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194.15KB ,
资源ID:36376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6376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用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用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

1、编制依据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等法规、标准、相关政策及企业内部制定的相关制度等要求。2.1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 3 号)2.2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 6441-1986)2.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2.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2.5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2.6 风险管理原则和实施指南(GB/T 24353-2009)2.7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GB/T 27921-2011)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明确开展该项

2、工作的严肃性和总体要求,以及开展该项工作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和应坚持的原则,确保该项工作开展的长期性、有效性。4 职责分工明确该项工作的开展主责部门(牵头、督导及考核)、责任部门及相关参与部门应履行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并将职责分工要求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5 术语和定义5.1 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危险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风险(R)可能性(L) 后果(C)。5.2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

3、、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5.3 风险点通常指风险存在的部位,又称危险源。风险点分类标准参见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在安全风险识别时不局限于标准分类,可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充分识别。5.4 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5.5 风险评估/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5.6

4、风险分级蓝色风险或低风险:稍有危险或轻度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或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黄色风险或一般风险:中度(或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 橙色风险或较大风险:高度危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红色风险或重大风险:不可容许的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5.7 风险管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并依次按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四个逻辑顺序对每个风险点制定精准的风险控制措施。5.8 风险信息

5、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5.9 重大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5.1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6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6.1 辨识范围覆盖企业所有的生产区域、作业区域或者作业步骤等风险点,包括:(1)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 常规和异常活动;(3

6、)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6.2 辨识内容在进行危险有害识别时,应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险有害的根源和性质。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

7、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和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6.3 辨识方法企业可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本指南建议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详见附件D);以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详见附件E)。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进行工艺危险有害风险分析。6.4 辨识结果危险有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

8、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 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等20 类。危险有害因素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声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7 风险度分析及评估方法7.1 风险度(危险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出后需要将危险程度量化,即需要计算每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大小,即风险度或危险性,据此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等级。7.2 风险度的分析及风险分级判定准则企业在选择适当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完成后,应制定适合本单位的风险评估准则,以便于准确的进行风险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从

9、考虑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影响。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估准则。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各行业风险度分析应根据本行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详见本指南附件 G),本指南推荐使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和风险矩阵法(LS)作为判断风险等级的的分析评价方法。7.2.1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本方法的风险度由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及事故事件后果严重性大小决定的。其风险等级(值)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进行评价分级(判断准则见附件A)。该

10、方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有害性。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 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和 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L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事故事件产生后果的严重性。D风险度(

11、危险性);本方法把风险等级分为 5 级,分别是:A(较低)、B(低)、C(中)、D(高)、E(很高)。7.2.2 风险矩阵法(LS)本方法的风险度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判断准则见附件B)。即:R=LS其中:R代表风险值;L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S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本方法采用风险矩阵法把风险等级分为5 级,分别是:I 级(很高)、II 级(高)、III 级(中)、IV 级(低)、V 级(较低)。8 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根据有关文件及标准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企业原5 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

12、调整。)表 1 风险分级与LEC 法、LS 法风险等级的对应关系风险描述LEC 法风险等级LS 法风险等级蓝色风险(或低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AVBIV黄色风险(或一般风险) 中度危险,需要控制并整改CIII橙色风险(或较大风险) 高度危险(较大风险),应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不可容许的(重大风险),DII红色风险(或重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EI不能继续作业。8.2 风险管控原则蓝色风险A 级V 级:员工应引起注意,各工段、班组负责该级别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需要控制措施的

13、纳入蓝色风险监控。蓝色风险B 级IV 级:车间、科室(车间级)应引起关注,负责该级别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黄色风险C 级III 级:企业、科室(车间级)应引起关注,负责该级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橙色风险D 级II 级:企业对较大及以上风

14、险危险有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具体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 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红色风险E 级I 级:立即停工整改。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8.3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确定风险级别后企业应采取多种控制措施进行风险管理。8.3.1 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1) 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2) 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落实事故

15、应急预案;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等;(3) 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职业伤害;(4) 事故应急措施,减少事故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8.3.2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的因素(1) 可行性和可靠性;(2) 先进性和安全性;(3) 经济合理性及经营运行情况;(4) 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8.3.3 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1) 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 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3) 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有害因素;(4) 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5) 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8.4 企业常见高风险设施和作业以下情形

16、应直接确定为橙色风险(D 级2 级风险):(1) 化工企业开停车作业、非正常工况的操作。(2) 同一爆炸危险区域内,10 人以上的现场作业。(3) 化工企业10 人以上的检维修作业及特殊作业。(4) 涉及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主要装置。(5)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和设施。(6) 厂区外公共区域的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9 风险管控工作程序9.1 成立风险管控组织企业应确定风险管控工作的主管部门,指定具有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风险管控的评估工作,每年应定期制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 经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批准后下发执行。各级组织(企业、科室、车间、工段/班 组)均应成立风险

17、评估小组,并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进行分解落实, 直至班组、岗位,作为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的依据。9.2 制定风险管控工作计划风险管控组织每年应制定工作计划,以保证危险有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满足实际工作需要。(1) 征询相关人员的意见,讨论应计划做什么并得到其建议和承诺。(2) 确定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方法。(3) 鼓励员工参与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4) 选择评价方法,确定风险可容许的标准。(5) 风险评价应包括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影响以及安全技术措施。(6) 评估人员应接受风险评价培训。(7) 制定控制措施将风险降到可容许程度。(8) 将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形成文

18、件。9.3 风险管控的工作步骤1. 划分作业活动(或称单元,下同):编制作业活动表,内容包括厂址、总图运输、建构筑物、工艺流程、设备运行、人员、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并收集有关信息。2. 辨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作业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有害因素。3. 评价风险:对与各项危险有害因素有关的风险做出评价。4. 依据风险可容许标准,确定出不可容许的风险。5.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针对不可容许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计划。6. 评审措施计划:评审措施计划的合理性、充分性、适宜性,确认是否足以把危险有害控制在可容许范围。7. 确定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有害因素。9.4 做好风险管控过程的相关记录风险管

19、控组织应事先确定体系构建及运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记录表格,并明确提出每个记录表格的填写要求及保存期限。记录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 作业活动。2. 危险有害因素。3. 潜在的事故类别及后果。4. 风险等级。5. 现有控制措施。6. 根据评价结果所采取的措施。7. 评价人员、审核人员、日期等。风险评估小组应按照计划,依据适用的辨识评价方法对本单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后,填写相应的“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9.5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经本级风险评估小组进行汇总、评审后,逐级上报。(受控记录号)风险点(作业活动

20、或序号设备设施):风险等级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分析来源风险管控部门组织审核、修订后,将审核、修订的意见反馈各风险评估小组,橙色风险(D 级2 级)及以上风险必须报企业批准。各级单位要根据最终分析评价记录结果,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照表2),由本级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发布。表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填表人:10 风险评估培训各级单位应制定风险评估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对本单位的风险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及评估结果进行培训,并保留培训记录。11 风险信息更新各级单位要依据辨识评价结果,建立本单位的风险管控登记台账(参照表 3),台账应结合实际定期更新(每年至少一次)。(受控记录号)填表单位:序

21、识别审定单位或号时间时间活动A(5级)B(4 级)数 目C(3D(2 级)E(1合计备注(注:单位或活动危险有害因素所存在的单位或暂时的某项活动)。表 3风险管控登记台帐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1) 新的法律法规发布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2) 操作工艺发生变化;(3) 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4) 事故事件发生后;(5)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12 风险管控考核办法为确保企业风险管控工作有序开展及事故纵深预防效果,企业应对风险分级管控制定实施内部激励考核方法。附件 A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图 A.1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框图附件 B 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

22、C)基本原理是根据风险点辨识确定的危险有害及影响程度与危险有害及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式中: 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当用概率来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 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然而,从系统安全角度考虑,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 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如表B.1分值10事故、事件或偏差发生的可能性6310.50.20.1完全可

23、以预料。相当可能;或危险有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事件或偏差。可能,但不经常;或危险有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或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险有害在预期情况下发生。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或危险有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很不可能,可以设想;危险有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能定期进行监测

24、。极不可能;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际不可能。表 B.1 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当确定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时,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 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 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B.2。频繁程度表 B.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判断准则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年几次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关于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因此规

25、定其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损伤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 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为1 与100之间,如表B.3.表 B.3 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判别准则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万元)停工企业形象10040157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不符合上级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不符合企业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10 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重伤。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 10 人以上 50人以下重伤。3 人以下死亡,或 10丧失劳动力、截肢、骨折、听力丧失

26、、慢性病。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5000 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0 万以上5000 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0 万以上 1000 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 万以上 100 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 万以上 10 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 万以下直接经济损企业停产装置停工部分装置停工部分设备停工1 套设备停工没有重大国际、国内影响。行业内、省内影响。地区影响。企业及周边范围。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形象没有受1完全符合。无伤亡。失。停工损。风险值 D 求出之后,关键是如何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而这个界限值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在不同时期,组织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来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符

27、合持续改进的思想。表B.4内容可作为确定风险级别界限值及其相应风险控制策划的参考。风险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 / 控制措施实施期限E320不 可 允 许 的风险, 极其危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有害前 ,不能继立刻续作业 ,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D160 320较大的风险,采 取紧急 措施降低 风险, 建 立运行立 即 或 近 期 整高度危险控制程序, 定期检查、 测量及评估。 改70 160中 度 风 险 , 一般危险可 考虑建 立目标、 建立操作 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 年内治理B20 70低风险,轻度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有 条 件 、 有 经危险, 可接受但需定期检查费时治理A20较低风险,可无需采用控制措施, 但需保存记录忽略的危险表 B.4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D)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