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25.50KB ,
资源ID:337097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3709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oc

1、浅谈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课题组 朱菊凤4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活动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他们在教学中是同时存在、同步进行的,传授知识的过程,也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思维能力的发展,则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亲身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注重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励学生积极动脑、积极思考,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教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设

2、计了一个师生比赛活动,出示一个长方形,长15厘米,宽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的比赛活动,看谁先算出。学生动手测量,用面积单位来测量,非常积极,但没有一秒钟,我就说出了答案,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后好不容易得出了答案,看到老师这样快,他们感到很好奇,“老师为什么算的这样快呢?”从而激发了学生渴求知识探究奥秘的浓厚兴趣。这时,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老师是为什么算的这么快的。这是因为老师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同学们想知道这个公式是什么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这样,由于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这节课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效率非常高,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

3、培养。二、注重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思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手脑并用”,他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只有手脑并用,加强动手操作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北师大教授周玉仁也说:“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安排学生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实践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例如,我在教授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先出示了红领巾、三角板、时钟,让学生看角、指角,再拿出圆形图片,让学生折角,摸角;然后让学生用两个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活动角,摆弄大小不等的角,又通过

4、图钉转换成“点”,两个硬纸条转换成用直尺画成的连接点的两条线,角的要素跃然纸上,最后把角的描述性定义编成歌谣:“一个角有个尖,一个顶生两条边;认真想仔细看,角的特征记心间。”学生边舞边唱,主动投入,兴趣盎然,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易于掌握,易于接受。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三、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思维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推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提问,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5、,激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地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出现2226,333312,4444420后,不这样提问每个算式加数有什么特点?而提出:观察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种问法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使学生学到宝贵的思考方法,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四、进行说理训练,推动学生思维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正确地思维活动离不开语言的参与。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需要运用的知识较多,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呢?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在学生学完例题后,启发总结出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再让学生根据方法讲出做题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复的说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与动手动口动脑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很好的把握,动手操作、动口谈话、动脑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