢铁、化工、机械、电气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全球知名企业。1896年,英国罗斯伯里伯爵说:“德国让我感到恐惧,德国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绝对的完美。我们落后了。”近代以来,中国工匠群体却未能迅速融入世界产业革命的洪流 编自培育工匠精神提高供给质量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在近代历史上的积极作用。简要指出为什么近代中国工匠群体“未能

17、迅速融入世界产业革命”?(13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1961年1月5日,美国宣布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对古巴进行制裁,试图扼杀年轻的古巴共和国,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转向苏联寻求援助。1962年7月,苏联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将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装到集装箱里运往古巴。同时,每一枚导弹都携带一个威力比在广岛的原子弹大20或30倍的核弹头。10月14日,两架美国U-2飞机古巴上空,发现了苏联导弹的部署情况。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对苏发出战争威胁。同时,载有核弹头的美国轰炸机进入古巴周围的上

18、空。核战争的阴影笼罩加勒比海上空,整个世界危在旦夕。10月28日,莫斯科电台广播了赫鲁晓夫的声明:“为了尽快地消除这一危及和平事业的冲突,为了给渴望和平的各国人民以保证,苏联政府下达命令拆除进攻性的武器,并将它们包装运回苏联。”随着这一句话的播出,这场严重的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了。信中没有再提撤出美国在土耳其的导弹为对等条件。11月20日,肯尼迪同时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与此同时,苏联政府命令苏联武装力量解除最高战备状态。至此加勒比海又平静了下来。摘编自肯尼迪对决赫鲁晓夫古巴导弹危机始末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内容,围绕着冷战时期美苏关系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

19、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27【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开皇律是隋文帝命大臣总结魏晋南北朝的立法经验,修改制订的一部封建制法律。开皇律律文500条,素有“刑纲简要,疏而不失”的美誉,是唐律的制定基础,具有很高的立法成就,亦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经过对前代刑罚制度的改革,开皇律首次正式确立了封建制五刑体系。从重到轻排列为死、流、徒、杖、笞,共分二十等。“蠲(juan,免)除前代鞭刑及枭首车裂之法”,删除死罪81条,并规定了各等刑罚以铜赎罪的价格。同时确立“十恶”制度,更加明确了刑律的重点打击对象。此外还贯彻“礼有等差”的等级制原则,赋予贵族官僚以“八议”、“例减”、“听赎”

20、、“官当”等司法特权,对后世产生了直接影响。 摘编自隋代法律制度等(1)根据材料,概括开皇律的基本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皇律的实质并简析其历史影响。(9分)2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解缙(公元13691415年)字大绅,号春雨,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他聪敏过人,十来岁时便诗文俱佳,为当地出名的少年才子。19岁入翰林,先后上书“万言书”和太平十策,提出系列治国方略“一曰参井田均田之法;二曰兼封建郡县之制;三曰正官民;四曰兴礼乐十曰讲武。”深得朱元璋器重。但由于其性格疏狂,处事率真,“帝曰:缙以冗散自恣耶?益令进学,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明成祖兵

21、变时,解缙起草登极诏,受到朱棣重用。先后重修太祖实录,编订永乐大典。朱棣阅后,连称“深体朕意”。永乐九年(1411)六月,因牵涉立储之争,解缙入狱。永乐十三年,狱中酒醉后的解缙被埋到积雪中,默默地结束了他的一生,年仅四十七岁。除了主修太祖实录和永乐大典,解缙个人著作亦丰。今存文毅集16卷,春雨杂述1卷,古今列女传3卷,分别收录或存目于四库全书。 摘编自解缙传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缙受到重用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解缙的政绩及人生结局。(9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1.B 2C 3D 4D 5A 6D 7C 8C 9A 10B 11A 12C 13D

22、14B 15B 16A 17A 18B 19C 20C 21A 22B 23D 24C 非选择题 25(1)原因:传统悠久;分工细致;追求卓越;国家重视。(8分)贡献:工匠们的手工业精品,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促进了社会经济其它领域的发展(促进了古代贸易发展)。(4分) (2)内涵:创新、追求高品质。(4分)积极作用:工匠们发扬“工匠精神”,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工匠精神丰富和发展了国家精神和文化;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全球知名企业的诞生。(6分)原因:闭关锁国;列强入侵,面临破产。(3分) 26. 示例:(观点)冷战对抗与缓和并存。(论述)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说明,美苏因国家利益(或意识

23、形态)等原因,难免发生激烈对抗;对抗中甚至不惜动用核武器,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导弹危机的化解说明,双方不愿真正爆发大战,紧急关头,化险为夷,使关系缓和。(或提出:“冷战”是处理国际关系走向理智的表现、国家实力对比决定国际关系格局等观点,并加以有效论述亦可)(12分) 27(1)特点:承前启后,体系完备,简明宽平,注重等级。(6分) (2)在人治大于法治的古代社会,实质上是君主统治的工具。当时它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统治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但又为特权阶级服务,势必激化社会矛盾,加剧统治危机;对后世法律产生深刻影响。 (9分)28(1)博学多才;治国有方;王朝初期,统治者需要治世能臣。(6分) (2)解缙不仅在政治方面,而且在典章修订等学术文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个人结局说明专制体制下,君主决定一切,左右臣民命运浮沉;个人性格虽是影响命运的因素之一,但难以抗衡皇权意志,最终结局有其必然性。(9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