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840.60KB ,
资源ID:35896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5896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伯努利实验指导Word下载.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伯努利实验指导Word下载.doc

1、(4) 测点*、所在喉管段直径为d2,测点*、所在扩管段直径为d3,其余直径均为d1。3基本操作方法(1)测压管与稳压筒的连通管排气。打开开关供水,使水箱充水,待水箱溢流,间歇性全开、全关管道出水阀13数次,直至连通管及实验管道中无气泡滞留即可。再检查调节阀关闭后所有测压管水面是否齐平,如不平则需查明故障原因(例连通管受阻、漏气或夹气泡等)并加以排除,直至调平。(2)恒定流操作。全开调速器,此时水箱保持溢流,阀门13开度不变情况下,实验管道出流为恒定流。(3)非恒定流操作。调速器开、关过程中,水箱6无溢流情况下,实验管道出流为非恒定流。(4)流量测量。实验流量用阀13调节,记录智能化数显流量仪

2、的流量值。三、实验原理1伯努利方程。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n个过水断面,在恒定流动时,可以列出进口断面(1)至另一断面(i)的伯努利方程式(i=2,3,n)取a1a2an1,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各断面的测压管中读出值,测出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断面平均流速v及,从而可得到各断面测管水头和总水头。2过流断面性质。均匀流或渐变流断面流体动压强符合静压强的分布规律,即在同一断面上,但在不同过流断面上的测压管水头不同,;急变流断面上。四、实验内容与方法1定性分析实验(1) 验证同一静止液体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水平线。阀门全关,稳定后,实验显示各测压管的液面连线是一根水平线。而这时的滑尺读数值

3、就是水体在流动前所具有的总能头。 (2) 观察不同流速下,某一断面上水力要素变化规律。以测点*、所在的断面为例,测管的液面读数为该断面的测压管水头。测管*连通毕托管,显示测点的总水头。实验表明,流速越大,水头损失越大,水流流到该断面时的总水头越小,断面上的势能亦越小。(3) 验证均匀流断面上,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观察测点和,尽管位置高度不同,但其测压管的液面高度相同,表明。 (4) 观察沿流程总能坡线的变化规律。加大开度,使接近最大流量,若稳定后各测管水位如图3所示,图中A-A为管轴线。 图3 测压管水位示例纵观带毕托管的测点*、*、*、*、*、*、*的测管水位(实验时可加入雷诺实验用

4、的红色水,使这些管呈红色,如图3中以较深颜色表示的测压管),可见各测管的液面沿流程是逐渐降低而没有升高的,表明总能量沿流程只会减少,不会增加,能量损失是不可能逆转的。 (5) 观察测压管水头线的变化规律。总变化规律:纵观测压点、的测压管水位,可见沿流程有升也有降,表明测压管水头线沿流程可升也可降。沿程水头损失:从、点可看出沿程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等径管道上,距离相等,沿程损失相同。势能与动能的转换:以测点、为例,测点所在流段上高程相等,管径先收缩后扩大,流速由小增大再减小。测管到测管的液位发生了陡降,表明水流从测点断面流到测点断面时有部分压力势能转化成了流速动能。而测管到测管测管水位回升了,这

5、正和前面相反,说明有部分动能又转化成了压力势能。这就清楚验证了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而是可逆的。位能和压能的转换:以测点与所在的两断面为例,由于二断面的流速水头相等,测点的位能较大,压能(测管液位离管轴线的高度)很小,而测点的位能很小,压能却比点大,这就说明了水流从测点断面流到测点断面的过程中,部分位能转换成了压能。 (6) 利用测压管水头线判断管道沿程压力分布。测压管水头线高于管轴线,表明该处管道处于正压下;测压管水头线低于管轴线,表明该处管道处于负压下,出现了真空。高压和真空状态都容易使管道破坏。实验显示(参图3),测点的测管液面低于管轴线,说明该处管段承受负压(真空);测压管

6、的液位高出管轴线,说明该处管段承受正压。2. 定量分析实验伯努利方程验证与测压管水头线测量分析实验实验方法与步骤:在恒定流条件下改变流量2次,其中一次阀门开度大到使号测管液面接近可读数范围的最低点,待流量稳定后,测记各测压管液面读数,同时测记实验流量(毕托管测点供演示用,不必测记读数)。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参考第五部分内容。五、数据处理及成果要求1记录有关信息及实验常数实验设备名称: 实验台号:_实 验 者:_ 实验日期:均匀段d1= 10-2m 喉管段d2= 10-2m 扩管段d3= 10-2m(基准面选在标尺的零点上)2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结果表1 管径记录表测点编号*管径d /10-2m注:

7、(1).测点6、7所在断面内径为d2,测点16、17为d3,余均为d1。(2).标“*”者为毕托管测点(测点编号见图1)。(3).测点2、3为直管均匀流段同一个断面上的两个测压点,10、11位弯管非均匀流段同一断面上的两个测点。表2 测压管水头hi,流量测记表(其中,单位10-2m,i为测点编号)实验次数h2h3h4h5h7h9h10h11h13h15h17h19qV/(10-6m3/s)12表3 计算数值表(1) 流速水头管径d/10-2m201.3A/10-4m2v/(10-2m/s)(2) 总水头Hi (其中,单位10-2m,i为测点编号)H2H4H5H7H9H13H15H17H193成

8、果要求(1) 回答定性分析实验中的有关问题。(2) 计算流速水头和总水头。见表3(3) 绘制上述成果中最大流量下的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轴向尺寸参见图4,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可以绘在图4上)图4 绘制测压管水头线坐标图六、分析思考题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2阀门开大,使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3由毕托管测量的总水头线与按实测断面平均流速绘制的总水头线一般都有差异,试分析其原因。4为什么急变流断面不能被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七、注意事项 1.各自循环供水实验均需注意:计量后的水必须倒回原实验装置的水斗内,以保持自循环供水(此注意事项后述实验不再提示)。

9、2. 稳压筒内气腔越大,稳压效果越好。但稳压筒的水位必须淹没连通管的进口,以免连通管进气,否则需拧开稳压筒排气螺丝提高筒内水位;若稳压筒的水位高于排气螺丝口,说明有漏气,需检查处理。3.传感器与稳压筒的连接管要确保气路通畅,接管及进气口均不得有水体进入,否则需清除。4.智能化数显流量仪开机后需预热35分钟。雷诺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观察层流、湍流的流态及其转换过程;2. 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园管流态判别准则;3. 学习应用量纲分析法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确定非圆管流的流态判别准数。二、 实验装置101112图1 雷诺实验装置图1. 自循环供水器 2. 实验台 3. 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

10、恒压水箱5. 有色水水管 6. 稳水孔板 7. 溢流板 8. 实验管道 9. 实验流量调节阀10. 稳压筒 11.传感器 12. 智能化数显流量仪2. 装置说明与操作方法供水流量由无级调速器调控,使恒压水箱4始终保持微溢流的程度,以提高进口前水体稳定度。本恒压水箱设有多道稳水隔板,可使稳水时间缩短到35分钟。有色水经有色水水管5注入实验管道8,可据有色水散开与否判别流态。为防止自循环水污染,有色指示水采用自行消色的专用色水。实验流量由调节阀9调节。流量由智能化数显流量仪测量,使用时须先排气调零,所显示为一级精度瞬时流量值,详见伯努利方程实验。水温由数显温度计测量显示。三、 实验原理1883年,

11、 雷诺(Osborne Reynolds)采用类似于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到液流中存在着层流和湍流两种流态:流速较小时,水流有条不紊地呈层状有序的直线运动,流层间没有质点混掺,这种流态称为层流;当流速增大时,流体质点作杂乱无章的无序的直线运动,流层间质点混掺,这种流态称为湍流。雷诺实验还发现存在着湍流转变为层流的临界流速,与流体的粘性n、园管的直径d有关。若要判别流态,就要确定各种情况下的值,需要对这些相关因素的不同量值作出排列组合再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工作量巨大。雷诺实验的贡献不仅在于发现了两种流态,还在于运用量纲分析的原理,得出了量纲为一的判据雷诺数Re,使问题得以简化。量纲分析如下: 因

12、 根据量纲分析法有 其中kc是量纲为一的数。写成量纲关系为 由量纲和谐原理,得a1 = 1 ,a2 = -1 。即 或 雷诺实验完成了管流的流态从湍流过度到层流时的临界值kc值的测定,以及是否为常数的验证,结果表明kc值为常数。于是,量纲为一的数便成了适合于任何管径,任何牛顿流体的流态由湍流转变为层流的判据。由于雷诺的贡献,定名为雷诺数Re。于是有式中:v 为流体流速;n 为流体运动粘度;d为圆管直径;为圆管内过流流量;K为计算常数,。当流量由大逐渐变小,流态从湍流变为层流,对应一个下临界雷诺数Rec,当流量由零逐渐增大,流态从层流变为湍流,对应一个上临界雷诺数。上临界雷数受外界干扰,数值不稳

13、定,而下临雷诺数Rec值比较稳定,因此一般以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判别流态的标准。雷诺经反复测试,得出圆管流动的下临界雷诺数Rec值为2300。工程上,一般取Rec=2000。当ReRec时,管中液流为层流;反之为湍流。对于非圆管流动,雷诺数可以表示为 式中;R为过流断面的水力半径;A为过流断面面积;c为湿周(过流断面上液体与固体边界接触的长度)。以水力半径作为特征长度表示的雷诺数也称为广义雷诺数。四、 实验内容与方法1定性观察两种流态。启动水泵供水,使水箱溢流,经稳定后,微开流量调节阀,打开颜色水管道的阀门,注入颜色水,可以看到圆管中颜色水随水流流动形成一直线状,这时的流态即为层流。进一步开大流量

14、调节阀,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见管中颜色水发生混掺,直至消色。表明流体质点已经发生无序的杂乱运动,这时的流态即为湍流。2测定下临界雷诺数先调节管中流态呈湍流状,再逐步关小调节阀,每调节一次流量后,稳定一段时间并观察其形态,当颜色水开始形成一直线时,表明由湍流刚好转为层流,此时管流即为下临界流动状态。测定流量,记录数显温度计所显示的水温值,即可得出下临界雷诺数。注意,接近下临界流动状态时,流量应微调,调节过程中流量调节阀只可关小、不可开大。3测定上临界雷诺数先调节管中流态呈层流状,再逐步开大调节阀,每调节一次流量后,稳定一段时间并观察其形态,当颜色水开始散开混掺时,表明由层流刚好转为湍流,此时

15、管流即为上临界流动状态。记录智能化数显流量仪的流量值和水温,即可得出上临界雷诺数。注意,流量应微调,调节过程中流量调节阀只可开大、不可关小。 实验台号:管径d = _ _10-2 m, 水温t = _ _ oC运动粘度(m2/s)= 10-4 m2/s计算常数 K = 106 s/m3表1 雷诺实验记录计算表实验次序颜色水线形状流量(10-6m3/s)雷诺数Re阀门开度增( )或减( )备注实测下临界雷诺数(平均值)=颜色水形态指:稳定直线,稳定直线,稳定略弯曲,直线摆动,直线抖动,断续,完全散开等。六、 分析思考题1为何认为上临界雷诺数无实际意义,而采用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与湍流的判据?2试

16、结合紊动机理实验的观察,分析由层流过渡到湍流的机理。七、 注意事项1为使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恒压水箱内水流处于微溢流状态,应在调节流量调节阀后,相应调节可控硅调速器,改变水泵的供水流量。2实验中不要推、压实验台,以防水体受到扰动。 管道沿程阻力实验一、 实验目的1 过实验加深对课堂上所讲的基本概念的理解。2 了解影响沿程阻力的因素。3 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和管壁粗糙度的关系。4 学会用三角堰测量流量的方法和U形差压计的使用方法。二、 实验原理流体沿着内径均匀的管道流动时,产生沿程阻力损失,与管长L、管壁粗度、流体流速、流体密度、流体粘度及流态等一系列因素有关,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相似

17、原理分析,可由下面关系式表示: 令 则 (1)式中称为沿程阻力系数。沿程损失由实验方法求得。在实验管道两个测点处,取-和-断面,取其管轴中心线为基准面。因是不可压缩的定常流动,即可列出两段面间能量方程: (2)由于管道水平放置,故上式中=,同时因实验管道长度、方向和直径不变,所以有=。则(2)式可写成: (3)为两断面的压差,由压力计测出。实验管道内平均流速V。由三角堰所测得的流量及管径计算求得: (4)实验管道两测点间长度L和管到内径均已知。因此,可求出该管道在某一流量工况下的沿程阻力系数: (5)改变管道内流体流速V(即改变流量Q),可从实验管道上调节阀门的不同开度而实现。沿程阻力损失服从

18、四种不同的规律:1 层流区沿程阻力损失与平均流速成一次方关系,可按下式计算: (6)2 紊流光滑区沿程阻力损失与平均流速的1.75次方成正比,可按下式计算:3 紊流粗糙管过渡区沿程阻力损失与平均流速的(1.752)次方成正比,可按下式计算:4 紊流粗糙管阻力区沿程阻力损失与平均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可按下式计算: 根据流体流动的雷诺数Re及管壁绝对粗糙度,用上述四个区域的经验公式计算出不同规律的沿程阻力系数,与实验测得的沿程阻力系数比较一下,如果偏差太大,试分析一下原因。三、 实验设备1 实验用水循环系统本实验用水为一个循环系统,各种设备装置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在本室地下,是一个容积为150m

19、3的地下水库,由水源泵将水库的水打入五楼恒位水箱保持恒定水位实验用水来自恒位水箱。恒位水箱的水,一部分供实验用,经过实验管道和流量测量水箱后流回到地下水库;另一部分则通过溢流管进入地下水库,即形成这样一个循环系统。2 沿程阻力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由实验管路、三角堰测量水箱及U形差压计等设备组成,如图3所示。该装置中的实验段采用镀锌钢管和黄铜管,镀锌管管径Dg50,两测点间长度l=6m,黄铜管径20,l=6m。量水堰水箱外侧装有连通玻璃管和标尺,连通玻璃管的水位表示量水堰中的水位,水位变化高度可从标尺上读出,即H,以mm计,H称为堰顶的淹深。按公式即可求出Q值()。在该量水堰上,=45,也即tg4

20、5=1,见图4三角量水堰图。利用U形差压计,测得实验段两点间压差。在使用差压计时,首先要排出连通管内气体。以保证测量准确,一般在实验前已由工作人员准备妥当。差压计读数时要准确,人的眼睛、液面和标尺刻度应保持水平。计算时,将汞柱换算成水柱(即760mmHg=10336mmH2O)。四、 实验步骤本实验涉及高位恒位水箱、水箱泵、地下水库及各种管道。系统较庞大,因此实验时必须注意按步骤进行。1 启动水源泵,向五楼恒位水箱供水,等溢流水返回地下水库时,稳定5分钟后再进行实验。2 实验时先测量黄铜管。关闭黄铜管上的调节阀和装置中其他管路阀门,使管路中的水不再泄入量水堰水箱。当量水堰液面高度与堰顶相同时,

21、水不再流动。Q=0,这时读出量水堰外侧标尺读数记于表1中。实验时,通过调节阀的开度来改变流量,我们将顺序规定为由小到大。工况点共做15个左右。记好黄铜管上的调节阀手轮,每次开启1/2周,开启时必须缓慢,以免水银外泄。调节阀开启后,当有流量经过堰顶时,在量水箱液面稳定后,要同时读出标尺读数和差压计读数,记入表1中,作为第一个工况点。后面的工况点方法同上。工况点做完后,记下水温,关闭调节阀,使水箱内Q=0。3 镀锌管的实验方法同上。工况点做20个左右。五、 注意事项1 实验中要保持水流恒定,不可任意变动阀门开度。2 由于水流的脉动作用,压差计中的液面会上下有些波动,读数时可取其平均值。3 在实验时

22、要确保差压计及联接胶管中没有气泡,以免造成测量误差。发现有气泡时,应将差压计上的排气阀抬至最高位置,开度由小到大慢慢打开,将管内气体排除。排气时千万注意不要突然全开排气阀,造成水银外泄。4 关于水银差压计,国家有关规定控制使用。但与其他差压计相比,水银差压计具有简单而量程大及测量准确等优点,所以有些地方还适当使用。实验时注意防护,一旦发生外泄,须立即清除,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5 水源泵启动时,首先应检查一下电机、开关柜和水泵后,方可启动。六、 实验报告1 根据流量Q计算出平均流速V,再根据V及计算出入值,记入表2中。2 根据V、d及r值计算出Re值,记入表3中。3 用对数坐标纸绘出曲线。(对数坐标纸在原实验报告中)。七、 思考题1 测压管内水面为什么上下跳动?2 为什么差压计中的读数差值变是沿程水头损失?3 从实验成果分析水流处在何种流态:层流、紊流,若在紊流流态,又是处在那些区?4 绘制曲线,为什么要用对数坐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