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虽然结束了,但德国对于纳粹战犯的审判还在继续。成为法律学校的实习生的Mike,在一次旁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过程中,竟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已经事隔8年,但Mike还是一眼便认出那就是消失8年的Hanna。而这一次,她坐上了纳粹战犯审判法庭的被告席,这个神秘女人的往事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逐渐清晰。然而,Mike却发现了一个Hanna宁愿搭上性命也要隐藏的秘密。 此时的Hanna,作为被告是集中营雇佣的一名女看守。换句话说,她是集中营这个丑陋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当她受命拣选女囚犯,把她们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受死时,她没有怀疑过、更没有挑战过这个命令的合理性。当关押数百犹太人的教堂起火,她考虑
2、得更多的是“如何维持秩序、防止囚犯逃跑”,而不是开门救命。在她看来,她只是do her job,谈不上犯了什么罪。那么多人烧死了,她内疚吗?也许,否则她不会在那间乡下教堂里无法抑制地流泪。可我们看到,在她的观念里,那些受害者是犯人,死了固然可惜,放出来却更要不得! The Reader拷问着我们的灵魂:是什么使得她,一个普通女人,面对屠杀如此冷漠?是什么让她服从命令高于尊重人的生命?是什么使得一个在生活里能援助他人爱护他人、一个喜爱文学聆听朗诵的人变成法西斯手中好用的杀人工具 ? 当二战的硝烟逐渐散去,当法西斯被历史拉下宝座,当战后德国的民众大梦初醒、大呼上当,谁来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们会被集体
3、深度催眠?是什么让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相信自己的良知,而相信一个政党编出的神话?狂热的信仰、随波逐流的“do my job”,是一句“上当受骗了”或者“当时太年轻”,可以解释的吗?当年曾对犹太人犯下罪行的德国人,又如何在漫漫长夜面对自己的内心呢? 但The Reader对灵魂的拷问并不到此为止。对法西斯铁鞭下德国人民族性的探讨只不过是主题中的一部分,一个更为深刻的主题,我认为是关于羞耻和谎言。电影进行到最后,Hanna深埋于内心多年的一个秘密被逐渐揭示-她原来不会阅读,是个文盲!而她明显为此感到羞愧。她结识Mike的动机不能说是完全纯洁的,正如Mike在她 身上找寻的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
4、的“爱”一样。如果Mike寻求于她的是性的刺激和对成熟女人的迷恋(甚至有点恋母情愫),那么她在Mike身上寻找的除了性,当是能驾驭知识(阅读)的权力。在她那看似果断利落的成熟的外表下,藏着一颗不自信的羞耻的心,她羞于做自己,她羞于承认自己是个文盲。这个弱点被她用层层表象包裹得滴水不漏,甚至愿意让她以自由为代价来维护。她给自己创造了一个阿喀琉斯的脚后跟,然后带着这个秘密的弱点走完一生。她以为那脚后跟的秘密是不会阅读,但她却不知道,她真正的弱点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多么可悲的人!同样,Mike 也为发生在自己与Hanna 之间的一段情感到羞耻,特别在得知Hanna是法西斯阵营中的一员之后。作为二战
5、后对法西斯有着特别反思能力的一代,他无法释怀自己与法西斯成员有染,而后者还深深影响了他的情爱生活。他原本可以出面作证,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本来面目,使得Hanna脱离终生监禁之灾,但在说出真相面对羞耻与保持沉默求得体面之间,Mike做出了与Hanna一模一样的选择。 法西斯不但毁掉了Hanna的道德观,更毁掉了爱的能力。Hanna与Mike的关系,其实是一种法西斯的关系在一男一女中的重演。Hanna的爱欲在本质上是集体主义的,自我中心的和法西斯式的。如果爱的意思是灵魂的委身。淫乱的意思,就是一切缺乏灵魂委身的性关系。那么这部电影不是描述爱,而是描述淫乱的。描述一个自我中心的法西斯幽灵,如何毁灭了人
6、的爱。 也许老年的Hanna,真的希望去爱那个不断往监狱寄朗读磁带给她的 篇二:高清人文电影赏析 高清人文电影鉴赏与研究 摘要:观看人文影视作品,日益成为高校学生最为接受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式之 一。通过影视鉴赏,提高了我们的审美素质与道德素质,促使我们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趋向。本文我将通过对课堂观看的三部作品谈一下我的看法。 关键字:钢琴家,僵尸世界大战,20xx,战争,人性,震撼 (一)钢琴家被苦难抚摸过的夜曲 电影钢琴家根据波兰犹太钢琴家瓦列斯皮尔曼的自传改编,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幸运
7、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曙光的真实故事。同是关于二战犹太人的获奖作品,难免会被拿来与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作比较,和辛德勒名单不同,波兰斯基自己作为犹太人,没有刻画那些“暴烈宏大”的屠杀场面,而是异常平静地演绎杀人与被杀,我举得波兰斯基在电影的人性立意上可能更胜一筹。 二战,是世界人民痛苦的回忆,更是犹太人最磨难的经历。虽然今天的我们无法了解犹太人到底都经历了什么,即使今天我们有很多的资料,但影片仅仅几个镜头,就可以使我们深深陷入对他们遭遇的同情,甚至会激发我们曾经相似经历的情感共鸣。电影有几个镜头让人印象很深:一天深夜,一
8、队纳粹冲进犹太隔离区的一个犹太家庭,仅仅是因为一位老人由于瘫痪而没有起立向他们致敬,几个党卫军便像倒垃圾一样把老人从阳台上连轮椅一起扔了下去,随后又命令这一家人逃命,党卫军在他们后面开枪射击,随后驾车扬长而去,车轮碾过还未气绝的犹太人,挤出一丝仿佛地狱恶鬼般的哭嚎;另一个:钢琴家和一队犹太工人在干完活后在德军士兵的押送下收工,在返回路上遇见一个高大冷酷的党卫军官,他从犹太人工队里随便拉了九个人,命令他们趴下,然后掏出手枪对着这几个倒霉鬼的后脑勺挨个开枪。但令我颇为吃惊的是电影中反映犹太人反抗的镜头特别少,似乎觉得他们面对死亡时异常冷静,一场场“安静有序的赴死”不由得引起我们思考,这是犹太人的天
9、性,还是磨难已经彻底泯灭了他们的情感爆发。 电影虽然名为钢琴家,但影片中音乐所占的片场并不多,但我们不得不惊叹 波兰斯基作为大师的眼光,他为影片所选的因为无论是故事情节上还是人物塑造上都十分添彩。在斯皮尔曼找罐头的那个片断里,依稀可以听见几句德语的交谈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应该是那位喜欢音乐的德军军官所奏。随后,他被军官发现并带到一架旧钢琴前,军官让他演奏,他随之弹起了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有意思的是这里的选曲,在这个短暂平静的片断里,两个心灵借助音乐彼此交流,正好是两位大师德国的贝多芬和波兰的肖邦的作品,音乐和影片的意境浑然天成。开始也许是因为紧张和拘束,乐音略显生涩,逐渐恢复平静,随后是
10、暴风骤雨般的弹奏,仿佛在抗争、在倾诉。军官像一个孩子一样聆听着,显然他已被音乐俘虏了。我并不懂钢琴,但看到这里我也被这些跳动的音符迷住了。这部电影灰色的东西太多,可以说三分之二的情节都是杀戮、虐待、战争,让人看不到希望。幸好有这个突然降临的好心德军军官让人心中一亮,没有他之后的接济和援助,主人公恐怕难以捱到战争结束。然而最终,这位德国军官依旧在苏联战俘营中死去,并没有再为影片添上温暖的一笔,我想这也许就是那段最真实的历史吧。 (二)20xx末日里更见生命的珍贵 看过很多灾难片,譬如说后天、海啸奇迹、日本沉没,但领略地球的毁灭还是在20xx里。听说世界末日预言这个事的时候还是在高中,当时也是被渲
11、染的神乎其神,但我并不为信。然而我又好奇的去想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那一天到底会发生什么,世界真的会在那一天就此覆灭,而我就是人类中那最普通的一位会以一种什么方式谢幕。而电影20xx最成功的的地方,在我看来就是给我了种种震撼之外,给了我关于生命的种种可能。 最佩服20xx的编剧和导演,敢想敢为,因为这部电影里几乎囊括了灾难电影的所有元素,特大地震,超级火山,超级海啸,毁灭整个人类的大洪水,陆地的下沉与崛起,地球磁场的倒转,城市的毁灭,无助的人群?让我在将近3个小时里,神经几乎一直在紧绷着,以至于影片结束的那一刻,我觉得我一学期的压力都烟消云散,可能这也是灾难片的功效之一吧。 在20xx里,我的确
12、被彻彻底底震撼了一次,电影的特效太牛逼了,分分钟有种把我拉进去的力量,但惊叹之余,很快我就被其他的东西所抓住。影片中随处可以看到人类生命和人类文明的脆弱,那么精美的建筑,那么崇高的权利, 那么多的金钱,在大自然狂暴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几秒钟,或者几分钟,在地震、火山、海啸、超级洪灾面前,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我也看见,无论是在什么样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或者说作为人类代表的影片主人公一家,还有那些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的人,都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人类的尊严。美国总统在灾难注定来临的时刻,选择留在美国与自己的人民在一起直到最后时刻。船长不愿丢下正在沉没的船,这是他高贵的选择。 在电
13、影中最终能走上方舟的人群中不是权贵就是所谓对物种延续有作用的人,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可能那时作为一个普通人根本得不到眷顾吧。但影片最终感动我的还是人性,因为这是电影,所以能够最终把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展现出来。在超级洪水袭来的最后时刻,美国副国务卿出于船内人的考虑,下令关舱门,我想这也许是作为一个领导大局的人最真实的一面吧,不过不是灾难真的来临的那一刻,我们真的不希望他那么去做。相反,在瑞得里安博士的“我们都是人类的一份子,人类的文明就在与互相帮助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如果我们今天放弃他们,那么即使我们生存下来,我们怎么去面对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又怎么去面对他们的孩子”的激切演说中,找到了我们迫切希望
14、的人性,于是影片最终走向了大团圆。而贯穿影片全部的男主角杰克一家,更让我看到了,灾难来临的那一刻,什么都比不上跟自己的亲人在一起重要了,与瑞得里安博士相比,我觉得杰克所做的一切更为真实,更能让我们找到共鸣。 (三)僵尸世界大战末日之战的另一种考量 僵尸世界大战根据迈克斯布鲁克斯同名畅销小说改编。与20xx世界末日有些类似,都是对末日的一种思考,不同的是,20xx可能突出在灾难底下的逃生,而僵尸世界大战则更突出的是主人公直面迎击僵尸的战胜灾难。 说起类似于本片的好莱坞大片,我们总是要提起电影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与冲击,似乎这已经成为好莱坞大制作的一种标配了吧。但提起这部电影,视觉效果以及僵尸形象的
15、把握的确可圈可点。导演马克福斯特为电影注入一剂猛料:僵尸不再是缓慢的挪动,而是受到声音或血液刺激后,短距离可以百米冲刺、长距离可以突击奔袭,甚至可以用四肢奔跑的进化级大尸霸!颠覆了僵尸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高贵而冷艳的优越感瞬间被僵尸洪流冲垮!在影片中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被感染的人在几秒钟之内就彻底变成狰狞猖狂的僵尸,人性瞬间全无,这在以往电 影是绝无仅有的。 影片中狂暴的僵尸如海啸一般席卷了整个费城;在以色列,密密麻麻的僵尸在保护墙外搭成的人梯绝对是我看过的所有僵尸电影中最为震撼的场面;一架民航飞机上,僵尸的疫情突然爆发,几万公尺的密闭空间,所有人只能垂死挣扎。不过在我看来,僵尸世界大战突出的场面
16、效果,就如同著名的生化危机系列一样,然而过于渲染的狂暴与僵尸对打,无疑显得整个影片故事显得有些苍白,就像只完成了一次集体逃亡的男主角家庭就退出了银幕,剩下得也只是一些匆匆的过场。但我们也不得不说强大的场面似乎让我们以及来不及去关注这些了。演员布拉德皮特迎合了观众的各种需要,一个人撑起了美国人心中的英雄主义,不过美国人似乎总是擅长一点,英雄式的男主角一个人似乎可以拯救全人类,可总是还有个幸福的儿女双全的家庭等待着他,这似乎为僵尸霸屏的电影增添了一丝暖色。 除了上述一些观点,我觉得这种影片还有一种预警的功效,今天的我们注重发展,可能某一天因为我们破坏了平衡,地球可能真的会蹦出这样凶猛的僵尸。 篇三
17、:二战电影中的历史观 二战电影中的历史观“温差” 时间:20xx-07-29 来源:解放网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许多国家都举行纪念活动,包括重映二战经典影片。关于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史学界已经谈论得很多,现在不妨换一个文化角度,亦即通过具体、形象的电影再来审视一下。我们看到,交战国基于当时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战争观以及后来不同的历史观和政治语境,银幕上的战争呈现明显有所不同:有正视历史的,也有无视历史的;有忠于史实的,也有扭曲史实的。 众所周知,战争是利益和政治的继续,关乎正义和公理。包括二战电影在内的战争片,首先涉及道德判断,亦即要弘扬正义战争,揭露侵略战争的罪行;其次涉及美学(
18、价值)判断,即要呈现战争特有的交火场面、动作、激情、甚至暴力等“奇观”。但有些二战电影极力回避第一种判断而热衷于第二种判断,其中似乎隐藏某种政治企图。 苏俄:现实主义 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关于二战的基本历史观是: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欧洲的主战场,以4年艰苦卓绝的战争和2700万军民的牺牲,为彻底埋葬德国法西斯作出了主要贡献。所以,卫国战争题材的影片贯串于上世纪40年代起的整个前苏联时代,一直到现在,投入大量资金,运用先进技术,动员优秀人才拍摄不辍。它们的总主题是:歌颂苏联军队和人民的无比英勇和伟大功绩;美学特征则是:现实主义。 卫国战争一爆发,苏联电影人即赴最前线拍片,每一个大战役结束不久,银
19、幕上就放映其纪录片。当时最出众的故事片有:她在保卫祖国,描述一名农妇拿起武器为丈夫、儿子报仇,这一个体形象富有象征意义即“以血还血”;伟大的转折,从心理方面描写战争,着重刻画苏军将领们讨论斯大林格勒作战计划时的内心状态。 战后,卫国战争影片沿袭现实主义传统,产量多且水准高,在艺术风格上既是全景式的,从指挥员描写到士兵;又是史诗式的,战斗场面气势恢宏。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被誉为“堪与这一战役同垂不朽”,所展现的红军强渡伏尔加河等情景十分震撼。攻克柏林上下集运用当时苏联发明的彩色片技术,如同全景画般展现苏军大反攻直至占领柏林国会大厦。这些巨片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具有一定的道德和美学价值。 上世纪50、6
20、0年代,“苏联新浪潮”兴起,对卫国战争电影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影片开始关注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多刻画人性。普通士兵和普通百姓取代了统帅、将军和英雄。艺术风格转为诗情化。一个人的遭遇、雁南飞、士兵之歌、伊凡的童年等都是描述俘虏、姑娘、小伙子、儿童等在战火纷飞年代的坎坷历程,应该说人物的性格心理都被刻划得很细腻,但战争的残酷性也被凸显出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把这一时期卫国战争电影的诗情化和人性化发挥到极致:全片将女人、爱情、战争之间的冲突,通过现实(用正常色呈现)、记忆(用黑白色呈现)、梦幻(用暖色呈现)水乳交融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堪称“80万苏联妇女参战的文化意象”。 卫国战争文化是苏俄人民强
21、大的精神动力,到上世纪70、80年代,相关电影依然火热,最成功的是“卫国战争三部曲”解放、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新世纪,普京执政后,俄罗斯电影大有复苏之势。针对西方竭力抹杀苏联对二战的巨大贡献,俄罗斯老中青三代电影人不忘拍摄卫国战争影片,例如3DIMAX版斯大 林格勒、第九连、星星敢死队等。它们所涉及的领域和话题较之以前更丰富,也融入商业元素,但价值基调仍承袭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血脉,从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挖掘出整个民族自我肯定和重新建构的镜像意义。 美国:国家主义 美国关于二战的基本观点是:二战是美国的胜利,美国人的骄傲。珍珠港事件让美国摆脱了孤立主义传统立场,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通过
22、二战,美国一举成为雄霸世界的超级大国。难怪,二战片成为美国电影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好莱坞百拍不厌,美国人百看不厌。美国二战片的总主题是:颂扬美国式的英雄主义,塑造美国的强大形象,传输美国的善恶观念。 奥斯卡奖实系美国电影的晴雨表。小金人特别青睐二战题材,从1941年到1994年间,居然8次把最佳影片大奖授予之。而它们的道德特征即价值取向主要是国家主义,其次是爱情、亲情、人性、自由、尊严等与约束战争、克制暴力关系不大的抽象伦理。例如巴顿将军,原本是美国军方为了给陷入困境的越战将士们打气,要求好莱坞多拍些颁扬战争和杰出将领的牍武主义影片,20世纪福克斯公司领旨而选中巴顿这位对苏联不友好的“暴戾军神”
23、,但几位大导演均拒拍,理由是该片“具有相当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后来才由一位行伍出身的二流导演接手。通过“重人轻事”(所谓不拘泥事件,无视剧情的真实性,重点放在性格复杂的人物身上,以展现所谓人性价值)的叙事策略,巴在官方的大力宣传下也叫好又叫座。 二战是美国当上世界霸主的分水岭,较之于越战、伊战等,该题材对于塑造强大的美国形象最为理想。既可以唤醒国家记忆,振奋国民信心,又能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奥斯卡早先几部最佳影片都比较正面,如桂河大桥点出“战争是荒谬的”,表达强烈的反战意念;乱世忠魂虽然价值取向也是国家主义,但揭露了美军内部种种腐败现象;还有忠勇之家、北非谍影上映后颇鼓舞士气和民心。 从上世纪
24、90年代起,美国二战题材多被拍成商业大片。如珍珠港借助酷炫的视效和大牌明星的阵容,再穿插爱情叙事重现当年的惨剧。拯救大兵瑞恩以血腥又壮观的“奥马哈海滩登陆”开幕,讲述投入大量兵力救出一名士兵的故事,表现国家和个人、荣誉和牺牲的高调主题。 日本:悲情主义 日本关于二战的主流观点是:战前和战时“日本神国是世界至尊,为实现解放世界的道德使命,必须发动圣战”,战后“日本也是受害国”。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后,一切文化机器都开动起来,战争文学、战争电影等纷纷出笼,东宝、松竹、日活等映画株式会社相继拍摄了多部反映日军在中国军事行动的故事片,如呈现日、中两军海陆空交战的上海陆战队等,旨在彰显军功,鼓舞士气。战
25、败后,军国主义色彩的影片绝迹,但还有揭露日本新兴财阀对满洲野心的社会片战争与人等。 随着右倾化思潮喧嚣尘上,战时人物、事件甚至“大和号”战舰、零式飞机等忽又堂而皇之地登上银幕。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是太平洋战争的祸首,然而从1953年起一共有六七部有关他的影片推出,竭力美化他有“思想、道德和本分”,还有“情感诉求”唯有一死才能“谢罪”。吾为君亡是讲“神风特攻队”的,片头字幕道出创作者 的”情感诉求”“想把过去流传的愚武壮烈的日本人形象残存在最后的记忆里”,片中还安排饭馆老板娘为队员做面条、一群女学生进基地当服务员等情感戏,展开一波又一波“情感轰炸”。 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罄竹难书,是时的日本战争片无法明目张胆为其翻案,只能靠隐晦手法来美化。同时,%b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