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70.86KB ,
资源ID:3448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448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土木系认识实习.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土木系认识实习.docx

1、土木系认识实习学生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学院(系): 专 业: 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2014年 9 月 12 日认识实习所见及所思1,实习概况2014年9月1日至9月11日,我同xx级土木专业及建筑专业的同学跟随老师参加了认识实习。9月1日,我们参观了外滩历史建筑群,感受了历史建筑的特色与变迁。次日,我们参观了位于徐汇区的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了解了对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感受了一个精致的设计的诸多细节。9月3日,我们参观了朱家角古镇,了解了对古镇的开发情况。9月9日,我们参观了位于奉贤区的金汇港桥项目工地,了解了道路和桥梁工程施工方面的一些现状。第二天,我们来到松江的万科装配式

2、住宅工地,考察了装配式住宅的设计建造。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万科在上海南站的项目工地,了解了在基地周边比较复杂的条件下建筑的基础施工方法以及实际工程中填充墙、楼梯等部分的一些做法。通过这六天的实习,我既了解了建筑的知识,又在工地上体会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参观结束后,往往又意犹未尽,自己去查找资料,感到收获很大。对于工科,这大概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2,建筑学实习的感想2.1 在外滩看历史建筑变迁9月1日我们一行人顶着烈日参观了北起外白渡桥,南到延安东路的外滩历史建筑群。在这段不到两公里的狭长区域中,汇集了中、英、法、德、美等国家在不同时期的风格迥异的建筑物。从这些建筑物中,可以看到不同时期

3、的建筑物的特色。要深刻了解外滩建筑的各自特色,首先应当明确这些建筑的位置、建成时间与风格。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我搜集到一些信息。图1是外滩历史建筑的大致位置。表1是截至2007年的外滩部分历史建筑信息。通过对于表中所列信息的归纳分析,可以发现外滩现存建筑中最早的也是在1900年左右建成的,并且形式上是不同的文艺复兴风格。以招商局大楼(图2)为例,其立面从上到下是三段式:上部让人联想到希腊的梁柱式建筑;中部立有柱子,三层的似乎是带旋涡的爱奥尼亚式,二层的较为朴实,并且可以看出较上层的更为粗壮敦实,似乎是陶立克柱式;而最下面一段,则是宽敞的拱形窗户。这似乎是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的特点之一。不过其大门

4、处伸出的雨篷部分,就是典型的希腊式梁柱了。维特鲁威根据柱间距的不同,将建筑分为密柱式、窄柱式、正柱式、宽柱式、离柱式几种,柱间距分别为柱直径的1.5倍、1.52倍、2倍、3倍与4倍以上。而招商局大楼的柱子比较特殊,是两柱成一组,两组之间距离超过四倍的直径,而大约为一组宽度的两倍多。图1. 20世纪30年代外滩建筑表1. 外滩主要历史建筑图1中编号门牌号现名曾用名建筑风格建造时间结构设计者2中山东一路29号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巴洛克1912-1913钢砼英商通和洋行3中山东一路28号,北京东路2号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格林邮船大楼(一说怡泰大楼,笔者注)英国新古典派文艺复兴1921

5、-1922钢砼英商公和洋行4中山东一路27号外贸大楼怡和洋行大楼仿英国文艺复兴风格1920-1922钢砼英商马海洋行5中山东一路26号中国农业银行(一说扬子大楼,笔者注)扬子大楼折衷主义1918-1920钢砼英商公和洋行6中山东一路24号中国工商银行横滨正金银行大楼后文艺复兴1923-1924钢砼英商公和洋行7中山东一路23号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大楼民族特色1936-1937钢框架陆谦受,英商公和洋行8中山东一路20号和平饭店沙逊大厦装饰艺术派1926-1929钢框架英商公和洋行9中山东一路19号和平饭店汇中饭店新文艺复兴1906-1908混合英商玛礼逊洋行10中山东一路18号春江大楼麦加利银行大

6、楼文艺复兴1922-1923钢砼英商公和洋行11中山东一路17号友邦保险字林西报大楼文艺复兴1921-1923钢砼英商德和洋行12中山东一路16号招商银行台湾银行大楼日本近代西洋1924-1926钢砼英商德和洋行(未完)(续上表)13中山东一路15号外汇交易中心华俄道胜银行新古典派文艺复兴1899-1902混合德商培高洋行14中山东一路14号上海总工会交通银行大楼装饰艺术派1946-1948钢砼鸿达洋行,华盖建筑师事务所修改15中山东一路13号海关大楼江海关希腊式新古典主义1925-1927钢框架英商公和洋行16中山东一路10-12号浦发银行汇丰银行大楼英国新古典派希腊式1921-1923钢框

7、架英商公和洋行17中山东一路9号招商局旗昌洋行(又说大利、招商局)大楼仿文艺复兴1901砖木英商玛礼逊洋行18中山东一路7号泰国盘古银行大北电报公司、中国通商银行大楼法国文艺复兴1906混合英商通和洋行19中山东一路6号元芳大楼中国通商银行英国哥特式1906砖木英商玛礼逊洋行20中山东一路5号华夏银行日清大楼日本近代西洋1921-1925钢砼英商德和洋行21中山东一路3号有利大楼有利银行大楼文艺复兴1916钢框架英商公和洋行22中山东一路2号东风饭店上海总会英国古典主义1909-1910钢砼英商马海洋行23中山东一路1号太平洋保险亚细亚大楼折衷主义1913-1916钢砼英商马海洋行图2. 招商

8、局大楼这样的宽柱距在外滩的大多数建筑中都出现过。这种现象是由建筑材料性能的改善引起的。招商局大楼仍然采用了砖木结构,因此其体量较小。而1910年以后的建筑,如上海总会,由于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材料,梁的抗弯性能增强,跨度就大大增加了。1910年以前的六幢建筑,除了文艺复兴风格以外,英国古典主义(上海总会)与英国哥特式风格(通商银行)也出现过。并且这一阶段的建筑设计方以英国公司为主。1910年到1920年间建成的四幢建筑,结构形式都是钢砼或钢框架。建筑风格也比较多样,出现了折衷主义(如亚细亚大楼)与巴洛克风格(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就直观感受而言,巴洛克风格的建筑装饰较为丰富,运用了大量拱形结构,形式

9、优美;而折衷主义虽然也保留一些装饰,但显得较为含蓄,还有三角形的雨篷等古典元素。1920年至193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在外滩连续落成了十幢大楼。建筑风格仍以古典主义、文艺复兴风格为主,不过一些建筑的装饰更加简洁了。此外还出现了日本近代西洋风格与装饰艺术派风格。日本近代西洋风格在装饰上比较简约,而且有回形图案等带有东方色彩的元素。装饰艺术派的沙逊大厦则不着文饰,显得干净利落,似乎在宣布一个新的趋势的到来。只是外滩似乎错过了这个新趋势。在1930年以后,外滩仅再填两幢楼房。中国银行大楼的花格窗、飞檐等元素,体现了中国民族特色。交通银行大楼则应其竖线条而显得与众不同。1930年后的大楼,都

10、以简洁的竖线条为特色,给人以高耸入云之感。外滩历史建筑体现了二十世纪初到四十年代的建筑发展历程。在这一时期,钢材与钢筋混凝土替代了砖木,成为主要的结构材料。然而,我们看到的建筑风格的转变却是缓慢的。这让我想到桥梁的发展。当铸铁最开始被用于桥梁时,桥梁的节点构造仍是借鉴木桥的,以至于产生了一些类似榫卯的相互穿插的构件。形式的转变总是落后于技术的转变,这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2.2 在龙美术馆看老工业区改造与建筑设计的细节龙美术馆西岸馆座落于黄浦江畔,基地原为运煤码头。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美术馆的设计也充满了简约的工业气息。然而,在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设计中,却处处透露出精致与考究。龙美术馆试图“挖掘

11、建筑与场地原本的工业文明之间可能的关联”,因此不难理解美术馆处处透露出的简约粗犷的设计风格。入口两旁排成一列的巨大的煤漏斗,与布满整齐的螺栓孔的清水混凝土墙体相呼应。高达十多米的伞状结构通过在空间中的重复排列围合空间,表现出工业化的重复性特点。酷似通风管道的楼梯(图3),行走在上面如同穿梭在流水线上通过对场地原有事物的象征性地再现,龙美术馆同过去发生了联系。图3. 类似通风管道的楼梯正如清水混凝土表面看上去粗糙,实际建造时却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一样,尽管龙美术馆看似同一元素的简单重复,实际在细节上却是处处有文章。一个令人难忘的细节就是建筑的墙面没有一丝管线的痕迹,所有的设备管线都收入了墙体之

12、中,包括通风管道,也是嵌入地板中(图4),干净利落。不过这样的设计,是否会对设备的增添、维修与改造造成困难,也是建筑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可能随着建筑信息模型的普及,设备安置的难度将会下降,更多像龙美术馆这样的优美设计会出现。图4. 通风管道清水混凝土的质感,以及大片的开窗,带给龙美术馆独特的光影效果(图5)。伞拱形结构的弧面,造成了光线在流淌的感觉。而伞拱下自然围合出的巨大窗口,引入天光,又营造了类似教堂的静谧气氛。不过,开窗引入的大量直射光(硬光),照射在画作上,造成严重的反光,影响到了对作品的欣赏,这恐怕是建筑师没有想到的地方。如果在窗口处加一些类似照壁的结构,将光线减弱,或者在正对窗的位置

13、改放一些不易反光的作品,可能会更好。教堂建筑中有意让光线照射到基督受难像上,但教堂中花窗引入的光线,恐怕没有这么强的。在光影方面,另一个特色之处就是镂空花纹幕墙的运用。美术馆外墙包裹了金属波浪形网格,在阳光照耀下,投射出点点光斑,颇有伊斯兰清真寺的意味(图6)。作为艺术品展示的处所,建筑也需要保持低调。龙美术馆在这一点上也做得比较好。展示当代艺术品的区域,其拱状的建筑结构完全暴露出来,置身其中有如行走在殿堂之中,一种肃穆的感觉油然而生。而展示古代藏品的区域,通过吊顶压低净高,给人以微微的压迫感,使人感到仿佛深入地下,与古代艺术亲密接触。如果把古代藏品安置在拱形的巨大空间之下,可能略显空旷;而如

14、果把现代艺术品摆放到博物馆似的展厅之中,则恐怕尽显平庸。图5. 光影效果图6. 网格光斑效果此外,美术馆各处的介绍与引导标志都相当低调。特别是现代艺术展示区,所有的文字介绍都采用与墙面相近的颜色,似乎在刻意淡化文字的存在。除了上述这些,龙美术馆在流线与交通的设计以及结构与形式的结合等方面都有许多特色之处。囿于知识不足,有许多特色之处虽然心中有感,却口讷不能言。或许有些美妙之处,就只能亲身体会了。旧工业区的改造,随着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更新升级,一定会越来越受重视。从德国的鲁尔区,到岐江公园,再到徐汇的滨江地区,旧工业区改造体现出许多共通之处。比如,对原有工业记忆的选择性保留,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恢复。

15、龙美术馆,在对基地原有场景的扬弃上面,做得很有特色。至于生态保护,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看到周边尚未成气候的绿化,恐怕生态建设仍长路漫漫。2.3 在朱家角看古镇改造9月3日,我们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来到江南水乡古镇朱家角。古镇的现代化改造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一片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街区,既要保留旧有的风貌与文化底蕴,又要完善城镇的各项职能。在朱家角,我们看到了两种方案。第一种就是另外开辟新城区。这种方案在许多地方(如青岛)都实施过。在朱家角,也有一片新区,完全作为市政功能区使用。朱家角市民中心是一片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建筑。尽管建筑似乎采用了轻盈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师却仿佛要通过青砖、木材等材料

16、的运用,给建筑一种厚重感。这大概是为了同江南水乡的环境相搭配。从建筑的立面看(图7),坡屋顶似乎要还原往昔水乡的剪影。总的来说,在应用了漏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段后,这一片坡屋顶建筑还是比较符合江南园林风格的。图7. 朱家角市民中心立面图不过,其旁边的朱家角图书馆就显得有些奇怪了。作为一个球形建筑,它与周边建筑格格不入。并且其结构也不够简,充满了曲梁以及偏心构件。也许,一座类似于宁波博物馆的较为方正的建筑更加适合这个位置。这就是建新区的特点,充满不确定与发挥的空间。而对于朱家角老城的改造,约束就大了许多。朱家角的老建筑,大都改成了饭店、商铺。建筑的门楹、瓦当虽不算精美,也大多保留下来了。不过

17、,当老屋改成时尚酒吧(图8)和星巴克时,恐怕老屋所承载的生活方式就要消失了。当一个建筑与人的旧有关系消失时,老房子的精髓还在吗?老建筑的保存,大概还要与旧的生活方式的保存相结合的(图9)。一个非常好的事情是有多座古桥保留下来。朱家角的桥种类很多。有石板桥,单孔拱桥,多孔拱桥等。尽管石板桥在形式上不是很优美,但在技术上是很稀有的。因为石板的抗弯性能比较差。或许除了桥板外,石栏杆也承受了一部分弯矩?这是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图8. 老建筑的保存图9. 生活方式的保存然而,似乎古桥景观的保护仍有不足之处。比如河边突出的楼阁竟挡住了桥基,实在略煞风景(图10)。图10. 水边餐厅与古桥的关系总之,对古城区

18、的保护既要以人为本,尊重当地特有的生活,又要注意合理规划引导,不能任由城镇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老城开发究竟何所适从,需要所有人的思考。3,施工实习总结9月9日,我们土木系与建筑系的同学一起参观了奉贤区金汇港桥项目基地。首先参观的是一座系杆拱桥。系杆拱桥由拱肋、系杆、吊柱等部分组成,通过系杆承受拱脚的水平推力。据介绍,这种桥梁的关键在于吊柱的三次张拉。在张拉过程中,要通过传感器(图11),观测柱中的拉力情况。对于这座桥,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它的拱是向外倾斜的。这就对控制吊柱中的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吊柱的拉力又兼有控制拱自重产生的弯矩的作用了。因此,在建造过程中,也是先建造箱梁,再安装拱,

19、最后张拉的顺序。这个结构不是最为经济的,但是还算是比较新颖美观的。这说明,桥梁设计不光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其美观程度也是在考虑范围之内的。的确,桥梁设计者也会考虑比例等美学因素。在匆匆地参观过这座桥后,我们又赶到金海北路新建工程的工地上。这里正在进行道路填方处理。有些地方一层厚厚的灰土已经铺好压实了。灰土就是生石灰与土进行混合的产物。混合好的灰土再用压路机压实,就是道路的坚实基础了。如果生石灰与土比例调得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局部含水量过多,从而膨胀开裂(图12),将来对铺在上层的沥青等材料也会造成影响。看来在道路工程领域,也是充满了各种技术上的挑战的。图11. 传感器引线图12. 疑似回弹土引起

20、的裂缝路边的下水道、电缆井都已经修好了。据介绍,井盖的标高就是修好的路面标高。从一个露出砖体的窨井上(图13),大概可以推算一下铺路的厚度。如果这个窨井用标准转砌成,整个窨井大约是六个砖的宽度,那么这个窨井高就有720mm,也就是后面铺的各层厚度。可见铺装层是很厚的。据介绍,道路路基要在灰土的基础上再铺设不同级配的碎石,然后再在此之上铺不同的沥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路面不会出现开裂等问题。在道路的尽头还有一座在建的桥。桥墩与桥台都已经安放好了。据介绍,台背回填是要求比较高的一道工序。因为土和混凝土浇筑物的沉降特性不同,土的沉降要远远大于桥台的,因此这一段路基压实度要求也较高。此外,还有混凝土搭

21、板的构造,也是为了缓解沉降对车辆通行的影响而设计的。次日,我们参观了位于松江的万科装配式建筑。在工地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质量控制指标。一直以来,建筑业的精度要求相对机械等领域来说不是很高,但是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标准化的要求一定会不断上升。万科的装配式建筑就是这个趋势的一个体现。在桥梁领域也是这样的。在埃菲尔等人的努力下,桥梁设计制造在19世纪末走上了系统化的道路。这时的桥梁部件都是标准化的,施工的精度也开始不断提高。图13. 窨井伴随标准化的还有机械化。我们这次得以近距离观察大型塔吊等施工机械。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塔吊通过液压装置自己抬升,以及塔吊通过支架“扶着”建筑的墙面。装配式建

22、筑要处理的两个问题是抗震与渗漏。据介绍,装配式建筑在建造时对于节点、构造柱、接缝等仍然是现浇的处理方式,这样加固了节点,也解决了接缝的防漏问题。我在实地参观过程中,看到建筑中窗框与墙面相接的地方都用金属连接件固定(图14),可见建设方对于质量要求之高。9月11日,我们参观了万科上海南站项目。这个项目距离地铁一号线19米,因此在施工上还是很有难度的。据介绍,开挖地基时没有整个挖开来,而是分成了九个坑,分别开挖,当一个坑地下结构建好以后,再挖旁边的坑,这样防止在土压力作用下的变形或塌陷。同时,在挖一个坑时,要先在周围打桩,做好围护结构,然后再开挖。挖到一定深度,还要安装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装置,以撑

23、住围护结构,防止其较大的变形。我们参观时,看到工人正在为最后一个坑的围护结构绑扎钢筋。在施工顺序上,这个工程采取了先施工塔楼,后施工裙楼的方案。因为塔楼比较重,沉降比较厉害,先施工使其先沉降到位,这样后施工的裙楼与之错开的高差就不会很大了。这样的施工顺序,又决定了沉降缝的位置。在场地外,我们又看到了施工的各种样板。有砌体墙、幕墙、楼梯、剪力墙以及屋面等。图14. 窗框与墙面连接处比如木梁体系模板,据介绍是由清水混凝土的体系改进而来的,做出来的混凝土表面十分细腻光滑。还有填充墙样板,也很有意思。现在禁止使用粘土砖,因此填充墙都是一种泡沫混凝土。从样板上,我看到了圈梁、构造柱、门过梁以及开槽的做法

24、,这些在书上也有介绍,但是实地观察更为直观。不过像墙面的处理,就是比较新鲜的。由于使用了比较特殊的砌块,墙面的做法也就和教科书里的不太一样了。砌块外面要铺一层网格布,以防止砌块与砂浆层之间因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发生错动开裂。在网格布之上要刷上砂浆、界面剂等。我想起前一天在装配式建筑工地看到砌块上直接喷了像是砂浆一样的东西,当时问带队的工程师那是什么,回答说是界面剂。在这里界面剂是喷在网格布之上的,似乎是不同的做法?还有屋面样板,由于屋顶防水、防热胀冷缩要求更严格,各层也就做得更为严实。值得注意的是屋面保温用的泡沫塑料,是A级防火的。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个项目的结构是框架剪力墙体系。从外观上

25、看,外面有许多框架柱,里面依稀可见剪力墙。框架可以带来较大开间,因此在这种商业建筑中也是常见的吧。总之,在工地上可以见到许多实际使用的东西。这些是书上很少会有的。作为工科学生,应当经常到实践中去。4,实习感想洋洋洒洒几千字竟已写就。除了上文所载所思所感以外,实习对专业学习的启发有哪些呢?首先是一个好的土木工程师所应当具备的素质。除了专业技能以外,一个土木工程师必须要对历史与文化、对人与社会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工程师在进行设计时,也要考虑到美观,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其次就是要重视实践。我们在万科工地见到一位工程师,他从设计院来到房地产企业。他告诉我们,在设计院多是与图纸打交道,只有在工地,才

26、能真正了解各种实际做法。并且在实践中要多看多问,这样才能有最大的收获。第三就是要重视细节。无论是建筑师对建筑的处理,还是工程师在建造时对结构构造的设计,都是十分细致的工作。比如一个简单的幕墙结构,其截面是异常复杂的。而在细节之中,建筑结构的美感就体现出来了。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时刻记住这三点,注意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注意细节与美感,注意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最后,感谢带队老师的耐心指导与辛勤陪伴。实习活动给我带来很大收获,与老师的辛劳也是密不可分的。5,附录参考文献1 巴里伯格多尔;周玉鹏 译.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 柳亦春.在时间中建造空间记龙美术馆西岸馆OL.2014-9-2.3马达思班建筑.朱家角行政中心OL.2014-9-3.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