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4 ,大小:57.49KB ,
资源ID:32449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2449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丽江市古城区城市地名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丽江市古城区城市地名规划.docx

1、丽江市古城区城市地名规划一、 总 则(一)规划的目的任务及重要意义地名是人们赋予个体地理或人文实体的指称。地名是全人类交流交往的信息媒介,是任何社会、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离不开的公用产品和交流工具,是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产品。表述准确、导向明确、系统全面的地名信息,是构建和谐顺畅的社会交流交往环境的基础。也可以说,地名是公物而不是私物,即便是具有专门产权人的大型建筑物或住宅区、商住区,其名称为社会共用、共有,对社会产生着一定的指位、指向作用和文化影响。地名工作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关系到国家主权、国际交往、民族团结,关系到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及

2、出行,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地名工作是民政工作中唯一一项面向全民服务,使全民常年终身受益的一项公益性事业。地名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对规划区域内各种自然、人文地理实体名称(音、形、义方面)进行符合法规和标准化要求的设计,以及地名体系的总体设计,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地名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地名规划是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四个专项事务之一,是地名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本规划的目的和意义:一是理顺城市地名命名更名秩序,规范城市地名管理,提高城市地名标准化水平;二是便于设置地名标志牌(含楼、门牌),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出行,方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及生产经营;三是建立城市地名数据

3、库,全面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四是促进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和世界级精品旅游胜地建设;五是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规划任务:一是解决有地无名、一地多名、多地重名等问题;二是消除地名命名更名中存在的随意取名、格调低下、贪大求洋、名不副实等现象;三是消除以商品名、广告词及刁钻古怪的组合词代替地名的现象;四是根据城市现状及城市总体规划,依据国家地名管理法规和规范,结合当地使用地名习俗,对城市现状地名进行全面梳理及标准化处理,对城市未来所需新地名进行前瞻性论证规划,从源头上把好地名命名更名关。(二)规划成果构成古城区城市地名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图件、规划表、规划批文等构成。(三)规划依据本

4、规划是在古城区城市建设现状和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的基础上,依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国发198611号)、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民行发199617号)、云南省地名管理实施办法(云政发1989212号)、云南省民政厅建设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建设部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文件的通知(云民行200540号)、云南省民政厅关于做好城市地名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云民行200575号)、丽江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切实加强地名管理工作的通知(丽署发200231号)、丽江市民政局关于转发云南省民政厅关于做好城市地名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丽民发200578号)文件的要求,结合古城区城市地名管理工作

5、的实际,制定本规划。(四)规划原则1、方便人民群众使用的原则。地名群规划、设计及地名采词要突出以人为本,尽量使用一些雅俗共赏、朗朗上口、好找易记的词语,以方便人民群众使用。2、地名规划、实施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实施同步的原则。城市地名规划必须在城市现状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遵循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根据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定位,对城市地名体系、层次及序列做出科学规范的总体设计及综合规划,并做到城市地名规划、实施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实施同步。3、规范通名与优化专名相结合的原则。即对地名实体名称的音、形、义进行合理合法、名副其实的标准化处理。规范通名的核心是严格界定、明确分类、名副其实,比如要避免

6、“花园”无花亦无园(住宅区被称之为“花园”)、“广场”无场(大楼、商场和商住区被称之为“广场”)等现象。优化专名的重点是合理合法、健康向上,使地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丰富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民族、经济、语言等内涵及地方特色。4、体现城市地名层次化、序列化的原则。同一类别地名应根据所反映地名实体的功能及规模差别分清层次,以避免千篇一律或本末倒置。主地名与派生地名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联系,形成序列,以增强地名的趣味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便于记忆和查找。5、新区规划与老区优化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城市地名规划的重点是对城区新建、改(扩)建区和各类开发区内的地名进行规划命名,同时也要对老区的各类不规范地名

7、进行纠正,对新老城区地名命名更名统筹考虑,总体规划。6、新老城区道路名称、现状道路与规划道路名称相衔接、相配套的原则。(五)规划区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中的丽江城市规划区范围以丽江坝、七河坝及拉市坝为主体。本地名规划区范围与城建规划区“丽江坝”的范围基本一致(不含玉龙县城片区),规划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具体分为大研中心城区及新团片区(火车站片区)。(六)规划期限本地名规划期限与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编修(20042020)一致,近期规划为20042010年;远期规划为20102020年。二、城市基本情况(一)城市自然地理及区位丽江市位于滇西北。古城区是丽江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地

8、处丽江市中部,西、北与本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相连,东与本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及永胜县隔金沙江相望,南与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接壤;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滇、川、藏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文化、商贸中心及交通枢纽。丽江坝子南北长37公里,东西宽11公里,总面积180平方公里。市区位于丽江坝子中南部,海拔2400米,月均气温5.917.9(年均12.6),年均降雨量980毫米。丽江坝子四面环山:北边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为中国境内纬度最低的现代冰川;东、南两边有象山、金虹山、震青山、蛇山等环抱;西侧有海拔3465米的文笔山及海拔3008.5米的马鞍山。市

9、区中间有苍松翠柏密布似绿宝石般的狮子山,海拔2466米。雪山冰川及茂密的山林,造就了丽江坝子中几十条纵横交错、穿村过寨、进街入户、川流不息的清泉,造就了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的平坝温暖湿润环境。(二)建置沿革古城区历史悠久,早在距今105万年前就有“丽江人”在境内活动。汉代属益州越嶲郡遂久县,后属西姑复县。唐代先属吐番神川都督府,后属南诏铁桥节度,时称“桑川”。宋代属大理国剑川节度,后属成纪镇善巨郡,时称“三赕”。南宋宝佑元年(1253),属治所在半空和寨(石鼓新华村)的茶罕章管民官,仍称“三赕”,亦称“漾渠头赕”。元代至元八年(1271),属茶罕章宣慰司。元十三年(1276)属丽江路军民总管府通

10、安州。元二十二年(1285)属丽江路军民宣抚司通安州,土司阿良阿胡将丽江路军民宣抚司治所从罗波(石鼓街)移至通安州治所西狮子山东麓,时称“大叶场”。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属丽江府通安州,城区称“大研厢”。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撤通安州后,直属丽江府,城区称“大研里”。乾隆三十五年(1770)设立丽江县,唐宋王朝至雍正元年“改土归流”前,为木氏(尤、麦氏)土酋、土司统治,其中土酋统治600余年,土司统治22代470年之久。1770年“改土归流”后,属丽江府丽江县。民国元年(1912)属丽江府丽江县,城区称“大研镇”。民国二年(1913)废丽江府,属腾越道丽江县。民国十八年(1929)废腾

11、越道,属云南省丽江县。民国30年(1941)属云南省第七专员公署丽江县,1947年属云南省第十三专员公署丽江县。1949年7月1日,属解放后的丽江县,城区设“大研政务分会”。1949年9月9日,属新成立的滇西人民行政公署。1949年12月28日,属改称后的丽江人民行政公署丽江县,城区称“大研区”。1950年8月地委行署由剑川县城迁至大研镇。1961年4月,丽江县改称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971年4月属丽江专区。“大跃进”及“文革”期间城区曾名为“大研公社”、“东风公社”。1971年5月至2002年12月属丽江地区,1984年城区复称“大研镇”。2002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丽江地区设

12、立丽江市;撤销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设古城区及玉龙纳西族自治县。2003年10月9日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大研镇。2003年10月27日,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束河、西安、大研、祥和四个街道。(三)城市经济社会古城区辖4个街道5个乡,总面积1255.4平方公里。其中,4个城市街道面积占总面积的5.9%。区内有纳西、汉、白、傈僳、藏、彝、回等民族,总人口14.2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2万人,占78%;纳西族人口8.5万人,占76%,是一个以纳西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古城区有得天独厚的旅游、生物、水能及民族文化资源。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欧洲人最喜爱的旅游城市、CCTV中国

13、魅力城市、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小城市和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城市之一;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文献;有应邀出访十几个国家和港澳等地区的音乐活化石纳西古乐;是国家特大型水利水电开发项目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水电工程的重要基地;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200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21.1亿元,同比增长14.2%;地方财政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25.3%;农民人均纯收入2463元,同比增长14.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290元,同比增长1.9%;接待海内外游客达330万人(次),年均增长7.2%;旅游产业总收入33.7亿元,年均增长30.1%,其中海外游客人数年均

14、增长19.5%,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21.2%。全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旅游品牌效应与日俱增,世界级精品旅游胜地建设步伐稳健并持续加快。(四)城市建设规划情况1、城市建设规划概况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于2005年7月由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2005年8月17日经省人民政府云政复200558号批准实施。该规划的丽江城市规划区以丽江坝、七河坝及拉市坝为主体。规划期限分为近期规划(20042010),远期规划(20102020),远景(20212050)。规划修编以保护古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为中心对规划区的功能、性质、道路、街巷、水系、山脉、景区、

15、文教区、居住区、商贸区、绿化区、环城路、火车站、汽车站、医院、广场、旅游休闲区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规划。2、城市性质规划修编对规划区的城市性质定位为:以世界遗产为依托的发展中的国际旅游城市;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融“山水田城”为一体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市政治中心,滇西北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3、丽江坝规划区功能布局丽江坝规划区包括大研中心城区、新团片区及玉龙县城片区。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5平方公里。(1)大研中心城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所在地,丽江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主要旅游目的地与集散地,金沙江中游水能开发后勤保障基地。由下列11个片区构成:福慧片区

16、:以福慧路为中心,与正和片区共同形成城市的商业、文化娱乐中心,其余地段为综合居住区。正和片区:城市商业金融中心,旅游服务区。祥和片区:市级行政办公中心、文化娱乐、居住为主的综合片区。寨后片区:城市综合居住片区。尚义片区:重点保护传统民居村落与新居民区相连的城市综合居住片区。荣华片区:新城北部中心、体育中心、休闲区、一类居住为主的城市综合片区。俄古罗片区:一类居住为主的城市综合片区。清溪片区:南部为旅游服务区,北部为教育、科研、一类居住为主的城市综合片区。八河片区:古城外围风貌协调区,古城搬迁居民住宅安置区。古城片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区,旅游服务区。11白华片区:属于玉龙县,略。(2)新

17、团片区:以铁路运输为主,适当发展部分商业、居住的对外交通运输片区。(五)城市地名基本情况1、法定地名及约定俗成地名。规划区内的城市地名统一由市人民政府审批法定。2003年4月以来,法定命名7批35个地名。现实所用绝大多数地名为约定俗成地名,其中的多数地名使用时间长,大众熟知,并具有当地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可以沿用。2、建设规划中的暂用名称。建设规划中暂用名称,符合地名命名原则,与行政区划、社区划分现状相适应的可予以采用。3、有地无名、一地多名、两地重名情况。近20年来(主要是最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些城市扩建区、城郊结合部产生了一些有地无名、一地多名、(含城、乡地名共

18、用)、两地重名等情况,此类情况在城郊结合部较为突出。4、与法理及当地特色相悖的名称。在房地产开发中,个别开发商不考虑地名命名原则,不考虑地名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及民族特色,出现了一些贪大求洋、严重浮夸、名不副实、刁钻古怪、无确切含义、通名与实体功能不符的地产名称。如:有的以广告词作为实体名;有的以“广场”、“花园”等休闲、娱乐、活动、聚会场所的通名作为居民区、商住区通名;有的甚至于以“国”为商住区通名。凡此种种,亟待规范。三、城市地名总体规划及地名命名更名原则(一)城市地名总体规划要求本地名规划的总体要求是:充分体现地名的自然地理及历史文化内涵,体现时代精神,体现纳西族语言及民俗民风特色,方便

19、人民群众,方便机关事业单位及社区管理,方便企业生产经营,提高丽江城市品位,塑造丽江城市形象。据此,将规划区按下列层次进行划分:规划区(市区)规划片区(街道)规划板块(街)规划单元(基本实体)。规划片区(街道):以街道办事处辖区及特殊功能区为单位分为5个片区:(1)束河街道片区;(2)西安街道片区;(3)大研街道片区;(4)祥和街道片区;(5)新团片区(火车站规划区)。规划板块(街):规模次于“街道”,但又包含几个巷、段等居民区及商住区、商业街。规划单元(实体):规划板块内相对独立的基本地名规划实体。包含:(1)城市道路;(2)居民区、商住区、商业区;(3)公园、广场、市场、水系等。(二)城市地

20、名命名更名原则1、基本原则(1)尽量沿用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的音、形、义较为合理的老地名。(2)充分发掘和使用具有浓郁的地方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民族风物特色的地名。(3)充分尊重当地群众愿望,以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4)充分体现城市建设现状、总体规划及发展远景。(5)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6)不用单一的数词、量词、方位词、单音节词、生僻字、容易产生歧义的字和“新”、“旧”等字词作地名。(7)整个市区内的城市道路、居民区、商住区、商业区、桥梁、广场、市场、公园等人文实体名称和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不得重名,并避免同音和近音。(8)各专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具有

21、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一般应与当地地名相统一;派生地名的专名应当与主地名专名的用字一致。(9)地名构词要符合语法和逻辑,用字要简明、文雅、健康,命名的地名要有鲜明的个性和确切的含义。(10)禁用下列词语作为地名: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悖的;有损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严重浮夸、名不副实的;崇洋媚外的;格调低下、有损人权和低级庸俗的;国家领导人的名字;所用字词的读音或外延在当地民族语言和当地方言中有明显歧义的;两个地名中各取一字的组合形式,其构词不合理,不具有确切词义的;商品名、广告词及刁钻古怪的组合词等。(11)“丽江”为丽江市的专名;“古城”为古城区的专名,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专

22、名。不得在本市内用作一般性、局部性自然地理及人文实体的专名或通名。2、常用地名通名分类及使用原则(1)城市道路通名大道【Ddo】 长度在3000米以上,宽度在40米以上的城市主干道。路【L】 一般指长度在500米以上,宽度在10米以上的城市道路。宽度稍小,但长度较大,有通道功能的,也可命名为路。街【Ji】 商业气息浓厚的城市次干道。(2)居民区、商住区、商业区通名街【Ji】 有一定规模的居民区、商住区、商业区。几个街可构成一个城市“街道”辖区;一个或几个街可组成一个城市社区;一个街可下辖几个开放式和封闭式的巷、段及商业区、商住区、住宅区;范围有限,但商业气氛浓厚、独具特色、有一定档次的商业和休

23、闲娱乐区也可直接取名“街”。段【Dun】 介于街与巷之间的居民区、商住区。可包含几个巷。一个或几个段可组建一个居民小组。也可作为最小的地名单元。 巷【Xing】 较狭长的街或城市支路;有一定规模的居民区或商住区。一个或几个巷可组建一个居民小组。园【Yun】 词义为种植蔬菜、花木的地方或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可用于有一定休闲娱乐场地和设施的商业区、商住区或封闭式的住宅、住宅区。家园【Jiyun】 词义为家中的庭园。可用于有一定休闲娱乐场地和设施的封闭式和半封闭式住宅、住宅区。苑【Yun】 词义为帝王的花园或学术、文艺荟萃之处。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也用于有一定休闲娱乐场地和设施的封闭式住宅、住宅区

24、、商住区。别墅【Bish】 词义为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式住宅。可用于有一定绿化面积,以别墅式建筑为主的封闭式、半封闭式高档住宅区。公寓【Gngy】 能容许多人家居住的成套房屋,多为公寓式楼房。坊【Fng】 词义为街巷及牌坊通名。可用于商住区、居民区。居【J】 词义为住处、住所。可用于独立建筑物及封闭式居民区、商住区。11阁【G】 词义为我国楼房中的一种;风景区或庭园里的一种建筑。“阁”的纳西语语意为“家”,可用于封闭式住宅区、商住区或建筑物。小区【Xioq】 在城市一定区域内具有相对独立环境的大片居民区,配套有一系列的商业贸易、生活服务、休闲娱乐场所及学校等。我区多数新建居民区未

25、达上述规模及配套程度,较大居民区又普遍性、习惯性地使用“街道”、“街”、“段”、“巷”等通名,故“小区”一般不用作通名(3)公园、广场、市场等通名公园【Gngyun】 供公众游览及休闲娱乐的园林。花园【Huyun】 词义为种植花木供游玩休息的场所。不得用于居民区、商住区及商业区等。广场【Gungchng】 词义为面积广阔的场地,特指城市中的广阔场地,如:红太阳广场。不得用于居民区、商住区、商业区或单一的建筑物。市场【SHchng】 词义为集中买卖货物的固定场所。一般用于开放式或半封闭式的集市贸易场所。商场【SHngchng】 词义为聚集在一个或相连的几个建筑物内的各种商店所组成的市场,以及面积

26、较大、商品比较齐全的综合商店。即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有一定规模的商品交易场所。3、地名专名分类及采词原则(1)以佳好的、有特色的山水地貌名称派生命名。(2)以吉利或有吉祥征兆的嘉言吉语命名。(3)以名人名言、诗词、成语、文言语、美学语命名。(4)以当地流传过的生动有趣、富有哲理、振奋人心、有纪念意义的奇闻逸事,以及民间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语言、诗词、歌谣等命名。(5)以民族语言、民族风情命名地名。为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结合当地民族特点,用民族语言、民族风情、民族史话命名地名。(6)以古国、古迹、诗(匾)联命名。为反映当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可用古国、名胜古迹、纪念地、风景区中的

27、著名诗(匾)联及古迹名等命名地名。(7)以历史事件命名。若当地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而这种历史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又值得纪念、继承和发扬的,可用事件名称或事件中的英雄人物、故事情节、诗歌、誓言等命名地名。四、法定地名1、香格里大道:【Xinggl Ddo】 位于市区中部。北起束河路与香江路交汇口,南至长水路。纵贯象山路、福慧路。长5100米,宽40米。民国三十年代,丽江县境内有“香阁里”、“东香阁”、“西香阁”等地名,故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2、象山路:【Xingshn L】 位于市区中部。西起西安路,东至玉泉路。中与安通路、龙泉路、香格里大道、玉泉路相交。长1900米,宽35米。因

28、道路东端的象山而得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3、福慧路:【Fhu L】 位于市区中部。西起东界河,东至民主路。中与裕安路、香格里大道相交。长2060米,宽24米。因该路旁有福慧寺(村),故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4、金甲路:【Jnji L】 位于市区中部。西起东界河,东至民主路。中与裕安路、香格里大道相交。长1300米,宽4.4米。因横穿金甲村而得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5、民主路:【Mnzh L】 位于市区东部。北起教育路(黑龙潭正门),南至长水路。中与玉泉路、福慧路、七星街、金甲路相交。长2000米,宽24米。路经原民主广场(体育场),故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

29、。6、长水路:【CHngshu L】位于市区南部。东起三家村转坛,西至冷冻厂(长水村口)。中与民主路、香格里大道、西安路、白华路相交。长3550米,宽10米。路经长水村,故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7、金虹路:【Jnhng L】 位于市区东部。西起丽江会堂,东至金安路。长1950米,宽24米。因路经金虹山脚而得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8、金安路:【Jnn L】 位于市区东部。北起金虹路东端,南至区林业局东北面转台。长1700米,宽10米。因该路为金安必经之路,故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9、白华路:【Bahu L】位于市区西南部。北起县农业局转坛,南至黄山镇政府。长1300

30、米,宽8米。因该路直通白华村而得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10、西安路:【Xn L】 位于市区西部。北起象山路西端,南至长水路。中与福慧路、金甲路相交。长2500米,宽6.1米。因该路纵贯西安社区而得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11、教育路:【Jioy L】 位于市区东北部。北起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至民主路。长1650米,宽3.2米。因该路直通丽江师专等院校,故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12、香江路:【Xingjing L】 位于市区北部。西起香格里大道北转坛,东至玉泉路。长1000米,宽35米。因该路东北侧的香港同胞捐赠纪念碑而得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13、玉泉

31、路:【Yqun L】 位于市区东北部。北起香江路,南至民主路。长3400米,宽8.2米。因玉泉水得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14、龙泉路:【Lngqun L】位于市区西北部。北起龙泉寺,南至象山路西段。长4400米,宽6米。因该路通往龙泉村,故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15、狮山路:【SHshn L】位于市区东部。西起民主路(区国税局),东至狮子山万古楼。长1460米,宽4.5米。因通向狮子山顶而得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16、祥和路:【Xingh L】 位于市区南部。西起东界河,东至金山乡政府以北转坛。长2200米,宽24米。因横穿祥和片区而得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17、安通路:【ntng L】 位于市区西部。北起象山路西段,南至福慧路西段(昌洛广场)。长500米,宽8米。因该路东侧的丽江市安通驾校而得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18、裕安路:【Yn L】位于市区西部。北起福慧路西段(市乡镇企业局),南至金甲路。长1600米,宽4米。因该路为裕安公司建设而得名。2003年4月8日审批公告。19、束河路:【Shh L】 位于市区北部。西起束河古镇,东至香格里大道北转坛。长1300米,宽35米。因该路直通束河而得名。2003年9月16日审批公告。20、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