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24.84KB ,
资源ID:32566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2566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必修2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必修2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运输发展的特点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了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表明了社会生活新旧杂陈。2018江苏卷,7考查重点:此部分近五年考查较少,但不排除会对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特点、原因及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的考查。近代中国通讯的发展1899年中国引进无线电报机时英国无线电业务方才起步,反映了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和世界市场的发展。2016天津卷,5主题立意 “交通改变生活,科技拉近世界”。教学环节及目标 (1)近现代交通、通讯变迁换了人间。通过教材史实及相关史料,再现历史,给学生直观感受,在此基础上梳理近现代中国交通、通讯发展演变的史实,了解近现代交通、通讯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变迁过

2、程中呈现出的地域性及新旧并存的时代特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2)近现代交通、通讯变迁的原因与时俱进。通过回顾近现代相关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分析影响近现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因素,感悟民族独立、社会统一稳定是交通、通讯畅通、发达的条件。(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3)近现代交通、通讯变迁的影响甜中带苦。联系社会现实,全面辩证地认识交通、通讯发展带来的发展进步及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在感受科技进步、生活便利的同时,思考解决相关问题的妙策良方,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一、铁路与公路1.铁路(1)出现: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

3、路。(2)第一条自建铁路: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3)发展: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南、西北地区的沟通。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2.公路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2)发展: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

4、座座公路大桥,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2)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后来,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3)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受铁路、公路和民航事业冲击较大。2.航空(1)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3)新中国成

5、立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发展有限。(4)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民航大国。三、通讯工具的变迁1.表现:(1)电报: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2)电话: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此后,电话的发展非常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讯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3)互联网:近年来,人们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2.影响: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

6、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环节一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变迁换了人间视角一近代铁路的艰难发展材料一问题 (1)据材料一分析此时中国的铁路运输业发展的特点。解读 据材料一图示可知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比重远远大于中国人自己修筑的铁路,同时,很多铁路都是依靠贷款修筑的,这一时期列强争做中国债主,故图示体现了近代中国铁路落后并且受制于外国的特点。结论 (1)中国近代铁路运输业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视角二现代通讯事业的发展材料二“红包不要停”成为近几年春节期间最热门的话题,除夕至元宵,微信红包屡刷新纪录。问题 (2)材料二中的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与古代

7、通讯方式相比,微信具有哪些特点?解读 依据图示数据看出,2016年微信“红包”发送量逐步增加,这反映了微信使用的普及化。结论 (2)说明:微信成为百姓的日常通讯工具。特点:信息传递更加快捷、简便;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距离更远,范围更大,影响更广。深化拓展 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特征1.动力:由人力、自然力向机械力发展。2.技术:由从西方引进到中国自己研发制造。3.地区发展差别:城市近代化进程显著,乡村缓慢。4.对象:由权贵富绅向平民化、普及化发展。5.进程:初期由于受到各种势力的阻挠,发展缓慢,后来进程日益加快。6.种类:铁路、公路得到发展,海上和内河航运发展较快,航空事业有所进步。环

8、节二近现代交通、通讯变迁的原因与时俱进材料二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整理问题 根据材料二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图中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解读 结合材料二可知首先应该将材料一图中的信息条理化,然后予以解释。材料一图中信息属于近代交通、通讯领域。对图片信息的解释,可联系该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及相关知识予以关联分析,同时也可兼及影响、评价等。结论 整理:材料一图所示新事物表现了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迁,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9、,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环节三近现代交通、通讯变迁的影响甜中带苦材料一“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火车一开,吃穿都来”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材料二津浦铁路修建之前,蚌埠仅是个隶属凤阳的偏远小镇,1911年津浦铁路修建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成为著名的竹木集散中心。材料三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的中试名单送到天津,再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材料四“盖我铁路(胶济铁路)所至之处,即我

10、占地之所及之处。”德国驻上海领事问题 据上述材料分析,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解读 据材料从思想观念、经济发展、信息传递等角度概括积极影响。据材料四概括其消极影响。结论 积极影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消极影响: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开放课堂生活情境现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影响某中学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时间了解现代交通、通讯发展给今天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就相关交通拥堵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学生们搜集的相关资料: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问题 (1)据上述材料分析,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

11、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2)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堵塞及减少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 (1)积极影响:方便出行,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密切各地联系,改变生活方式等。交通堵塞,交通事故,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危害健康,沉迷网络,人情淡薄等。(言之有理即可)(2)进行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车流量的最小化;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的最小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大力发展清洁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减少能耗及污染等。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铁路与公路1、26水运与航空34通讯工具的变迁5一、选择题1.

12、(2019广东佛山期末)1882年清廷解除对火车头的禁令,1886年开平铁路公司成立。18871893年唐胥铁路向东延伸至山海关,向西延伸至天津和北京。1889年清廷下诏肯定修筑铁路为自强要策。这反映了()A.中国开始主动向西方学习B.清政府专注铁路建设C.清政府成为近代化的推动者D.中体西用思想获得广泛认可解析:C据材料得不出“开始”,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出清政府意识到铁路的重要性,但并不能说其“专注”铁路建设,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清政府由允许修铁路到肯定修筑铁路为自强要策,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故C项正确;D项结论在材料中无从体现,错误。2.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

13、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20世纪20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近代中国的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C.近代中国交通呈现半殖民地色彩D.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A20世纪2030年代,黄包车的数量远超过汽车数量,反映了我国交通工具的落后,说明我国近代交通业发展缓慢,故A项正确。3.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利, 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4、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A“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体现了轮船招商局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4.(2019江苏如皋期末)近代不少火柴厂的火花体现了国人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20世纪30年代,大华火柴厂出品的“飞机”火花,以早期双翼单引擎螺旋桨式飞机作为主图;湖北武汉火柴厂出品的“航空”火花,以当时较先进的单翼多引擎螺旋桨式客机为主图。当时,这些火花的出现说明中国()A.近代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B.中国飞机制造业进步显著C.近代国人期待航空事业发展D.新式交通工具

15、已广泛使用C近代中国交通、通讯事业发展缓慢,故A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中国飞机制造业并没有显著进步,故B项错误;民族火柴企业以当时飞机形制为火花主图,反映了近代国人期待航空事业发展的愿望,故C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新式交通工具仅在少数城市使用,故D项错误。5.(2019江苏盐城期末)“用铁线连缀不绝,陆路则架木杪,遇海则沉水中。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以铁线之一端画字,其一端在千里外,即照此字写出,不逾晷刻也。”中国人最早自办此“铁线”是在()A.上海 B.台湾 C.北京 D.南京B据材料“用铁线连缀不绝,陆路则架木杪,遇海则沉水中。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16、可知是有线电报,中国人最早自办有线电报是在台湾,故B项正确;其余各项错误。二、非选择题6.(2019河北张家口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标准化的铁轨上,几匹骡马拉着笨重的火车头和一车一车的煤炭,往来于唐山和胥各庄之间。这样的情景,一直持续到中法战争爆发的前夕。随后,出于对用煤量的激增,清廷在洋务派的力争下终于解除对火车头的禁令,并同意从英国购买两台3轴的水柜蒸汽机车。铁路国有与晚清大变局材料二中国的铁路比世界上最早建成的一批铁路晚了约半个世纪。中国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吴淞铁路,这条铁路经营了一年多的时间,最后被清政府赎回并拆除了。五年后,在洋务派的主持

17、下,修建了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于1881年通车;这条长约十千米的运煤铁路,给中国朝野和各省绅商带来不小的影响,揭开了中国自建铁路的序幕。中国铁路发展历程(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内部对在中国修筑铁路的不同态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晚清铁路建设的特点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1)问,据材料一“在标准化的铁轨上,几匹骡马拉着笨重的火车头一直持续到中法战争爆发的前夕”可得出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据“出于对用煤量的激增,清廷在洋务派的力争下终于解除对火车头的禁令,并同意”可知是洋务运动的推动,洋务派的力倡。第(2)问特点,据材料二“比世界上最早建成的一批铁路晚了约半个世纪”“第一条铁路是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吴淞铁路”可知近代中国铁路起步晚,铁路权益被列强侵占;影响结合材料中的“运煤”“给中国朝野和各省绅商带来不小的影响”及铁路交通的职能进行归纳。答案:(1)态度:洋务派倡议修铁路;国内封建顽固势力极力反对。(2)特点:起步晚,发展缓慢;大量铁路权益被帝国主义侵占。影响:为工业化、近代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带来新旧观念的冲突和文明的碰撞;加强了国内不同地区的联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