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7 ,大小:978.50KB ,
资源ID:370229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7022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Word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Word文档格式.doc

1、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湿地的保护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明确提出:在不具备建立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湿地区域,也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湿地公园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扩大湿地面积,提高保护成效,并将湿地保护列为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重庆市高度重视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据2000年全市湿地资源调查统计,重庆市湿地面积(不包含地热泉和水稻田面积)为240513公顷,为土地总面积的2.92。其中,河流湿地(含三峡库区)的面积为214578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89.22%(其中,面积在500公顷以上的河流36条,湿地面积为1

2、50387公顷;天然湖泊湿地面积278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0.32%;人工库塘湿地2766处,面积25157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10.46%。为加强湿地保护,努力构建完备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体系,重庆市人民政府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做出了规定,强化了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面积168.55公顷,是南岸区新建的一座水库。库区中的半岛和季节性出露的小岛为鹭鸟等鸟类营造了一处良好的栖息、繁育环境,特别是为每年南北迁徒的众多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歇息地和绿色通道。建设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恢复和重建生态型、景观型、文化型迎龙湿地,一是为了有

3、效地保护这处珍贵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长江中上游及一级支流的生态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在蓄洪防旱、补充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等多方面,充分发挥湿地巨大的生态功效,改善区域自然环境;二是为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用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处空气清晰、风景秀丽的生态旅游景区;三是在区域层面对于南岸区保护绿地生态系统、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为了科学建设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南岸区农林水利局委托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进行总体规划。我院经过了技术准备与资料收集、方案设计、规划设计、评审稿编制几个阶段,编制完成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评审稿,并于2011年7月15日通过了重庆市

4、林业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之后,我们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总体规划文本。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重庆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南岸区人民政府、南岸区农林水利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项目组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Academy of Forestry Inventory & Planning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一节 项目概况1第二节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2第三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第二章 基本情况5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5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8第三节 历史沿革9第四节 湿

5、地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10第三章 湿地资源12第一节 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12第二节湿地生物多样性12第三节 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14第四节 湿地生态系统评价17第四章 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9第一节 湿地公园的资源条件19第二节 湿地公园的资源利用条件20第三节 建设湿地公园的管理条件21第四节 湿地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2第五章 总体布局25第一节 湿地公园范围25第二节 湿地公园性质定位25第三节 规划指导思想26第四节 规划原则26第五节 规划依据27第六节 规划总目标与分期目标29第七节 功能分区30第八节 公园分区建设与发展目标31第六章 保护规划39第一节 规划原则39第

6、二节 水系和水质保护规划41第三节 水岸保护规划43第四节 栖息地(生境)保护规划43第五节 湿地文化保护规划44第六节 保护管理能力建设规划45第七章 恢复规划48第一节 规划原则48第二节 消落带治理规划48第三节 水体水质修复规划49第四节 栖息地(生境)恢复规划50第八章 科普宣教规划52第一节 科普宣教设施52第二节 解说标志系统55第九章 科研监测规划60第一节 科研规划60第二节 监测规划62第十章 合理利用规划65第一节 规划原则65第二节 资源利用方式66第三节 环境容量66第四节 客源市场及游客规模分析68第五节 旅游项目规划70第六节 游览线路规划73第七节 旅游设施规划

7、74第十一章 防御灾害规划77第一节 有害生物防治规划77第二节 地质灾害防御规划78第三节 洪涝防治规划79第四节 防火规划81第五节 应急救援安全规划82第十二章 区域协调与社区规划84第一节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84第二节 社区经济调控规划85第三节 水资源协调规划86第四节 社区协调规划87第十三章 保护管理基础能力建设规划91第一节 保护管理局建设91第二节 保护管理站、点建设92第三节 信息管理建设92第十四章 基础工程规划95第一节 道路交通规划95第二节 电力工程规划97第三节 给排水工程规划99第四节 环保规划101第十五章 管理规划103第一节 管理机构规划103第二节 运营规

8、划105第三节 保障措施规划107第十六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评析112第一节 估算依据112第二节 投资估算113第三节 效益评析120第十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125第一节 对自然环境影响125第二节 对人文环境影响126第三节 对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安全的影响126第四节 环境保护策略127附件:附件1: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名录附件2: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附件3: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建设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批复,南岸府发201194号附件4: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建设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函,南岸府函2011107号附件5: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关于迎龙湖湿地公园土地权属的

9、证明附件6: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关于迎龙湖湿地公园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的证明附件7: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的承诺附件8: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评审意见附件9: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评审组成员名单附图:图1: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区位分析图图2: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卫星影像图图3: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交通分析图图4: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资源现状分布图图5: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土地现状利用图图6: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布局图图7: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图图8:重庆迎龙湖国家湿

10、地公园总体规划水系规划图图9: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生态旅游规划图图10: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图图11: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布局图图12: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防御灾害规划图图13: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图图14: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管理设施规划图图15: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分期建设规划图 第一章 总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二、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拟设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法人代表:江华三、项目主管单位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四、项目性质新建生态公益性建设项目五、项目建设地点

11、重庆市南岸区境内迎龙水库及周边山地。六、项目区范围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在迎龙镇武堂村内,北起迎龙湖水利工程枢纽大坝,南至与巴南区交界的惠民镇,东沿水库库边水线,西以绕城高速公路为界,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0.8公里。规划建设面积168.55公顷,其中水库湿地面积为85.51公顷。七、建设目标以湿地保护为主,恢复湿地公园的植被,保护迎龙湖良好的水质,加强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工作,适度开展具有重庆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活动,将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布局结构合理、组织机构健全、基础设施完备、整体形象突出、湿地景观独特、科普教育与休闲娱乐兼备、生态文化特色浓郁的国家湿地公园,使之成为保护利用提高湿地资源的

12、建设示范点,构建都市生态旅游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八、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湿地保护与保育(2)湿地科研、监测与宣教(3)湿地公园管理与建设示范(4)湿地生态旅游(5)基础设施配套建设(6)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7)社区共建共管机制构建九、项目建设期限建设期限为5年,即2012-2016年。近期3年,2012-2014年;远期2年,2015-2016年。十、项目建设资金额经初步估算,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在建设期内共需投入资金13057.3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057.31万元,占总投资的92.3%,流动资金1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7%。在建设投资中,工程费用10721.94万元,

13、占总投资的82.1%;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61.21万元,占总投资的5.8%;基本预备费574.16万元,占总投资的4.4%。第二节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一、湿地保护工程 1、水系、水质保护包括水系污物清理和水面保洁;水库生物滤沟的维修与清理。2、水岸保护重点对水库消落带进行治理和保护,治理长度2600米。3、栖息地(生境)保护包括森林植被保护,湿地植被保护,珍稀鸟类保护等。4、湿地文化保护包括每年开展1次湿地文化节活动,开展湿地展览活动等。二、湿地恢复工程1、水质和水体修复包括建立湿地生物滤沟对水体进行修复。2、消落带治理包括消落带治理示范长度1985米,消落带实验性治理 615米。3、湿地植被

14、恢复在保护保育区的岛屿及湖叉浅水处栽植湿地植物菖蒲等。4、鸟类栖息地恢复在保护保育区的岛屿、半岛栽植慈竹、桉树、黄葛树等。三、科普宣教工程包括新建湿地科普博物馆1座,面积1500平方米,水生花卉园、湿地植物园、湿地长廊等建设,湿地声像、解说标志等宣传体系建设。四、科研监测工程包括建设湿地科研监测中心1个,设湿地水文水质监测点1处,以及开展湿地科研项目,进行湿地对外合作交流等活动。五、合理利用工程包括湿地种质资源展示园、陆地森林种质资源展示园等建设。第三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 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经济技术指标项单位数量单价(

15、万元)1湿地公园总面积公顷168.552湿地面积85.513总投资万元13057.314湿地展示园0.8120.005湿地科普博物馆平方米15000.506湿地文化长廊米2010.307湿地木栈道27130.208花木文化展示区处100.009生态文化教育中心60000.4010种质资源展示园200.0011湿地公园管理局160012游客服务中心200013湿地科研监测中心100014游赏步道29550.10127 第二章 基本情况第二章 基本情况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一、地理位置南岸区位于长江南岸。西部、北部频临长江,与九龙坡区、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隔江相望,东部、南部与巴南区接壤。地理坐标

16、为东经106314106472,北纬2927229372之间。拟建的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茶园新城区东部,距南岸区15公里,距茶园新城区10公里,规划建设总面积为168.55公顷。水位在245米时,水域面积为74.19公顷;水位在250米时,水域面积为85.51公顷;常水位248米时,水域面积为80.98公顷。二、地质地貌1、地质迎龙湖地质在区域构造上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褶带北北东向构造体系之川东褶带的明月峡背斜北西翼,其北东为明月峡背斜、北西为广福寺向斜。明月峡背斜南起巴南区永兴场,经本区北东,往北延伸,轴向N10o30oE,为一扭转狭长的不对称背斜;广福寺向斜北起巴南区大冲,经本区向南止于

17、南彭场以南,向斜谷较开阔,具隔档式构造的特点。龙洞子断层位于明月峡背斜轴部的北西侧,距坝址约3.6公里,断层北起龙洞子以北,南止于江北凉水垭以南,长约11公里,其走向NE25o30o,倾向SE,倾角50o55o。为逆冲断层,北段上盘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逆冲于下盘须家河组之上。湿地公园水库区位于明月峡背斜北西翼广福寺向斜南东翼之间,库区河谷为典型的纵向河谷。岩层产状:走向N 22o35oE,倾向NW,倾角30o35o。无次级褶曲,无断层,地质构造较简单。2、地貌区域地貌上,该区属低山丘陵地貌,以丘陵地貌为主。受区域构造控制,中低山多呈北北东向排列,河流亦具北北东向的纵向河谷特征。馒头形矮丘与舒缓的

18、浅沟及较开阔的平地相间分布,丘陵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山顶海拔一般在300米以下,仅明月峡背斜核部地层所形成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山脉海拔达600米左右,一般山顶与谷地相对高差50100米。属构造剥蚀、侵蚀地貌。迎龙湖水库位于长江一级支流渔溪河下游的惠民镇高仙洞瀑布迎龙镇长塘河河段,河流明显受构造控制,总体呈SSWNNE流向,形成较开阔的“V”型纵向河谷。河床高程210250米,正常蓄水位248米时,水库回水至惠民镇高仙洞瀑布,全长约5公里。其中,湿地公园位于迎龙镇长塘河河段,长约2.5公里。湿地公园为丘陵地貌,地势东高西低。库区左岸最高海拔313米,相对高差5060m米;右岸相对高差一般较左岸大,一

19、般在100200米,地势由东向西呈波状起伏并逐渐降低。水库区为纵向河谷,两岸有多条小支沟,库岸线总体较直,两岸山坡地形坡度25o35o,岸坡坡度较缓,自然边坡整体稳定,无库岸失稳、滑坡、岩崩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三、水文水质本区广泛出露中生代地层,按其岩性可分为碳酸盐岩、碎屑岩和松散碎屑堆积物三大类。碳酸盐岩包括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灰岩、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及泥灰岩,间夹钙质页岩、页岩及砂岩;碎屑岩包括须家河组、珍珠冲组、自流井组、新田沟组、下沙溪庙组、上沙溪庙组、遂宁组、蓬莱镇组砂岩、泥页岩及其间各种过渡类型;松散碎屑堆积物为第四系地层。碳酸盐岩类在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过程中岩溶作用强烈,溶隙

20、洞穴发育,该类岩组普遍含有岩溶水,为本区富水性最好的含水类型,且以嘉陵江组最为重要。岩溶水分布特征多呈条带状分布于背斜轴部。碎屑岩类按其含水层特征可分为孔隙裂隙层间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孔隙裂隙层间水一般具有层间水性质和出露位置高的特点;基岩裂隙水广泛分布于向斜丘陵区和部分低山地带,一般含水性差,富水程度低。松散碎屑堆积物类含水层多为孔隙潜水,其含水性受岩性控制,富水程度受堆积物位置高低和切割破坏程度控制。区内地下水根据其分布及埋藏条件,主要分为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堆积物孔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通过渗流,补给下伏基岩裂隙水和排泄于地表低处。属潜水,不具承

21、压性。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上部的构造及风化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上覆覆盖层中孔隙潜水的补给,通过在基岩裂隙中的渗流,以泉的形式排泄于低处。多为潜水,局部具承压性。该水库控制流域总面积87.1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灌溉、供水为主,兼有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项效益的等中型水利工程。迎龙湖水库位于渔溪河下游迎龙镇武堂村,坝址海拔高程212.0米,设计库首水位250米,正常蓄水位248米,相应库容129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440公顷。迎龙湖库区水质结果如下表:表2-1 水质分析试验成果统计表试验项目地表水地下水总硬度(毫克/升)162.29177.87永久硬度(毫克/升)62.5934.17暂时硬度(

22、毫克/升)106.46159.81负硬度(毫克/升)总碱度(毫克/升)102.90142.63PH值7.197.05游离CO2(毫克/升)5.7415.85侵蚀性CO2(毫克/升)1.1056.20K+ Na+(毫克/升)4.4915.55Ca2+(毫克/升)51.7750.19Mg2+(毫克/升)8.8413.78阳离子合计(毫克/升)65.179.52Cl-(毫克/升)8.6711.07SO42-(毫克/升)52.5749.25HCO3-(毫克/升)125.35173.91阴离子合计(毫克/升)186.59234.23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库区河流地表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型水”,即

23、重碳酸硫酸钙型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Mg型水”, 即重碳酸硫酸钙镁型水。水质均为矿化度小于0.5克/升的超淡水,适宜饮用和灌溉。四、气候特征南岸区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的四川盆地南部长江河谷,其气候特征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冰雪少,风小日照少,湿度大,云雾多,春早夏长,秋短冬暖,四季分明,多年年平均气温18.5C,年均无霜期347天,年均降雨量1097.8毫米,年均雾日67.8天。五、土壤特征湿地公园内的土壤主要为紫色土,发育于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多为泥质类岩石,其间有少量的水稻土分布。紫色土受森林植被的影响,大多保存有自然土的特征。土壤养分除钾含量较高外,其余有机

24、质、全量、有效养分含量均为中等偏高,但微量元素含量低,属中度缺乏。土壤有机质含量0.833.12%,全氮含量0.070.13%,全磷含量0.040.06%,全钾含量1.403.11%;碱解氮34.2130.3PPM,速效钾34.2130.3PPM,其土壤适宜植被生长。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一、人口迎龙湖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迎龙镇辖11个村、1个社区,人口2.1万,幅员面积45.7平方公里。湿地公园所在库区及左岸,2008年迎龙湖水库竣工后,移民1824人。目前,湿地公园内除建有双峪水厂和水库管理站外,在武堂村的仰天窝和土地岗还有31户居民居住,人口约70余人。二、社会经济2010年,迎龙镇地区生产总

25、值29494万元,同比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381万元,同比增长25%;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620万元,同比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78万元,同比增长28%;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13882万元,同比增长3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50万元,工业投资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17元。三、土地利用现状迎龙湖湿地公园总面积为168.5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85.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7%,林地面积为17.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2%,退耕地面积为64.6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3%,其它用地面积为1.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8%。第三节 历史沿革1929年重庆建市,为拓展市区范围,在玄坛庙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