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26.92KB ,
资源ID:33689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368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溶液》含答案和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溶液》含答案和解析.docx

1、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溶液含答案和解析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_溶液(含答案和解析)一、单选题:1.配制50g 8%的氯化钠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托盘天平B.烧杯C.量筒D.漏斗2.制作“叶脉书签”需要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设水的密度为1g/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 B.在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12.0gNaOH固体 C.将准确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选用100mL量筒量取88.0mL的水3.将10g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钠溶液浓度变为0.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2、 A.蒸发5g水B.加入氯化钠固体0.1gC.倒出一半溶液D.加入10g质量分数为0.2的氯化钠溶液4.将下列固体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温度会降低的是() A.NH4NO3B.NaClC.NaOHD.CaO5.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配制溶液的烧杯留有水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塞紧瓶塞并贴上标签6.T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继续

3、搅拌最终可使氯化钠溶解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7.如果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则下列质量比中不正确的是() A.溶质:溶剂=1:4B.溶质:溶液=1:5 C.溶剂:溶液=4:5D.溶剂:溶质=5:48.实验室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 A.计算、称量、量取、溶解B.称量、量取、计算、溶解 C.量取、称量、溶解、计算D.计算、溶解、称量、量取9.我们吃的食盐,最初可通过海水晒盐来得到,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 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D.受热时海水

4、发生分解10.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加入氯化钠的质量(n)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B.C.D.11.我区自来水公司生产的“水长清”矿泉水是来自泰山山脉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水长清”矿泉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无色混合物化合物均一性稳定性 A.B.C.D.12.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型管中液面发生明显变化,则加入的固体物质不是() A.蔗糖B.氢氧化钠C.硝酸铵D.冰二、填空题:1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

5、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_ 有关打开瓶盖时, _ ,所以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 _ 有关,且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 _ 14.实验室配制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用8.0g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 _ mL (2)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_ (3)将配好的溶液倒入洗净后未晾干的细口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15.如图:(1)t2时,a的溶解度是 _ g, (2)P点的含义是 _ (3)t2时30ga加入到50g水中,能形成80g溶液吗? _ (4)t2时

6、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_ 16.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S=3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在 _ 时,在 _ 克水里达到 _ 时溶解了 _ 克食盐(氯化钠)该溶液的质量为 _ 17.20时,向甲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A,向乙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B(A、B两种物质均不与水反应)充分搅拌后,甲烧杯中固体剩余,乙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请回笞下列问题: (1)20时,甲烧杯中溶液是 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能使甲烧杯中的固体A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_ (2)20时,A的溶解度 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溶解度 (3)20时,为判断乙烧杯中溶液是否饱

7、和,除采用实验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题中已有数据和 _ 数据来判断三、简答题:18.小华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操作流程如图: (1)小华同学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 _ ; (2)若用2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 _ g;蒸馏水 _ g(请在答案纸上写出过程) (3)在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已偏向分度盘右侧,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_ ; (4)如果所配得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比5%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_ A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所用氯化钠中含有杂质 C称量时左托盘放砝码,右托盘放氯化钠(1g以下用游码) D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8、E转移的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四、探究题:19.小岑同学咋生活中处处注意观察,他发现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快慢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请你根据他的探究,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课题】影响硝酸钾固体在水中溶解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探究准备】烧杯、铁架台、托盘天平、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药匙、石棉网、颗粒大小不同的硝酸钾固体、蒸馏水 【探究过程】 探究内容探究方法现象结论(1)颗粒大小对硝酸钾固体溶解快慢的影响取相同质量、颗粒大小不同的两份硝酸钾固体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等温度的水的烧杯中颗粒小的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用的时间短固体颗粒越 _ ,溶解速率越快(2)搅拌对硝酸钾固体溶解快慢的

9、影响取两份质量、 _ 相同的硝酸钾固体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等温度的水的烧杯中,其中一个烧杯用 _ 搅拌搅拌的烧杯中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用时间 _ 搅拌可以加快固体的 _ (3) _ 对硝酸钾固体溶解快慢的影响_ _ _ _ _ _ 【迁移应用】要使冰糖比较快的溶解在水中,你的建议是 _ 20.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营养液中培育植物的农业高新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某课外实验小组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硝酸钾溶液用于配制营养液 (1)如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 _ (2)需硝酸钾 _ g,需水 _ mL(水的密度是1.0g/cm3)配制时应选择 _ mL(10mL或50mL

10、或100mL或5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3)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 _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_ (5)若在实验过程中移动了游码并且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其它操作正确,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 1.4%(填或或=或无法确定)五、计算题:21.物质的溶解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应用,请你完成下列填空: 15.4gNaCl完全溶解在图甲所示的水中,将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全部倒入原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则所得NaCl溶液的密度为 _ g/cm3,(水的密度1g/ml,结果保留到0.01)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与命题猜想:溶

11、液答案和解析【答案】1.D2.D3.A4.A5.D6.C7.D8.A9.C10.A11.B12.A13.压强;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温度;越小 14.72.0;加快氢氧化钠固体溶解速率;变小 15.50;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不能;c、b、a16.20;100;饱和;36;136g17.饱和;加水;小于;20时B的溶解度 18.2.5g;12.5;37.5;继续添加适量NaCl至天平平衡;BCD 19.小;颗粒大小;玻璃棒;短;溶解速率;温度;取两份颗粒大小、质量相同的硝酸钾固体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的水的烧杯中,;给其中 一个烧杯加热;加热的烧杯中硝酸钾固体;完全溶

12、解所用的时间较短;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固体的溶解速率;把冰糖研成粉末状、放入热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20.玻璃棒;7;493;500;称量物和砝码放颠倒了;无法确定 21.1.02 【解析】1. 解:配制50g8%的氯化钠溶液的正确操作步骤为: 1、所需溶质NaCl的质量=508%=4g,所需溶剂水的质量=50-4=46g, 2、用托盘天平称量4gNaCl,倒入烧杯中, 3、用量筒量取46ml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时期溶解 所以该过程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而没有用到漏斗 答案:D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正确的操作步骤为:1、计算溶质和溶剂的质量,2、用托盘天

13、平称量所需溶质的质量,倒入烧杯中,3、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涉及到的一些典型实验本实验中,溶剂水的质量是用量筒量取来的,其原理就是利用m=v,水的密度可以近似看作1g/cm3,即用量筒量取的水的体积就是水的质量 2. 解:A、指针向右偏转应向左拧平衡螺母,不能移动游码; B、称量易腐蚀的氢氧化钠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不能放在纸上; C、配制溶液时不能放在量筒内,应该在烧杯内; D、选取量筒时要选择比所量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所以选用100mL量筒量取88.0mL的水是正确的 故选D 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要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偏向

14、右拧,向右偏向左拧;称量易潮解或腐蚀性药品时必须放到玻璃器皿中;配制溶液时必须在烧杯内不能在量筒内,选取量筒时要选择比所量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 称量前天平不平衡,要调节平衡螺母,称量一般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易腐蚀或潮解的药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在烧杯中配制溶液,选取量筒要遵循大于且最接近的原则 3. 解:A、蒸发水的质量为y,100%=20%,y=5g, B、设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x,根据题意有100%=20%,x=1.25g, C、由于溶液的均一性,倒出一半溶液,溶液的浓度不变; D、将10g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钠溶液加入10g质量分数为0.2的氯化钠溶液,溶液的浓度小于0.2, 故选:A 根

15、据溶质质量分数=100%以及溶液的均一性分析 本题是借助于数学模型,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 解: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 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D、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 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该在纸片或是烧杯中称量,不能直接放

16、在托盘上称量,故A错误; B、配制溶液时要保证烧杯干燥,如果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后有残留,会使溶剂增多而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B错误; C、在搅拌时应该选择玻璃棒,而不能用温度计搅拌,否则可能会打破温度计,故C错误; D、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标签上要注明溶液的名称和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D正确 故选D A、粉末状、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放在托盘上称量; B、烧杯内壁上附着少量的水,从而使配制的溶液中溶剂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C、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质加速溶解 D、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标签上要注明溶液的名称和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可以据此分析并完成该题的解答

17、要想操作或者解答好这类题目,就必须熟记配制的步骤、所用仪器、有关的误差分析和上面所列的六条注意事项等等 6. 解:A、盛有氯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的溶质没有完全溶解,则该烧杯内液体质量要少于盛有蔗糖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故错误; B、通过搅拌的方法不能改变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故错误; C、由图可知,氯化钠溶液中有固体剩余,则T时,在50g水中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溶质有剩余,则为饱和溶液,故正确; D、因在T时,在50g的水中蔗糖固体没有剩余,则可能是恰好达到溶解的最大极限,也可能是还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及习题中20时,在两只各

18、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结合图中所示来解答 本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应注意在一定条件下有固体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若没有固体剩余时应考虑可能恰好溶解达到饱和的情况 7. 解: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0%,=,则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4:5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4,故A选项说法正确 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5,故B选项说法正确 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4:5,故C选项说法正确 D、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4,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19、含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8. 解:实验室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实验室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故选A 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 解:A、利用海水晒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而不是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利用海水晒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而不是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

20、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故选项说法正确 D、利用海水晒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而不是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利用海水晒盐,是利用了蒸发结晶的原理,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结晶(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 解:A、刚开始是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大于0;当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溶质的质量在不断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氯化钠不再溶

21、解时,溶液饱和,溶质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恒定不变故正确 B、刚开始溶质的质量不为0,溶质质量分数不是一直增大;故错误 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一直增大,当达到饱和溶液时不再增大,故错误 D、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有变化的;故错误 故选:A 根据题意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定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得出以下信息,刚开始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则溶质氯化钠一定不是0;当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溶质的质量不断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氯化钠加入到一定程度,不能够再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此时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不管再加多少氯化钠都不溶解,其溶液的质量分

22、数恒定不变 本题运用图象的形式考查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用函数图象更能形象直观简洁地表示一些化学现象,通过图象的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11. 解:“水长清”矿泉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是“水长清”矿泉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无色不是判断是否属于溶液的依据,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故选: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解:A、蔗糖溶于水时,热现象不明显,也就不能使U型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

23、所以加入的固体物质不是蔗糖,故A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瓶中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右侧水面上升,使右侧U型管中液面发生明显变化,所以加入的可能是烧碱,故B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瓶中气温降低,气体体积变小,使U型管右侧水面下降,使右侧U型管中液面发生明显变化,所以加入的可能是硝酸钾,故C不符合题意; D、冰融化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瓶中气温降低,气体体积变小,使U型管右侧水面下降,使右侧U型管中液面发生明显变化,所以加入的可能是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明显变化,说明与U型管相连通的广口瓶

24、内气体体积受到小试管加入物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向小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物质时,有明显变化现象 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放入水中都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有本质不同,氢氧化钠、浓硫酸是溶解放热,氧化钙反应放热 13. 解: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有大量气泡从瓶口逸出,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由于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故答案是:压强;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温度;越小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

25、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掌握气体溶解度的两个影响因素(温度、压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解:(1)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0.0g, 水的质量为:80.0g-8.0g=72.0g, 水的密度是1.0g/ml, 72.0g水的体积为:72.0g1.0g/ml=72.0ml 故填:72.0 (2)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加快氢氧化钠固体溶解速率 故填:加快氢氧化钠固体溶解速率 (3)未晾干的细口瓶中含有水,将配好的溶液倒入时,相当于稀释溶液,质量分数会变小 故填:变小 (1)根据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计算溶剂水的质量,再根据水的密度可以计算水的体积

26、; (2)玻璃棒的用途有: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 (3)操作不当会使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发生变化 根据密度公式转换可以求体积,计算时要认真、仔细,力求做到计算准确 15. 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的溶解度是50g;故答案为:50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故答案为: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3)t2时,a的溶解度是50g,30ga加入到50g水中,能形成溶液的质量=25g+50g=75g;故答案为:不能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c、b、a,故答案为:c、b

27、、a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2时,a的溶解度是50g;P点的含义是: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t2时,a的溶解度是50g,30ga加入到50g水中,能形成溶液的质量=25g+50g=75g;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c、b、a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6. 解: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克,即20时在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28、状态,形成136g饱和氯化钠溶液 故答案为:20;100;饱和;36;136g 溶解度为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克溶剂、饱和状态、单位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解:(1)20时,向甲烧杯中加入50g水和25g固体A,充分搅拌后,甲烧杯中固体剩余,说明20时,甲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由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可知,一定能使甲烧杯中的固体A继续溶解的方法是加水; (2)20时,向甲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A,向乙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

29、5g固体B,充分搅拌后,甲烧杯中固体剩余,乙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可知A、B物质在20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AB; (3)根据20时B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判断20时乙烧杯中溶液是否饱和 故答案为:(1)饱和,加水; (2)小于; (3)20时B物质的溶解度 (1)根据20时,向甲烧杯中加入50g水和25g固体A,充分搅拌后,甲烧杯中固体剩余,说明20时,甲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以及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解答; (2)根据20时,向甲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A,向乙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B,充分搅拌后,甲烧杯中固体剩余,乙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可知A、B物质溶解度的大小进行解答; (3)根据20时B物质的溶解度进行解答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溶解度的定义,并能灵活运用溶解度定义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熟悉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18. 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50g5%=2.5g; (2)设需要20%的溶液质量为x则:x20%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