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9.02KB ,
资源ID:322679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2267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精品范文.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精品范文.docx

1、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精品范文2019年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9年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一、单选题(共54题) 1、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7月1日施行。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制定。 3、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

2、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5、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6、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 7、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

3、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8、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9、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10、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11、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12、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

4、、注重实效的原则。 13、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15、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16、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17、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18、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

5、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19、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20、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 21、部门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信息报告、响应分级、指挥权移交、警戒疏散等内容。 2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确

6、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等特点。 2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确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等特点。 24、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25、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26、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27

7、、专项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28、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29、现场处置方案应当规定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30、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31、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 32、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实际需要,征求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 33、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

8、,并与相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3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 35、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36、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 37、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

9、面的专家。 38、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人员应当回避应急预案评审。 39、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基本要素的完整性、组织体系的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40、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41、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 4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

10、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43、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当如实记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4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一次组织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4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46、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47、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

11、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 48、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 49、应急预案评估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有实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实施。 50、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应急响应分级等内容变更的,修订工作应当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进行,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51、

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其使用档案,并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适用状态。 52、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 5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结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54、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二、多选题(共23题)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制定。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3、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4、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5、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6、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设施所制定的应

14、急处置措施。 7、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8、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9、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10、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11、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B、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

15、件信息。附件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更新,确保准确有效。 12、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实际需要,征求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13、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14、现场处置方案应当规定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注意事项等内容。 15、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相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急救援队伍、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16、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基本要素的完整性、组织体系的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应

16、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17、生产经营单位申报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风险评估结果和应急资源调查清单。 1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1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17、20、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应急响应分级等内容变更的,修订工作应当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进行,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2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 B、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其使用档案,并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适用状态。 22、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监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

18、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未按照规定编制应急预案的、未按照规定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 23、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1)在应急预案编制前未按照规定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2)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的;(3)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单位、人员的;(4)未将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的;(5)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估的。 三、判断题(共42题)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

19、、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 4、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5、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6、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

20、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7、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8、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9、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10、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11、应急资源调查,是指

21、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 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确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等特点。 13、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14、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15、 对于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事故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可

22、以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或将专项应急预案并入综合应急预案。 16、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 17、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18、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实际需要,征求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 19、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相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2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 21、应急处置卡

23、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22、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预案。 23、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部门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 24、评审人员与所评审应急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25、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带储存设施的,下同)、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

24、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 26、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27、应急预案评审人员与所评审应急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28、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基本要素的完整性、组织体系的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29、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30、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

2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 31、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3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33、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当如实记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3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

26、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35、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36、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 37、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 38、应急预案评估可以邀请相关专

27、业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有实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实施。 39、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应急响应分级等内容变更的,修订工作应当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进行,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4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其使用档案,并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适用状态。 4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 4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结束后,事故发生单位

28、应当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四、简单题(共13题) 1、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什么原则? 答: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2、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答: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3、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答:(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

29、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 (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4、什么是综合应急预案? 答: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5、什么是专项应急预案? 答: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6、什么是现场处置方案? 答:

30、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7、什么是事故风险评估? 答: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8、什么是应急资源调查? 答: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 9、生产经营单位申报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什么材料? 答:生产经营单位申报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下

31、列材料: (一)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 (二)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三)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四)风险评估结果和应急资源调查清单。 10、有什么情况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 (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 (三)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六)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 (七)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11、未按照规定编制应急预案的应给予

32、什么处罚? 答: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12、未按照规定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应给予什么处罚? 答: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13、生产经营单位有哪些情形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