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50.27KB ,
资源ID:3628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628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二下第三单元电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二下第三单元电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3、生自读。回答。4、看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日月潭,课文中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找找看书上怎么说的?(板书:风光秀丽)读最后一个自然段。5、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看看课文,想想课文通过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风光秀丽的日月潭?根据回答并板书:1、地理位置、周围环境2、名字由来3、清晨的景色4、中午晴天和下雨的景色小结: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四、朗读感悟第一、二段(一)日月潭的位置: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_(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日月潭在台湾省台中市附近的高山

2、上。”。)2、能把这两句话读好吗?指导朗读:指名读-生生评读-相机示范读-自由放声读。(突出“最大”和“高山”)3、请同学们再读读第一个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除了介绍日月潭在什么地方以外,你还知道了什么?4、你有不明白的词语吗?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出示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5、齐读第一段。(二)日月潭名字的由来: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湖的北边像( ),叫( );南边像( ),叫( )。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1

3、)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同样是向我们介绍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两句话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用词形象、生动、具体、准确)(“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第二句话中用了一个“圆圆的”和一个“弯弯的”,使人明白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能把它读一读吗?(指名读-生生评读-男女生赛读)4、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5、练习按原文填空: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

4、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 ),叫( );南边像弯弯的( ),叫( )。6、背诵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给生字分类2、组内观察字说写法:组长组织好同学一边观察一边按照4321的顺序说说这些字应该怎样写。3、重点指导绕字。绕:左右结构,“纟”在格中占位略窄,右边占位略宽。右上无点,右下是“兀”,不是“元”。建:半包围结构,这个字的偏旁是建之旁,共有两笔:横折折撇、捺。书写时先写右上部分,再写建之旁。注意在田字格中要做到:上留天,下留地,左右都要有余地。关键笔画是“竖”。茂:中间没有点。4、生练写并评价。5、指

5、导共性问题 ,生再练写。五、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教学反思:上课人:第3单元 课 2 课时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导入。1、生字卡片认读生字。2、出示词,开火车认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二、朗读感悟第三、四段日月潭的美景:1、日月潭的景色千变万化,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魅力。请小朋友们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分别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指名汇报,教师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2、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把描写你喜欢的景色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并告诉他你觉得日月潭这个时候的景色怎么样?自由选择朗读自己喜欢的“清晨”、“晴天”、“雨天”三个不同画面,感悟景色的特点。3、学生汇报,

6、教师相机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感悟景色的特点,并进行朗读指导:汇报“清晨的景色”:A、谁喜欢“清晨”的景色?(指名读)B、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不清,蒙蒙胧胧的)C、除了飘着薄雾的日月潭以外,你还看到什么?(灯光、晨星)(板书:隐隐约约)D、字词训练、调动积累: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像“隐隐约约”这种形式的四字词语,能说一说吗?E、看到“隐隐约约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能把这个早晨的日月潭读出来吗?(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薄的”、“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F、指名读-生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G、鼓励积累:清晨的日月潭真

7、美呀!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吧,咱们课后再把它积累到“好词佳句本中”。汇报中午太阳高照的景色:A、谁喜欢“晴天”的景色?B、想看看“艳阳当空”的日月潭吗?现在看到的日月潭,一切都很清晰。(板书、理解“清晰”)C、看到太阳底下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导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D、指名读-师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找伙伴读-师生合作齐读。E、鼓励积累:你喜欢哪些词句?把你喜欢的画吧下来。汇报日月潭蒙蒙细雨的景色:A、谁喜欢“雨天”的景色?B、想看看“细雨蒙蒙”的日月潭吗?(理解并板书“蒙蒙胧胧”)C、对比理解“清晰和朦胧”,鼓励学生积

8、累这一对反义词。D、看到蒙蒙胧胧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E、指名读-师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指名小组赛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F、鼓励积累:把你喜欢的画下来。三、读思结合、加深体验。1、日月潭的风光实在太美了,老师真想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赞美一下日月潭的风光,该用什么词语好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景色优美、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景色宜人、美不胜收、山河壮美、湖光山色”等,待有学生回答“风光秀丽”一词时,马上切入课文)2、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3、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句话:示范读-赛读-生生评读-齐读。(突出“风光秀丽”和“许许

9、多多”)四、引导背诵。1、诵读全文。宝岛台湾的日月潭风光秀丽,你喜欢吗?你最喜欢课文的哪部分?把你们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可以的话把它背下来。2、试背自己喜欢的部分。五、积累运用、综合实践。1.激发积累兴趣,教给积累方法。你喜欢日月潭吗?课文用了很多好词好句把日月潭写很美很美,课堂上同学们已经积累了好多,课后42页还有这一些,喜欢的话也可以把它摘抄下来。老师出示“读读记记”中的词语:隐隐约约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蒙蒙细雨风光秀丽点点灯光湖水碧绿太阳高照许许多多那你能不能运用一个、两个、三个词,也来说一说身边的美景?(指名说)同学们,美景就在你身边,只要多观察、多积累,你也会写出像日月潭

10、这么美的文章。2、谈感受、升华教育:A、刚才同学们游览完日月潭,有什么感受呢?能谈一谈吗?(相机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并激发渴望回归的感情)B、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景色如画!其实我们的家乡永嘉,楠溪江也很美!要是我们的宝岛台湾也能早日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那该多好呀!六、指导写字1、这节课我们动了口、动了脑,就是还没有动手,大家想动动手吗?上节课我们剩下哪三个字没写呢?出示“省、茂、盛”三个字,学生观察它们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关键是

11、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4、学生书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5、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作业,七、作业:完成语文课堂作业本,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板书设计 地理位置、周围环境 名字的由来 日潭 像太阳 9、日月潭 月潭 像月亮 清晨 薄雾 风光秀丽 中午 太阳高照 下雨 细雨蒙蒙10 葡萄沟第3单元 课 3课时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1认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2.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1理解 “为什么

12、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理解第二段的四句话,体会葡萄的“多、美、甜”。一、谈话引入1.结束了台湾省的日月潭之旅后,我还想去旅游吗?听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你们想去吗?这节课让我们踏上奔赴美丽葡萄沟的旅途。2.读一读,想一想,葡萄沟和葡萄有什么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葡萄沟”,读课题。3葡萄沟到底在哪里呢?出示句子: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读准“疆、鲁、番”正音。我们一起在地图上找到它。(出示中国地图,教师指出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位置)在我们中国的西北方,有一片辽阔的土地,它就是新疆。让我们走进新疆地图,我们发现在新疆中部,有一个盆地,它就是吐鲁番。葡萄沟就位于吐鲁番

13、盆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葡萄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欣赏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感受它的独特魅力。请大家自由朗读全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他的音节,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2出示句子: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读读这句话。三、自学字词出示学习小伙伴的话:小朋友们好,欢迎进入葡萄沟。在这节课中,我们要在书本和计算机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字词,勇敢地闯关。在课文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加油哦!1自主学习文中的生字,词语:2字词闯关:(1)指名认读词语,给难读的词正音。(2)齐读。(3)重点指导读好多音字。(ho)好地方(n)

14、干活(fn)分开(dn)钉子(ho)好客(n)葡萄干(fn)水分(dn)钉着(4)向同学介绍小组识记方法:偏旁识记,用熟字换偏旁识记。密蜜很多的句子。 多句:够 弟弟站在木头边。 木弟:梯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生:葡萄沟的葡萄。2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然段。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

15、了这个问题?1、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3、4组朗读第三自然段。3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五、讲读第一段:1.默读课文,思考:葡萄沟在哪里?那里都出产些什么水果?画出有关的词语。2.回答思考问题:(新疆吐鲁番)新疆是我国一个自治区,吐鲁番是这个自治区中的一个县,葡萄沟在这个县内。(齐读第一句)3那里出产哪些什么水果?(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葡萄沟既然出产那么多水果,为什么不叫水果沟?(

16、让学生明白葡萄沟虽然出产多种水果,但是葡萄最让人喜欢。)是呀,众多水果中人们最喜爱的是(葡萄)所以,这个地方不叫水果沟,而叫葡萄沟。4.指导朗读。引读、指名读、齐读。六、指导书写。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同偏旁: 搭摘 密蜜 同结构:上下结构吾、季、留、杏;左右结构坡、搭、摘、钉、够。2重点指导。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要写成左右并排。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六、作业:1、熟读课文。2、练写生字。第3单元 课10 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认读词语。(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上节课的旅行,葡萄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3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它好

17、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理解的问题。4.复习引读第一段:二、读讲第二段:过渡: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1.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2.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得怎样?(葡萄长得好)3.读读第2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哪几句是讲葡萄的?4.分析第二、三句。指名读第二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枝叶茂密)*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

18、己的理解)(同学们用手势表演感悟一个个“凉棚”)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理解“凉棚”。这句话说明葡萄怎么样?(种得多)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A用图片,让孩子到前面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并让孩子“挂”在葡萄架下(教师已经画出茂密的葡萄架)这么多颜色用个什么词可以概括?(五光十色)B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C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19、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过渡:是啊,葡萄在一个的照射下,晶莹剔透,实在是惹人喜爱,更是让人垂涎欲滴。5.看,新疆老乡来了!(教师演新疆老乡)(1)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得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介绍:维吾尔就是联合协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回族,汉族,这些民族联合协作团结向上。)对我们新疆的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适当鼓励引导学生用上刚才学习的语句)(2)“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

20、们吃,“吃个够”是怎么吃?(3)请送给老乡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书热情好客)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6是呀,我们新疆人就是热情好客,你们就要离开葡萄园,还想不想亲眼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想看的请举手。我再给你们看看葡萄园的美景,请你们跟我一起随着音乐来朗诵。7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这段语言,背诵了这段语言,这还不够,我们学语言更重要的目的是用语言。这里正好需要导游,而且这段话就是很好的导游词。谁愿意当导游小姐或者导游先生?用书上的语言或者创造语言介绍介绍葡萄沟的葡萄?注意要向别人介绍葡萄沟不能光背诵这段话,还要想想开头和结尾怎么说,还要注意态度亲切,礼貌和蔼。*葡萄

21、丰收了,这么多,怎么办呢?你们来帮老乡想想办法。三、读讲第三段:1.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这段有几句话?2.葡萄干在什么地方制作?(阴房)让热情的老乡带咱们去阴房看看,想想阴房是什么样。3.看图:阴房建在哪儿?什么样子?课文是怎么描写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理解“山坡、碉堡、小孔”等的词义。4.葡萄怎样被制成葡萄干的?指名读第三句。引导学生看图。热空气从小孔中流进,把葡萄的水分蒸发掉。慢慢地,葡萄就被制成了葡萄干。5.在阴中制成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词语。(颜色鲜、味道甜)6.这里也需要导游,谁来?评议四、总结升华1.同学们,今天我们游览葡萄沟,大饱眼福,大饱口

22、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交流2.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3. 是啊,美丽的葡萄沟让每一个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也因此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字来抒发自己对新疆,对吐鲁番的热爱之情。老师今天推荐给大家都阅读链接是选自滴水葡萄沟的一段文字,请大家课后用今天学到的学习方法,阅读一下这段文字,看看你会有什么独特感受,好吗?五、扩展延伸1我们祖国雄伟壮丽,物产丰富,像葡萄沟这样的好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正像我们学过的一首儿歌说的那样:“我神州称华夏。”2回忆学过的课文。3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从你自己的家乡开始,去查找收

23、集一下各个地方的特产,和同学们互相交流。4.今天的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0课。板书设计:出产水果葡 夏季枝叶茂密 好萄景色美丽 地沟 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 方 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 有名颗粒大颜色鲜 味道甜11 难忘的泼水节第3单元 课 5课时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初步的感受。3、养成善于观察、乐于积累、自主识字、合作学习的好习惯。通过重点词句理解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和周总理泼水的的场面描写,感受傣族人民和周

24、总理心连心的幸福。在读中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书上说是“一年一度”齐读)。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课题)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二、初知文意1.初读课文:师: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打开书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注音,多读几遍。2.检查字、词:端碗 敲鼓 蘸水 凤凰花 象脚鼓 咖啡色 一年一度 对襟白褂多音字:盛 盛开 盛水3.认读长句。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4.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凤凰花开了,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凤凰花开了。火红的凤凰花开了。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2)自己读这三句有什么不同?你喜欢那句?为什么?师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