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5 ,大小:612.96KB ,
资源ID:34427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4427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急救知识普及讲义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急救知识普及讲义Word下载.docx

1、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病人的安全。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地实施救护措施。4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减轻病人痛苦的措施。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三、现场救护的“生命链”“生命链”(Chain of survival)是近十年来才在国际上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急救专用名词,它是针对现代社区、生活模式而提出的“第一目击者”为开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个系列而组成的“链”, “生命链”有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序列,因为对卒死抢救应争分夺秒,越早实施,效果越好,所以这四个环节称为早期,又称四个“E”。“E“是英文Early早期的字头,即;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

2、期高级生命支持。生命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得及时、充分,效果就越好。(一)、早期通路: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生命链”的第一个“E”是早期通路,即早期呼叫当地急救系统(EMS)。急救系统派出急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在这个环节中急救系统应负担医学指导,即在专业急救人员尚未到达现场之前,告诉现场人员应如何进行必要的救护措施以便不失时机的进行抢救。1呼救电话须知:应简要清楚说明以下几点1)病人所在的确切地点,指出附近的街道或其他显著标志;2)病人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3)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时,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伤病人的人数;4)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注意:不要

3、先放下话筒,要等救援医疗服务系统调度人员先挂断电话。2单人及多人呼救单人-在病人心脏骤停的情况下,为抓住“救命的黄金时刻”,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然后迅速打电话。 多人-意外伤害事故,要分配好救护人各自的工作,分秒必争组织有序地实施伤病人的寻找、脱险、医疗救援工作。(二)、早期心肺复苏 “生命链”的第二个“E”是病人心跳骤停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效果最好。几乎所有的临床研究都表明“第一目击者”若具有心肺复苏的技能并立即实施,对患者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早期心脏除颤 “生命链”的第三个“E”即早期心脏除颤。由于早期除颤需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即AED。AED只需经过十几分钟的培训就能被非医务

4、人员操作。在美国AED已广泛地被安放在机场和一些公共场所。早期使用AED进行除颤会大大提高心脏骤停抢救的成功率,每延迟1分钟除颤,心室纤颤性心脏骤停的生存率以10%递减。1分钟内除颤能达到70%,5分钟为50%,7分钟生存率为30%,911分钟为10%,12分钟后仅25%。据报道大众使用AED生存率高达49%。(四)、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对于任何一个心脏骤停的病人,抢救的基本内容都是心脏复苏。在现场经过最早期的“第一目击者”的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如果专业救护人员赶到,越早实施“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对病人存

5、活就越有利。事实上,心脏除颤的早期采用,也是高级生命支持的内容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一些其它的急救技术、药物等,使用生命支持的效果更可靠。为使四个环节得以落实,应完善城镇、社区的急救网络,提供充足救护车装备,以及对大众救护知识技能的培训普及。只有做到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才能使生命链发挥重要作用。第三节 现场救护的基本程序现场救护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轻伤病员的痛苦,减少和预防伤情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安全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运到医院。现场救护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现场评估看、听、闻、思考现场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对病人所处的状态进行判断,以便按照现场的状况和病人的

6、病情轻重缓急来实施救护。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实地感受、眼睛观察、鼻子闻味等来对异常情况做出判断,遵循救护行动的程序,并利用现场的人力和物力实施救护。现场的巡视,首先应注意可能对救护本人、病人或旁观者造成的伤害及进入现场的安全性;其次,对各种疾病和损伤的原因进行判断;最后,确定受伤者人数。在数秒内完成评估,寻求医疗帮助!检查现场包括:现场的安全、引起的原因、受伤人数等等,以及自身、伤病人及旁观者是否身处险境,伤病人是否仍有生命危险存在;现场可以应用的资源及需要何种支援、可能采取的救护行动。 注意事项:充分了解自身能力,做到安全救护,注意个人防护设备的采用(如:人工呼吸面罩、医用手套、口罩等)。 先

7、排除危险的现场再对病人进行病情判断!二、检查反应首先向意识清楚的伤者表明身份。如无反应,可用“摇或叫”的方法,轻摇伤者肩膀及在耳边叫唤,测试伤者神志是否清楚。如有回应,则表示气道仍然畅通。如伤者人事不省,应立即请旁人协助报警申请救护车服务。三、现场指挥和呼救在事发现场不要惊慌失措,要一面呼叫救援人员或医护人员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正确妥善的急救处理。四、摆放救护体位将病人仰卧于坚硬的平面上。如木板床、地板。注意,如果需要翻转时,患者的头部与脊柱同时整体翻转。五、开放气道如伤者意识不清,喉部肌肉就会松弛,舌肌就会后坠,阻塞喉咙及气道,使呼吸时发出晌声(如打鼾声),甚至不能呼吸。因舌肌连接下颚,

8、如将下颚托起,可将舌头拉前上提,防止气道阻塞。 畅通气道的方法(一)仰头抬颏法 用一只手按压伤病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将下颏托起。(二)托颌法如怀疑伤病者头部或颈部受伤,首先须固定颈椎。压额提颏法可能会移动颈椎,增加脊髓神经受伤的可能,所以要用创伤推颌法来畅通气道。将颈部固定在正常位置,并同时用双手手指托起下额角。六、清除异物检查气道包括口腔。如有明显异物:松脱的假牙,食物或呕吐物等,可用手指钩出。七、检查呼吸将脸颊靠近伤者口鼻,距离大约3厘米,检查不超过10秒: 观察:胸腹起伏 聆听:呼吸声感觉:呼吸气流 如伤病者没有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八、检查脉搏意识不清的伤

9、病者,检查脉搏应在颈动脉。如颈椎没有受伤,应保持头后仰,用食指和中指感觉喉结的位置。然后将指头顺着救助者自身方向下滑约25厘米至颈动脉处,观察10秒,同时观察循环征象,如呼吸,咳嗽及眼睛、肢体的活动。如伤病者没有呼吸,脉搏,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九、复原卧位 如伤病者意识不清,但有呼吸、脉搏,而脊椎又没有受伤口应将他摆放成复原卧位。这姿势可防止伤病者舌头后坠,阻塞呼吸道,同时方便口腔内的分泌或呕吐物从口腔流出,减低气道阻塞或吸入异物的危险。十、全身检查检查身体各部位的伤情,以确定损伤性质、部位和范围。对伤员的头颈部、胸腹部、骨盆、脊柱及四肢进行检查。观察有无伤口出血及内出血;有无眼、耳、鼻出血,

10、及颅脑损伤体征;有无胸、腹、盆腔内脏损伤;有无脊髓、周围神经损伤及肢体瘫痪,注意肢体有无肿胀、疼痛、畸形及功能丧失表现,确定是否有骨折及脱位等。第二章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术CPR是“救命技术”,是最重要、基本的急救措施,也是全球最为推崇也是普及最为广泛的急救技术,现主张心脑肺复苏CPCR。多项研究表明:做比不做强;做标准比不标准强;早做比晚做强。CPcR主要组成部分:A 气道(assessment+airway) 判断意识、呼吸+打开气道(+呼救);B 呼吸(breathing) 建立人工通气口对口人工呼吸;C 循环 (circulation) 建立人工循环胸外按;目前操作步骤由A-B

11、-C更改为C-A-B 。一、评估意识及呼救 判断意识:轻摇病人肩部,高声问:喂,你怎么了?如认识可直呼姓名。 同时扫视患者胸部有无可见的呼吸运动; 早期呼救:及早呼救及取得除颤(AED)二、复苏体位 病人仰卧于硬木板或地上,头、颈、躯干平直,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解开衣领、腰带三、心肺复苏循环支持C 判断颈动脉 1.抢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另一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触摸颈动脉2.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 2-3厘米,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时间10秒) 胸外心脏按压技术1.术者体位:应紧靠患者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可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

12、式或用脚凳等体位。2.按压部位:标准体型的人,在胸骨下半部,两乳头连线中点。3.按压方法: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不触及胸壁,肩、手臂与胸骨垂直4.按压深度:胸骨下陷 5cm5.按压频率: 100次/分(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6.按压与放松比例适当:1:1(放松时手不能离开胸壁) 闭胸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1.快速、用力2.每2分钟(5个循环)人员交换3.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尽量将中断控制在10秒中之内4.正确按压5.尽可能不挪动病人开放气道A 仰头提颏法:一手压前额,另一手抬下颏(此方法安全,易行) 推举下颌法(只适用于专业人士怀疑有颈椎损伤时)人工呼吸B原则:给病人进行两次人工通气 人工呼吸

13、方法方法1(口对口)1.抢救者用按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闭病人的鼻孔;2.抢救开始时先缓慢吹气2次,以扩张萎陷的肺脏,并检查气道开放的效果(可见胸部抬起)方法2(简易呼吸器)1.保持气道开放位置(仰头提颏法)2.将简易呼吸器面罩紧紧扣住口鼻部3.挤压气囊2次4.有效(可见胸部抬起) 人工呼吸原则1.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以上2.如果仅有人工呼吸,呼吸频率为10-12次/分,如有人工气道,呼吸频率8-10次/分3.每次通气可见胸廓运动,历时1秒以上除颤 D四、复苏呼吸与按压比例 无人工气道的复苏(成人单人或双人,婴儿、小儿单人)按压:通气=30:2 (30次心脏按压需18秒,2次人工呼吸需6秒) 婴

14、儿、小儿双人复苏通气=15:2 建立人工气道的复苏按压 100次/分通气 810次/分五、判断复苏效果 行5个周期的CPR(每2分钟)后,检查颈动脉搏动(时间 如无搏动则继续行CPR,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呼吸、心跳恢复。 转运病人的途中不要停止心肺复苏。要求:动作迅速、准确、有效。第三章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dyspnea)是呼吸功能不全一个重要症状。病人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临床表现为呼吸活动用力,鼻翼煽动,张口耸肩口唇皮肤粘膜紫绀,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并出现呼吸节律、频率、深度的异常改变。按起病的方式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阵发性呼吸困难。以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进行分类,可分为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

15、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一、病因(一)呼吸系统疾病1气道阻塞性疾病 呼吸道异物、急性喉炎、喉头水肿、白喉、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2限制性肺疾病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肺气肿、吸入性或职业性肺病,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3肺血管疾病 肺梗塞、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等。4肺、纵隔肿瘤 原发性转移性肺癌、纵隔肿瘤及囊肿、纵隔气肿。5肺部感染性疾病 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等。6胸廓疾病 气胸、连痂胸、胸腔积液、严重的胸廓畸形。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障碍,肺活量降低,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二) 心血

16、管疾病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积液、获得性或先天性左右分流、缩窄性心包炎等。心源性呼吸困难主要左心衰竭或右心衰竭。左心衰竭肺淤血时气体弥散功能降低,肺毛细血管血液于肺泡之间气体交换障碍,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发生兴奋,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肺泡弹性减退,肺组织顺应性降低,阻碍其扩张和收缩,使肺活量降低;肺泡内张力增高,刺激肺牵张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困难。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时,使上腔静脉压、右心房压和肺动脉压均升高,刺激压力感受器,反射性使呼吸中枢兴奋;体循环淤血时,腹腔积液和胸腔积液,使呼吸受限,组织

17、缺氧,机体无氧代谢增强,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刺激呼吸中枢。(三)血液系统疾病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重度贫血、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由于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疾病,使红细胞减少,血氧含量下降,组织细胞缺氧而引起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特别是大出血或休克,因缺血和血压下降,刺激呼吸中枢,也可使呼吸加快。(四) 神经精神因素 颅内肿瘤、颅脑外伤、颅内出血、神经官能症等。由于各种颅脑疾病如脑外伤、脑出血、脑炎、脑肿瘤等,引起颅内压增高和脑血管供血不足,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慢而深,出现呼吸节律的异常。神经官能症等患者由于神经或心理因素的影响,可有呼吸困难发作,其特点是呼吸浅表,常因过度换气而产生手足搐搦

18、或呼吸性碱中毒等。二、临床特点(一)病史1起病方式 急性发作的呼吸困难多见于急性肺水肿、自发性气胸、肺不张、支气管哮喘、急性心肌梗死等;缓慢起病的呼吸困难,常见于心肺慢性疾病如慢支肺气肿、肺结核、肺纤维化及冠心病等;骤然发生的严重呼吸困难,见于急性喉水肿、呼吸道异物、大块肺栓塞、ARDS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心源性肺水肿。在询问病史时应将患者活动能力和活动后出现气喘与同龄健康人相比较,从而判断呼吸困难的存在和程度。2年龄和性别 COPD、肿瘤、肺不张、心功能不全等所致的呼吸困难多见于老年人;肺结核、胸膜疾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所致的呼吸困难多见于青壮年;呼吸道异物、炎症疾病、急性感染所致

19、的呼吸困难多见于儿童;癔症性呼吸困难多见于女性。3原发病及职业因素 长期卧床的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可能合并坠积性肺炎;循环系统疾病出现呼吸困难可考虑为心力衰竭、肺水肿的表现;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应考虑是肺栓塞;糖尿病患者出现深而大且节律规则的呼吸是酸中毒的表现;职业接触各种粉尘所至呼吸困难应诊断相关肺尘埃沉着病;职业接触毒气或毒物后发生呼吸困难可做出相应毒物中毒的诊断。(二)体格检查1呼吸类型(1)吸入性呼吸困难 由于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炎症、水肿、肿瘤引起的狭窄或梗阻所致。其特点是吸气时显著困难,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常伴有干咳及高调的吸气

20、性哮鸣音,如急性喉炎、喉水肿、喉痉挛、气管异物等。(2)呼气性呼吸困难 由于肺组织弹性减弱及小支气管狭窄所致,其特点是呼吸费力、缓慢而时间延长、常伴有哮鸣音。如COPD、支气管哮喘。(3)混合性呼吸困难 由于肺组织广泛性病变,使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所致。其特点是吸气和呼气时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幅度变浅。如重症肺炎、广泛性肺纤维化、大面积肺不张、肺梗塞、胸腔积液和气胸等。(4)呼吸节律变化 潮式呼吸是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的表现,提示病情严重,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比奥呼吸则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见于脑炎、脑膜炎、重度脑损伤等。(5)呼吸频率的变化 每分钟超过24次

21、称为呼吸频率加快,见于发热、贫血、甲亢、心肺疾病等;呼吸每分钟少于10次称为呼吸减慢,是呼吸中枢受抑制的表现,见于尿毒症、颅内压增高、肝昏迷及麻醉安眠药中毒等。(6)呼吸深度的变化 深而慢的呼吸见于酸中毒;浅而快的呼吸见于肺气肿、呼吸肌麻痹及安眠药中毒等。2 体位的变化 端坐呼吸常见于左心衰竭所致的心源性肺水肿及重度支气管哮喘等;急性心包炎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常呈端坐或前驱位。三、家庭救护措施(一)体位安排协助病人取舒适合理的体位,急性左心衰、肺水肿、肺气肿、严重哮喘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肋骨骨折病人健侧卧位;胸腔大量积液的病人患侧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病人咳嗽、咳

22、痰;定时翻身,扣背;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进行雾化吸入,湿润呼吸道并稀释痰液;给予祛痰药,及时吸痰;支气管痉挛者给予支气管扩张剂。(三)氧气吸入有效的吸氧可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根据病情给予适当浓度及流量的氧气吸入。必要时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增加肺通气量。(四)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神志的变化、紫绀程度,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注意观察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五)及时就诊,原发病治疗第二节 气道梗塞急救法一、判断呼吸道梗阻气道梗阻的识别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异物可以引起气道部分或完全梗阻。伤病员表现为突然的剧烈呛咳,反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紫绀,

23、有的出现特殊表现等。(一)特殊表现由于异物吸入气道时,伤病员感到极度不适,常常不由自主地以一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苦不堪言。(二)气道不完全阻塞伤病员可以有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伤病员张口吸气时,可以听到异物冲击性的高啼声。面色青紫,皮肤、甲床和口腔黏膜发绀。(三)气道完全阻塞较大异物堵住喉部、气道处,伤病员面色灰暗、青紫、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昏迷倒地,窒息,很快呼吸停止。二、急救措施:方法一 海氏手法海氏手法是冲击伤病员腹部及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长驱直入气管,将堵塞住气管、咽喉部的异物驱除。如果遇见梗阻

24、伤病员,应询问伤病员“是否有异物梗塞?”、“我能帮您吗?”此时,清醒的伤病员会点头告知,同意实施救治,现场即用海氏手法救治,尽快呼叫,寻求帮助,拨打急救电话。(一)成人救治法1.自救腹部冲击法适用于不完全气道梗阻伤病员,意识清醒,而且具有一定救护知识、技能,并且当时又无他人在场相助,打电话又困难,不能说话报告情况之下,所采用的自救方法。自救腹部冲击法操作方法:自己的一手握空心拳,拳眼置于腹部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紧握住此拳,双手同时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每次冲击动作要明显分开。还可选择将上腹部压在坚硬物上,如桌边、椅背和栏杆处,连续向内、向上冲击5次。重复操作若干次,直到异物排出。2.互救腹部

25、冲击法适合于不完全或完全气道梗阻伤病员。伤病员意识清醒,可用立位腹部冲击法,遇到意识不清者,采用仰卧式腹部冲击法救治。同时呼叫EMS。(1)立位腹部冲击法:用于意识清醒的伤病员。救护人员站在伤病员的背后,双臂环绕伤病员腰部,令伤病员弯腰,头部前倾。一手握空心拳,拳眼顶住伤病员腹部正中线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紧握此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伤病员应配合救护人员,低头张口,以便异物排出。(2)仰卧位腹部冲击法:用于意识不清的伤病员将伤病员置于仰卧位,救护人员骑跨在伤病员髋部两侧。一只手的掌根置于伤病员腹部正中线、脐上方两横指处,不要触及剑突。另一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两手合力快速

26、向内、向上有节奏冲击伤病员的腹部,连续5次,重复操作若干次。检查口腔,如异物被冲出,迅速用手将异物取出。检查呼吸心跳,如无,立即CPR。3.互救胸部冲击法:适用于不宜采用腹部冲击法的伤病员,如肥胖者、孕妇等。(1)立位胸部冲击法操作方法:救护人员站在伤病员的背后,两臂从伤病员腋下环绕其胸部。一手握空心拳,将拳眼置于伤病员胸骨中部,注意避开肋骨缘及剑突。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向内、向上有节奏冲击5次。重复操作若干次,检查异物是否排出。(2)仰卧位胸部冲击法操作方法:用于意识不清的伤病员。救护人员将伤病员置于仰卧体位,并骑在伤病员髋部两侧。胸部冲击部位与胸外心脏按压部位相同。两手的掌根重叠,快速有节奏冲

27、击5次。检查呼吸、心跳,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CPR。(二)儿童救治法询问伤病员是否有异物梗塞?需要帮助吗?清醒者采用立位腹部冲击,意识不清者采用仰卧位腹部冲击。1.操作方法与成人相同。2.检查口腔,如异物排出,迅速用手取出异物。3.若阻塞物未能排出,重复操作13次。4.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CPR。(三)婴儿救治法:背部叩击法1.救护人员将婴儿的身体置于一侧的前臂上,同时手掌将后头颈部固定,头部低于躯干。2.用另一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并使婴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3.两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俯卧位。4.用手掌根向内、向上叩击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4次。5.两手及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为仰卧位。6.快

28、速冲击性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下方水平46次。7.检查口腔,如异物排出,迅速用手取出异物。8.若阻塞未能排出,重复进行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四)气道梗塞急救的注意事项1.尽早尽快识别气道异物梗塞的表现,迅速作出判断。2.实施腹部冲击,定位要准确,不要把手放在胸骨剑突上或肋缘下。3.腹部冲击要注意胃反流导致误吸。4.预防气道异物梗塞的发生,如将食物切成小条,缓慢完全咀嚼,儿童口含食物时不要跑步或玩耍等。5.气道异物梗塞的救治方法适用于医务工作者或经过红十字会救护技术培训,具有救护技能的救护人员在现场对伤病员的救护。第四章 胸痛胸痛(chest pain)多由胸部外伤或其他内脏疾病所致。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一)感染性疾病 胸壁的炎症感染如胸壁的皮肤化脓性感染、胸壁结核、带状疱疹、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膈下脓肿等。(二)缺血性疾病 常见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肺梗死等。(三)理化因素刺激和损伤 胸腔内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压迫,气管、气管内异物的刺激和胸部外伤,强酸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