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48.54KB ,
资源ID:35018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5018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学设计4 苏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学设计4 苏教版.docx

1、三年级语文下册赶海教学设计4 苏教版11赶海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认读两条绿线内生字;结合语境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束手就擒、武将、俘虏”等词语的意思;正确规范抄写课后生词。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理清文章脉络,继续练习“要素概括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扣“趣”品文,通过朗读、比较、练写等言语实践,感受“摸、捏”等动词的精妙和“嘿、咦”等语气词所表达的情趣,体会赶海的无穷乐趣。4初步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能够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凭借生活经历和想象,练写生活中其它趣事。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并有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理清文章脉络,继续练习“

2、要素概括法”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扣“趣”品文,通过朗读、比较、练写等言语实践,感受“摸、捏”等动词的精妙和“嘿、咦”等语气词所表达的情趣,体会赶海的无穷乐趣。难点:能够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凭借生活经历或想象,练写生活中其它趣事。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交流评价等形式了解学生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初步掌握情况。2在初读感知环节,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继续练习“要素概括法”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读一读、想一想、比一比、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体会赶海的无限

3、乐趣。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四、教与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见附页)教师:1.多媒体课件、练习纸。2.提前查看学生预习单,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指导。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 情境导入,识题激趣(出示大海背景图,播放歌曲大海呀,故乡,把学生带入情境)1一首优美的歌曲,一段动人的旋律,将我们带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喜欢大海吗?简要说说原因,引出课题。2师:是的,正如大家所说,当大海退潮后,大海会留下很多宝贝,快看!有奇形怪状的贝壳,五颜六色的海星,神气威武的大虾(师边描

4、述边在黑板上相机贴上浪花、海星、大虾等图片)这时,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海滩上捉鱼虾、捞海带、捡贝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赶海。(板书课题)3指导朗读课题:带着赶海时的愉快心情朗读(二)检查预习,整体知趣1出示词串,自由练读暑假 舅舅 去赶海 沙滩 浪花 抓海星螃蟹 逃窜 夹住手大虾 长须 成俘虏2需注意的读音: “暑”不能读成“ch”、“虏”读“l”、“夹”念“ji”;3交流识记,指导书写:重点交流在预习过程中,学生感到难写易错的生字,如“暑、舅、夹、俘虏”等字。(1)依据字理识写生字“夹”:出示“夹”的甲骨文,有什么发现?(夹,甲骨文像两个人在一个人的两腋之下,表示一个人被两人从左右两边挟持。

5、)利用象形记忆,感受汉字意义。书写时,注意第二笔的点与第三笔的撇不能和第一笔的横连起来。(2)“暑、舅”两个上中下结构的字,要注意整个字不要过长,其中“暑”字要注意上、下两个“日”的变化;“舅”字的“臼”要写得扁些。(3)学生对照自己书写的汉字,修改、练写、巩固。4概括课文,理清文脉(1)默读课文,结合词串,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复习“要素概括法”:回忆学过的记事文章一般有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思考:要素概括法时间:暑假里的一天地点:海边人物:我和舅舅事件:赶海(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学生组织语言,尝试概

6、括。(2)赶海在作者心目中是一件怎样的事?谁能用上一两个词说说对赶海的感受吗?(板书:趣)哪几个自然段重点写了赶海趣事?(2、3自然段)(3)默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赶海时的哪几件趣事?板书:追浪花 摸海星 捉螃蟹 捏大虾观察“摸、捉、捏”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通过调换位置,动作演示等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强调“捏”字的写法。(4)小结:这篇课文主要通过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和捏大虾这四件事写出了赶海的乐趣。那么,作者是怎么写这些趣事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三)巩固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注意把汉字书写正确、美观。(发放练习纸) 假的一天,我闹着要 带我去赶海。沙滩上

7、已经有很多来赶海的人了,一个小伙伴正想 一只东 西窜的螃蟹,却被它住了手;而我只轻轻一 ,摇摆着两条长 的大虾就成了我的。赶海真是太有趣了。2抄写课后生词。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反馈作业练习1.实物投影作业,评改要点:一是正确;二要美观。2.复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五)精读文本,品文赏趣1默读课文2、3自然段,想想在这四件事中,你觉得哪件事写得最有趣?用“ ”画处相关语句,并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2组织学生交流品趣预设乐趣一 :追浪花(1)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8、(2)引导学生抓住拟人句“不时回过头”“不忍离开似的”体会浪花与赶海人相互依恋,嬉戏玩耍的情趣;从“兴奋极了”体会“我”追赶浪花时兴奋的心情。(3)边读边想象,进行感情朗读。预设乐趣二 :摸海星(1)出示句子: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2) 引导学生抓住“摸呀摸呀”体会“摸”中趣:摸的时间长,摸的小心翼翼,充满期待。猜猜“我”摸海星时,心里会想什么?(3)抓住“嘿”和感叹号体会“嘿”之乐:来,我们一起来摸海星。摸呀摸呀,摸了很久,谁摸到了?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摸到的海星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海星图片)补充介绍海星:海星身体扁平,好像一颗五角星,想要在辽阔的大海里摸到这个小东西

9、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访摸到海星时的心情怎样?(高兴、惊喜)(4)感情朗读:加上动作、带上表情,读出心情。(5)小结:短短的一句话,我们从一个动作词“摸”、一个语气词“嘿”、甚至一个不起眼的标点“!”,就感受到了一幅生动有趣赶海画面。这样精彩的地方在下面的几个片段中比比皆是。预设乐趣三 :捉螃蟹(1)出示句子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呦”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2)抓住“哎”体会好奇之心,读时可作变调:比较第一、二声与四声的效果,你认为这里读第几声比较好?试

10、一试。(3)抓住“努努嘴、不甘束手就擒”等词语体会“捉”蟹之趣:动作演示理解“只努努嘴儿,不作声”,感受小伙伴捉蟹时的专注努力;采用分解组合法理解“束手就擒”( 束:捆绑;就:接受;擒:活捉。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想象螃蟹逃生时“东逃西窜”可爱形象;从“哎呦”一声想象小伙伴被螃蟹大螯夹住时疼的龇牙咧嘴的有趣样子,体会痛并快乐的心情。(4)练习感情朗读。预设乐趣四 :捏大虾(1) 出示句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2)抓住 “

11、咦”“哦”体会捏虾之乐。这两个词能交换吗?(疑问、恍然大悟)带上表情读好这两个词语。(3)抓住“轻轻、只一捏、成了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等语句体会捏虾之易乐趣。重点理解比喻句:你们见过戏台上的武将吗?这里武将指的是谁?(大虾)出示京剧中武将的图片与大虾图片,观察大虾与武将到底有什么相像的地方,感受大虾的威武。(4)师生分角色表演:想当这只威风凛凛的大虾吗?来,伸出双手,当作长须,也威武地摇摆吧!看看你们神气的样子,想对我说些什么呢?(5)我是怎样俘虏这只大虾的?引导学生体会“捏”字之妙,通过换词体会用词准确:“捏”还可以换什么词?(捉、逮)为什么在这里作者用“捏”而不用捉、逮呢?(6)感情朗读

12、:采访,这威武的大虾就这样被你轻而易举地俘虏了,心情怎样?能把这种胜利的喜悦读出来吗?3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再次领略赶海的乐趣!4聚焦语气词,体会表达情趣(1)作者写“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这三件事时,分别运用了这样几个词语(课件出示文中几个语气词),观察字形,你有什么发现?(2)师:这几个字都带有口字旁,表示某种语气,我们称它们为语气词。第三自然段一连用了6个语气词,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引导学生去掉这些语气词,再读一读,比一比,进一步体会语气词所表达的情趣。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

13、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呦”)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3)交流,小结:有了这些语气词,语言生动了许多,让赶海也变得更加有趣了。(4)联系生活,想想还知道哪些语气词?(唉、哇、呀、呵、哼、哎呀)试着说一句话。(5)想象赶海中的其他趣事(比如:堆沙堡、捞海鱼、捡贝壳),用上语气词,写几句话。(6)学生练写,交流。5配乐朗读第3自然段。6引读4、5自然段(再次播放歌

14、曲大海啊,故乡)。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六)总结写法,升华延趣1了解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文章开头、结尾都写“我”小时候唱的那支歌,这样写好吗?为什么?小结:课文以歌词开头,又以歌声结尾,既照应了开头,又使全文浑然一体,让我们感受到童年就像一首歌,充满了欢声笑语,这种写法叫做首尾呼应。以后习作时,可以尝试运用。再次朗读课文第一、五自然段,加以体会。2拓展延伸,迁移运用赶海很有趣,其实我们生活中也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想一想,在你童年的记忆里,发生过哪些趣事?请模仿第三段的介绍方法,用上准确的动作词,再添加几个妙趣横生的语气词,融入丰富的想象,说说你的趣事!组织学生交流、评议。(七)作

15、业1模仿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写我的趣事,与大家一同分享。2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朗读、画画、摘录、背诵、表演)把你体会到的赶海的乐趣表达出来。(八)板书设计 追浪花 摸海星 嘿11赶 海 趣 捉螃蟹 哎、哎呦捏大虾 咦、哦附赶海预习单赶海课前预习单 姓名 班级时间预习评价【读一读】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 35 遍,边读边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难读的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写一写】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将难写易错的字写在下面。 【选一选】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再反复读一读。暑(sh ch )假 夹( ji ji)住 似(s sh)的 哎呦(yo yao)抓(zhu zu)住

16、捏(ni li)大虾 束手就擒(qn qng) 【理一理】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 。课文第 自然段主要讲述了那次赶海的难忘情景。【听一听】请到“XX”MP3搜索歌曲大海啊,故乡、赶海的小姑娘听一听,如果能学唱几句就更好了。(十)教后反思让学生有“趣”地学赶海一课主要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情趣,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教学中,紧扣 “趣”字,辐射全篇,研读文本,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问题设计紧扣“趣”。围绕“趣”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字眼设计主干问题,串起丰富的教学内容,简化了教学路径,突出了教学重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具体环节为:

17、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检查预习,整体知趣;精读文本,品文赏趣;总结写法,升华延趣。整节课,都以“趣”主线,自始至终围绕主干问题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二、识字学词充满“趣”。一是依据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如在教生字“夹”时,利用课件,展现出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利用象形记忆,感受汉字意义,让学生的识字愉快、轻松、高效。二是编写词串,激发学词兴趣。将本课的重点生词进行有机组合编排,编写成朗朗上口的词串,既利于学生诵读,又利于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赶海乐趣,一举两得。三、朗读指导呈现“趣”。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表达情感的重要途

18、径。如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好课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依据文本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情境,如表演、图片欣赏、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情境体验中反复朗读,亲身感受摸海星的期待与惊喜、捉螃蟹的专注与紧张、捏大虾的轻松与喜悦四、读写结合凸显“趣”。新课标强调“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语义,揣摩语用的过程中,能够从语言表达的形式中领悟到语言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情味,探寻和发现语言的特点和规律。这篇课文语言活泼俏皮,尤其是语气词的妙用,使课文妙趣横生,情趣盎然。教学中,能够紧扣“嘿”“哎”“咦”“哦”等语气词,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朗读、

19、比较、练写等言语实践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课文之所以情趣盎然,就是因为作者在行文时用了大量的语气词,如果没有这些语气词,课文的情趣就会黯淡许多。进而再组织学生进行有效仿写,实践这一表达方法,感受语气词的表达妙趣。这样一来,学生既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揣摩了文本的语言特色,使学生在理解语言内容和揣摩语言形式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神奇魅力。不足:表演朗读是一种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的有效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在表演过后,情绪难以平静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教师要及时调控。教学建议:一、品读第三段时,在充分交流、朗读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把有趣的情景演一演,在饶有情趣的表演中,让学生入情入境,加深情感体验。二、对于城里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都去过海边,也都有赶海的亲身体验,教学时,应该更多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于那些没有赶过海的学生来说,较难有真切的体验,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抓住文本语言,借助媒体,创设情境,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想象,从而感悟赶海的乐趣。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