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3.16KB ,
资源ID:34918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4918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试论杜甫诗歌艺术表现手法.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试论杜甫诗歌艺术表现手法.docx

1、试论杜甫诗歌艺术表现手法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歌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杜甫的诗歌继承和 发展了从诗经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放在自己的艺 术熔炉里加以提炼、铸造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诗风:“沉郁顿挫”,在思 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都达到空前的高度, 为后代诗人指出一条通 向现实主义、通向人民生活的创作道路。一、在思想内容上,杜甫诗歌现实主义核心是关注人民疾苦,主 题是忠君、爱国、爱民。(一)关注民生疾苦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核心内容。 杜甫深受 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歌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是中国古典 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典范。他敢于接近劳动人民,也喜欢劳动,甚至 愿

2、为广大人民的幸福而牺牲自己。在安史之乱前后的特定历史背景 下,杜甫的仁政爱民思想是通过忧国忧民的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 他的喜忧是随着时势的变化而显露出来。诗人在春望中透露出强烈 的爱国情感。洗兵马对国家整体形势的转危为安表示无比的兴奋 和乐观。诗人在担任左拾遗时,更是忠于职守,勤于国事,如春宿 左省“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在蜀相中缅怀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抒发壮志未酬的悲伤。诸将五首和秋兴八首,痛感朝廷没有远见, 将帅平庸无能,并对藩镇拥兵割据的现实深怀忧虑,悲叹自己“不眠 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十年长安的蹉跎困顿生活,使 杜甫更

3、能深入地体察民疾。在他的诗行中形象地描述了百姓遭受苦难 的根源:一是赋税太重,二是官吏贪污盘剥,三是统治者奢侈浪费。 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也更加深了杜甫的忧虑。(二)忠君、爱国、爱民的儒家思想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 主题。杜甫虽然也写了“唐尧真有圣,野圣,野知”、“天子多恩泽, 苍生转寂寥!”等诗句直接讽刺皇帝,但仍接受了儒家的忠君思想, 对皇帝存在着很大的企望,希望通过皇帝“下令减征赋”来“各使苍 生有环堵”,使国家走向强盛。杜甫在多年饥寒的生活体验中,更同 情人民。有时一想到人民的痛苦,他就忘记了自己,甚至不惜牺牲自 己的生命。在“幼子饥已卒”的情况下,他想的却是:“生常免租税

4、, 名不隶征伐默思夫业徒,因念远戎卒”。当茅屋为秋风所破时, 他发出了宁愿“冻死”来换取普天下穷苦人民的温暖这样的宏愿。二、在表现手法上,杜甫诗歌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特色重在抒写 现实人生,感事与写意有机结合,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一)以小见大,通过细节描写来揭示生活的本质,呈现社会历 史的整体风貌。例如,“三吏”、“三别”以组诗的形式,通过具体事 件来显示世情。石壕吏描述了动乱年代官府用非常手段“夜捉人” 去“急应河阳役”的特殊事件。反映了一家之中三男戍,二男死,孙 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的悲惨现实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 不仅村野老妇要上战场,连十八以下的中男(新安吏),“子孙尽亡

5、 尽”的老翁(垂老别),冈以战场“归来寻旧蹊”,又遇“家乡既荡 尽”,“人身无家别”的独身汉(无家别),“暮婚晨告别”(新婚别) 的新郎都要上前线,一个个具体的事件组成一幅巢代倾无完卵的社会文体图景,形象地呈现了安史之乱中唐朝的社会现实。 杜甫诗歌以小 见大的写法体现在经细节描绘来揭示生活本质。(二) 因叙声感,因感生议,感事与写意有机地结合。杜诗因事 生感,推己及人及世。诗人在回奉探家时,耳闻目睹华清宫内君臣宴 乐而联想到“寒女”的置帛纳税;由听说达官贵人生活的骄奢而概括 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对立的社会现象;又由自己“入 门闻号啕,幼子饥忆卒”的遭遇联想到自己享受“生常免租税,

6、各不 隶征伐”的待遇还如此辛酸,平民百姓的遭遇可想而知,因而“默思 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又呈吴郎替打枣的寡妇向吴郎求情。他将 心比心,深切地感受到四海涂炭的时运给百姓造成的灾难。 他富感于 叙。如兵车行诗人对统治者开边政策的否定和对民生痛苦的同情, 完全寄寓在咸阳桥边送别征人,“道旁过者”与“行人”的问答,青 海边古战场新鬼喊冤旧鬼哭的描写叙述之中。如在春望一诗中,诗人把安史之乱长安陷落的国事虚化为一年一度的春景, 诗人触景生 情,感慨万端。(三) 百转千回、反复咏叹的内心、思想情怀抒情方式,形成了以沉郁顿挫为主导的艺术风格。如北征)自己离别朝庭的忧虑,沿 途所见田野的荒芜,战争白骨遍地,百

7、姓受难的景象,家中饥寒交迫 的情形,思虑国家借用回纥兵力平叛以求时局的变化, 表达对肃宗中 兴的期望,感情深沉复杂,忧虑中有讽刺。 自京赴奉先县五百字、壮游、洗兵马、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 三十韵等,都通过这种百转千回的抒情方式抒发出丰富复杂、深沉 博大的思想情怀,形成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的主导风格。三、 在文学史上,杜甫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缘 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杜甫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 优良传统,并把现实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 杜甫继 承了古体诗的创作成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摆脱了

8、乐府古调的拘 束。在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描写、叙述、议论的表达方式,概括典 型事件的场景,描写真实的生活细节和刻画人物的心理, 记叙与议论 相结合,溶抒情于叙事中等。他掌握和利用了当时所有的一切诗体, 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胡震亨唐 音癸签卷十说杜甫七律与诸家异者有五,其中之一则是“杜诗无所 不入”,凡是别人能写文章的素材,杜甫都可以用诗的形式来写。他 还广泛地吸收前人成功的艺术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撷取了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以及同时代的文学成果,总结丰富的社 会人生阅历,使诗歌内容博大精深。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学习古人,本着汉乐府“缘事而发”的

9、现实主义精神开创新题, 直接开创了中唐新乐府的先声,为后代诗人指出了一条通向现实、 通 向人民生活的创作道路。四、 杜甫是我国封建时代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继承了诗 经、乐府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加以发展和提高。他以进步的儒家思想和精湛的艺术, 深刻地、多方面地反映了国家的 重大事件,描写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生活真实, 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 志和要求,从而揭露了自开元、天宝以来将近四十年间的那个动乱时 代的历史面貌,为我们创造了“千汇万状”的诗歌作品,把我国现实 主义的诗歌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有人认为像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 就创作方法上说,恐怕不是某 一流派所能够概括的。诚然,

10、杜甫自己在论诗时就说过: “窃攀屈宋宜方驾”,又说过:“别裁伪体亲风雅。”(戏为六绝句)在赞美陈 子昂时也说自己“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 悬。”(陈拾遗故宅)可见杜甫对于我国古典诗歌中代表现实主义 传统的风、雅和代表浪漫主义传统的屈原、宋玉,都曾经给以 很高的评价。同时,我们在杜甫少数的作品中,也看到他们具有浪漫 主义的某些因素一一或者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 或者具有它的表现手 法。如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唐代强盛 时期知识分子奋发向上、藐视一切的精神;如房兵曹胡马中的“所 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以及高都护骢 马行中的“此马临阵

11、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青丝络头为君 老,何由却出横门道?”等处,作者都以托物咏怀的手法,表现了驰 驱沙场、建立功业的英雄壮志。这也就是他在前出塞九首中所明 白地说了出来的“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的那种精神;在饮中 八仙歌中,他通过对八个放纵不羁的酒徒的描写,以生动的形象表 现了当时知识分子藐视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 要求个性解放和返于自 然的精神;在洗兵马中,他说:“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 不用! ”在蚕谷行中,他又说:“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 耕。在昼梦中,他更说:“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在这些地方,他是幻想着在没有消灭阶级之前能够消灭战争和剥削制 度,出现“男谷女

12、丝行复歌”的和平劳动的社会;在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中,他本着儒家“己饥己溺”的精神,激发出“安得广厦千万 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理想。杜甫在上述这些作品中所表 现出来的精神和理想,虽然有一些是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空 想,但它们无疑地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广大人民的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都是鼓舞人心的,都是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表现。杜甫也有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作品,但为数更少:如在凤 凰台和朱凤行中,利用神话传说的幻想因素来创造形象,以表 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梦李白二首中,通过梦境的描写来表达自 己与李白的真挚友谊和对于李白不幸命运的同情。 他偶尔也运用夸张 的手法,如在古柏行中,所描写的古柏

13、是“霜皮溜雨四十围,黛 色参天二千尺。”这样高大的柏树在现实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的,但在 艺术世界里,却完全可以允许它存在。尽管在杜甫的少数作品中,或者在精神上,或者在表现手法上, 曾经出现过浪漫主义的因素,但是,在杜甫的绝大部分作品中,像屈 原的离骚,或者像李白的那些浪漫主义的名作,在精神上和表现 手法上都充分地是浪漫主义的作品, 却断然是没有的。他像世界文学 史上许多伟大的作家一样,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中,往往包含着人类艺 术中两个主要流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因素。然而,我们如果从杜 甫一生对于现实的态度来看,从他在艺术道路上的主导倾向来看, 从 他绝大多数作品的创作方法来看,他却是一个伟大的现实

14、主义者,是 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中现实主义流派最杰出的代表。 他对于现实主义 的精神和表现手法两方面都有很大的丰富和发展。他这种成就和贡 献,在我国古代诗人中是无有比肩的。二、我们考察杜甫对于现实主义的成就和贡献, 是要从他诗歌作 品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来考察的,也就是从他的作品的 思想内容和艺术造诣两方面来考察的。为了探索杜甫对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内容方面继承了什么, 并且发展了什么,需要把从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作简略的 叙述。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最早结集的诗经中的作品,它们绝大多数 的作者是无从考证的,概括地说,包括两类作品:一类是人民的创作, 又一类是文人之作。广大人民在诗中歌

15、唱自己的劳动和爱情, 以及描 写他们被压迫、被剥削和参加战争的生活。这些作品深刻地、真实地 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现实面貌,是诗经中较优秀的篇章。尤其 是那些反映劳动人民对被压迫、被剥削的生活的不满,对统治阶级表 示强烈反抗情绪的作品,如伐檀和硕鼠等,虽然数量甚少, 但由于它们揭露了阶级社会中阶级对立的本质,因而在思想质量上 说,它们是诗经中最高的。文人之作的部分作者,或者是当时政 府中卑小的职员,或者是境遇坎坷的知识分子,他们或者写自己工作 和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或者写爱情上的痛苦和欢乐,或者写自己被上 层统治集团所排挤所损害的愤怨,他们通过对自己所处阶层的生活描 写,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16、,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 品如召南中的小星、邶风中的式微和北门、小雅 中的正月和北山等等,在数量上是相当多的。这两类作品是 诗经中的精华,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最早的两支源流。所以, 千百年来,我国进步的诗人们总是推崇和提倡风、雅把它们 作为自己创作上的方向和范本。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是诗经中人民创作这支源流的延续 和发展,其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自秦、汉统一中国以后,封建制度 日益巩固,统治阶级对于人民在意识形态上和文化、 文艺上的束缚和 压制,比之封建社会的初期和它以前的时代,自然更加严密和残酷。 这种情况,既会影响到人民在文艺创作中不能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 阶级意识,也会影响到由统治

17、阶级搜集起来的乐府民歌的本来面貌。 现存的乐府民歌,大部分是经过当时政府的音乐机构一一“乐府”收 集、写定的,即使有一部分是依靠私家的传习而保存下来,但有能力 养蓄倡优的私家,自然是“豪富吏民”,他们仍然是统治阶级的成员。 可见乐府民歌,除少数由于民间传唱所留存者外,都是经过统治阶级 的审查和删改的。所以,我们所见到的乐府民歌,虽然它们多方面地 反映了民生疾苦,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但像伐檀 、 硕鼠那样反映阶级对立本质的作品,可以说是没有的。即使人民 曾经创作过这种作品,也被统治阶级在搜集和审查的时候,删除掉了。汉代的古诗十九首是诗经中文人之作这支源流的继承和 发展。它们大都是当时失意的

18、知识分子所表现的叹老嗟卑、 忧生感时、 怀乡感旧、伤离惜别的感情,情调是抑郁低沉的,所反映的现实面也 较为狭窄。但由于它们接受了当时人民创作的乐府民歌的深刻影响, 又有它们自己的创造,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成就。钟嵘称它们是“文 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诗品卷上) 也是对艺术上的推崇多于对内容上的赞许。 它们一向被认为是五言古 诗的典范,被后来历代的作者所称誉和模仿。建安时代的作者一方面继承了古诗十九首的传统,一方面又 自觉地在乐府民歌中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他们的作品视野比较广 阔,反映了动乱时代的历史面貌,使我国诗歌发展史中的文人创作第 一次形成了高峰一一在同一时代里

19、,出现那么多的卓越诗人,产生那 么多的优秀诗篇,各人既有各自的风格,又有共同的时代风格,在我 国诗歌史上的确是破题儿第一次。他们不仅抒写了自己的遭遇和抱 负,并表现了广大人民的苦难。他们中间杰出的作者如曹操、曹植和 王粲等都以强烈的同情描写了普通人民的命运:如曹操蒿里行中 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 一,念之断人肠。”如曹植泰山梁甫行中的“剧哉边海民,寄身 于草野。妻子像禽兽,行止依林阻。”以及王粲七哀诗中的“出 门无所见,白骨蔽平野。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 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像这样内容的作品,虽然 在建安时代诗人的制作中,在数

20、量上并不占多数,但是,这些作品中 所表现出来的同情人民苦难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同 时,这种思想那么显着地在文人作品中出现,这也是头一次。它是这 支源流在思想质量上的一个跃进。因为无论是诗经中的文人制作, 或是古诗十九首,它们都只是抒写文人作者个人的遭遇,很少接 触到普通人民的非人生活和惨酷命运。建安时代的作品对后代之所以 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固然还有它们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和新风格 的建立等方面的因素,但同情人民苦难的思想在作品中鲜明而强烈地 表现,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自建安时代以后,它就在文人制作的 作品中不断地出现了。魏、晋、南北朝的作者在诗歌的体制、音律和表现技巧各方面

21、有 不少的丰富,有多方面的探索,对唐诗的发展和繁荣准备了条件,其 中谢灵运和谢等人又开辟了山水诗的传统,扩大了诗歌的描写领 域,但他们对于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内容,除陶渊明和鲍照外,却很 少有人做出多少贡献。陶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在这里不可能 作全面的分析,我们只从现实主义的角度上来评价它们的意义。陶渊 明根据他对于农村生活的爱好和对于劳动生活的亲身体验, 结合着乡村朴质的风貌,歌唱了劳动的意义和自己参加劳动的喜悦, 产生了不 少卓越的田园诗,并在桃花源诗中,幻想着“相命肆农耕,日人 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那样 和平地劳动、没有剥削的美好社会。虽然他的幻想

22、在有阶级的社会里 只是不可能实现的一种空想;他歌颂劳动的思想观点也夹杂着隐逸思 想的因素;但像他那样士大夫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 能够认识到劳动 的意义,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并提出如上面所说的那种理想,这是十 分难能可贵的。这种思想不可能不是对于不劳而获的地主阶级剥削制度的一种抗议和否定,这是在陶渊明以前文人诗歌的传统上没有出现 过的光辉思想,比之单纯同情人民的思想在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上的出 现,就思想质量上说,是一次更深刻的跃进。这也是他的田园诗在我 国诗歌发展史上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意义。鲍照因“才秀人微” ,因而他对于社会的现实生活既有深入的体察, 对封建制度的不合理现象 也往往流露出不满与不平

23、,所以他在拟行路难十八首、代东武吟 和代出自蓟北门行等作品中,反映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成为 南朝优秀的作品。他在拟古第六首中所描写的“柬薪幽篁里,刈 黍寒涧阴,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田 租送函谷,兽藁输上林。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笞击官有罚,呵 辱吏见侵。”反映了统治阶级对于农民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揭露了封 建社会的本质。陶渊明和鲍照的这些进步思想,不仅在六朝诗歌中特 别显出光彩,也是诗经以来在文人制作中所罕见的,加以他们在 艺术技巧上又都有高度的成就,所以他们就成为六朝中两位最杰出的 诗人。此外,在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上还出现过一种重要的思想, 它不仅出现在现实主义

24、的作品中,也出现在浪漫主义的作品中,那就是爱 国主义思想。诗经中黍离一诗所表达的感情一向被人认为是 这种思想的萌芽,因此,“黍离之思”在后代的文人制作中就成为爱 国思想的同义语。爱国主义思想在我国浪漫主义大诗人屈原的作品中 得到充分高度的体现。其后少数的作者虽然在作品中偶尔表现了这种 思想因素,例如西晋永嘉乱后,北中国大部分的国土沦陷在异族的统治之下。当时刘琨身罹厄运,而且在敌后担负着对敌斗争的重任。但 他的诗歌主要地是表现了个人在丧乱中的感慨和愤恨, 他对于故国的 “黍离之思”表现得并不太强烈。又如庾信遭侯景之乱,国破家亡, 而又远居异国,仕于外族,在哀江南等赋中表现了强烈的恋土怀 乡的感情

25、;在诗歌中,他也表现了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和“李 陵从此去,荆卿不复还”(咏怀)那样不甘身事异族的思想;但是, 他的作品总是感叹个人身世者居多, 发抒爱国思想者较少。因为他也 和刘琨一样都没有更多地把个人的遭遇和国家、 民族的命运以及人民 的命运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却主要地把国家的丧乱联系到个人的际遇 来看待,所以他们的作品虽然具有不同程度的爱国思想因素, 但还不能说他们的作品已经具有充分的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对封建社会中阶级对立本质的揭露、 对普通人民苦难的同情、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赞颂,这些都是在我国古典诗歌 传统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进步思想。只有杜甫和屈原一样把自己的遭遇 和国

26、家、民族的利益以及人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结起来考察,这样,就 使他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作品中充溢着汹涌磅礴的爱国主义精神, 产生鼓舞人心的力量。我们从前人不少有关杜诗的评论,和杜甫不少有关 论诗的作品来看,他的创作态度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确实受过我国古典 诗歌传统中那些进步思想的影响。但是,我们决不能说:杜甫诗歌在 思想上的成就仅仅是由于他熟悉这些传统的思想材料,继承了它们, 接受了它们的影响的结果。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他不仅不可能成 为伟大的诗人,而且他将要成为一个最没出息的艺术模仿者和艺术教 条主义者。杜甫之所以会取得这种成就,是由于他既接受了传统思想 的影响,又在那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里,他自己经历

27、了严肃又广阔的 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他才能够继承那些思想因素,在某些方面还发 展了那些思想因素。三、唐代的统治者,自开国以来,在对内政策上,不是采取由门 阀贵族地主垄断一切的政策,而是采取一些比较开明的措施,从而使 中小地主阶层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力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 他们又通过科举制度吸收这些阶层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以便更广泛 地团结本阶级的力量,巩固统治。这是从贞观至开元年间一直行之有 效的政策。那些中小地主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一般地说,出身都比 较寒微,和普通人民有较多的接触和联系, 但他们所从属的阶层在政 治、经济上又受着门阀贵族地主的排挤和欺压, 所以他们在政治上总 是主张实

28、行任用贤能、明刑息讼和减轻赋税等开明的措施, 以利于他 们自己阶层力量的继续发展和巩固。 这些知识分子的政治主张,对于 代表门阀贵族地主的上层统治者来说, 是一种进步的力量,对于当时 的广大人民来说,也是比较有利的。然而,从本质上说,他们是属于 地主阶级的,他们不仅拥护封建剥削制度,而且时时刻刻希望自己能 够上升到上层统治者的行列。这就使他们不可能不具有地主阶级所固 有的那些反动的和落后的东西。杜甫正是出身于这种中小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在一般政治的立 场和态度上说,他和他们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他幼年生活比较贫苦, 像他自己说过:“少小多病,贫穷好学。”(进封西岳赋表)同时,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过

29、着与普通人民相距不远的生活, 这就使他对于普 通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也使他总是希望上层的统治者能够实行开明 的政治。“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 是杜甫的政治主张在诗歌中提纲挈领式的表白。 我们还可从他的其他 作品中找到这个主张的较为详细的补充。 比如杜甫在送陵州路使君 赴任中所说的:“国待贤良急,君当拔擢新。”战伐乾坤破,疮 痍府库贫。众寮宜洁白,万役但平均。”又如他在送韦讽上阆州录 事参军中所说的:“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必若救疮痍, 先应去蟊贼。”他在同元使君舂陵行中,把自己的政治主张说得 更为完整:“致君唐虞际,纯朴忆大庭。何时降玺书,用尔为丹青 ?狱讼永衰

30、息,岂惟偃甲兵!凄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乃知正人意, 不苟飞长缨。”这些就是他所设想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 必须采取的措施,就是前面所说中小地主阶层政治理想的具体表现, 也就是儒家的“民为贵”、“民为邦本”、对人民要“行仁政”的那些 比较进步的政治思想的体现。“大庭”出自庄子肱箧篇:“昔者容 成氏、大庭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 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正和陶渊明的“桃花源”的 理想如出一辙。儒家的“尧舜之治”和道家的“无为而治”都是政治 上的乌托邦,所以在这点上儒道两家的理想就有一个汇合点了

31、。 杜甫 的政治理想在忆昔第二首中根据现实用艺术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 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纟高车班班,男耕 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 叔孙礼乐萧何律。 这就是杜甫站在中小地主的立场所亲眼看到的所谓“开元盛世” 的图景,也就是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那一理想的现实化。由于杜甫是从地主阶级的立场和理想来观察现实,他的描写就不 可能是完全真实的,因为自贞观至开元的百余年间,在普通人民一一 特别是劳动人民的立场来看,决不可能没有任何灾变,而仓懔也不可 能总是丰实的。然而,人口兴旺、

32、在和平的环境里劳动、大家过着较 为丰衣足食的生活,却也是广大人民所要求的。因之杜甫的政治理想 对普通人民还是有利的。为了在生活上寻求出路,也为了图谋实现政治上的理想,杜甫在 京城长安先后差不多寄居十年之久,并且不断向上层的统治者投诗赠 诗,乞求他们的吹嘘、引荐,得到官职。这些作品虽然形式精严,文 字典雅,但是内容不外是对于王公大人们的赞颂和对于自己生活困苦 的叙述,甚至流露出对于功名富贵的羡慕。 这些作品表现了中小地主 阶层对于门阀贵族地主在政治上的依附关系, 思想自然是卑下的,并 且有许多违反真实的地方,是杜甫作品中的糟粕部分。 杜甫看见有些朋友当节度使幕府中的书记,自己在仕途上还没有着落,就发出 这样哀叹:“夫子通贵,云泥相望悬;白头无藉在,朱绂有哀怜。”(送韦书记赴安西)“闻君已朱绂,且得慰蹉跎。”(寄高三十五 书记)。他为了想得到公卿们的援引,好把自己“吹嘘送上天”(赠 献纳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