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245.49KB ,
资源ID:36970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6970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导学案 全册doc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导学案 全册docWord格式.docx

1、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若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使水暴沸,夹带着酸液向四处飞溅,非常危险。活动三:认识什么是酸 碳酸是一种常见的酸,化学式为H2CO3。除碳酸外,常见的酸还有_、_、_、_等。 酸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相同的阳离子是_,符号为_。合作探究案探究一:什么是酸? 试着写一写它们在溶于水时解离成离子的方程式(即电离方程式)。 例:H2CO3 = 2H+ + CO32- H2SO4 = _ HCl = _ HNO3 = _ CH3COOH = _ 观察电离方程,以上几种化合物在解离过程中都产生了相同的_离子。因此,我们把在解离过程中产生的阳离子全是_的化合物

2、,叫做酸。探究二: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1根据浓硫酸易吸水和浓盐酸易挥发的物理性质,思考并讨论:如果将它们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的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变化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据此信息可以得出:浓盐酸和浓硫酸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_。 2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因此可用作_。 能被浓硫酸干燥的物质有_; 用如图装置进行气体干燥时,被干燥气体从装置_端进入,_流出。 当堂检测案 1如右图所示是浓硫酸的稀释过程,据图回答: 仪器a是_,b是_。 试剂c是_,d是_。2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

3、是( )AH2O BH2SO4 CHCl DCaO3下列图示是物质X溶于水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为( )A B C D 4分别将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下列关于两瓶溶液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都变大 B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C溶液的体积都变小 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三、课后反思我的收获:我的疑惑: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第二课时)1知道常见酸的化学性质;2初步认识什么是复分解反应,什么是盐;3理解酸的通性,酸具有通性的实质是氢离子的性质。 4通过对酸的性质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及逻辑推理

4、能力。1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成红色。如:H2CO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酸根离子: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就是酸根离子。初中阶段常见的酸根离子有:碳酸根离子(CO32-)、 硫酸根离子(SO42-)、亚硫酸根离子(SO32-)、氯离子即盐酸的酸根(Cl-)、氯酸根离子(ClO3-)、次氯酸根离子(ClO-)、硝酸根离子(NO3-)。三、学法指导学习本课时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采用列表比较法,学会归纳总结,使零散的化学知识变得合理清晰,便于掌握。自主合作探究案结合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已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酸的通性(实验探究7-1)(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

5、酸变_,无色酚酞试液遇酸变_。(2)与活泼金属反应(建议选择性进行实验)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硫酸Mg方程式:现象:FeZnCu【总结】通式:活泼金属 + 酸 =_+_(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Fe2O3CuO_+_=_+_(4)与部分盐的反应CaCO3Na2CO3AgNO3BaCl2思考并讨论:1通过上述实验可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_。2对比BaCl2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同样是酸,与同种物质反应,实验现象不同,由此得出,不同的酸,其性质也存在着差异,原因是_。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1从“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中选择合适的类别填空:AgNO3属于_,HCl属于_, AgCl属

6、于_,HCl属于_。2像AgNO3和HCl之间的反应一样,由两种_相互交换组成成分,生成另外两种_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点:相互交换成分,元素化合价不变。复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一样,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探究三:什么是盐?准确填写下列化合物的组成成分。仔细观察上述化合的组成成分,思考并讨论:它们的阳离子都是由_元素形成的,叫_离子;它们的阴离子叫_离子。像CaCO3、Na2CO3、BaCl2、NaCl、AgNO3这样,由_和_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这里的盐指的是广义上的盐,而不仅仅是NaCl,NaCl是盐类物质中的一种。探究四:常见的酸有哪些用途?1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

7、的通性的原因是( )A酸都能电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2下列不能由金属与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AFeCl2 BZnCl2 CFeCl3 DMgSO43下列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Zn+2HCl=ZnCl2+H2 B2Fe+3H2SO4=Fe2(SO4)3+3H2CAl+HCl=AlCl3+H2 DFe2O3+H2SO4=FeSO4+H2O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碳酸钙与盐酸:(2)氧化铁和稀硫酸:(3)镁和稀硫酸:(4)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能力提升案1小林觉得你很聪明,是他的良师益友,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邀请你与他讨论“食醋在厨房中

8、的妙用”:(1)复习酸的化学性质酸与指示剂作用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酸与活泼金属作用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Fe2O3+HCl=FeCl3+H2O由于小林的课堂笔记没做好,“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后面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请帮他写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2)讨论交流小林自豪地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化学性质_(填序号“”“”或“”)。你告诉小林,食醋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呢,如_(任

9、写一点食醋在生活中的妙用)。(3)反思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_。2盛浓硫酸的铁槽,用水冲洗时遇明火爆炸,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1)_;(2)_。3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 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 g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_克。(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取矿石样品40g,加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盐

10、酸219g,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8g(矿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计算:(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2)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拓展阅读】酸的分类及命名酸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有机酸和无机酸,在这里不作详细介绍。(以下的分类均是对无机酸而言)一、酸的分类分类方法一:按是否含有氧元素来分,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含氧酸主要是指含有氧元素的酸,如: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等;而无氧酸当然就是不含有氧元素的酸了,如:盐酸HCl、氢硫酸H2S、氢氟酸HF等。分类方法二: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来分,分为:一元酸:只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的酸,如HCl(HC

11、l = H+ + Cl-)、HF(HF = H+ + F-)、HNO3(HNO3 = H+ + NO3-)等;二元酸:能电离出两个氢离子的酸,如H2S(H2S = 2H+ + S2-)、H2SO4(H2SO4 = 2H+ + SO42-)、H2CO3(H2CO3 = 2H+ + CO32-);三元酸:能电离出三个氢离子的酸,如H3PO4(H3PO4 = 3H+ + PO43-)。二、酸的命名酸的命名方法是以分类方法一(即是否含有氧元素)为基础来命名的。如果酸是含氧酸,则读作“某酸”,如H2SO4(硫酸)、H2CO3(碳酸)、H3PO4(磷酸)HNO3则例外,直接读作硝酸;如果酸是无氧酸,则读作

12、“氢某酸”,如HCl(氢氯酸又读作盐酸)、HF(氢氟酸)、H2S(氢硫酸)、HBr(氢溴酸)。此外,如果元素具有多个价态的时候,命名方法又会因化合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H2SO4(硫酸),而H2SO3(亚硫酸)前者S显6价,后者S显4价;HMnO4(高锰酸),而H2MnO4(锰酸)前者Mn显7价,后者Mn显6价;HClO4(高氯酸),HClO3(氯酸),而HClO(次氯酸)前者Cl显7价,中者Cl显5价,后者Cl显1价。四、课后反思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第一课时)1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2初步认识碱的概念;3了解氢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用途。4理解氢氧化钙、氧化钙和碳酸钙之间的转化关系

13、。二、学法指导学习常见的碱及其性质时,要结合学习酸及其性质的思路和方法,对比进行学习,学会归纳总结规律,形成知识体系。自主阅读课本P7P10,结合老师实验、视频观看或资料查阅,完成下列活动。什么是碱?在前面的学习中学过澄清石灰水,它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根据酸的电离方程式,推断:氢氧化钙的电离方程式为_。除氢氧化钙外,氢氧化钠的化学式写成NaOH、氢氧化钾的化学式写成KOH,它们解离的方程式为_、_。 观察上述三个电离方程,以上三种化合物在解离过程中都产生了相同的_离子,其余的离子都属于_离子。因此,我们把在解离过程中产生的阴离子全是_的化合物,叫做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1认识氢氧化

14、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化学式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俗名氢氧化钠氢氧化钙2将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表面_,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溶解,这种现象叫潮解,潮解的过程是_变化(“物理”或“化学”)。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固体氢氧化钠作_。由此可知,氢氧化钠应_保存。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CO2、SO2。(具体原因在第二课时进行讲解)3氢氧化钠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等被腐蚀。若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_,然后涂上_。氢氧化钙的制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_(填化学式);氧化钙,化学式为CaO,俗称_,它与氢氧化钙、碳酸钙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

15、图:1请写出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中,要_(“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因生石灰能和水反应,因此可用作_,一般食品中的干燥剂就是生石灰。活动四: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用途1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 )A脱水性 B强腐蚀性 C易潮解 D强碱性2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HCl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生石灰 B浓盐酸 C浓硫酸 D硝酸钾4实验室中的下列物

16、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石灰石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 D浓盐酸1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体,D为液体,E为气体;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D的化学式_;(2)写出E的一种用途_;(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BC:_,CA:_。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第二课时)1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2理解并归纳碱的通性,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及逻辑推理能力。碱的分类和命名:分类一:按一个碱分子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个数分:一元碱,如NaOH等;二元碱,如:Ca(OH)2

17、 等;多元碱,如:Al(OH)3等。分类二:按溶解性分为 :可溶性碱,如:NaOH、KOH等; 微溶性碱,如:Ca(OH)2; 难溶性碱,如:Cu(OH)2、Zn(OH)2、Fe(OH)3、Mg(OH)2、Al(OH)3等。碱的读法:碱一般读成“氢氧化某”。 如Ca(OH)2读作氢氧化钙,NaOH读作氢氧化钠等,但一水合氨除外,化学式:NH3H2O;若金属有变价时低价金属前加亚字如Fe(OH)2读成氢氧化亚铁。本单元是九年级化学的重点内容,学会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学习法,根据常见碱的性质可以归纳出一般碱具有的性质。阅读教材P8P10,结合老师实验,完成下列活动。实验探究碱具有的化学性质。(观看老

18、师的实验演示或独立完成实验探究7-2)滴入石蕊试液后的现象滴入酚酞试液后的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实验现象1向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2向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盖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中矿泉水瓶变瘪,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因为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也能产生类似现象。”你_(“同意”或“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如何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常用NaOH溶液吸收CO2,用Ca(OH

19、)2溶液检验CO2。知识拓展: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而潮解(物理变化),吸收CO2而变质(化学变化),因此应密封保存。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常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的原因是: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能与NaOH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Na2SiO3(硅酸钠),方程式为: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从而导致瓶塞无法打开)(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锈的铁钉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2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后的现象。(4)与部分盐发生反应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铁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化钙溶液结合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时的不同现象,思考并讨论: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属于

20、_类物质。(“酸”、“碱”或“盐”)2形成不同的实验现象,说明碱性溶液的化学性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归纳总结碱的化学通性。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2)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3)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4)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2氢氧化钠可作为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的气体是( ) AH2 BCO CO2 DSO23如何区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无色液体?简述你的方法,并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4为了中和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的盐酸,可以分别加入(1)生石灰;(2)熟石灰;(3)石灰石,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依次为:(1)_;(2)_;(3)_。

21、1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A无色酚酞试液 B二氧化碳气体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3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_

22、。(2)根据如图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_;_。4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趣味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为未膨胀的气球,C为玻璃导管,D为胶头滴管。用气密性良好的该装置分别进行甲、乙两组实验。实验时均把胶头滴管中的溶液(足量)加入到锥形瓶中,并轻轻振荡。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锥形瓶中的物质物质观察到气球(A、B)的变化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甲二氧化碳浓氢氧化钠溶液_乙A气球胀大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1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石蕊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2从H+和OH-的角度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3通过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