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25.44KB ,
资源ID:34500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4500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岩土工程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

1、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并将结构反馈到施工过程中。结合本管段隧道的施工特点及设计要求,特制定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以指导隧道施工。1 监控测量的目的 (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明确工程施工对地层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把握施工过程中结构所处的安全状态。 (2)、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的不足,并把监控量测结果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在是够过程中,及时掌握地层和支护结构的变位与受力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比如改变施工方法、选择相应辅助工法、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机、调整开挖步序、修正支护参数等,以避免出现施工事故。 (3)、对工程施工

2、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监控,判断浅埋暗挖法施工队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寻求预防的办法。 (4)、修改工程设计。监控量测除了表明工程的质量状况外,研究监控量测工程状况的累积记录,有助于对工程设计进行修改,并通过观测数据域理论上及试验中预测的工程特性指标的比较,了解设计的合理程度。2、量测的意义(1)在施工过程中对前进的开挖工作面附近围岩的岩石性质、状态进行目测,掌握围岩动态,以及围岩的施工力学性能,了解支护结构在不同工况时的受力状态和应力分布,及时改进支护,对围岩稳定性、安全性作出评价来指导现场施工。(2)通过施工和环境监测进行信息反馈及预测预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指导现场施工,确保隧道施工

3、的安全与质量和工程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3)验证支护结构型式、支护参数的合理性,对支护结构、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及其安全性作出评价及建议,为确定二次支护时间提供依据。(4)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为修改变更设计、调整施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三、监控量测工作的原则和要求监控测量工作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和监测,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时调整量测项目和内容。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到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应作为施工组织设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施工工序,并贯穿施工的全过程,为施工管理及时提供信息 。开工前应根据隧道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支

4、护类型和参数、工期安排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等编制量测计划。编制内容应包括:量测项目、量测仪器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反馈方法及组织机构、管理体系等。现场应成立专门监控量测小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监测、数据处理和仪器维修保养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四、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控制基准1、监控量测手段 本标段主要采用精密水准仪、收敛仪、全站仪等先进测量设备对隧道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围岩收敛、断面变化等监控项目进行量测。2、监控流程监控流程见监控量测流程框图监控量测流程框图3、监控量测程序和项目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表序号项目名称方法、要求及工具测试时间115天16天1个月13个月3个

5、月以上1地质和支护状态观察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缝观察描述,地质罗盘每次机械或人工开挖及初期支护后2洞内周边水平收敛位移量测采用隧道周边位移计量测。开挖后安设收敛杆件,收敛杆件埋入土地深度不小于40cm12次每天1次每2天12次每周13次每月3拱顶下沉及底部上鼓、仰拱填充面高程测量各测点设固定桩、在开挖或第一次喷砼完成后迅速完成,采用水准仪、水准尺超平测量。应和地面相应位置点同时进行。填充面固定桩在填充砼完成后设置4洞口及浅埋段、洞顶地表沉陷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砼桩及水准基点要求按“铁路测量技术规范”。桩底应埋设于冻结线以下3050cm。沉陷超平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进洞前应将所有纵、横

6、断面方向桩全部超平一次。(2)开挖至量测断面前20m、10m、5m、时(3)、开挖至量测断面时(4)开挖超过量测断面5m、10m、20m时(5)至衬砌前,每天测量一次。当出现沉陷值突然变大时,增加测量次数,进行监视。(6)衬砌后,应根据沉陷情况继续量测一段时间一次每天监控量测选测项目表方法及工具测点布置检测目的检测频率支护、衬砌内应力、表面应力及裂隙量测混凝土内应变计、应力计、压力计每代表性地段量测,每断面宜为9个测点监测结构成承受荷载、了解结构受力情况,判断结构的安全(1)开挖面距监测断面前后12时,12次/d(2)开挖面距监测断面前后30时,1次/周围岩内部位移(洞内设点)洞内钻孔安设单点

7、、多点式位移计每1050m一个断面,每断面5个测点了解施工过程中地层不同深度的变形情况,研究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规律钢支撑内力及外力支柱压力计或其他测力计每1050m钢拱支撑一对测力计及时掌握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钢支撑的内力(弯矩、轴力)二次衬砌压应力量测压力盒每一围岩段选一组每组25个点每断面711个测点了解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结构的内力分布情况4、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类别监测项目监测仪器监测频率必测项目开挖地层与支护结构状态地质素描及拱架支护状态观察每一次开挖距开挖面小于2B时每天12次距开挖面小于5B时每两天1次距开挖面大于5B时每周1次拱顶下沉水准仪和水准尺每8米一个断面地面沉降水平仪和水准

8、仪每50米或100米一个断面支护周边净空收敛收敛计每8米一个断面、每个断面2个测点 选测项目 土体与支护结构间压力、初衬与二衬压力土压力盒选择代表性的地段设监测断面,每个断面6个测点钢筋格栅拱架内力钢筋计选择代表性的地段设监测断面,每个断面48个测点初期支护、二次支护内力及表面应力混凝土应变计选择代表性的地段设监测断面,每个断面813个测点孔隙水压力刚弦式孔隙水压力计和拱顶下沉断面一致(1) 开挖底层及支护状况观察与描述 观察检测开挖地层,同时对其进行描述和填表,记录下围岩中的地质情况:岩性、岩层产状、裂隙、地下水情况、围岩完整性与稳定性。现场可以判断围岩级别是否和设计情况吻合,有条件的应采用

9、拍照摄像,同时测量出地下水的流量;并监控围岩的支护效果。(2) 拱顶下沉测量 拱顶下沉测量是在隧道开挖毛洞的拱顶及轴线左右各几个个带挂钩的锚桩,测桩埋设深度30cm,钻孔直径42,用快凝水泥或早强锚固剂固定,测桩头需设保护罩。该测量通过一个测量相对基准点,用精密水准仪和测微器、配合铟瓦合金尺用倒尺法测量拱顶下沉。(3) 地面沉降测点通常是施工前在结构对应的地面沿纵向中线位置间隔一定距离提前布设的。一般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监控量测主断面,按一定间隔布设测点,进行监控量测,布点范围为2.53.0倍洞径。测点间距为25米。(4) 周边收敛位移测量 隧道开挖以后,在预设点的断面,沿隧道周边部位分别埋设

10、测线、测桩,测桩埋设深度30cm,钻孔直径42,用快凝水泥或早强锚固剂固定,测桩头设保护罩。测线每断面布设上下2条、测桩每断面2对共4根。采用钢尺式周边收敛仪来测量周边收敛变形。选测项目 隧道选测项目监控测量断面布置3.1.2.1 锚杆轴力测量 锚杆轴力计安装与拱架应力计安装基本相同,在锚杆待测部位并联焊接钢筋计,焊接时应对轴力计采取降温措施。3.1.2.3 围岩内部位移测量 该测量是用具有35点钻孔伸长计的多点位移计进行测量,每一测量断面布设35组测点。其目的是了解隧道围岩的松弛区、位移量及围岩应力分布,为准确判断围岩的变化发展提供数据。3.1.2.4 围岩压力的测量 围岩压力测量主要是把压

11、力盒布设在围岩与初支中间,为了测围岩压力;另外把压力盒布设在初支与二衬之间,为了测两层支护间的压力。在测点布设实践中要把测点分别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断面的关键部位上,同时对各测点逐一进行编号。在埋设压力盒时,应该使压力盒的受压面朝着围岩方向。在隧道壁面,如果测围岩施加给喷砼层的径向压力时,可以用水泥砂浆把压力盒固定在岩石面上,然后施作喷砼层,注意请不要使压力盒和喷砼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压力盒与围岩受压面在一起贴紧。围岩压力测试的主要是为了判断复合式衬砌中围岩载荷的大小,为了判断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各自分担围岩压力的情况。3.1.2.5 支护混凝土内应力测量 支护混凝土内应力测量是为了了解支护衬砌内的

12、受力状态。在衬砌的内外层钢筋中成对布设。安装前要在主筋待测部位将钢弦式应力计并联焊接上,施工中应注意在焊接中对应力计淋水降温,同时对应力计编号并记录下应力计型号,使用透明胶布将写在纸上的编号粘贴在导线上。5、监控量测点布置及方法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观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沉降测点在隧道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0+B, 其测点布置如下示意图量测范围H025mB基准点45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纵向测点间距(m)2B Ho2.5B2050B Ho2B1020HoB510注:Ho为隧道埋深; B为隧道最大开挖宽度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围岩

13、收敛)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根据设计要求,级围岩每5m、级围岩每10m、级围岩每30m、级围岩每50m布设一个断面,第一个监测断面布置在明暗洞交界里程往洞内方向2m处,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布置在拱顶轴线附近。隧底隆起观测点布设在仰拱中心,与拱顶下沉观测点在同一量测断面上。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量测点布置见下图。6、施工监测管理(1) 工程施工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尤其危房建筑) 及工程的施工进度,编制详细的监测实施作业计划及其相应的保证措施。纳入施工生产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批准。(2) 成立专门的监测小组,保证监测人员有确定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监测工具,确保监测成果及时准

14、确。(3) 施工监测紧密结合施工步骤,测出每一施工步骤时的变形影响,同时计算出各测点的累计变形。(4) 监测人员及时整理分析监测数据,绘制各种变形和时间的关系曲线,预测变形发展趋向,及时向总工程师、监理和业主汇报,若发现异常情况,随时与监理、业主联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步骤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五、数据处理、分析及应用(1).绘制位移时间关系曲线,根据曲线形态判断围岩的稳定情况。当位移时间关系曲线趋于平缓时(如图A),变形速率不断下降,表明围岩趋于稳定,支护是安全的,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推算最终位移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当位移曲线出

15、现反弯点时(如图B),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2)回归分析由于量测的偶然误差所造成的离散性,绘制的散点图是上下波动和不规则的, 因此必须对量测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处理-回归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获得合理的典型曲线,并以相应的数字公式进行描述。回归分析是目前时测数据数学处理的主要方法,通过量测数据回归分析可以预测最终位移值和位移速率。目前常采用以下函数作为回归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双曲函数:式中: u某一时刻变形值(mm); A、B回归系数; t量测时间; t0测点初读数距开挖时的时间(d); T量测时距开挖时的时间(d)。监

16、测数据处理方法对围岩及支护状态观测,详细记录洞内各项作业、时间与进尺,描绘每一开挖断面的工程地质断面和水文地质断面,记录描述支护厚度、质量等情况。每周绘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纵向剖面图。对洞内变形和支护格栅应力,记录填写日变化量和累计量的日报表,绘制累计变化量与时间、累计变化量与进尺关系散点图,按下述函数关系:= A1g(1 + T)= A1ge -B/T= T/ (A + B T)= A(e -B/T -eB/T)= AT2 + B T + C变形值或应力值;T 量测时间或开挖进尺; A、B 、C 回归常数。 分别对各变形值和应力值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曲线的拟合好坏程度,即选择相关系数或方差

17、最小的函数为该量测数据的回归拟合曲线,并求得回归趋势,对洞室稳定和支护状态进行预测和判断。 对于地表沉降观测,除对各断面最大沉降点进行如同洞内变形观测点一样绘制沉降与时间、沉降与进尺关系散点和回归分析外,尚需绘制各量测断面各测点的沉降关系即沉降槽曲线,绘制最大沉降点沿隧道纵向的沉降关系曲线。 对孔隙水压力和结构振动测试,记录填写日报表,绘制量测值与开挖进尺的关系曲线。六、监控量测管理基准围岩稳定性应根据量测结果按下列指标进行综合判别: 1)最大位移; 2)位移变化速率; 3)位移速率变化趋势 (加速度); 4)初期支护所受的应力、应变、压力 。控制范围控制标准地表下沉I、II类围岩3OmmII

18、I、IV类围岩20mm拱顶下沉及净空收敛I类围岩50mmII类围岩30mm位移速度5mm/day3mm/day建筑物倾斜全线31、根据最大位移判断实测最大位移值不应大于隧道的极限位移,并按下表位移管理等级进行施工。为了确保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不侵入二次衬砌空间,一般情况下,宜将隧道的设计预留变形量作为极限位移,进行控制。同时设计预留变形量应根据监测结果不断修正。管理等级管 理 位 移施工状态U0Un/3可正常施工(Un/3)U0(2Un/3)应加强支护U0(2Un/3)应采取特殊措施U0-实测位移值 Un-最大允许位移值2、根据位移变化速率判断 净空变化速率持续大于1.0mm/d时,围岩处于急剧

19、变形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系统;净空变化速率持续在0.21.0mm/d时,应加强观察,做好加固围岩的准备;当净空变化速率小于0.2mm/d时,围岩达到基本稳定,在高地应力、岩溶地层和挤压性围岩等不良地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判断标准,防止结构突然失稳或破坏。3、根据位移速率变化趋势来判断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下降时(du2/d2t0),围岩趋于稳定状态;当围岩位移速率保持不变时(du2/d2t=0),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上升时(du2/d2t0),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掘进,采取措施。4、根据初期支护所受的应力、应变、压力来判别 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压力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大于或等于0.8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压力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小于0.8时,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参考文献:1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监测与信息反馈技术,刘招伟主编,科学出版社;2地下工程浅埋暗挖通论,王梦恕,安徽教育出版社社;3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杨其新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4地下建筑结构,朱合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隧道工程设计要点集,关宝树,人民交通出版社;6.岩土工程,汤康敏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7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1);8各种隧道设计标准图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