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8.17KB ,
资源ID:32671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2671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张公洞导游词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张公洞导游词Word下载.docx

1、旱鼻洞盘 旋而上到七窍洞。七窍洞7 个洞口通向一个中心。出了七窍洞, 有三路云梯穿过大璎珞门通往朝天洞口盂口。盂口的磐石上 镌刻着元代杨维侦所题“海内奇观”四个遒劲的大字,回顾洞内, 钟乳叠嶂,云雾缭绕,深邃的洞底隐约可见。 走出朝天洞口,即登上了盂峰山顶。极目远眺,只见群山起 伏,绵延不绝。竹海、茶园、陶都丁山把古城宜兴装点得分外壮 丽。向东浩渺的太湖与天际相接,碧波潋滟,鱼帆点点,这便是 张公洞的最后一景琼崖望湖。【篇二:张公洞游记】 张公洞游记 武进嘉泽中心小学五(1) 王科 星期二,学校组织四到六年级的同学去宜兴张公洞参加社会 实践活动。车子载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出发啦!经过大约一个小

2、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宜兴张公洞。 我们下了车,排好队,进入景区。一进大门,就看到了美丽 的音乐喷泉,有的好似蛟龙出水;有的宛若孔雀开屏;有的仿佛 花朵,含苞怒放;还有的则如机关枪扫射?看到这一场景,同 学们喜爱极了,个个拿出照相工具拍照留念。 快要进入洞内时,导游就对我们说,石碑上有徐悲鸿题写的 十六个大字:稀奇古怪,说也不信;真正绝妙,到者方知。我对 张公洞的好奇心更加强烈了,迫不及待地想去一览它的风采。 到了洞内,光线立刻幽暗了许多,只有石壁上的小彩灯发出微弱的光芒。许多人都心生害怕,我也不例外。里面要是有一些蛇、蛤蟆之类的东西那可怎么办啊?于是,我拿出手机照明,紧跟导游,生怕掉了队。

3、 沿着弯弯曲曲而又陡峭的石阶,我们来到了张公洞内的“第一大厅”海王厅。在游览的过程中,经过导游的讲解,我知道张公洞是著名的石灰岩溶洞。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曾在洞内修炼成仙,因此取名“张公洞”。在大厅中央有一对很长的钟乳石悬挂在洞顶上。这对钟乳石长1.8米,好似古代的宫灯。我不由啧啧赞叹道:“这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让人惊叹,天然形成的钟乳石竟能长成这副模样! 我们继续往里走,来到了一个洞穴,导游介绍说,这是射雕英雄传中梅超风修炼九阴白骨爪的拍摄地,我看了看确实如此,四周的石壁上都有一道道爪痕。 随后导游带我们去钻小洞了,她说,洞里有的的地方很窄要我们跟好了。刚往里走了一

4、段,几乎每处都有“小心碰头”“小心地滑”的标志。的确,好像只有我们班个子最小的李嘉阳最方便了,走时只要低着头就能过去,而个子高的则要弯腰俯身前行。走着走着,快到出口时,突然飞出了一只蝙蝠,大家都尖叫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一个劲往前跑,这真是一次惊魂探险啊! 后来,我们就出洞了。在去用餐的途中,我有许多的想法,这张公洞怎么这么奇怪?石头竟能长成这样。我仍意犹未尽,想再去张公洞游玩一次! 游张公洞 武进嘉泽中心小学五(1) 蒋惠娴 张公洞,位于宜兴,传说是八仙中的张果老得道成仙的地方。这不,上周四,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有幸一览张公洞的风采。 一路上我们无比雀跃,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脑海里构想着张公洞。大

5、巴缓缓地进入景区,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如画的风景。在我们右手边,有一个多边形的水池,上面立着张果老骑纸驴的雕像,这雕像真是栩栩如生啊! 来张公洞肯定是要钻洞的,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张公洞口。周围绿树环绕,洞口只有两扇门那么大。进入洞内才发现洞里很开阔,但是也很阴冷,光线灰暗。大自然真是神奇啊,洞里有形态各异的钟乳石。这些钟乳石有的像挂灯,有的像针,有的笔直得像筷子。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海王厅里的两根长达1.8米的巨型钟乳石。它们呈椎体状,像两盏华丽宫灯,听导游说,这两个石钟乳的形成至少也得一万年呢。 更神奇的是洞内竟有一片海,名叫王海。虽说是海,可它却抵不上间房间那么大,我想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小的

6、海了。据地质学家考察,这儿2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因为种种缘故只剩下这么一点了。导游又带我们钻了两个小洞。来到第一个洞内,我无意间抬头一望,发现上面的石头上有一格格的正方形,很像棋盘。听导游说,这叫“棋盘洞”是张果老下棋的地方。我们又来到另外一个洞。我们看到了射雕英雄传内梅超风修炼九阴白骨爪的地方。周围的岩壁上全是爪印。看着眼前的这幅景象,不禁又让我们回味了一遍射雕英雄传。我们从导游那里还得知,许多武侠大片都是在张公洞取景的,看来张公洞真是威名远扬啊! 这么神秘、奇特而又壮观的张公洞,回去我一定要告诉我的亲戚朋友,让他们都来领略下张公洞的风采。 游宜兴张公洞 武进嘉泽中心小学五(1) 宋莹

7、星期二,学校组织四至六年级到宜兴的张公洞游玩,同学们一听,一蹦三尺高,兴奋极了!我也不例外,回家一个晚上都睡不着,一会儿跳起来让妈妈别忘了明天要给零花钱,一会儿又问几点了,天亮了没有?都把妈妈惹得不耐烦了,叫我赶紧睡觉,不然明天就不用去了。 终于到了这天早晨,我迫不及待得来到了学校。早上读书也心不在焉,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7点半,我们准时从学校出发,终于到了张公洞。一进去,便看到四处绿树成荫,在树木的环绕中,有一块面积不大的水池,水池正中有一个人倒骑毛驴,那便是名列“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出入长骑一匹毛驴,并倒骑之,日行万里。休息时,便把毛驴像纸一样叠起来,置于箱中。乘时

8、,只要用水喷一下,便成真驴。导游说,张公洞就与这位神仙有关,据说是他得道成仙之前修行的地方。看来这个张公洞还沾着点仙气呢! 随后,我们跟着导游向山洞走去,爬过几十个台阶,我们便来到了半山腰的洞口。走进洞,洞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只有一些彩灯发出微弱的光。同学们害怕极了,我虽然表面上看上去不紧张,但是心里也害怕到了极点。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洞里最大的厅“海王厅”。厅顶有两块1.8米长的钟乳石,抬头望去,还有许多小的钟乳石悬挂在岩壁上。来到这儿,就像是进了宫殿一样。 然后,导游又带着我们钻了几个小洞。我们走到了张果老曾经下棋的地方,棋盘长年累月在这里,上面都有了岁月的痕迹。听导游说,这个地方冬暖夏凉

9、,温度一直保持在18摄氏度左右。我们想张果老选择在这个地方下棋就是这个原因吧。在钻最后一个洞时,由于洞口要比前几个窄小得多,根本不可能两个人并排通过,我只能和沈阳一前一后地走过山洞。蒋惠娴是我们班最胖的女生,刚钻出这个洞就听见有人开玩笑地说:“蒋惠娴,蒋大侠,你是怎么钻过山洞的?您的面积那么大,是不是练过吸气功啊?”话一说完,他们便已经被蒋惠娴打得落花流水了,其他人也笑得肚子疼了。 又转了几圈,我们便离开了张公洞。这次游玩可真让人流连忘返啊! 乐游张公洞 武进嘉泽中心小学五(1)胡佳华 宜兴张公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传说它是张果老修炼成仙的地方。张公洞,顾名思义肯定是以洞闻名天下。没错,张公洞

10、非常奇妙,洞洞相连,洞中有洞。有的洞口大得容纳百来人开会不成问题,有的洞小得只能一个人猫着腰小心翼翼地才能钻过去。这不,前几天我们就去了这个变幻莫测的张公洞。 一到张公洞,同学们就欢呼起来,就像刚获得自由的小鸟一样奔向洞区。刚进洞区,一尊栩栩如生的张果老塑像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来到洞里,我们就看到一幅幅精美的壁画,雕塑。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雕刻在柱子上的一条龙,这条龙张牙舞爪,形象逼真,好像在动哩!在一个小洞中,我们看到了一块鲤鱼石,它身长2米多,宽半米。听导游姐姐说,这条大鲤鱼听说张公洞有龙门,特地游到这里来打算跳龙门的。结果龙门没找到,却把自己给困在这里,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这

11、块鲤鱼石。看过了鲤鱼石和龙雕,我们又向洞的深处走去。开始钻洞了,同学们都猫着腰,小心翼翼地走着。我却不以为然,哪里有那么复杂啊!可是前面的洞还算宽敞,后面的就又小又窄了,一不小心,我就跟石壁来了个“亲密接触”,疼得我眼冒金星,哎,果然不能小看了张公洞啊! 张公洞不仅奇妙,有些地方还很吓人呢!许多的洞窟都是伸手不见五指,要是我一个人在洞中走,肯定吓得腿都软了。不仅如此,洞里的岩壁上还刻着许多龙、虎之类的野兽,那模样绝对不比真的差。要是你不小心一抬头望见这些雕塑,肯定吓得眼珠都能掉出来! 大约在洞中走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走出来了,同学们脸上都挂着无比灿烂的笑容。张公洞太奇妙了,让我流连忘返,真想再

12、去一次啊!【篇三:西天目山导游词】 导游内容:西天目山概况禅源寺自然博物馆天目书院(太子庵) 留椿屋雨华亭鸳鸯树仰止亭倚翠亭如斯亭伏虎瀑眠牛亭狮子口大树王开山老殿五世同堂倒挂莲花峰四面峰太白吟诗石仙人顶各位团友,现在我们驱车前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临安到天目山大约有45分钟车程,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天目山概况。天目山所在之处在35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在15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经火山喷发形成天目山主体。火山运动塑造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活动则对山体进行了精心雕凿,对岩石进行解剖和搬运,塑造出天目山千姿百态的造型。全山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

13、12岩、27石、28峰,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图画。天目山分东天目、西天目。古书有记载:“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我们今天将游览的是西天目山的景点。东天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正加紧开发。西天目山具有悠久而又独特的历史,是集儒、道、佛三大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宗教文化名山。西天目山还是植被非常丰富的名山,由于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形成了独特的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景观。天目山森林景观可以“古、大、高、稀、多、美”六字来概括。由于天目山植物资源多,被誉为“物种基因宝库”、“天然植物园”。这里还保存着冰川时期遗留的孑遗植物,如野银杏等。还有天目铁木、天目琼花、独

14、蒜兰等天目山特有的及以天目命名的树种。这体现了天目山森林景观的“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160余种,动物2300余种。天目山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的动、植物各35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分别为48种、37种。天目山因拥有独特的植物资源和良好的森林植被,早在1956年即被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网络吸纳,成为我国15个mab成员之一。天目山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吸引了无数名人学士来此观光旅游。他们为天目山留下了不少文艺佳作,如梁代昭明太子的文选,唐代李白、白居易的诗,近代艺术大师徐悲

15、鸿的画,民国郁达夫的散文,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郭仲选等人的墨宝等等。天目山每年有200余天雾气笼罩,气候独特,故盛产名茶,以天目青顶为代表。另外,天目笋干、天目笋豆等均为老少皆宜的土特产。在天目山的宾馆、饭店还可品尝到水芹菜、白果等有益于人体保健的特色山菜,让你一饱口福。 现在,我们进入自然保护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游客须知,首先是和进各城市公园一样,“不得折一草一木”。还有一条特殊的就是:“不得在野外抽烟,不得带火种上山。”另外送给大家一句旅游顺口溜:“进山只留下脚印,出山只带去照片。”希望大家能记住并遵守。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的车已抵达禅源寺前,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我们的游览将从

16、这里开始。禅源寺原本是双清庄址,明洪熙元年(1425年)由智粤和尚在旧址上修建,并首次剃度弟子,成为佛教活动场所。经过几代禅师经营,粗具规模,却于元末被兵火毁灭。清康熙四年(1665年),玉琳国师重兴道场。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赐“禅源寺”匾额悬于天王殿。当时香火极盛,后光绪皇帝赐“福佑潜城”额悬于寺中。1941年4月15日,遭日军飞机轰炸,被毁。各位团友,请看山门。因匾额毁于兵火,现在门扉“禅源寺”三字由著名书法家商向前题写。现在请随我进山门。大家看这棵苍劲的古罗汉松,是300余年前玉琳国师所栽,历尽沧桑,仍生机勃勃。走过这道门就进了韦驮殿。韦驮菩萨是佛界三十二诸天之首,是护法天

17、神。相传在释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其不备突然窃取佛牙舍利。韦驮奋不顾身,急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回佛牙舍利。因其能驱除邪魔,保护佛祖佛法,所以成为菩萨。你看,那手中的法器降魔金刚杵,俗称“韦驮鞭”,就有驱魔的作用。天目山是韦驮道场。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当年百子堂的旧址。1939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天目山。当时,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宏来西天目山主持浙西行署第一次行政会议。周恩来与他会晤,共商国事。在百子堂集会上,周恩来向浙西临时中

18、学的师生员工、行署官员、受训青年和即将到沦陷区去的工宣队员共1600余人作演讲,鼓舞浙西军民抗日的斗志,巩固和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使西天目山一度成为浙西抗日救亡的中心。大家再往北看,那亭与碑就是临安人民政府为纪念周恩来在此演讲50周年于1989年3月建造的。碑正面刻着刘开渠先生题书的“周恩来演讲旧址”,背面碑文则记录了周恩来在此作抗日演讲的史实。这里已被列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位团友,我们再去看看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于1988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内有科教会场、教室、实验室、标本贮藏室,还有植物、动物、昆虫、综合等展厅,共存放天目山动植物标本万余件,土壤、古生物化石标本55件。

19、它是展示天目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悠久的地质史的窗口。现在请大家进去聆听博物馆解说员的详细讲解。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前往太子庵游览。太子庵是梁昭明太子读书分经处,在院内有明代建筑文选楼及洗眼池等遗迹。清乾隆年间,这里曾设天目书院,后衰落。1940年6月,在浙西行署主任贺扬灵先生的创导下,在太子庵第一次恢复了天目书院,由清末秀才、考古学家、留法文学博士张天方先生出任书院院长。好,现在请大家和我去参观留椿屋。20世纪20年代,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影响到建筑风格,我国出现很多洋式别墅,主要集中在上海及其郊区。那个年代交通闭塞,而天目山属浙西山区,却能拥有留椿屋这样一座洋式别墅,是很难得的。1936年,

20、上海怡和洋行潘志铨为给他父亲养老而修建了这幢别墅,所以在以前也称“潘庄”。30年代,电影皇后胡蝶曾在此住过。抗战时期,这里是浙西行署的首脑机关,军政要员都住在这里并办公,周恩来天目山行也下榻于此,并在这里与黄绍宏会晤。大家再看这棵来自喜玛拉雅山的树种雪松。当年潘志铨为了找一棵天目山没有的树,以显其别墅之高贵,费了一番周折,特从南京中山陵移栽这颗雪松。树后这古朴典雅的小屋就是“留椿屋”。大家往这边墙上看,有清末榜眼朱汝珍的题刻“留椿屋”。各位团友,现在随我沿此台阶下山去游山脚的雨华亭。这条道就是以前周恩来、蒋介石、胡蝶等人上留椿屋必经之路。在台阶尽头的围墙门旁,则刻有留椿屋另一名称“天然居”。这

21、是与朱汝珍同科探花商衍鎏所题。各位团友,到此,禅源寺景区主要景点已游览完毕。下面,我们就进山门,上山游览。【开山老殿景区】各位团友,我们进山门就可欣赏到“鸳鸯树”景点。请大家看。这是两棵银杏树,盘缠在一起。请注意,一棵树的枝丫平展,另一棵的枝丫竖直些,前者为雌性,后者为雄性。因雌雄两棵黏连在一起,故取名“鸳鸯树”,即“夫妻树”。这在全世界也是少见的。这两棵树的树龄都在150年以上,按此算来,它俩不仅是“青梅竹马”,而且按西方人的标准可三次拿到“金婚”奖了。请大家在这桥上稍留片刻。看,前面这个双亭连体的亭就是一里亭,我们所站的桥称为仰止桥,故亭又有一名叫仰止亭。大家再来看亭柱上这副对联:“密林巨

22、幕藏幽径,飞练欢歌下翠岗。”现在我们进亭中稍事休息后再登山。古人有诗说:“一里溪山一个亭,芒鞋踏断几层青。泉源更在云深处,不到高头莫计程。”接下去就是上三里亭。各位团友,我们不知不觉已到了三里亭。它又名倚翠亭,缘自亭后这青翠如黛、四季如春的翠微峰。大家往亭前的小溪走,往上可看见石崖上镌刻有“飞银溅玉”四字。现在,我们已来到半山腰,这右边的巨石就是山腰石,而往上看到的那亭子就是五里亭,又名如斯亭,取意于孔子论语中的句子“逝者如斯夫”。在亭柱上有一联:“照水飞檐嗟逝者,参天古木护危亭。”请大家看亭后这株大柳杉,据测定,材积72. 63立方米,在全山存活的大树中排行第二,人们称它为“二大王”。朋友们

23、,我们在这里休息片刻后去观看“子孙满堂”。这里是第二个野银杏自然景观“子孙满堂”。银杏是银杏科银杏属的单种植物,其根茎部有极强的萌芽能力,所以大家看到的这株银杏树,周围团簇丛生着许多小树。有兴趣的可下去点个数,共有多少个“子孙”?银杏全身都是宝,除了大家知道的白果子外,它的叶子可制作珍贵的药材,树体是优质木材。 好,前方我们看到的大石,就是钟楼石。据西天目山志载:元朝,高僧志彰禅师以四海为家,八方化缘,募青铜万余斤,冶炼成一口巨钟悬于此石顶,并建钟楼。其钟声可远传十华里。再请大家往叉路口右行去看伏虎瀑。伏虎瀑因为有一石蹲踞如卧虎,水自岩上下泻成瀑而得名。瀑布落差40余米,大雨过后,瀑宽可的典型

24、代表。请大家把目光转向崖前,这几株直冲云霄的树就是金钱松。它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树皮如金钱豹皮,故名。其中最北面这株,据1983年测定高达56米,现在还在不断地往上长,人称“冲天树”。这是全国同类树种中最高的一株。这就是天日山森林景观中的“高”。各位团友,现在到倒挂莲花峰去游览。朋友们,请大家往上看,这就是“一线天”,共171级台阶。上了这一线天就是倒挂莲花峰了。请大家注意,这里登山的要求是“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现在我向大家介绍倒挂莲花峰。它古为“西方庵”,又称莲花台。相传元代高峰禅师曾在这峰上坐禅三天三夜,疲惫不堪,下坠。这时山峰倒转,托住禅师。莲花台旁石峰耸立,五石分峙,各自高撑,状

25、似莲花,因此得名。这峰顶的亭就称为莲花亭。电影李时珍就曾在此拍摄采药外景。据史料记载,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曾来天目山作深入调查。天目山有药用植物1200余种,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有800余种。这也体现了“多”。现在请大家再往上登,因台阶陡峭,请大家扶着栏杆走。好,我们已经来到四面峰。四面峰又称“望江台”、“四面佛”,它北连玉龙岗,三面临深谷,所以视野特别开阔。近观:山风激荡,林海起伏,奇石异木,千姿百态;远眺:重峦叠嶂,绵延千里,“烟云起空谷”,“万顷银涛静不流,无边山色似萍浮”。这里是观天目云海最佳处。明代王在晋在望江台一诗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江潮涌白天来。”大家再往岩石上看,这株松树

26、,虽小巧玲珑,却已经历了三百个春秋,饱经风霜雪雨的洗礼,仍屹立于这崖顶,扎根于岩缝。明代慎蒙赞四面峰是“深、壑、幽、寂、奇、丽六者兼而有之,是“天目第一奇绝处也”。1934年,我国当代画家、艺术大师徐悲鸿带中央美院学生来天目山实习,就曾在此写生作画,天目秋色墨宝至今留存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这里还是烽火千里行和周总理在浙江等电影的外景拍摄场地。好,到此,开山老殿景区的景点已游览完毕。我们先回到开山老殿,稍作休息后,上仙人顶。【仙人顶景区】“仙人顶”是西天目山的顶峰,海拔1506米。古人诗云:“天目三千丈,东南第一峰。”一般的山峰顶上大多是一片光秃或林木丛生。而西天目山仙人顶却是褐色石条,横卧

27、直竖,且能在天气晴朗的日子,一目千里,看到钱塘江。在那里看云海,观日出,更是美不胜收。据山上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仙人顶观et出,往往会看到从云海中跳出一轮红日,映射着一片云海,似一条绯红的地毯。在上仙人顶的路上还有景点“太白吟诗石”。唐代李白曾随友来天目山观光揽胜。他和友人分手前游览至该石处,不禁诗性大发,吟诗一首。现将其中两句奉献给大家:“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余踪。”各位团友,我们继续登山。请大家抬头看前方,仙人顶已到。那一幢幢的房屋是气象站的工作场所。1956年,在此建成气象站,每天向南京气象站提供气象信息,并与世界气象组织联网。大家随我往西边小路走。你们看这株藤本植物,名叫扶芳藤。它还曾出访美国,作为封面照素材被登在阿诺德杂志上呢。再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仙人锯板”。大家请看这一条条石板棱角分明,是不是像用锯子锯过的呢?大家一定已看到这“可观”二字。其实,这原本是“天下奇观四个字。建气象站时,被炸断一截,成了“可观”。在这里可早观日出,暮赏晚霞,雨看云海,确实“可观”。各位团友,今天的景点介绍已完毕。谢谢大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