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1.35MB ,
资源ID:34223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4223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整理空劲气功初级功法.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整理空劲气功初级功法.docx

1、整理空劲气功初级功法空劲气功初级功法 黄仁忠空劲气功源自福建少林寺达摩禅宗相传的内劲功,相传至今有二十代左右。它是属于发放外气型的一种功法。由于佛门派别众多,流传年久,目前达摩功法失传,走样很多,功效减退。比如有些气功师发放外气不能持久,或损及了自己的身体等。为此,我们在继承的实践中发展了达摩功法,形成了空劲气功。第一节 空劲气功的特点 一、主要特点 了解空劲气功的特点,是为了了解它的性质、作用和原理,从而明确锻炼的自觉性,提高效果。“空劲气功”这个名词,被气功爱好者们理解为是一种“腾空用劲发放外气的功法”。这样解释未免简单了些,比较全面地说,空劲气功的功法和功理的特点概括为十六个字:外气内收

2、,内气外放,毋需意守,循环如常。(一)外气内收 这是说让大自然中的氧气和能量与自身的宗气相互串联起来。 人体本身就象个过滤器。比如我们每天进食,通过内脏进行过滤,把有营养的、体内需要的加以吸收,把不需要的东西排泄出体外。同样,外气也会经过体内。外气被纳入内收后在体内运行,把真气(也称正气)存于体内,把浊气排出体外。外气内收的真气与体内的本身的宗气连接运行,就增强了本身的元气。气在运行过程中演变成人体内多种成分的物质和能量,起到调整阴阳平衡、祛邪扶正、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抗老益寿的作用。 “外气内收”不是指功法中某一套路或某一架势,它是空劲气功的理论组成部分,它贯串在空劲气功的全部功法中,是在长

3、期锻炼中逐步形成的。 “外气内收”也不是什么神秘和事,简单地举个例子:根据中医理论,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是由于关节受了风、寒、湿三气形成的,可见人的关节可以进气。其实人体体表经络上的穴位、九窍(头部七窍和前阴后阴)和关节都能进气。(二)内气外放 这是把外气内收演变成人体多种成分组成的物质能量发射出体外,给自己反馈治疗或给他人治病。 发射出来的外气作用有:辅组和调整对方的机体,调动对方没有发挥作用的机体,促进、激发受到病变影响的机体。 内气外放除了为他人治病外,还可以使不练气功者抗老益寿,但发功者要有一定的功力,要对准特定的部位进行调节和储气。 “外气内收、内气外放”是关联在一起的功法,两者是不

4、可分割的。不是说哪个架势就可以把气大量地收进去;也没有哪个专门“内气外放”的架势,学到了就可以把内气大量地发放出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是空劲气功功法的两个方面。它体现在练功的全过程中,一面外气内收,同时内气外放,收发气的能量,随着练功时间的增长而日益增长。这是一个气的循环,是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的交流。 (三)毋需意守 这是指不用意念去守气、领气、导气,而是通过功法特别是手指扳动法调节自己体内的气,使与外界大自然中的氧气和能量连接起来。 所谓“意守”就是用意念把气守住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比如丹田),或用意念把气从身体的某一部位引导到另一部位上去。 大家知道,血液循环主要是输送氧气给组织中的细胞并带

5、回细胞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它有自己的运行渠道和规律,不必用意念去支配。同理,气在经络中运行有它自己运行的渠道和规律,不必用意去支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去激发和加强经气(经络中的真气)的积极作用,疏通和调节经气,这在空劲气功中是用功法和扳指功,简单地讲是用动作调姿而不是用意念来实现的。 空劲气功之所以发气功力大,是由于不用意守。空劲气功之所以普及,是由于它易学、不出偏差。其所以易学、不出偏差,也是由于不用意守。总之,空劲气功中,经气的调动靠功法,不用意引,发气靠功力和功底,即平时的锻炼,不用意守。(四)循环如常这就是说保持真气在体内按自然规律循环运行。 这是在上面所讲的外气内收、

6、内气外放、毋需意守的基础上说的,空劲气功在锻炼和平时外气的运用中,让气在体内的如常循环是很重要的。所以在练功时,一定要和日常生活连接成一体,要象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一样,“不用意念去支配”,而是始终保持真气在体内的循环如常,并和大自然保持密切关系,构成一体。二、一般特点 (一) 既能除己病,又能治人病; (二) 容易入门; (三) 不只是一个套路; (四) 不搞自发动; (五) 锻炼比较艰苦。 第二节 空劲气功可以防治哪些疾病一、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二、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三、循环、血液系统常见疾病; 四、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 五、神经、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 六、常见外科疾病; 七、皮肤病; 八

7、、常见五官科疾病; 九、早期恶性肿瘤; 其中以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炎、神经衰弱等常见慢性疾病疗效最好。对于急性病及精神病患者和癫痫,我们认为不宜锻炼空劲气功。 气功不是万能的,空劲气功也不是万能的。对于那些通过一定时期的锻炼而疗效不明显的患者,我们建议还宜作进一步的检查,并谋求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争取早日恢复健康。第三节 空劲气功功法原则 气功是练气的功法,空劲气功是内外气兼练的功法,它的整套功法是在下列原则基础上组成的。 一、增强气血的运行 气血有质有量,气血的质量决定了人体的素质。气虚或血虚可以补充气血之办法来弥补不足。但如果原有气血的质量不好、功能不全,则再补也是白搭,如果真气运行

8、正常,则它自己会补缺补差,补气血之不足。所以关键在于增强气血的运行。 真气每运行一次,在质量上就提高下一步,质量提高,又促进了真气的运行,这就同资金周转一样,资金每周转一次就增加一些,从而可以扩大再生产。所以我们把真气在运行中质量的不断提高称作“放大。为了增加气血的运行,如果经络有阻塞现象,则首先要疏通经络,保持交通的流畅,这就是行气;在这基础上补充气血,才不致”竹蓝子打水“,这就是补气;其次,经络脏腑中如有邪气则有损于气机,这就需要泻除邪气。上述过程都是在气血的运行中实现的,所以要加强真气的运行,就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补充气血、泻除邪气的作用。二、加强外气的内收 “外气”可以说是身外的物质和能

9、量,中医称“天气”,主要是氧气。其实它还包括热能、磁能和其它尚未弄清成分的物质(比如负离子,它能刺激免疫系统提高肌体的抗病能力)我们暂且统称它为自然之气。 空劲气功在发气治病时可连续小时而基本上不损及自己。光靠鼻子吸入的氧气,那么人人都会发外气了,这是不现实的;体内储的能量么,也是有限的,时间一久就补充不上;关键在于一面内气外放一面外气内收,吸收自然之气。空劲气功师的手称为“魔掌”,也在这是。即他们的手象雷达一样,一只手发,另一只手收;或一只手在发的间隙中收。 一面内气外放,一面外气内收,吸收自然之气,主要是通过皮肤和掌指关节来进行的,是长期锻炼出来的。穴位是经气出入的窗口,它们都在肌肉和关节

10、的空隙间,也是外邪所入的窗口。外邪能由穴位而入,外气也能由穴位而入。手上的关节最多,穴位也最多。手掌上除了十二经脉的穴位外,还有十宣穴(指尖)、八邪穴(图)、五虎穴(图)、四缝穴(图)、三字穴、虎口穴、落枕穴、外劳宫、拳尖穴、威灵穴、精灵穴、中泉穴、大骨空穴、小骨空穴、中魁穴等个经外奇穴两手共计个经外奇穴。手上的正经穴位连同经外奇穴,不但数量多、面积大而且穴位下静脉丰富。这些都是我们有来吸收外气和发放外气的地方。这也是发放外气为什么要用手足的缘故(足上也有12个经外奇穴,是手上的一半)。 实践证明,掌上发气除了发自劳宫穴、十宣(指尖)外,虎口、八邪也能发气。只有充分发挥皮肤和掌上穴位的潜在功能

11、,才能在发放外气的同时“循环如常”地吸收外气,并进一步发展到能吸收病人的病理信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三、加强内外气的交接 内外气交接,分解开来就是内气外放加外气内收。即把两部分功法结合起来,把自身的内气和自然之气结合起来,把内气放出去与体外自然之气溶为一气,把自然之气吸收进来,与体内真气溶为一气,做到象抱卜子说的那样,“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这就是“天人合一”。这样才能对外气用之不竭,取之不尽。这时功力自然大了。第四节 空劲气功功法分类 空劲气功功法分为四类:站桩功法、反馈疗法、扳指功法和内外气交接功法。各套功法都是在站桩的基础上进行的。反馈疗法主要是加强真气的运行以达到治病的目的;扳指功

12、法主要是加强外气内收以达到强身的目的;内外气交接主要是加强内外气交接以锻炼发放外气的。但是前一套路要为后一套路打基础的,后一套路中还要巩固和加强前一套路的功法,因此功法要达到的目的在各套路中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通过反馈疗法的锻炼,有病治病,无病可以强身。通过发气的功法的循序锻炼,使发放的外气不但能量大,而且集中,打得准,真正达到派用场的目的。然而在发气功法的锻炼中还要锻炼扳指功,以加强对外气内收的锻炼,但具体功法有所加深,而不是简单的重复。 所以在空劲气功锻炼时,当第一套功法效果达到后,即可以放弃它,而进入下一套功法的锻炼,因为后一套功法中还有前一套功法的加强的提高,一套套功法是交错搭接的。兹

13、把种类功法特点和原理分述如下:一、站桩功法 站桩功是产生真气和外气的基本功法。空劲气功所有的功法都是在站桩中进行的,所以站桩功是空劲气功的基本功。二、反馈疗法 空劲气功中的双臂揽月、双臂抱球、三关进气属反馈疗法。 站桩时全身气血沸腾,其中一部分涌上头面上特别是手上来。它是练功中多余的气。在平时,这些气都向四周空间发散,成了废气,真象一般运动时产生的热量向四周空间发散一样。其实,这些都是宝贵的真气,其中含有人体需要的物质和能量,不过现在它们变成了外气。把这些外气白白浪费是非常可惜的,我们就要设法变废为宝。 空劲气功通过一系列的功法,用手掌或手指对着自己的躯干(其中都是内脏)、经络或穴位进行照射、

14、点穴或扫描,把外气重新送回内参加运行,从而加强真气的运行。这样双管齐下、并联运行则气流量大。这种经济的加强气血运行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我们称之为反馈疗法。三、扳指功法 俗话说“十指连心”这是因为十指上神经密集的缘故。十指不但是神经密集之处,也是气血密集之处。经络内连脏腑外连肢节,特别是手指为经络、穴位、气血密集之处,所以可以扳动手指以吸收外气、激发经气进行自我调整。 同时静脉紧张可以促使血液回流,调节右心的正常充盈。手指上静脉丰满,扳动手指以紧张静脉,促使血液回流,消耗少(手指上肌肉少)而效率高。 空劲气功就是利用上述原理调动经气对自身作针对性治疗的。在发放外气中,也是用扳指法来调度和调节气

15、流量的。所以扳指功法是空劲气功的关键功法。 四、内外气交接功法 内外气交接,在反馈疗法中有过基本训练,但真正锻炼内外气交接是在十六尊罗汉功法中。十六尊罗汉功中在锻炼络脉的基础上锻炼内外气交接。络脉漫布全面,脉小而量大,是藏气血的好地方。在锻炼内外气交接时手掌、手指不再是对着自己而是对着四周空间,以加强对自然之气的接收能力和把外气发放到空间去的能力。第五节 怎样练好空劲气功 一、不带意守 练习空劲气功阶段不能与其他带意念的功法同时练习。 空劲气功是毋需意守的,是通过功法去调动经气,而不是凭主观想象去调动经气的。而且每种功法调动经络的部位不同。严格地讲,每一种功法,包括其中的每一节功法,都有它的经

16、络的走向和要求。 因此在练习空劲气功的同时,可以练习武术、太极拳等不带意守的项目,但是不能与意守功同时练习。 在练习时也不要带意守,即不要用意念把气存储或引导到身体某个部位上去,更不要闭目、提肛;呼吸要和平常一样自然。 二、锻炼的时间 对于健康的人,要求每天锻炼一小时左右,或再多些;也可以每天早晚锻炼一次每次半小时左右;比如第一次练揽月抱球功,第二次练扳指功法。 对于病人,要求增加锻炼时间,以便把自己长期“泡”在气功中,加快疗效。为此可以增加每天锻炼的次数,比如增加到、次;但每次锻炼的时间可根据体力适当减少。站桩有困难时可坐着练,当然效果要比较差些,这可以增加次数和时间来弥补。三、初练过程中的

17、三个阶段 ()初练阶段 初练的患者,由于不习惯或对功法要领还没掌握好,往往会产生肩腿酸、胀、痛等反应,有些人还会出现颤抖。这些是初练阶段正常的、必然的现象,只要逐渐熟练后,这些现象即会减轻、消失。这现象一般要维持天左右,根据各人不同的条件(年龄、体质、平时是否运动等)而有长短。 ()正常阶段 经过初练阶段,逐步适应了站桩功法,就开始出现正常的感觉,如身体发热、皮肤发红、手掌手指发胀发麻、肠鸣、暧气、放屁等,同时感到周身轻松舒适。病情都在此时开始好转。有些人在这阶段患部产生反应,如胃痛者此时可能更痛;肝病患者可能出现肝区胀痛;高血压患者可能反而上升或不稳定;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可能比以前更痛。这些都

18、是经气能量达到一定强度后冲击病灶的反应。中医说;“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所以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必惊慌,可以继续锻炼,经过一个时期后,这种现象即会消失,这时疾病也就好了。 ()强身阶段 这是正常阶段的进步。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健康也逐渐恢复,机体已能担负起正常职能。这时睡眠香甜、饮食正常、精神饱满、肌肤红润,越练精神越旺盛。这时可进一步加强锻炼,以达到强身抗老的目的。四、饮食 练功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增加,呼吸量也随之增加。为了不妨碍肺部的活动,不宜在饱食以后立即练功,练功应在饭后一小时后;但也不宜空腹练功,空腹练功由于能源跟不上会越练越冷,对胃病患者更不适宜。因此早晨练功最好先喝点豆浆、牛奶

19、等饮料或少量早餐,练后再补充。五、练气和养气 养气是指保养真气,对练功者说更要珍惜艰苦练得的内气,不要以为练了气功身体结实了,就可以暴饮暴食、劳逸不均、感情冲动、酗酒纵欲、起居不定时了。需知这些都是伤气的。“防重于治”、“养重于练”,所以在练气的同时要重视养气。为此,要饮食定量、劳逸结合、起居有时、节制性欲,尤其是要做到“心平气和”。 六、其他注意事项、饥过饱的情况下练习,禁止酒后练习; 、节制房事; 、应穿布鞋或无跟球鞋练习,裤带松紧适中; 、忌坦胸露腹当风练习; 、练后用干毛巾擦汗,忌立即喝冷水、吹风; 、练功时间、方向、地点、室内外均可。 七、循序前进; 八、持之以恒; 九、学一些医学基

20、础知识。 学习一些医学基础知识,如解剖学、生理学、中医的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空劲气功初级功法 第一节 起 势 全身放松站立,两脚开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脚尖稍向内,两臂松垂,两手手指松直,掌心向体侧(图)。曲肘抬臂,两掌心相对,抬至小臂与上臂约成度,同时曲膝下蹲,站立角度约度左右(图)。翻掌,手指成梯形式,掌心向下(图)。双小臂略向外拉开(图4),然后双肘向后上方挑起,双小臂自然下沉,掌心向后,手指向下,沉至体侧略后(图5),双手在腰部处(带脉启动),手腕自外向内翻转,掌心向上,十指对腰(图6)。稍停,双臂向后夹紧,手指向前(图7A)。稍停,这时上身很紧,但掌与背放松(图7B)。松肩,双

21、臂自然慢慢向前推出至小臂与上臂约成度,再翻掌成马步站桩(正位图8A、侧位图8B)。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A 图7B 要点 以小臂的上抬带动上臂慢慢前伸离体十公分左右,腋窝悬空若容鸡蛋,曲膝下蹲应坐胯,膝盖不超过足尖为准。眼平视,呼吸自然,不带意念,不需意守,双臂后夹时手腕手指要自然放松,手指成梯形式,在指中关节略弯曲(图9)。功理 起势可使周身经脉基本疏通。(一)两脚同肩宽 这是为了保证站桩的稳定性。两足距离过小或过大,会引起身体重心上移或掌握不住重心而身体前后晃动,以致不能久站。 (二)稍带内八字 这是为了松开任督在下体的交接部分-会阴,加大经气自任脉下来后往督脉的冲击量

22、,经气冲击量大,气自督脉上去后自然流回任脉,再循任脉而下,不致停留在头部。内八字站桩脚掌受力比八字形均匀,所以站得稳。脚尖稍稍内扣两腿外侧用力较多,两腿外侧为足三阳经所在,足三阳阳一开,则阴阳经气也随之发动起来,(三)曲膝抬臂 四肢活动,使手足三阴三阳经气开始加快流动。(四)翻掌拉开,垂臂提肘 为启动带脉而用。 (五)两手成梯形 自然松开指关节。 (六)翻掌对腰 腰部为带脉所在,手指对着带脉发气,启动带动脉,使带脉带动任督脉,加强十二经络的流通。 (七)双臂夹紧 使气血在双肩涌结。 (八)松肩推出 双肩涌结的气血从肩冲出,冲向手掌,此时手掌及指端可感到胀、麻、热。 第二节 马步站桩 同上式(图

23、见下页正位8A、侧位8B),眼向前平视,以中指为准至曲池穴成一直线,手腕保持平直。手指成梯形式即食指略高,其他三指依次形成楼梯形排列,自指中关节至指端自然略弯(图9)。自初练站桩10分钟逐步延长至45分钟以上。本站桩是初级功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功法之一。 图8A 图8B 图9 要点 小腹略收,膝盖不超过足尖,切忌耸肩,腰、颈、肩膀、肘、腕部应放松。功理 马步站桩可逐步加强对三脉的疏通,从而向十二经脉全面铺开,形成一个很好的有规律的气血运转循环网。站桩是许多武术及气功中常用的架式,是空劲气功的基础架式。空劲气功中的许多套路是在站桩的基础上进行的,站桩的姿势正确与否,对外气内收和内气外放影响极大

24、。(一)曲膝抬臂收缩腿部和肩臂肌肉,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加速经气在气脉中的循环运行加强外气的内收,并促使部分内气转化成外气。 (二)沉肩垂肘 这是个很关键性的姿势。气功锻炼可以分为三个内容:即调心调息和调姿,空劲气功是通过调姿来代替调心、调息的,一调带三调。人的呼吸方式有三种:肩式、胸式、腹式。哮喘病人用的是肩式呼吸,男子以腹式呼吸为主,女子多以胸式呼吸为主。我们的两肺近似两个三角形,上尖下宽,所以肺下部的容积大。腹式呼吸是利用肺的下部呼吸,因此腹式呼吸的肺通气量比胸式呼吸大,但是人们往往不善于利用这个优势,而让许多肺泡“用进废退”而萎缩掉了,至于哮喘病人用肩式呼吸,是因肺泡受到破坏(如肺气肿)

25、,肺活量不够,因而不得不用肩式呼吸把肺尖也用进去了,是一种病态的呼吸法,另当别论。腹式呼吸又分为顺呼吸和逆呼吸两种,前者吸时腹部隆起,呼时腹部凹陷,后者吸气时腹部凹陷,呼时腹部隆起。逆腹式呼吸的肺通气量比顺腹式还大,是平常呼吸的几倍,练功时采用逆腹式呼吸就可以增加氧气的吸入量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就是加强外气的内收和浊气的排除,要进行逆腹式呼吸,不必有意去鼓动腹肌,只要沉肩垂肘时就会自然限制胸式呼吸,加大膈肌活动范围限制肺尖,促使肺下部活动,这就自然形成逆腹式呼吸。我们在练功中不是感到尽管心率加快而呼吸频率照常。不感到气急,反而感到呼吸舒畅。 (三)松腰、平腕、手指成梯形 练功时要求姿势松、软、

26、圆,是所有气功流派的共同要求,是练功的关键所在。“松”是放松肌肉,“软”放松关节,使柔若无骨,“圆”是指关节处(往往是可以弯曲的地方)要保持一定的圆势,不要过度弯曲,气流在经络中运行就象水在水管中流动一样,管子狭小或管子弯头多,管壁坚硬,水流不畅,所以只有做到松、软、圆,才能实现练功的目的。实质上,许多疾病往往是由于生活或劳动中肌肉或关节长期紧张而引起的。如果腰部僵直,则气血流到上身来;如果丛肩,则肩部紧张而气血不易送到气臂上去;如果前臂和上臂夹角小于90度,则上臂气血不易送到前臂去;如果腕部上翘或下垂,则前臂气血不易流到手掌上去;如果指关节紧张,掌上气血送不到指尖上,所以要松腰、平腕,手指成

27、梯形式。(四)膝不过脚尖这是为了保持脚踝部经络的畅通。如果膝超过脚尖,则不但踝关节弯曲过度,压迫了脚背的胃经和肝经,而且膝盖也同时弯曲过度,会压迫了它背后膝弯的膀胱经。 (五)眼睛平视 平视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张开,二是放松。灵枢邪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实际上除六条阳脉(手三阳足三阳)和两条手阴经到达眼睛外,任脉,阴跷脉和阳跷脉也到达眼睛。练功时气血流畅,其分布在头面特别是眼睛较多,如不张眼适当泄放一部份,则会由于气聚头部而引起头胀,头重或头昏。 (六)上身稍向前倾 这是为了保持身体重心落在脚上。如果身体象靠背椅那样方直,则重心后

28、移,为了维持重心,势必收缩身体正面肌肉,其中包括腹肌的长期收缩,导致胃痛或不适。 (七)掌心向下 便于沉肩垂肘,掌心相对,刚容易抬肩,张臂,抬肘,造成肩及前臂长期紧张。 第三节 收 势 接马步站桩(图8)。双手握空心拳,曲肘慢慢地将拳向上向前胸提起至锁骨处,同时慢慢起立(图10),在起立握拳上提同时用鼻吸气,待吸足后,缓缓将气从嘴吐出,同时两拳随吐气而松开下按,恢复原站立姿势(图1)。 图8 图10 图1要点 提拳高不过锁骨,吸气切忌过猛,吐气要逐步达到细、匀、长、中间不能换气。往后在马步站桩加配其它动作时,应在其它动作做毕后再收势。起势、收势是整套功法的头和尾。 功理 收势是从气功态恢复到常

29、态。“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恢复。没有很好的恢复,就无法继续锻炼。运动以后的恢复活动有嗣后恢复和即时恢复之分,收势是整理活动,属于即时恢复。 (一)手握空心拳 关闭劳宫,停止放外气。 (二)提臂起立 扩大胸部,使便于深呼吸,张开膻中穴将真气提到上身,同时放松腿部肌肉。 (三)深吸手为细呼气作准备。(四)细呼气练功时有部分交感神经兴奋现象(如心率加快),细长慢呼气可以抑制交感兴奋促进副交感兴奋的作用。 (五)垂臂 使真气下沉,上虚下实,并恢复自然站立姿势。第四节 左右双臂揽月 接马歩站桩(图8)。双臂慢慢地交叉揽拢,右臂在上左臂在下,双臂基本平行,上下相距约10公分,右臂高与肩平,手小臂与上臂

30、约成90度,手指仍成梯形,右手中指在左臂曲池穴上方(图12),稍停,十指松直(图13)约5秒左右,再十指复原成梯形式。如此连续三次完毕。稍停,两小臂(以大指为准)由内向外翻转(图13),同时两肘下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成十字手,两手鱼鲢肌相对同时对准天突穴(图15)。 图12 图14 图15 图16 图17停留一分钟左右,再慢慢向外推出,推足而松为止(图16),停留30秒左右,再慢慢拉回(图17)。稍停,两臂往上推,推至深鲢肌对准鼻尖(图19),停留一分钟,再慢慢往下收回(图15)。稍停,两臂沿胸向左右侧面拉开(图19),双臂往下沉,至中脘穴稍停(图20),慢慢翻转手掌,同时双臂慢慢向外推出,成

31、马步站桩(图8)。 图18 图19 图20 图13上式为右双臂揽月,一分钟后接做左双臂揽月。动作与右双臂揽月相同,就是动作中左右手的位置调换即可。在双臂揽月结束三至五分钟后接做下式左右双臂抱球。要点 双臂揽拢时不可耸肩缩颈,双臂向前推出拉回时鱼鲢肌始终对准天突穴,且双手不能紧贴,应留间隙,双臂往鼻尖上推时不可起立。双手沿胸拉开时,双手指尖应在任脉部位。 功理 双臂揽月可使外气通过天突、迎香、中脘等穴,加强任脉、手三阳、手三阴经气的运行。(一)双臂重叠提起将真气上提。(二)中指对曲池曲池属手阳明大肠经,是大肠经的要穴。针灸刺激曲池穴有疏风解表、调和气血的作用。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互为表里。此式是用发自手三阳和手三阴经的外气推动大肠经,也间接推动了肺经。上手对曲池穴则下手对少海穴。少海穴属手少阴心经,主治心痛、健忘。 (三)手指松直还原 初步锻炼劳宫穴的开合。 (四)鱼际对天突天突穴在任脉,是任脉、阴维脉的交会穴,主治哮喘、咳嗽、食道癌。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主治身热头痛、哮喘。素问。五脏生戌说:“诸气皆属于肺。”素问。经脉别传又说:“脉气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