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1 ,大小:26.95KB ,
资源ID:3613786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6137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省宿州农业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省宿州农业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格式.docx

1、【解析】“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意为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因此强调课内与课外活动应该相结合。故选A。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答案】B 【解析】理解古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能了解题干所描述的内容是指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教授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故选B。5、在归因模式中,能力属于()因素。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B、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C、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2、【解析】能力来源于人的内部,它是稳定的,并且不可控的因素。6、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A、人自身的B、经济的C、社会的D、科学的【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教育。7、一般而言,教育强制措施主要是采用()等行政处分,或由司法机关做出裁判。A、警告、记过、降级、撤职B、警告、严重警告、记过、降级C、警告、记过、降级、停薪留职D、通报批评、警告、记过、降级【答案】A【解析】行政处分是由国家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对其所属人员予以的惩戒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等。行政处分有时也称纪律处分。8、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査,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

3、答“是”。而当问他们所教的学生“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C、教师缺乏信心D、教师缺乏爱心【解析】题干中具有对比性的数据显示出教师还需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方面进一步加强。9、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表明了人格的()。A、独特性B、稳定性C、复杂性D、功能性“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的复杂,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化、多层面的特征。10、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B、

4、内在型C、场独立D、冲动型【解析】题目中所述为场独立的含义,与场独立对应的为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维特金对知觉的研究。11、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A、责令改正B、处以罚款C、给予行政处罚D、给予刑事处罚【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12、我国第一个体现女子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解析】圭子突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13、根据未成年人保

5、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的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A、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B、监护职责和照管义务C、抚养义务和培养义务D、教育义务和抚养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其他的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遗弃、虐待未成年人。14、斯金纳认为任何学习(行为)的发生、变化都是()的结果。A、观察性学习B、重复C、知识D、强化【答案】D 【解析】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故选D。1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来实现。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B、教育对文化的延

6、续C、教育提高人的修养D、教育促进社会变革【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16、课程实施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将已经编订好的课程付诸实践。课程实施的过程不包括()。A、分析教学任务B、编制教学结构C、安排课程表D、组织教学活动【解析】课程实施的过程包括:(1)安排课程;(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定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17、心理学可以从()和个性心理两方面进行研究。A、

7、心理问题B、心理过程C、心理规律D、心理障碍【解析】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包括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研究心理的形成过程,即研究心理现象具体内容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当人在发生、发展形成、完善的心理过程之中,也就开始了个性心理的发生、发展完善过程。18、“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的()。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B、复杂性原则C、向导性原则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解析】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要尽

8、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的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19、“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的()。20、心理学上把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作为()。A、气质B、性格C、个性D、个性心理特征【解析】性格是指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21、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独立思考能力B、逻辑思维能力C、动

9、手操作能力D、信息处理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22、下列不属于素质教育实施的保障机制的是()。A、充分发挥政府作用B、改革内部管理体制C、加大教育督导力度D、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解析】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是素质教育实施的运行机制,其他三项都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保障机制。23、一般而言,教育强制措施主要是采用()等行政处分,或由司法机关做出裁判。24、根据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不包

10、括()。A、课程效果评价目标B、知识与技能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解析】新课程改革下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5、学习者建构新的理解的基础是()。A、先行组织者B、原有的知识经验C、教师教学组织D、学科知识逻辑体系【解析】认知建构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建构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新的理解。26、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些观点适用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C、巩固性原则D、

11、启发性原则【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体现了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在何时启发学生思考。两句话均体现了启发性原则。27、教师热爱学生的内容最重要的是()。A、要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B、关心学生、了解学生C、尊重学生、信任学生D、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

12、仁【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关爱学生、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做到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才是真正地热爱学生,才能让学生信赖教师、依赖教师、愿意听教师的话,也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2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解析】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可以视具体情况,有多种开端,一般情况下,以知为开端,行为终结,特殊情况下,任一开端均可。29、

13、“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哪种情绪影响所致?()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解析】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导致心境产生的原因很多,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工作、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人际关系的亲与疏,个人健康的好与坏,自然气候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某种心境。“人逢喜事”即为生活中的顺境,所以“人逢喜事精神爽”是受心境的影响所致。30、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A、导向作用B、激励作用C、评价作用D、宣传作用【解析】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作用主要包括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31、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218个月的儿童的发展任

14、务是培养儿童的()。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信任感【解析】1218个月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32、由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题干所述正是远景的间接性动机的概念。33、“孟母三迁”反映了下列哪个因素对人的重要影响()。A、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解析】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很明显的,我国古代对此早有研究。墨子提出“染于苍则苍,染

15、于黄则黄”。而“孟母三迁”更是说明古人重视环境对人的熏陶。34、在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A、人口分布B、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D、生产力水平【解析】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教育发展规模,因此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水平。35、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首先确立起()。A、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B、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D、稳定的教学秩序观念【解析】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36、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

16、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棉籽、橡树籽等不可食果实的例子。这种教学方法称为()。A、变式B、范式C、原型D、演绎【解析】运用变式是使学生形成一般表象的必要条件。讲果实的概念时,不只选用可食的果实,还选择一些不可食的果实,以避免学生把“可食性”作为果实的本质特征。37、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A、直观性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解析】教师利用视频,帮助学生增加所学知识的直观感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现了直观性原则。故选A。38、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17、)。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C、美国教育家杜威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答案】D【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第一次阐述了班级授课制。1632年,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大教学论。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39、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教育的是()。A、孔子B、墨子C、荀子D、老子【解析】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40、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

18、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A、最近发展期B、生长高峰期C、心理断乳期D、发展关键期【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期的内涵。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41、教师上课提问时,有的学生急于表现,甚至没有弄清题意便抢先回答,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解析】冲动型的学生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但是往往正确率却不高。42、我国古代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复式教学D、现场教学【解析】我国古代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

19、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43、教师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待遇,包括医疗、住房、退休方面的待遇和优惠政策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这体现了教师享有()。A、教育教学权B、指导评价权C、报酬待遇权D、参与管理权【解析】报酬待遇权包括三方面的具体含义,即教师的报酬必须按时发放;教师有权要求足额支付工资报酬;教师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待遇,包括医疗、住房、退休方面的待遇和优惠政策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44、以下对内部学习动机描述不正确的是()。A、满足于学习活动之内B、学习是因对学习内容感兴趣C、是达到某种结果的手段D、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引起【解析】内部学习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学习需要

20、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A、B、D三项内容符合对内部学习动机的描述。45、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欲发言时先举手,这是()。A、课堂提问的一个环节,不可缺少B、课堂常规管理行为,有助于稳定课堂秩序C、与教师个人好恶有关的行为,不宜统一要求D、激励学生的行为,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解析】教学需要一个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课堂常规管理是保证这种正常秩序的基本条件,课堂教学常规是被广大的教师实践证明合乎课堂教学规律的行为规矩。题目中所描述的行为属于课堂常规管理行为,有助于稳定课堂秩序。46、以下哪一项不是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

21、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A、攻击性行为B、亲社会行为C、性别角色的获得D、观察能力【解析】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有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47、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解析】处于心理发展转折期的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48、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因为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尊重学生人格是热爱学生的突出表现。4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

22、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解析】传统观点认为,课程是知识。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思想,已经表达了将课程看作知识的倾向。可以说,世界范围内的近代课程体系主要是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建立的。这种课程观目前仍然是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就是这种观点的表现。50、某生会背九九乘法口诀并懂得“三三得九”是3个3相加之和是9,这种学习属于()。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解析】学生理解乘法口诀并懂得其中的具体含义,这种理解材料意义的学习方式为意义学习。信号学习。是指学习

23、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研究中包含这类学习。如学生听到铃声,知道进入教室上课。连锁学习。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各种动作技能的学习,离不开连锁学习。机械学习。如艾宾5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以上都对【解析】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52、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