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7.79KB ,
资源ID:33322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3322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规模经济案例.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规模经济案例.docx

1、规模经济案例第一章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案例1 汽车行业的规模经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将汽车产业列为重点产业予以扶持。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一汽)建成投产至今,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1年汽车销量为1850.5万辆,是2006年的2.56倍,出口汽车81.4万辆,同比增长49.5%,比2010年同期增加26.9万辆,创历史新高。2011年汽车销量前十名的企业集团分别为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长城和江淮,共销售汽车1609.1万辆,占行业总量的87%,比2010

2、年提高1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超过1800万辆,连续两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产销大国。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一)计划经济时期1949年12月,毛泽东与苏联政府进行协商,由苏联援助建设我国大型汽车厂项目。之后,重工业部、机械工业部主持开展了建立汽车制造厂的准备工作。1953年,毛泽东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随后,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全面开始。三年之后,总投资为6亿元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顺利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批“解放”牌汽车。1958年,一汽成功生产出东风牌71型轿车和红旗牌CA72型高级轿车。同时,为了满足人民军队

3、对汽车产品的需求,一汽先后顺利开发制造出CA30型和CA30A型军用越野车。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改装车的生产在全国的一些省市发展起来,如南京的跃进牌、济南的黄河牌等。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的汽车制造厂数量增加到16个,汽车改装厂数量增加到28个,汽车产量迅速增加,年产量一度达到两万多辆。这一时期,中国汽车产品的品种逐渐增多,比较完整的载货汽车生产体系得以建立,这满足了国民经济的需要。同时,这一时期中国汽车工业投资非常分散,布局也较为混乱。另外,中国汽车工业还不具备独立开发新产品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形成了四个汽车生产基地,即南京汽车生产基地、上海汽车生产基地、北京轻型越

4、野汽车生产基地和济南重型载货汽车生产基地。6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的城市客车、长途客车和团体客车等客车产品系列开始成长和发展起来,这比较有效地丰富了我国当时的汽车产品体系。1965年开始筹划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是中国汽车业的第2个生产基地,二汽的建设周期长达十年之久,1975年才建成投产。与一汽不同的是,二汽是完全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建成的。二汽建设中只有1的关键设备是从国外引进的,其他均由国内自行研制生产。这表明,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独立掌握了汽车生产制造技术。60年代中后期之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开始形成,如以四川汽车制造厂为核心的配套项目(重庆新建机械厂、重庆汽车配件厂、重庆油泵油嘴厂)

5、等建成投产;南京汽车制造厂、上海汽车制造厂、济南汽车制造厂、北京汽车制造厂也进行了扩建改造,发展零部件工业。据统计,196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只有520家,产值6.9亿元;1980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增加到2076家和28.5亿元。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汽车年生产能力接近20万辆,并初步形成了以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的产品体系。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汽车产业处于封闭发展状态,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汽车产品的产量和销售量大幅增加,整个汽车工业体系逐步地完善。同时,汽车生产厂家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问题日益严重。(二)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汽车

6、产业进入结构调整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的重型汽车、中型载货汽车、轻型汽车、微型车、轿车工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一时期,我国先后与罗马尼亚政府签订合作生产罗曼载货汽车的生产技术合作协议;与奥地利斯太尔-戴姆勒-普赫公司签订重型汽车制造技术转让合同;与德国ZF公司、美国伊顿公司等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通过这些技术引进,我国的重型汽车工业生产发展更加迅猛。20世纪80年代,北京汽车制造厂、武汉轻型汽车制造总厂等公司开始以生产轻型载货汽车为主,这在丰富我国汽车产品体系的同时也满足了当时的市场需求。我国汽车行业的主要产品在80年代以前是中型载货汽车。这一时期,一汽生产的老解放汽车实现了成功换型,二

7、汽通过技术引进并发展系列品种生产的EQ系列中型载货汽车产量大幅增加,这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中型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时,我国形成了微型车制造工业。中国汽车产业从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品系列,汽车产业的整体生产布局日益优化。80年代中后期,中国载货汽车工业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轿车产品也有了一定的发展。90年代,中国汽车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汽车产量比70年代末增长了近10倍。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中国汽车产量为162.8万辆,全国商用车产量的重、中、轻型车比例为3.7:17.8:78.5,微型车和轻型车比重大幅度上升;全国载货年产量的重、中、轻型车比例为5.3:27.7:67;全国乘用车与载货车的产量

8、比为59.4:40.6,扭转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汽车产品结构不合理的局面。2001年以来,中国汽车企业的规模在不断增大。2001年,我国汽车年产量为233.4万辆,轿车产量达到70.4万辆。2003年这两个数字分别达到444.37万辆和201.89万辆。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888.24万辆和879.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02和21.84,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列世界第三位和第二位。就单个企业来看,2007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在10万辆以上的有16家企业,在100万辆以上的有3家企业。轿车工业D值(达到最低经济规模下限企业的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比)为46.96%,比2006年提高了8.41

9、个百分点。前三位企业的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01年的30上升到2007年47.07。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截至2008年,我国共有1000多家各类汽车厂,这些厂家遍布全国除西藏、宁夏以外的各个省份,它们隶属不同部门,互相分割。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生产批量小。据统计,2001年全国共有103家整车生产企业,超过日本、美国、西欧汽车生产企业的总和;但我国汽车年产量总和仅相当于日本丰田一家的年产量。在这103家企业中,年产5万辆以上的只有12家,其余91家的生产规模都相当小,远未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到了2011年,我国排名前10家汽车企业总销售量达到了1609万辆,接近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的

10、全球销售之和,见表1-1。表1-1 全球六大车企销量排名(2007-2011年) 单位:万辆企业简称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通用903839748835937大众816714629623619丰田795842781897937雷诺日产联盟739728609609616现代起亚659574476415396福特570531481540596资料来源:张焕平.全球六大车企销量排名:通用重夺冠、丰田第三. 就整体规模而言,我国的汽车产业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截至2011年1月29日,世界上排在前六名的车企分别为通用、大众、丰田、雷诺日产联盟、现代起亚和福特(见表1-1)。其中

11、在2008-2010年连续3年销量第一的丰田汽车,在2011年降至795万辆,退居第三位。美国的通用汽车以903万辆的销售量重新夺回冠军。与国际汽车企业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企业的生产规模虽然近两年增长很快,但规模仍然很小。2011年汽车销量前十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汽车1609.1万辆,平均每家近161万辆,占行业总量的87%(见表1-2)。表1-2 2011年中国前十大汽车生产企业企业简称销售量(万辆)占国内产量比例(%)上汽396.6021.43东风305.8616.53一汽260.1414.06长安200.8510.85北汽152.638.25广汽74.044.00奇瑞64.173.4

12、7华晨56.683.06江淮49.482.67长城48.682.63合计1609.1386.96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网站()。汽车产业生产要求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集中度是衡量企业规模结构的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的垄断程度。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使企业规模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产业集中度、市场结构向寡头垄断格局演变。中国汽车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低,是同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水平低相对应的。从表1-3中可以发现,中国的汽车产业集中度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表1-3 2007年中外汽车产业集中度比较集中度中国美国日本CR3(%)47.0754.969.3三

13、、评论 从规模经济看,在我国汽车工业中,由于规模不经济企业的大量存在,企业规模相差不大,大部分企业不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而就绝对成本而言,由于汽车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技术屏障,因此进入者通过引进新技术就可生产出性能优越的产品。从对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及绝对成本三个方面的分析中可看出,经济力量不足以构成我国汽车工业的进入壁垒。在此情况下,政府应通过政策壁垒阻止新企业进入,帮助企业实现规模经济。韩国、日本正是由于实施了正确的政策壁垒使各自国家的汽车工业走上了规模经济的道路。但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集中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实际上散落到地方和部门之中,削弱了汽车工业的进入壁垒。

14、加上汽车工业是一个高利润的产业,目前汽车工业政策构成的屏障,往往因为地区和部门利益驱使而大打折扣,形成了一种地区与地区之间、地区与部门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完全竞争状态。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及混合型经济架构日益普及和多种表现方式并存的今天,我国在汽车工业政策上的宏观调控、构筑进入壁垒方面缺乏法规及力度。思考题1. 评述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得失。2. 在目前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国的汽车行业?3.中国汽车行业缺乏规模经济的原因是什么?案例2 电力行业的规模经济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产业,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1985年实施“集资办电”改革政策以来,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15、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逐年增加。装机容量已经从1993年的1.8亿千瓦增加到2011年的10.5亿千瓦,18年间增长了483.33%。加之改革所释放的需求力量不断增加,发电量也相应地快速增长。2011年发电量为4.6万亿千瓦时,是1993年的5倍多。一、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历程(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起步阶段 从1978年到1997年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第一阶段,采取以省为实体,集资办电的方针。在这个时期为了促进电力发展,解决严重缺电问题,国家出台了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的集资办电政策,如利用外资、征收电力建设基金、还本付息定价等政策,成立了华能、新力等发电公司和长江三峡、清江、五陵等水电公司,在华

16、北、东北、华东、华中和西北成立五大电力集团公司,此外还成立了南方电力联营公司,全国除西藏和福建外,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省电力公司。但由于电力建设具有周期长的特点,这一期间,电力发展速度仍然赶不上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到1986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缺口达1400万1500万千瓦,发电量缺口达600亿700亿千瓦时,全国还有35%的农户没有用上电。由于电力缺口大,拉闸限电频繁,电力工业的“瓶颈”更为突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成为广泛共识。1987年9月,国务院提出“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方针。此后的10多年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增长240%,净增装机容量

17、2.4亿多千瓦。1995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达2亿千瓦。1997年年底,我国电力工业基本实现供需平衡。1998年9月30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关于停止执行买用电权等有关规定的意见,决定停止执行若干限制用电的规定,标志着长达20多年的电力短缺局面基本结束,中国电力工业在取得电力供需基本平衡这一历史性成就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出台的改革措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打破了独家办电的局面,调动了各地区各方面的积极性,扩大了电力建设规模,促进了中国电力的发展。(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阶段从1997年到2000年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第二阶段深入阶段,实施政企分开,公司化改组和竞争上岗试

18、点。1997年1月国家电力公司成立,中国电力行业开始走上政企分开,公司化改组,中国电力行业开始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1998年3月电力工业部撤销,电力行政管理权移交国家经贸委,在中央全面开始实现政企分开,实现了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性转折。1999年,省、市、自治区政企分开工作开始,到2000年年底全国已有近2/3的省级电力行业实现了政企分开。在这段时间里国家开始纠正第一阶段出现的一些弊病:关停小煤电,国电公司带头关停小火电;开展城网建设改造,自1998年7月至2001年完成200多个城市的城网改造,弥补了配网落后的缺陷;开展“两改一同价”,即改造农村电

19、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共投资1900亿元,到2001年年底已完成60%农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电网的落后状况;加快水电和风电的发展,在此期间长江三峡开工建设,为发展风电,国家制定了优惠措施及采风计划;取消一切乱加价、乱收费,从1998年9月开始,经国务院批准停止执行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电价外加价和一切乱加价、乱收费,特别是降低了农村过高的电价;按发电项目经营期核定平均上网电价,原国家计委发出通知规范了发电项目电价的管理,解决了新建电厂上网电价高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销售电价水平和交叉补贴严重的问题,还有老电厂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三)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 从2000年开始为

20、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目标,改革任务主要是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制定发电排放的环保折价标准,形成激励清洁电源发展的新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继续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2002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关于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由于原有体制存在层层独资控股公司问题,199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问题意见的通知,决定实施省为实体的方针

21、,以东北电力集团公司为试点,改组为国电公司东北分公司,将南方电力联营公司改组为国电公司的分公司,并在上海、浙江、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六省市进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试点。关于电力行业体制改革问题,国家电力公司曾提出“四步走”的战略。二、中国电力行业的规模经济中国电力行业主要的发电企业有五家,即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拥有全资及控股电力装机容量11343万千瓦,为电力主业发展服务的煤炭、金融、科技研发、交通运输等产业初具规模,公司在中国发电企业中率先进入世界企

22、业500强,2011年排名由2010年的第313位上升至第275位。华能集团始终坚持着“综合实力行业领先”的发展宗旨,努力创造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结构优势、体制优势,实现“三大三强”,即市场份额大、资产规模大和社会贡献大,以及盈利能力强、竞争能力强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华能集团致力于建设一个以发电为核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能源集团。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拥有电力装机容量7072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1774万千瓦,居五大发电集团第一位,在全部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比重30,居五大发电集团第一位。公司拥有煤炭产能7275万吨,居国内涉煤央企第三位,电解铝产能208万吨,居全国第二

23、位,世界第五位。公司资产总额4403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306亿元,居五大发电集团第一位。拥有6家上市公司,员工总数11.68万人,资产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等地。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的产业已经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拥有16家区域和省级分公司,13家特大型子公司和2家科研机构,以及近200家基层发电企业。由国电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包括: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境内A股上市公司和龙源电力1家香港H股上市公司。截至2010年12月底,公司可控电力装机容量9531万千瓦,资产总额5224

24、亿元。控制煤炭资源量140亿吨,年煤炭产量4700万吨。新能源发展独具特色,风电装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相继成立了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河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和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七个省级发电公司。同时还成立了河南分公司、山西分公司、湖南分公司、江苏分公司、安徽分公司、四川分公司、云南分公司、广西分公司八个分支机构,开展了明确的市场份额扩张战略。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在役及在建资产分布在全国28个省区市以及境外的缅甸、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0589.59万千瓦,

25、是组建时的5.08倍,资产总额达到5205.82亿元,员工总数逾10万人。2011年7月,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再次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排名升至374位,比2010年度提升了38位。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拥有电力装机容量9410万千瓦,其中,火电7502万千瓦,水电1595万千瓦,风电等其他能源313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总装机容量的25%,年发电量4178亿千瓦时;控股煤矿产能2560万吨/年;资产总额5200亿元人民币。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拥有国内单机容量最大、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机组和国内首批60万千瓦级空冷机组等先进机组。通过大举并购,目前华电集团己经拥有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华电国际电力

26、股份有限公司、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黔源电力股份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华电金山能源有限公司等。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的规模见表1-4所示。表1-4 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的规模状况(2010年)企业简称装机容量(万千瓦)资产总额(亿元)发电量(亿千瓦时)中国华能1134355365376中国电力投资707244032940中国国电953152241284中国大唐1059052064726中国华电941052004178说明:中国华电的数据为2011年。三、评论从当前中国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从装机容量还是从发电量来看,中国电力行业发展都是较为快速的,尤其是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的

27、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已经达到行业总水平的50%左右,规模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五大发电集团的形成是一种政府干预行为,并非是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利润最大化目标建立起来的,在发电集团的发展过程中,虽然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各市场要素不断增加和完善,但是大多数发电企业的投资权和经营权仍受政府的指导和控制。旧管理体制的羁绊,产权关系不清晰,权益制度不健全,都是制约我国发电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发电集团依赖政府指令来发展规模经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以下情形:一是规模扩张较为迅速,但是可能与企业自身所追求效益的动因并不一致。二是地方政府利益与发电企业的发展相矛盾,但发电企业往

28、往又不得不接受政府的安排,而这种外部行政力量的干预可能会损害发电企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考题1. 评述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得失。2. 在目前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国的电力行业?3. 提高中国电力行业规模经济性的关键是什么?案例3 电信行业的规模经济电信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成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同时,由于电信业一直处于行政垄断之中,合理的市场结构尚未形成,高额的通信价格也受到广泛的争议。自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打破中国电信的一家垄断局面以来,中国电信产业已经历了10余年变革。该产业发生过四次重组,整个市场处于动荡之中。一、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1949年11月1日,邮电部成立。1994年

29、3月,国务院将邮政总局、电信总局分别改为单独核算的企业局。1993年12月,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1994年1月12日,为了服务于当时的“三金工程”,吉通通信有限公司成立。1994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电子部、电力部、铁道部和中信集团四家各参股1亿元人民币,成立中国联合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在市话和移动业务方面与中国电信展开竞争,中国电信业的坚冰被正式打破。1995年,中国电信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从此逐步实行政企分开。1998年,邮政、电信分营,开始专注于电信运营。1998年3月,在原电子工业部和邮电部的基础上,组建信息产业部。 信息产业部之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电信改革。从199

30、9年到2002年,3年之间就进行了三次电信重组。从1999年对中国电信的“一拆分七”到2000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正式成立形成了“三大两小”的格局,再到2002年中国电信业南北分拆,形成“四大两小”的竞争格局,中国电信业也实现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营、打破垄断等阶段性目标。 第一次重组:“一拆分七”。1999年2月,国务院通过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组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同年12月和2000年1月、6月,分别批复组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1999年4月,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成立。1999年7月,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独立出来。1999年2月14日,组建中国移

31、动通信集团公司。 第二次重组:“三大两小”。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挂牌。2000年5月17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挂牌。由此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吉通、网通“三大两小”的经营格局。标志着中国通信业在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的基础上实现了战略重组。2000年12月,铁道通信信息有限公司成立。2001年12月,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第三次重组:“四大两小”。2002年5月16日,中国电信最终南北分拆方案确定,新中国电信集团及中国网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新中国电信集团,管辖南方 21省电信业务经营和全国70%的长途干线经营。吉通与北方10省电信公司、中国网通合并组成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管辖北方10省市电信业务经营和全国 30%的长途干线经营。由此形成了“四大两小”的竞争格局,“四大”即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两小”即中国卫通和中国铁通。 2003年6月,依据国务院36号令,吉通并入网通集团。2003年11月,网通国际公司挂牌,2004年1月9日,网通北方公司成立,1月15日,网通南方挂牌,网通重组加速。2004年1月10日,中国卫通与国信寻呼签订协议,联通开始退出寻呼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