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30.50KB ,
资源ID:332222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3222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综述.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综述.doc

1、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三店街宋寨小学 曹海英在我国,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教育特别是数学方面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考从问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锻炼学生思维的最重要的途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更有着重要的作用。一、 研究背景及动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视角从转变教学方式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转移,这反映了课程改革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发展过程。但由于教育工作者缺乏相关的经验,对课程新理念

2、的不理解,或理解偏差、领会偏差,导致了效果不尽如人意,出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走形式、过场子,低效化、教学内容泛化、教学目标重心偏颇、教学层次低下等现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唤醒学生的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不过,当我们深入小学,进入课堂,就不难发现,不少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着问题。如问题琐碎,起不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作用;教师给学生思维的时间较少;课堂上大部分甚至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学生提出的问题较少,甚至没有;等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普遍存在

3、,提问失误、提问不良的情况也有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技能之一。我国学者在古代就非常关注课堂提问,普遍主张“学须有疑。”早在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君子有九思,其中的一思则为“疑思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及荀子的“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朱熹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等等。由此可见“提问”的研究和探索在中国并非是一个崭新的事物。近年来,在国内,从事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的人

4、很多。研究涉及:课堂提问的原则、方法、技巧策略等等方面。例如:2007年吴建强在基础教育研究期刊中发表的突出“五性”问活课堂,认为“要改变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的低效化问题,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突出“五性”,优化提问,放飞学生思维。1突出趣味性,使课堂充满活力;2突出冲突性,使课堂充满动力;3突出操作性,使课堂多姿多彩;4突出挑战性,使课堂智慧绽放;5突出开放性,使课堂个性飞扬。”12009年邵怀领在教育科学期刊中发表的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策略及观察,提出“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包括问题设计、提问、候答、叫答、理答五个环节,问题设计应注意明确问题的类型与层次,增强问题设计的针对性;提问时要表述清晰、

5、简洁,富有启发性,问题少量;候答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并灵活运用;叫答时要尽量扩大学生的参与力度;理答时注意澄清、追问、转问、悬置等策略的运用。”2 2011年于建玲在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期刊中发表的“鼓”要敲在点子上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出“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才能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一、在无疑处追问;二、在梗阻处引问;三、在矛盾处发问;四、在尝试后导问;五、在关键处点问;六、在起步时探问。” 32012年肖婷婷、王珊珊、陈慧荣在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期刊中发表的浅谈高效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提出“有效提问的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有效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启发性

6、原则。”4 。2012年吴琳、刘世清在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发表的有效提问的三个角度,提出“一、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问;二、遵循思维特点,基于学生的认知矛盾提问;三、精心设计问题,注意问题的难度、梯度与角度。”5 2013年刘萍在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期刊中发表的小提问创造大智慧,认为“要让“小提问”创造“大智慧”,让课堂风生水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精心设计提问。首先,设计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其次,设计课堂提问要适度。二、耐心等待回答。三、用心倾听答复。” 6西方教育也非常重视提问。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是利用提问对话进行教学的典范。对于问题的分类

7、,国外最早对问题进行分类的是Branes(1969,inChaudorn),Branes将问题分为封闭式问题与开放性问题,之后Chaudorn(1995)将提问分为聚合性问题与发散性问题。7后来还有不少学者将问题分为各种类型的问题。对于提问的功能,1973年,特纳从理论的角度列出了提问的12种功能, 8而美国教学论专家 L.H.克拉克和 I.S.斯塔尔则总结出了19条课堂提问功能。9 从中可以看到课堂提问的功能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如何在课堂中提出有效的问题,美国学者Wilen为教师提供了9条建议:1.设计提示学习内容的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2.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3.提出的问题要

8、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4.要有逻辑地、连续地提问题;5.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6.问题要紧迫学生的反馈;7.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8.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9.鼓励学生提问。10美国教育家加里.D.鲍里奇在其著作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中借鉴了 Chuska 和 Wilen 的观点,提出有效的问题是那些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问题。他进一步指出,问题的有效性不仅仅在于词句,其有效性还在于音调的变化、重读、词的选择及问题的语境11。二、 评述从上述可见,国外对于课堂提问的研究主要从问题的类型、提问的功能、提问的策略等几方面展开,而国内对于课堂提问

9、有效性的研究涉及课堂提问的原则、方法、技巧策略等等方面,这些研究理论性强,使新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开拓性进展,也为后面的学者研究课堂提问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的研究有据可依,有所参考。虽然国内外在“课堂提问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是专门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提高策略等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同时,课堂提问包括了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现在的研究多集中在教师提问,学生提问尚未受到关注。所以,我选择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三、 结论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明确提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

10、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课堂提问正是实现这种课堂交流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仅仅只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被动模式,学生很少、几乎没有主动提过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问题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或者问题过于深奥,学生不能理解;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够好;对问题的设计不够重视,随心所欲地提问;提问未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等等;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需要更多的学者努力。参 考 文 献:1 吴建强.突出“五性”问活课堂J.基础教育研究,

11、2007(12):31-32.2 邵怀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策略及观察J.教育科学,2009,25(1):38.3 于建玲.“鼓”要敲在点子上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0):132-134.4 肖婷婷、王珊珊、陈慧荣. 浅谈高效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20):174.5 吴琳、刘世清.有效提问的三个角度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2(7):57-58.6 刘萍. 小提问创造大智慧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3(5)7 王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8 黄小安.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9 黄小安.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10 王爱光.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11 王春燕.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2.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