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1 ,大小:39.48KB ,
资源ID:32832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2832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发探究,合作交流。教 学 过 程第1课时【情景导入】1.提问:(1) 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几个? ( 3个)(2)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这个苹果的多少?(每人分得这个 苹果的)2.指定一名学生用1米长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比3米长,比4米短)3.揭示课题。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分 数,什么叫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新课讲授】1.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 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2、叫做分数。例如:(1)出示月饼图提问: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 出示正方形图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 4份,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3份呢?(、)(3) 出示线段图提问: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 这样的2份、3份呢?(,)2.进一步认识单位“ 1 ”。以上都是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 体,如一批玩具,一个班的学生等。(1) 出示教材第46页的香蕉图把4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一根香蕉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几?(2) 出示教材第46页的面包图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

3、之几?表示什 么?(,表示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4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整体的)3.揭示分数的意义。(1) 观察以上教学过程所形成的板书一个物体计量单位 *单位“1”一些物体告诉学生:像这样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 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 1”。(板书:单位“1”)(2) 反馈1在以上各图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 1”?2,各表示什么意义?3议一议:什么叫做分数?(3)概括(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1.指名回答,集体订正。请学生说出,分别表示什么意

4、思。2.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如,的分数单位 是。请学生说出黑板上其他分数的分数单位。3.不同分母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为什么?(不相同,分数是由分数单位 组成的,因为不同分母的分数有着不同的分数单位)【课堂小结】1.什么叫做分数?如何理解单位“ 1”?2.什么是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分数的产生和意义一个物体 ”计量单位 卜单位“ 1 ”一些物体 ,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教学 后记分数的产生与意义练习课 授课类型 练习课分数

5、的产生与意义练习课(教材第 4748页内容)。1.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 1”、分数单位。2.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实例说清楚分数表示的意义,理解部分和一个整体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分数 表示。加深理解单位“1”,能很快地找出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多媒体课件第2课时【复习导入】1.大家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你获得了哪些知识?(1) 分数的产生。(2) 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一个 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把它叫做单位“ 1”。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6、分数单位就是单位“ 1”的若干份之一。3.这节课我们要做这方面的练习。(一)加强练习,深化概念。请两位同学站起来,提问:A,这两位同学是这组人数的几分之几?B:这两位同学是两组人数的几分之几?C:这两位同学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表示什么?使学生充分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二) 完成教材第4748页练习一的第110题。答案:1:、2:、3:4:、5:、46:五分之三,把长江干流的水体看作单位“ 1”,平均分成5份,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 水体约占其中的3份。十分之三,把死海表层的水量看作单位“ 1”,平均分成10份,含盐量占其中的3份。十

7、分之一,把一个地区的总人口看作单位“ 1”,平均分成10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其 中的1份;百分之七,把一个地区的总人口看作单位“ 1”,平均分成100份,65岁以上的老 人占其中的7份。(三) 拓展练习:有一块长方形花坛,现在要规划出它的来种玫瑰花,你有几种设计方 案?将学生的设计方案张贴在黑板上。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开发创意。通过这一节的练习,我们对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这些知识对以后的学习会有重大的帮助。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单位就是单位“1”的若干份之一。后记分数第除法时关系 授课类型 新授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

8、材第4950页的内容及第5152页练习十二的112题)。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多媒体课件、图片第3课时1.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 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你们把谁看作单位 “1”?3.引入:教师:5除以9,商是多少?5-9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 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1.教学例1 (教材第49页例1)。(1) 读题后,指导学生根

9、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 (板书:1宁3=)(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3)教师画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就是个1* 3=(个)2.教学例2 (教材第49页例2)。(1) 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画内容。(2)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 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 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3) 请几名学生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4) 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 3块饼的,即3个块,把3个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

10、即块,因此,3* 4=(块)。由此可见,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 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 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学生相互说说表示的意义。3.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引导学生观察1* 3= 3 * 4二这两道算式,想一想:1两个(非0)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2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2)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出以下三点:1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2在表示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3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

11、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强调“相当于”一 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3) 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a* b=(b工0)(4) 这里的b能为0吗?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 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5)分数与除法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除法是一种运算)4.学习教材第50页的例3。(1)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7十10(2) 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7宁10= 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5.巩固练习。完

12、成教材第50页“做一做”的1、2题。完成教材第5152页练习十二的第112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原来两个数 相除,可以用分数表示;而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两个数相除。分数与除法第4课时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授课类型新授课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教材第 53页的例1、例2及第54页的“做一做”第1 题,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三的第13题)。1.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第4课时1.什么叫分数?2.说出下列各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包含的分数单

13、位的个数。3.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填一填。1.真分数的意义。1。(板书)1或等于1(1)出示教材第53页例1中的图形。(2) 用分数表示各图,涂色部分: 、(3) 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学生指导:、的分子都比分母小。(4) 想一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比1 小)(5) 明确真分数的意义。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6) 练一练。1下面的分数是不是真分数?2请你写出三个真分数,并与同桌交流。2.假分数的意义。(1)出示教材第53页例2中图形的教具。(2) 用分数表示出各图的涂色部分。1学生独立思考应该怎样表示。2同学之间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14、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指出:的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子比分母大。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分数有的等于 1,有的比1大。(5) 明确假分数的意义。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下面哪些分数是真分数?哪些分数是假分数?请写出三个分母是4的假分数并与同桌交流。1.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根据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分辨出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在直线上表 示出来。1展示学生练习结果,并评讲。2看一看,说一说表示真分数的点在直线的哪一段上,表示假分数的点在哪一段上?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三的第13题。今天我们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谁愿意来说一说什么是

15、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 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1。第5课时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材第 54页例题3,及教材第54页“做一做” 第2题,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三第410题)。1.理解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带分数。2.使学生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 数。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学生根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进行区分,然后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把 假分数取出来,让

16、学生观察。2.观察以上的假分数,根据分子能否被分母整除这一特征,假分数可以分为几类?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出如下总结:揭示课题:假分数又可以改写成怎样的数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或带分数”。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1.认识带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1) 一个同学在吃橙子时说“我吃了一个半。”怎样用分数表示?(2) 学生讨论交流后,会得到:“一个半”是1+的和,也可以写成1。1(3) 引导学生观察1,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板书:(4) 学生试着说一说,老师分别板书:1 2 1 。(5) 提问:什么是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6) 认识带分数的读法。1读作:一

17、又二分之一一又四分之三全班同学把其余两个带分数一起读出来。小结:带分数都是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带分数都比 1大。2.出示教材第54页例3,请学生看图说出假分数。指出:这里都把一个圆看作单位“ 1”。(1)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学生思考: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如何化简。学生发言:=1 =2请问:你是怎样得到这两个结果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这种情况怎样转化?学生回答: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计算 7宁3,商2表示7份中的6份化成整数2,还剩1表示1份是,所以结果是2。化成带分数,怎样化?学生独立完成,写在练习本上,然后集体订正。 =6宁5=1(3)

18、 小结: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是什么?1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2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部分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3.巩固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2题。(1)由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完成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三的第410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第6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第57页的例1,及第58页练习十四的第15题)。1.通过教学,使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正确运用分数

19、的基本性质解题。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祭能力。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正确运用分数的基本 性质解题。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正确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题。每人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1.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它包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商不变规律。(1)计算:120- 30 12 - 3 40 - 5 400 - 50(2)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由学生回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师板书。1.教学教材第57页的例1

20、。由学生拿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方形纸片,分别对折一次, 两次,四次,平均分成2份,4份,8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提示: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相等?2.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请 代表发言。随着学生汇报,老师板书。3.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4.观察以上例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汇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为什么0要除外?(学生讨论)分子和分母如果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 0;又因为0不能 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 0。5.提问:你能不能根据分数

21、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的第15题。1.学生先独立涂色,然后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2.学生两人一组,由一人说一个分数,另一个人说出一个相等的分数。 4.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可以把 25化成410,也可以把410化成25,再比较。5.引导学 生先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判断哪几个分数是相等的,然后在直线上把这个点画出来,老师启发学生观察,推算出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可以同时除以几,得到一个与原分数相等 的分数。谁能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第7课时

22、 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教材第57页的例2以及第5859页练习十四的第613 题)。1.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 用。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正确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第7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谁能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学生回忆并 口头回答。1.出示教材第57页例2,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1) 提问:谁能说一说,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什么?(2) 学生审题,分析要点:分母是12;大小不变。(3) 提冋:想一想,怎样使分母变为12。要使分数大小不变,

23、分子应怎样变?新-课标 -第-一-网学生思考后再回答,然后请学生试着在教材上填写。老师以为例提示:先想分母3怎样变成12,再想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怎样变 化。你是根据什么知识解答这个题的?应注意什么问题?注意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或者除以 0以外的相同数。2.完成教材第5859页练习十四的第610题。学生独立元成,集体订止。3.元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四的第11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集体交流方法。可以都统一化成分子是1的分数,也可以统一化成分母是16的分数,然后进行比较。4.元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四的第12题。学生审题并思考方法,集体交流,可以化成分母都是 100的分数,也可以统一化成分母是50或25的分数,再进行比较。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2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1而大小不变的分数。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4.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把一个分数的分子乘3,分母除以3,这个分数的值( )。A.大小不变 B. 扩大到原来的6倍C.缩小到原来的 D.扩大到原来的9倍(2) 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 2以后,得到的分数值一定()。A.与原分数值相等 B.比原分数值小C.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