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1 ,大小:352.95KB ,
资源ID:35568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5568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1、 A.北京 B.洛阳 C.杭州 D.南京4. 下列朝代曾统一中国的是( ) 秦朝 西汉 西晋 东晋 隋朝 A. B. C. D.5.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6.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枢,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进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7.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8. 下列事件中不是隋文帝在位期间所做的是( )A.开通隋朝大运河 B.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加

2、C.出现国家统一的局面 D.改革制度,发展生产9. 隋炀帝开凿隋朝大运河的目的是( )A.隋炀帝为了看琼花 B.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C.隋炀帝为了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D.为了发展农业生产10. 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隋朝知识点的归纳,请找出其中的错误。(1)北齐的外戚杨坚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 错误:_ 改正:_。(2)581年,杨坚建立了隋朝,定都洛阳。589年,实现了国家的统一。(3)大运河是一项惠泽后代的工程,它是在是隋文帝的一项重大功绩。_ 改正:_。(4)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11. 阅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并回答问题。(1) 琼花是一种稀有名贵的花,有人说

3、隋炀帝是专门为了看琼花而开凿的大运河,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那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 胡曾诗云“千里长河一旦开,隋亡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又有皮日休诗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想一想哪位诗人的评价更为公正一些?(3) 隋朝因为开凿大运河而灭亡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隋朝开凿大运河和隋朝灭亡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4)隋朝大运河有怎样的历史地位?(5)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意义?第二课 “贞观之治”1.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用人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

4、: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加强国内民族的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用人方面:重用贤才,虚心纳谏。2. 因为推行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唐朝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了发展,由于唐太宗年号为“贞观”,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3. 唐太宗在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措施,被尊称为“天可汗”;他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实质上反映了他重视农业生产;他重用的人才有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因为他采取的种种措施,他被称为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贞观之治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文成公主入藏17世纪初,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

5、,他仰慕中原文化,几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朝时期吐蕃是独立的政权,不是唐朝的一部分。 唐太宗 步辇图 巩固练习:1. 小明将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2.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庶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大伟大 B.认识到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

6、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3. 想一想,促使唐太宗徐心纳谏、轻徭薄赋的主要原因是( ) A.隋亡之鉴 B.有自知之明 C.爱民如子 D.想树立威信4. 吐蕃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 ) A.可汗 B.赞普 C.单于 D.皇帝5. 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A.史记 B.贞观政要 C.三国演义 D.本草纲目6. 下图为位于青海的文成公主庙,下列关于她的叙述,正确的有( ) 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是武则天 文成公主入吐蕃得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当时的吐蕃赞普是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吐蕃加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 A. B. C. D.7. “天子者,

7、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唐太宗产生这样的认识,是因为 ( )A.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魏征的直言敢谏C.受到“三省六部”的牵制 D.唐律疏议等法令的威慑作用8. 唐太宗善于用人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做贤明君主 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 D.维护统治9. 成语“房谋杜断”涉及唐太宗时期的两位宰相,他们分别是谁( )A.房玄龄、杜如晦 B.张玄素、魏征C.房玄龄、杜甫 D.张玄素、杜如晦10. 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在这本书中,他可以查阅到下列那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治世”史实(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明太祖11. 下列人物中为民族

8、团结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郑和 D.戚继光12. 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中央政府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13. 小明假期去西部实地感受大开发的情况,顺路观看了位于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这应该在下列哪个城市( )A.成都 B.青海 C.兰州 D.拉萨14.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15. 下列哪一

9、项不是唐太宗对巩固统治的认识( )A.皇帝要勤于政务 B.皇帝要“戒奢从简”C.政府要减轻人民负担 D.对不同意见要严厉压制16. 下面叙述有三处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回纥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7世纪前期,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他几次派人向唐朝求婚,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他。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1)错误:_ 改正:_。(2)错误:(3)错误: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他引用古人的话告诫太子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请回答:(1)“他“是谁?(2)这句话是在什么意思?(3)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4)有人说唐太

10、宗的思想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你怎么看?(5)有人说,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请你用史实加以说明。第三课 盛唐气象女皇武则天1. 武则天原为唐高宗皇后,后来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 她在位期间采取的措施:重视农业生产;破格选用贤才;提拔重用庶族出身的官吏;完善科举制度。人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3. 武则天任用的人才:狄仁杰、姚崇、宋璟等。开元盛世1. 唐玄宗在位期间,任用姚崇、宋璟为相,推行了种种措施:政治上,整顿吏治;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军事上,改府兵制为募兵制。2.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的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开元盛世。

11、是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的标志。3. 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采取的共同措施有:重视农业生产,重用人才。长安城的繁荣布局:宫城:皇帝居住区;皇城:办公区;市:商业区;坊:官民居住区。安史之乱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后期,是唐朝由盛至衰的转折点。907年,节度使朱温逼迫唐朝皇帝让位,唐朝灭亡。1. 后人对武则天的评价颇高,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其主要依据有( ) 残酷诛杀李唐宗室 继承唐太宗时期的政策 完善科举制度 破格选用贤才2. 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和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中的低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

12、元盛世 D.康乾盛世3. 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几位皇帝,他们的治国措施中的相同点是( ) A.亲自面试县令 B.合并州县 C.重用人才 D.建立行省制度4. 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其中的坊是( ) A.贵族居住区 B.娱乐区 C.官民居住区 D.商业区5.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当时他重用的人才是( ) A.房玄龄和杜如晦 B.姚崇和宋璟 C.卫青和霍去病 D.宋濂和郑和6. 唐朝户口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到开元末年增加到841万户,这是( ) A.贞观之治的成效 B.农业发展的结果 C.开元盛世的成效 D.任用贤能的结果7. 图为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意

13、为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 被称为“贞观之治” B.重用人才,重视农业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 的发展 C.任用酷吏,奢侈腐化,对历史的发展起了消极作用 D.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8.“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重用贤人 B.重视生产C.提倡节俭 D.强化皇权9. 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些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已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C.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D.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10.

14、为唐朝出现盛世局面起了承前启后作用的事件是( )A.贞观之治 B.武周政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11.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最高统治者比较开明 B.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C.统治者放弃了剥削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12. 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是因为( )A.她继承了唐太宗的皇帝B.她的统治使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C.她继承了唐高宗的遗风D.她的年号叫“贞观”13. 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她( )A.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临朝处政,开创殿试C.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D.她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中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14. “贞观之治

15、”和“开元盛世”的不同点是( )A.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政治比较安定C.经济繁荣发展 D.国力强盛15.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对谁在位时期社会景象的描述(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16. 今天的古城西安曾是唐代的都城。下列关于唐都长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民族的交往中心 B.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C.著名的瓷都 D.城市拥有百万人口17. 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B.这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C.唐玄宗重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为相D.史称唐玄宗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18.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开元初,

16、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1) 开元是谁的年号?(2) 材料是针对当时哪个盛世局面的描述?(3) 当时“上”采取了那些措施才出现“天下大理”的局面?19. 填表归纳唐太宗与唐玄宗的相似之处。唐太宗时期唐玄宗时期重用人才改革吏治生活上从简都出现了治世20.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 图二(1)图一人物是谁?他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 。(2)图二人物是谁?请用一句话来描述她。(3)想想看,他们在统治政策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第四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唐朝时期少数民族的分布青藏高原-吐蕃人-藏族祖先 色楞格河-回纥人-维吾尔族祖先 苍山洱海-南诏政权-彝族和白族祖先建立 东北-

17、靺鞨人(女真族)唐朝的民族政策: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做长官,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科举制度的确立注: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所起的作用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1. 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用人偏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2. 科举制度的诞生和发展(1) 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诞生。(2) 唐太宗扩充了国学规模,增加了学员人数。(3) 唐玄宗时期,诗赋称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4) 武则天亲自面试考生,开创了殿试制度,又设立武举。3. 科举考试的内容唐朝时常设的考试科目为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主要考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

18、力,明经科主要考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是做官的主要途径。4. 科举制度的评价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和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度。5. 科举制度的作用提高了政府各级官员的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1. 唐朝时期,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上生活着许多民族,其中生活在我国边疆的少数民族有( ) 回族 突厥 回纥 吐蕃 靺鞨 A. B. C. D.2. 唐朝时科举制度日益完善,考试科目中最主要的是( ) 进士 武举 明经 殿试 A. B. C. D.3开创了殿试制度,又设立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是( ) A.唐玄宗 B.隋炀帝 C.武则天 D.唐太宗4. 唐朝的读书人

19、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 A.参加科举考试 B.辛勤耕作 C.作战立功 D.经商致富5 隋唐时期,青年张三是闻名的射手,这天,他满怀信心的去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是发生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事(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6. 在唐朝,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民族,唐太宗时期采取的民族政策是( ) A.闭关政策 B.专制政策 C.开明政策 D.高压政策7. 现在公务员的录用采用的是考试选拔的办法,在古代,最早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皇帝是( ) A.隋炀帝 B.武则天 C.唐玄宗 D.隋文帝8. “风吹金榜落凡尘,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

20、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和下面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9.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明唐太宗统治时期重视( )A.用人纳谏 B.文化教育 C.科举取士 D.对少数民族的政策10. 从古至今,选拔人才的方法不断变化。下列方法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世袭制 禅让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A. B. C. D.11. 科举制作为一项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下列对科举制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 )A.科举制为了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B.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C.科举制正式形成于隋朝D.科举制是我国封

21、建社会的选官制度1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句诗说明了( ) A.唐朝的科举考试完全是骗局,没有人能考上 B.贞观年间,进士科录取率较低 C.唐朝考取进士的人都已年岁较高 D.唐太宗将诗词作为考试内容,许多考生为作诗熬白了头13. 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 B.唐朝时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 C.明经科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D.明朝时考试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14. 科举制曾被称为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隋文帝时正式形成 B.唐朝创设进士科 C.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D.民国时才被废除15.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22、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他正式创立于( )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16.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至此,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7. 上书唐朝皇帝称本族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颉利可汗 D.怀仁可汗18. 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一名进京赶考的考生,下列现象你不会经历的是( ) A.国学的规模扩充了,学院增加了 B.可以去皇宫接受皇帝亲自出题面试 C.进士科录取极严,录取率仅有百分之一二 D.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次达

23、千人以上19. 今天,人们习惯上把本地高考的文理科第一名称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你知道状元一词与我国哪一制度有关吗 ( )A.九品中正制 B.科举制 C.君主专制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1) 上述材料记载了8世纪初期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2) 文中“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3) 文中的外甥娶了哪位唐朝公主?(4) 举出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件事?(5)举例说明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24、材料二:“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1) 材料一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实现理想的什么途径?(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进士考试中,考中第一名被称为什么? (3) 如何评价这一现象?(4)这一制度的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第五课 唐朝的对外关系1. 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交往的国家和地区遍及亚洲、欧洲和非洲。2. 新罗和日本派出大量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留学生最多的是新罗。日本自隋朝就派人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对新罗和日本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3. 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鉴真受日本僧人邀请,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他在日本除了传授佛教外,还传播建筑、雕塑和医药等知识。4. 玄奘取经

25、:唐太宗时期,玄奘一人从长安出发,到天竺(今印度)学习佛法,回国后,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后来研究中南亚历史的宝贵资料。5. 鉴真东渡和玄奘取经是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6. 唐朝时期海外贸易频繁,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7. 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原因有: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 鉴真 玄奘1. 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的是( )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2. 一位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这位伟大的僧人指的是( ) A.

26、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3. 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和日本的交往,错误的是( )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C.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D.日本按照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4. 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和佛教典籍的是( ) A.大唐西域记 B.徐霞客游记 C.东游记 D.西游记5. 下面两个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的对外交往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6. 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 C.加强两国友谊 D.求取佛教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