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0.57KB ,
资源ID:35901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5901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政史地历史必修二复习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政史地历史必修二复习文档格式.docx

1、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四、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次提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

2、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中国资本主义的

3、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A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

4、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B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C萎缩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期间或19451949) 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

5、挤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 二、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三大改造:

6、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2、“八大”(时间:1956)(1)主要内容: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二、伟大的历史转折 1、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把党和国

7、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意义: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起点。三、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2、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作用 城市: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1)内容: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8、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992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2)作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第一个)、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 (5)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2、十四大的内容:1992年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

9、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服饰 (1)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2)近代,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有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3)阶段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

10、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2、饮食结构: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近代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3、住宅: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4、习俗风尚:(1)促使变革的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2)近代风俗变迁中最为明显的是:婚丧礼俗的变迁;婚姻风俗的变迁特征是删繁就简5、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2)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6、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习俗变

11、迁的特点(1)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2)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3)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7、交通: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1)中国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1906年天津有轨电车,1924年上海公共汽车(2)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8、通信:邮

12、政、电话、电报第五单元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开辟新航路 1、新航路的开辟意义(1)新航路的开辟,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了一个整体(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市场的开始出现(3)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始了殖民扩张(5)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新航路的开辟 时间航海家国籍支持国方向最终到达地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向东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印度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西班牙向西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

13、的拓展 1、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1)上马车夫荷兰:背景: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政治上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地区基本情况 亚洲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中国台湾 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殖民地北美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 (2)“日不落帝国”英国 战争背景 结果英西战争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英荷战争西班牙衰落,荷兰控制世界;英法崛起导火线:英颁布航海条例荷兰丧失海上霸主地位,失去北美殖民地英法战争法国插足

14、印度、北美;英法在印度、北美矛盾尖锐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确立在印度优势,成为海上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帝国。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殖民主义的罪恶:野蛮的掠夺;残酷的屠杀;强盗的贸易:罪恶的三角贸易三、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19世纪中后期)(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2)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

15、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3)生产方式上: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4)思想文化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5)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

16、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飞机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世界市场进程 时间推动因素主要途径初具雏形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炮舰开路行不平等贸易最终形成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瓜分世界第六单元 罗斯

17、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活动;分期付款方式的隐患;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极大 3、影响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动乱;德国法西斯上台;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反而恶化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

18、服,反而更加恶化。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2、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 3、新政的内容: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蓝鹰行动;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4、新政的意义: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政府的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5、新政的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新政的前提: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6、新政的特点指导思想方面:放弃自由放任思想,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内容方面:国家加

19、强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预;影响方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诞生。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表现(1)战后二十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政策: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延续并发展社会福利政策。(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涨”。(3)80年代,里根上台后,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建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复苏。(4)90年代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经济进行改革,经济持续增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2、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表现:

20、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时期:(1)政府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残余势力,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同时实行非军事化,集中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2)采取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社会保障三者相结合的经济政策,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3)美国的扶持政策,通过马歇尔计划对德国提供大量援助。60年代,德国经济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2)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3)弊端和效果:严重地损害了农民

21、的利益,没有找到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2、新经济政策(19211928)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政治和经济危机(2)标志:1921年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3)内容: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4)特点: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5)效果:找到了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3、“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1)政治

22、方面: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2)经济方面: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价值规律作用;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牺牲广大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4、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1)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撤消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出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2)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一部分权利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

23、济计划指标。(3)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5、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 1985年 (2)背景:苏联经济全面滑坡指导思想;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内容 (3)内容经济领域: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加速发展战略重点:重工业;经济改革陷入困境后,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4)改革的后果:使原本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以致改革效果不佳;改革陷入困境后,经济继续滑坡;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

24、年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协议 苏联(19221991)解体的原因(1)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政策长期得不到纠正,没有从实际出发,建设符合苏联国情的社会主义;(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 (3)外部原因:西方敌对势力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 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

25、、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2)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它们都是国际金融机构,美国从中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3)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积极: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扩大了世界贸易;扩大了世界购买力;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6、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 (1947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二、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1、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3、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4、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5、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1991年,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茂

27、物通过茂物宣言,提出了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1995年,通过了执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动议程,使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目标有了保障。6、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1、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世贸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贸组织。2、目的: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作用: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