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0.59KB ,
资源ID:35641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5641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报告书.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报告书.docx

1、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报告书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报告书一、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2016)第5号令)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市交通运输局于2016年6月委托mm市环境保护与科学研究所和mm哈萨克自治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mm*陶瓷有限公司年产15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评价单位制定了环评实施计划,确定报告书的评价重点、评价等级、监测方案等编制内容。随后开展了全面的环境现状调查、环境监测

2、和资料收集工作,并对项目所在地有关居民、单位和专家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2013年10月,评价组编制完成了mm*陶瓷有限公司年产15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同月,该报告书通过了评估中心评审。现根据环境保护部2016年第51号公告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公布该报告书简本,并附审批部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向公众公开环评内容。二、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建设项目名称:mm*陶瓷有限公司年产15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mm*陶瓷有限公司;(3)项目所属行业:C3032建筑陶瓷制品制造;(4)建设性质:新建;(5)建设地点:本

3、项目位于mm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工业园(北区),玉龙钢管以东地块。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划属于mm维吾尔自治区mm哈萨克自治州mm县清水河镇,地理位置位于312、218国道交汇处,南濒mm河,北倚天山山脉,东距mm630km,西距霍尔果斯口岸20km,距*机场60km。厂址地理坐标为东经804549;北纬441429。(6)项目背景:随着mm大发展热潮的到来,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大规模建设,建材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供需矛盾突显。当前mm建材行业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快建材项目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产能和企业实力。2015年,mm将发展成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和面向中亚五国市场的出口基地,

4、预计建筑陶瓷需求量将达2亿平方米。mm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在“十二五”期间,mm将根据mm陶土资源分布和市场特点,分别在昌吉州、喀什、巴州、mm等地布局4个建筑陶瓷生产基地或产业集群。其中,以现有陶瓷生产企业为基础,新建50条先进建筑陶瓷生产线,并将其打造成为西北地区的现代建筑陶瓷产业基地之一。mm*陶瓷有限公司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年产1500万m2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工期安排和投资(1)建设内容:包括以仿古砖、抛光砖、大小地砖生产线为主的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和储运工程。主体工程分三期建设建筑陶瓷生产线四条,辅助工程、公用工程、

5、环保工程和储运工程随主体工程也分三期建成。其中,主体工程:一期仿古砖、抛光砖生产线各一条,生产车间22464m2,年产仿古砖、抛光砖760万m2,仿古砖、抛光砖生产线位于同一生产车间内,各设1个辊道窑;二期大地砖生产线1条,生产车间11760m2;抛光车间3600m2,年产大地砖370万m2,设1个辊道窑;三期小地砖生产线1条,生产车间11760m2,年产小地砖370万m2,设1个辊道窑。辅助工程:为主体工程提供燃料,包括水煤气生产线和水煤浆生产线。水煤气生产线采用两段式水煤气发生炉制取的水煤气作为燃料,每条生产线配备一套3.4m两段式水煤气发生炉,年用煤量为37808t,年产煤气量11342

6、.4万m3。水煤浆生产线1条,于一期建成,生产水煤浆年用煤量为6672t,产水煤浆10265t/a。公用工程:包括压缩空气站、地磅房、办公业务用房、警卫室、职工宿舍、食堂、澡堂、供排水设施、供电设施、供暖工程、场内道路、厂区硬化、绿化等,分三期建成。具体建设内容详见表1(公用工程建设内容规模统计表)。环保工程:包括建筑陶瓷生产线环保设施和水煤气、水煤浆生产线环保设施。储运工程:包括煤棚、原料堆场、成品库房、储存设施和厂内外运输。具体建设内容详见表2.4-17(工程项目组成一览表)。表2.4-17工程项目组成一览表(2)工程投资:本项目总投资32610万元,其中:一期总投资14498万元;二期总

7、投资9981万元;三期总投资8131万元。全部由mm*陶瓷有限公司自筹。(3)工期安排:本项目计划2013年7月前完成建设前期及施工招标工作,2013年7月开工至2016年5月竣工验收,工程实施分三期完成。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7-1。表2.7-1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表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大气环境:评价区域SO2、NO2、氟化物日平均浓度、小时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但TSP西卡子村二组2#、农科站三组分别在10月24日、10月21日、10月22日有超标,超标倍数分别为0.04、0.03、0.17。本项目建设区域粉尘本底值较高。(2)地表水

8、环境:所调查的监测断面(小西沟河mm县清水河镇)地表水评价因子除总氮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要求。说明河水水质维持在自然背景值,总氮超标倍数为2.14,超标原因为农牧业面源污染所致。(3)地下水环境:评价区域地下水水质监测因子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项目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4)声环境:拟建厂址周围昼间噪声在35.846.7dB之间,夜间在31.837.3dB之间,昼夜均满足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5)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天山山地温性草原、森林生态区,2西部天山草原牧业、针叶林水源涵

9、养及河谷绿洲农业生态亚区,mm河谷平原绿洲农业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为农牧产品生产、人居环境、土壤保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毁草开荒,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中度敏感,土壤侵蚀中度敏感。2、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规范(HJ2.12011、JTGB032006、HJ192011),通过对项目建设地区环境条件、环境敏感点及环境质量现状现场考察及调查,同时根据本项目的性质和规模,确定本次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结果如下:(1)大气环境: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

10、围以厂区中心为圆心,半径为2.5km的圆形区域,评价范围图见图5(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及敏感目标分布图)。(2)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本评价主要对项目所排放的污染物类型、用水量及污水产生量、污水处理措施及回用的可行性等进行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的规定,本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3)声环境: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有关规定及噪声源强与项目周围环境特征和环境功能要求,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

11、环境(HJ2.4-2009)和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功能区划,考虑到项目区属于工业区,周围200m范围内无敏感点,确定本次噪声评价范围为项目边界外1m。(4)生态环境:按照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关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级的要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评价范围为厂区占地范围,并以厂区边界向外扩延200m。(5)环境风险评价:根据本项目的物质危险性(项目涉及到的物料为一般毒物,多是火灾、爆炸危险物质)、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等级划分基本原则,确定本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

12、二级。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以本项目为中心,半径为3km的范围。四、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1、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1)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主要环境问题见表4.1-1。表4.1-1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在对拟建项目沿线现场踏勘的基础上,根据工程规模,对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各阶段环境影响因素筛选结果见表1.3-1。表1.3-1项目环境影响识别表影响大L、影响小S、无影响N。(3)评价因子筛选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见表1.3-2。表1.3-2环境评价因子筛选表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附相关图件)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

13、标是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项目区声环境等,具体如下:(1)大气环境:保护评价区域不因本项目建设对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保护项目所在区域附近地表水不受污染,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3)地下水环境:保护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水质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要求;(4)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5)保护项目区及其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保护对象见表1.7-3。表1.7-3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3、主要环境

14、影响预测与评价(一)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施工期间的废气主要来自于施工作业扬尘、运输道路扬尘和施工作业机械排放的尾气。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扬尘污染,污染因子为TSP。扬尘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污染因素,施工扬尘的大小,随施工季节、施工管理、土壤类别情况等不同而差异很大。1)扬尘的影响分析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行驶产生,与道路路面及车辆行驶速度有关,约占扬尘总量的60%。在同样路面清洁情况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清洁度越差,则扬尘量越大。根据类比调查,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100m以内

15、。抑制扬尘的一个简洁有效的措施是洒水。如果在施工期内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适时适量洒水,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对施工场地实施洒水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并可将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扬尘的影响范围较广,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沿线道路两侧及施工现场,尤其是天气干燥及风速较大时更为明显,从而使该区块及周围附近地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浓度增大。由于扬尘的产生量与天气、温度、风速、施工队文明作业程度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因此,其排放量难以定量估算。针对上述情况在施工期应对运输的道路及时清扫和浇水,并加强施工管理,配置工地细目滞尘防护网,采用商品混凝土建房,同时必须采用封闭车辆

16、运输,以便最大程度减少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施工扬尘的另一种重要产生方式是建筑材料的露天堆放和搅拌作业,这类扬尘的主要特点是受作业时风速大小的影响显著。因此,禁止在大风天气时进行作业以及减少建筑材料的露天堆放是抑制这类扬尘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施工扬尘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在厂区地基开挖、供排水、供暖管沟开挖及回填等土方工程作业时,由于破坏了地表结构,导致悬浮颗粒物增高,施工现场会产生一定扬尘,扬尘会对施工区域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采取一定的洒水、保洁等降尘措施后其影响可降低,且其影响随施工期的结束会消失,其影响具有时效性。厂区位于农村地区,施工期作业过程局部时间较短,加之属临时性短期行为,再

17、采取洒水降尘等防尘手段后,施工扬尘的环境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2)汽车尾气的影响分析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具有较集中的特点,在局部的范围内污染物的浓度较高。在施工现场,会有如挖掘机、载重卡车等施工机械大量进入。据交通部公路研究所的测算,以载重卡车为例,测得每辆卡车的尾气中含CO37.23g/km辆,CnHm15.98g/km辆,NOx16.83g/km辆。这些施工机械所排放的废气以无组织面源的形式排放,会对项目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但施工结束后,废气影响也随之消失,不会造成长期的影响。(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施工用水在城市用水中是用水大户,主要用于生

18、活用水和工程用水。项目施工污水处置不当会对施工场地周围产生短时间的不良影响,例如:施工场地的暴雨地表径流,将会携带大量的泥沙,随意排放将会造成水土流失;施工机械设备(空压机、发电机、水泵)冷却排水,可能会含有热,直接排放将使土壤受到污染;施工车辆、施工机械的洗涤水含有较高的石油类、悬浮物等,直接排放将会使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除此之外,若施工污水不能合理排放任其自然横流,还会影响施工场地周围的视觉景观及散发臭气。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施工污水的环境影响问题。1)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SS、BOD。本项目计划分三期完成,每期施工4个月,施工期共计12个月

19、,每期施工人员约300人,根据mm维吾尔自治区生活用水定额,项目区所在的北疆伊阿塔区农村居民住宅新水定额为2030L/人d,此处取30L/人d,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7.2m3/d,该项目施工期共排放生活污水2592m3。施工期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估算见表6.1-3。表6.1-3施工期生活废水污染物排放量估算表2)施工场地工程废水工程用水主要用于工程养护,工程养护中约有70%的水流失,流失时同时夹带泥沙、杂物,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目前,城市大型建筑的现代化施工使用的是商品混凝土,水洗砂及砾石也不在施工现场冲洗,而是在外地购入的成品水洗砂及砾石,故无施工作业废水产

20、生。至于混凝土的保养浇水、砌砖的加湿淋水,废水量不大,多为无机废水,除悬浮物含量较高外,一般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一般不产生径流,形成不了有组织排水。这部分废水在施工现场因自然蒸发、渗漏等原因而消耗,基本没有废污水排放。(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施工场地噪声源主要为各类高噪声施工机械,且各施工阶段均有大量的机械设备在现场运行,施工期间多种机械噪声叠加,噪声达90110dB(A)之间。当声源尺寸大小与测试距离相比小得多时,可以将此声源视为点声源预测。各种施工设备在施工时随距离的衰减列于表6.1-5。表6.1-5施工设备噪声的衰减单位:dB(A)进行分析。一般昼间的情况是:各个施工阶段的噪声标准均为7

21、0dB(A),在土石方阶段,距主要施工机械约10m处,昼间可以达到70dB(A)的要求;在基础阶段,距主要施工机械约15m处,昼间可以达到70dB(A)的要求;在结构施工阶段,如果电锯(噪声值较大)运行,距主要施工机械约110m处,昼间可以达到70dB(A)的要求。夜间的情况是:各个施工阶段的夜间噪声标准均为55dB(A),打桩机禁止施工;在土石方和装修阶段,约60m处,夜间可以达到55dB(A)的要求;结构施工阶段施工设备噪声较大,其中混凝土振捣机是连续作业,声级值在100dB(A),在距声源约180m以外夜间才可以达到55dB(A)的要求。电锯应避免夜间施工。因此在施工期间,一般距边界15

22、m以外的地方,在昼间无影响,较大噪声设备(110dB(A)施工时距边界110m以外,在昼间无影响;90dB(A)左右的噪声源对距边界60m以外夜间亦无影响。75dB(A)时,距离环境敏感点10m处即可达到标准要求。由前述分析可知,昼间施工离场地60m即可满足标准要求。夜间施工离场地大于300m时,方可满足标准要求。距离项目区最近的噪声敏感目标为西侧的玉龙钢管公司,其办公区位于厂区东侧,距其厂边界为20m,本项目与距玉龙钢管公司厂界相距约26m,因此该项目施工期噪声影响对象主要是现场施工员及玉龙钢管公司办公区职工。(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工程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土方施工开挖出的渣土

23、、碎石等;物料运送过程的物料损耗,包括沙石、混凝土等;建筑物施工阶段石料、灰渣、建材等的损耗与遗弃。此外,施工人员的进驻也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会产生开挖弃土和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施工中失效的灰砂、混凝土、碎砖瓦砾、建材加工废料等,也包括施工人员临时搭建的工棚、库房等临时建筑物。如不及时处理不仅有碍观瞻,影响园区景观,且在遇大风及干燥天气时将产生扬尘。拟建工程的开挖的弃土全部用于厂区绿化覆土,不外运。产生的建筑垃圾为普通固体废物,不含有毒有害成分,集中运往清水河镇建筑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如不及时处理,在气温适宜的条件下则会孳

24、生蚊虫、产生恶臭、传播疾病,对周围环境及施工人员健康产生不利影响。(5)社会环境影响分析1)项目征用土地、拆迁房屋、再安置:根据调查,本项目用地现状为空地,该地块为园区规划的二类工业用地,占地面积300亩,不涉及拆迁及再安置。由于该地块的征地赔偿工作已由政府部门妥善处理,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基本不会给农户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2)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施工期间,现场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需要运出,大量的建筑材料需要运入,运输车辆将会对城市的交通带来一定影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会同交通部门制定合理的运输路线和时间,尽量避开繁忙道路和交通高峰时段,以缓解施工期对交通带来的影响。另外建设单位应与运输

25、部门共同做好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按规定路线运输,按规定地点处置,并不定期地检查执行的情况。采取上述措施后,将会有效地减轻施工期对交通的影响。3)项目施工期间经济收益分析雇工经济收益:根据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知,本项目人工费共计2400万元。地方材料供应经济收益:材料供应收益:项目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由项目地区供应,如砖、钢筋、砂等,建筑材料的供应可以给本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材料运输收益:大量建筑材料的运输费用,也是当地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生活物资供应收益:施工区增加了大量的临时人员,这些人员的生活物资基本会由当地供应,再加上预计3年左右的施工期,会刺激当地的各类零售业,批发业,服务业等第

26、三产业的发展。总之,工程施工期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是短暂的,随着小区的建设及各种减缓措施的实施,这种影响会降低到最低限度。(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新建厂址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该项目建设占地面积为200000m2,拟建用地为规划的工业用地,项目的新建未改变土地的利用功能。厂区现状自然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由于项目区位于工业园区,项目的新建对现有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2)对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项目建设施工对局部自然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破坏。由于施工建设占地、人员踩踏和车辆碾压,使局部区域植被铲除和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度增加,局部生物量减少,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区域自然生

27、态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由于项目区自然植被稀少,影响面积不大,建设项目对评价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功能影响不大,对整个评价范围内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在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可承受范围内。(二)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的污染源绝大部分为点源,因此,本环评重点对点源进行预测分析。项目主要污染源为水煤气站原煤筛分、各类瓷砖原料喷雾烘干及挤压成型,以及砖坯的烧成烘干,根据项目各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确定本次评价大气预测因子为:TSP、SO2、NO2、氟化物。本次大气评价范围为以生产车间为中心,半径不小于2.5km的园,大气预测范围不小

28、于评价范围并适当扩大,预测范围涵盖所有大气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大气预测网格点按照11行11列划分网格,加上7个环境敏感点,共计128个预测点。1)有组织废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的废气污染源分有组织排放污染源和无组织排放污染源,有组织污染源主要包括一期工程仿古砖和抛光砖生产线,二期大砖生产线,三期小砖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原料喷雾干燥工序、成型工序、辊道窑烧成烘干工序经过除尘脱硫处理后有组织排放的废气以及各期工程水煤气站原煤筛分产生的粉尘排放,项目另设一台2吨燃煤锅炉用于全厂冬季供暖,全厂共有有组织排放源17个,排气筒高度1530m不等。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按抛光砖、仿古砖生产线

29、、大、小砖生产线及生活供暖锅炉同时运行,多源叠加并叠加评价区背景浓度后,最大落地浓度及达标情况如下:SO2小时最大落地浓度为0.0417mg/m3,小时最大浓度占标率为8.34%,日最大落地浓度为0.0180mg/m3,日最大浓度占标率为12.01%,年最大落地浓度为0.0011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1.8%;NO2小时最大落地浓度为0.0792mg/m3,小时最大浓度占标率为33.01%,日最大落地浓度为0.0391mg/m3,日最大浓度占标率为32.61%,年最大落地浓度为0.0020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2.51%;TSP小时最大落地浓度为0.0336mg/m3,日最大落地浓

30、度为0.2655mg/m3,日最大浓度占标率为88.5%,年最大落地浓度为0.0008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0.42%;氟化物小时最大落地浓度为0.0018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9.14%,日最大落地浓度为0.0003mg/m3,日最大浓度占标率为4.68%。项目主要污染物SO2、NO2、TSP、氟化物最大落地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通过对评价范围内筛选的7个环境敏感点预测,SO2、NO2、TSP、氟化物四项污染物对各敏感点的影响如下:本项目对各敏感点SO2的小时值贡献率约为0.140.73,日均值贡献率为0.130.8,年均值贡献率为0.0

31、40.20;对各敏感点NO2的小时值贡献率约为0.753.57,日均值贡献率在0.502.42,年均值贡献率在0.040.29;对各敏感点TSP的日均值贡献率0.070.5,年均值贡献率不超过0.1;对各敏感点氟化物的小时值贡献率在0.070.29。可见,项目运营期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叠加背景值后,各敏感点SO2、NO2的日均浓度及氟化物的小时浓度值均达标,TSP日均浓度值农科站测点超标,超标0.17倍,其他各敏感点的日均浓度占标率也在78.2999.57,虽然本项目对各敏感点TSP浓度贡献不大(日均值贡献率0.070.5),但由于各敏感点现状TSP背景浓度值较高,表明项目区扬尘污染较

32、重,TSP容量较小,应加强项目运营期烟(粉尘)排放的污染防治,减少排放量,将影响降至最低。根据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项目区mm县清水河镇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从2016年1月1日起执行新标准,在这里,我们将预测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与新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比较,以判定在新标准执行后,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对项目环境的影响。项目运营后主要大气污染物SO2小时最大落地浓度为0.0417mg/m3,日最大落地浓度为0.0140mg/m3;NO2小时最大落地浓度为0.0792mg/m3,日最大落地浓度为0.0266mg/m3;TSP小时最大落地浓度为0.0336mg/m3,日最大落地浓度为0.0112mg/m3。均分别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