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82.18KB ,
资源ID:3378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378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初二期中物理卷.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初二期中物理卷.docx

1、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初二期中物理卷2020-2021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初二期中物理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下列所说的数据中,哪一个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A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B中学生在1s内心跳约70次C这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2mmD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0m/s2全世界电视观众均可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A相对太阳静止 B相对地球静止 C相对月球静止 D相对火星静止3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

2、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m B1.75m C1.85m D1.95m42009年8月17日,世界田径锦标赛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以9秒58改写了100m世界记录,他在此次100m大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A10cm/s B10dm/s C10m/s D10km/s52021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C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D在太空讲课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6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

3、,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7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山的“倒影” B日食C汽车观后镜 D水中“折”笔9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10新年

4、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 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11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12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B路灯下形成人影C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D河岸边看到水中的鱼13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

5、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14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A60 B90 C120 D15015如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A B C D16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

6、播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17 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这是因为A红光透过苹果 B苹果只吸收红光C苹果只反射红光 D红光折射进苹果18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D小明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

7、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二、填空题19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 的20有一些同学经常在嘈杂的公共场所戴耳机听MP3,为了听得更清晰,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 (“音调、响度或音色”),长此以往会使他们听力下降21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22如图(甲)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 刻度尺放置的位置完全正确,它测出物体的长度是 cm

8、图(乙)中机动车的运行速度是20 23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_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不同24丽丽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太阳的像,她看到湖水中有树的倒影和鱼,其中“倒影”是光的 现象25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26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_现象

9、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_、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27小红在池塘边观察水中月亮的视线与水面的夹角是30,如图,此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的度数是 28如图,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体的长度为 cm29从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18次列车,夕发朝至,全程运行1288km,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由此可知,K18次列车全程运行时间是 h,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km/h(精确到0.1)哈尔滨东哈尔滨沈阳北北京K18到站时间20:1402:2309:30发车时间20:0020:3202:31三、作图题30如图所

10、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该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四、实验题31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32小明在“测小车的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椭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1、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大/小)(2)请根据图给信息回答:SAB= cm,VAC= m/s(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33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

12、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A钢200.3B钢0.5C钢400.5D尼龙丝300.5E尼龙丝40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A、B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34一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镜面的 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的关系(3)通过多次实验得到的结

13、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 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五、计算题35双休日,小东一家驾车自驾游,在某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东的爸爸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A地?36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

14、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参考答案1A【解析】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略小于18cm,在15cm左右符合实际;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1s不符合实际;C、一般纸张的厚度在75m左右,试卷的厚度在100m=0.1mm左右不符合实际;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这是一道估算题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对于这类题,解题思路是首先要对一些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对物理量的计算公式熟悉,要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

15、认识2B【解析】解:卫星以地球为圆心,和地球同向、同速运动,和地球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卫星和太阳、月球、火星之间都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太阳、月球、火星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故选B【点评】掌握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根据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选择参照物3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读出脚印的长度,根据“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计算身高解:“犯罪嫌疑人”的脚印的长度约为:25.10cm;“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25.10cm7=175.70cm=1.7570m;由此分析可知选项B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测量和计算,属于基础知识4C【

1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本题解:博尔特的平均速度:v=10m/s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在做选择时只要注意数字后面的单位5A【解析】试题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解:A、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正确;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是因为她声带振动的振幅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17、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就不能发出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太空授课”考查相关的声学知识,注重了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6A【详解】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

18、模仿歌唱家声音的音色故选A。7D【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可传递能量解:A、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说法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说法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C、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说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可传递能量,说法正确,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结合超声波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知道超声波具有能量8B【详解】

19、A水中倒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B日食的形成,是利用光沿直线播形成的现象,符合题意;C汽车观后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D水中“折”笔,是利用了光的折射,不符合题意故选B9D【详解】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通过轻质小球被弹起说明物体发声时在振动,把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选D。10C【解析】A.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 鼓声我们能听到,鼓面振动产生的不是超声波 D. 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所以选C11A【解析】试题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

20、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解:A、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正确;B、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故错误C、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故错误D、耳罩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不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12C【解析】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1)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要知道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和影子的形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2)光的折射现象,由物体发出的光透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路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3)看到彩色的花,是由于物体反射的色光不

21、同而产生的,是光的反射现象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B、路灯下人挡住的光线在其背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C、看到彩色的花,是由于物体反射的色光不同而产生的,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D、河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13B【解析】试

22、题分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看到物体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通过平面镜成的像的是等大正立的虚像(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来承接解: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与大小,并不会成实像,故A错误;B、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C、通过玻璃板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只要物体大小不变,像就不变,像的大小只与物体本身有关,故C错误;D、因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接到,故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

23、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看用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等14C【解析】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所以反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2=12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射角、入射角的概念,同时考查了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考查了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一定要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5A【解析】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知道

24、光在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需要光的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定律的内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光线射到空气和水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当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界面的同侧而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选A【点评】此题通过光在水面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的掌握16B【解析】试题分析:A、人们以分贝为

25、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B、减弱噪声的措施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C、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D、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解:A、高速公路安装的隔音板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故A错误;B、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为单位来划分,故B正确;C、隔音板不能降低噪声的音调,故C错误D、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不是直线传播,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减弱噪声的措施,都是声现象的基本内容的考查,识记性比较强17C【详解】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光发生的现象是反射;透明体的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发生的光现象

26、是折射苹果是不透明的,看起来是红色是因为苹果只反射红光故选C18D【详解】(1)开始以对面列车为参照物,对面列车反方向运动时,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故ABC错误;(2)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坐的列车没动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正确19列车;运动【解析】试题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解:小明以列车为参照物,窗外的人群与列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

27、化,而列车是相对静止的,窗外的人群是运动的,所以会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小明以站台为参照物,站台与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站台是相对静止的,所以他是运动的故答案为:列车;运动【点评】此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出解释,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20响度【解析】解: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在实际生活中的音量增大,就是要增大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响度【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响度,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所说的增加音量,就是指的增加声音的响度21振动;空气;声源【解析】试题分析:声音是

28、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解: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属声学学基础题22A;2.21;km/h【解析】试题分析:(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

29、单位(2)汽车速度常用的计量单位是km/h,读取汽车速度仪示数时,首先要明确其计量单位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对刻线相垂直解:(1)B刻度尺的刻度线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A刻度尺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2.21cm(2)在汽车速度仪上,有“km/h”标志,说明速度仪的计量单位是km/h;在20km/h之间有4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5km/h,即速度仪的分度值为5km/h此时的速度为20km/h故答案为:A;2.21;km/h【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读数及机动车的速度仪读数,中学物理中有很多测量仪器,不同仪器使用方法不同,但首先都需要看清它的量程与分度值,刻度尺是需要估读的,这一点区别于其它仪器,应特别注意23音调 音色 【详解】1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所以可以通过发出声音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