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1 ,大小:790.70KB ,
资源ID:36881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6881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食品毒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食品毒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LD50的概念是 D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 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统计值) 3.LD50 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 C A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 BLD50 值与急性阈剂量成反比 C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 DLD50 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 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BALD100 BLD50 CLD01 DLD0 5.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B急性阈剂量与慢

2、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6.毒性的上限指标有 B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 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 C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 D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 7.最大无作用剂量是 B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8.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D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

3、,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 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 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 D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 变化的最低剂量 9.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 BA绝对致死剂量 B半数致死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10.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 A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1.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B12.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C13.毒物引起一半

4、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D1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D15.对LD50 描述错误的是 D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 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 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 16.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 D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 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 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 17.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 C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

5、亡的危险性大 D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18.急性毒作用带为 A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 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19.慢性毒作用带为 C20.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 DALD50 BLD0 DLD100 21.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 B22.对LD50 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B又称致死中量 C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 D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 23.

6、慢性毒作用带为 C24.机体组织细胞对毒作用反应特点不包括: B A具有特异的靶器官和靶部位 B病变性质相同 C病变性质各有不同 D病变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2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 D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对称S状曲线 D非对称S状曲线 26.S-曲线的特点是 A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 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 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 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 毒物: 指在一定的接触条件下,较低剂量即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生物标志物:是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

7、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后果而采用的检测指标,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毒性: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靶器官:指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阈剂量: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又称为最小有作用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危险度:指外源化学物在特定的接触条件下,对机体产生损坏作用可能性的定量评估危害性:外源化学物在与机体接触或摄入过程中,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性。安全性: 化学物质在正常使用方式和剂量条件下,对人体健康

8、不产生危害的特性。1. 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剂量;接触途径;接触期限、速率;接触频率;毒性终点2. 一般认为哪些毒性作用有阈值,哪些毒性作用无阈值?一般认为,外源性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器官毒性)和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是有阈值的(非零阈值),而遗传毒性致癌物和性细胞致突变物的剂量反应关系是否存在阈值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无阈值(零阈值)。3. 一个剂量-反应曲线能告诉毒理学者怎样的信息?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的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剂量质反应关系表示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二者统称为剂量反应关系。外源化学物的剂量越大,所致的量反应强度应

9、该越大或出现的质反应发生率应该越高。在毒理学研究中,剂量反应关系的存在被视为受试无与机体损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4.NOEL, NOAEL, LOEL和 LOAEL之间的区别是什么?(1)NOEL,未观察到作用水平,指在规定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的对照比较,一种物质不引起机体任何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2)NOAEL,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指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 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3) LOEL,观察到作用的最低水平,指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对照机体比较,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10、4)LOAEL,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指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区别:有害效应阈值应在NOAEL和LOAEL之间,非有害效应阈值应在NOEL和LOEL之间。5.简述生物标志物的类型和研究意义?分类: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意义:生物学标志的研究与应用可准确判断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实际水平,有利于早期发现特异性损害并进行防治,对于阐明毒作用机制、建立剂量-反应关系、进行毒理学资料的物种间外推具有重要意义,是阐明毒物接触与健康损害之间关系的有力手段。【论述题】 1. 试述描述毒物毒性常有指标及意义 常有指标:绝对致死剂

11、量;最小致死剂量;最大耐受剂量;半数致死剂量2. 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及意义如何?(1)剂量-反应曲线反映人体或实验动物对外源化学物毒作用易感性分布,主要有以下几类:S 形曲线:是典型剂量反应曲线,多见于剂量质反应关系中,分为对称 S 形曲线和非对称 S 形曲线两种形式。直线:化学物质剂量的变化与反应的改变成正比。抛物线:为一条线陡峭后平缓的曲线,类似于数学中的对数曲线,又称为对数曲线型。(2)意义:有助于发现毒效应性质;所得参数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是判断受试物与机体损伤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重要 依据;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内容。第三章 外

12、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C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D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 C气血分配系数 3.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DA动物种属 B年龄 C生理状态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D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C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 7.代谢活化是指 C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

13、减毒 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8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D AN一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 B脱硫反应,对硫磷 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 C环氧化,苯并()芘 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 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 9.有机磷化合物取代基不同其毒性不同,下列哪项正确 D AR1,R2 同为乙基时毒性比甲基毒性大 BY基团为O时毒性大于S CX基团为酸根时,强酸毒性比弱酸毒性大 D以上都对 10.物种差异影响化学物的毒性的例子是 BA猴子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

14、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B家免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C鼠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D猫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11.外来化含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D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12.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D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 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 13.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 CA简单扩散

15、 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 D滤过 14.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A肝 B肾 C肺 D小肠 15.化学毒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 AA甲基化 B羟化 C共氧化 D环氧化 16.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CA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B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 均有重大影响 C经过体内的生物转化,所有化学毒物的毒性均降低 D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后变成终致癌物 17.化学毒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A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 B血流量 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 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 18.发生慢性中毒的

16、基本条件是毒物的 DA剂量 B作用时间 C选择作用 D蓄积作用 19.化学毒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 AB主动转运 D胞吞 20.化学毒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哪项条件 CA水溶性 B脂溶性 C水溶性和脂溶性 D分子量小于100 21.化学毒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CA食管 B胃 D大肠 22. 化学毒物体内生物转化I相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 AA内质网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 23.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DA化学物的蓄积作用,是慢性中毒的基础 B物质蓄积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 C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物,防止或减少毒物的蓄积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慢性中毒 的重要措施 D在体内检出化学毒物时,

17、机体才可能出现相应的机能改变并表现出中毒的病 理征象 24.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CA尿中某些化学物的浓度与血液中的浓度密切相关 B测定尿中某些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间接衡量一定时间内接触和吸收该物质 的情况 C化学物的解离度与尿的pH无关 D解离的和水溶性的化学物一般可通过被动扩散排入尿中 25.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化学毒物的 DA毒作用发生快慢 B毒作用性质 C代谢解毒 D毒作用持续时间26.影响化学毒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是化学毒物的 AA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吸收途径 C剂量 D作用时间 27. 用 “阳性或阴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

18、效应,称为 BA效应 B反应 C量效应 D质效应 28.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的敏感性不同,其原因不包括: A A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C机体修复能力差异 D宿主的其它因素 3440题 A 简单扩散 B 滤过 C 主动扩散 D 载体扩散 E 胞饮和吞噬 34.凡是分子量小的(100200)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B35.凡是逆浓度梯度而转运需要载体能量,脂溶性大分子量的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 方式 C36.凡是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方式 A37.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 生物膜方式 D38.凡是液滴或

19、大颗粒的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E39.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再进入神经组织,一系列通过 生物膜的方式 D40.铅、锰、镉、砷、铊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C生物转运: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 代谢活化:指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 强,甚至产生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物质蓄积:化学物在体内存留量不断增加时,可以用分析方法测出该物质的原型或其代谢产物的量,这种量的蓄积称为物质蓄积。功能蓄积 :指机体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一定时间后,虽不能测出该物质 或其代谢产物,但机体有慢性中毒的症状出现。生物转化:外源物质(包括药物、毒物等)进入体内后,通过肝脏等

20、进行多种化学变化,使其成为易于排出体外的过程。1. 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有几种、是什么途径?主要途径:经胃肠道吸收;经呼吸道吸收;经皮肤吸收 ;其它途径吸收(静脉、 腹腔、皮下、肌肉注射等)2.外源化学物分布的特征和研究分布过程和特征的意义是什么?3.外源化学物经肾脏排泄的主要过程。4.何谓肠肝循环?肠肝循环:化学物质及活性代谢物质由胆汁进入肠道,一部分可随宿便排泄,另一部分由肠液或细菌催化增加(是指部分外源化学物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形成结合物,并以结合物的形式排出在胆汁中;肠内存在的肠菌群以及葡萄糖苷酸酶,可将部分结合物水解,则使外源化学物又重新被吸收的过程。) 5.何谓肝外代谢?何

21、谓生物转化的双重性?解毒与制毒双重性:经肝脏生物转化作用,在使物质极性、水溶性增强同时往往也会使毒性强的变为毒性弱的、或无毒的,使易于排出体外,达到解毒作用。但也有少数物质经肝脏生物转化作用使无毒性变为有毒性、或毒性弱变为毒性强的物质。6. 何谓脂水分配系数?它与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有何关系?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的溶解度的比值称之。一般情况,脂水分配系数越大,越容易溶解于脂肪,经简单扩散的速率也越快1.试述化学毒物在体内的来踪云路 2.化学毒物生物代谢的双重性对实际工作有何意义?3. 毒物是怎样被排泄出体外的?毒物及其代谢产物从机体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

22、出和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排出。其次,可随各种分泌液如汗液、乳汁和唾液排出。4. 什么是生物转化?生物转化的意义是什么?是指外源性化学物在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而形成代谢产物的过程生物转化改变了毒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从而影响了它们所致毒效应的强度和性质,以及在体内的分布过程和排泄速度。生物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进行处置的重要环节,也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5. 影响外源化学物在肠胃道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答:外源化学物的性质 机体方面的影响 胃肠道的蠕动情况 胃肠道的充盈程度 胃肠道的酸碱度 胃肠道中的某些物质及菌丛第四章 毒性机制 1.亲电物:是指含有一个缺电子原子(带部分或全部正电荷

23、)的分子,它能通过与亲核物中的富电子原子共享电子对而发生反应。2.自由基:是指含有一个或多个未配对电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3.亲核物:亲核物的形成亲核物的形成是毒物活化作用较少见的一种机制物质的亲核性就是容易与电正性基团结合的性质,亲电性就是容易与电负性基团结合的性质。亲核和亲电性是相对的概念,不能作为理论使用。亲核物质容易与正离子结合,比如说氢离子;亲电物质容易与负离子结合,比如说氢氧根离子1. 试述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类型及对靶分子的影响 终毒物与靶分子毒性反应类型:非共价键结合(由于键能相对低,通常是可逆的,解毒容易)、共价键结合(具有不可逆性,能从根本上改变体内生物大分子,难以解毒)、氢键

24、吸引、电子转移、酶反应。2. 试述外源化学物代谢活化及意义 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又称生物活化(bioactivation),是指有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其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的现象 活化代谢产物:生成亲电子剂 生成自由基 生成亲核剂 生成氧化还原剂3.细胞调节和维持功能障碍与毒性关系如何?1. 简述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的损害作用 2. 简述化学毒物对机体损伤的主要机制干扰正常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细胞膜损伤,干扰细胞内钙稳态,干扰细胞能量的产生,自由基 与脂质过氧化,与生物大分子结合,选择性细胞致死,非致死性遗传改变第五章 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1.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D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 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