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32.38KB ,
资源ID:37024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7024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1、可以让我们学生读读背背写写,这样日积月累,为中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备教法: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感悟,让感悟祖国各地风情美及作者的语言美。备资源: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也要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文章,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描写祖国风景的文章。备板书:根据个性化教案灵活设计,能体现课文的重点。备作业:根据每篇课文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设计。集体备课的研讨重点:宋建玲:日月潭: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让学生感悟体会日月潭的美。代萍:葡萄沟:设计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读书(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从哪里看出?解少琳:难忘的泼水节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课文。闫玲:学习周恩

2、来、毛泽东等一代伟人,学生不太感兴趣,可以运用资料来介绍周总理,了解傣族的民族风情。戚耘:北京亮起来了要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生动、优美的词句。焦瑞花:搞一个“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周。把了解到的信息进行交流,照片、文字资料进行展览,进行夸夸家乡。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9、日月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秀丽的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然后自读自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学会生字,新词。教学难点:

3、感悟日月潭秀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及生字卡片或课文录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会认9个生字,书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秀丽的景色,一、谈话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去欣赏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这个地方得名字叫日月潭。(板书课题)2、出示日月潭相关图片和资料。3.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可结合插图或课文第一句话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屏出示读书要求(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大声读两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日月潭的哪些知识)2、生自由读课文3、大屏出示生字(

4、1)同桌互读开火车读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翘舌音“筑”。另外,注意“绕”读第四声。(2)对照图画读含有生字的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隐隐约约、一片朦胧、建筑、仙境理解词意思。找出反义词 清晰朦胧(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A、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朦、胧、境”。B、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坏环、镜境。用镜、境进行扩词练习,帮助区分字义。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课文思考:(1)日月潭在哪里?(2)日月潭的名字时怎么来的?(3)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2、组织学生交流读相关的句子四、写字指导。1、巩固读音。要求会写的字中有六个翘舌音的字(展、纱、绕、胜、省、

5、盛),其中胜、盛同音,建议书写前指导学生反复练读,以巩固读音。2、发现规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些能帮助认记和正确书写汉字的规律。如:同结构:六个字是左右结构,三个上下结构,三个半包围结构。同偏旁:纱绕约新旧联系:岛鸟纱沙绕烧、浇偏旁比较:建迈、迷、迹、追3、示范讲解,提示易写错的字。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展:竖提左边不要多写一撇。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板书设计: 岛 展 建 纱 环 绕 胜 隐 约 省 茂 盛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秀丽的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积累好词佳句,感悟日月潭秀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一、复习导入汇报(1)日月潭在哪里?(2)日月潭中的美丽小岛叫什么?(3)课文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二、图文结合 朗读感悟1.生自读课文大屏出示自读要求(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把你吸引住了,画出有关语句多读几遍)2、小组内读一读画出的句子读一读评一评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1)结合图片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体会日月潭周围环境的美。(2)“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叫日月潭”(抓住”圆圆的太阳和弯弯的月亮体会日月潭形状的特征)(3)朗读第3、4自然段中的语

7、句。三、指导背诵,总结实践1、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2、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然后备给学生听。3、讨论:日月潭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的人?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想?4、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四、实践活动1.围绕日月潭说一两句话。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2.办个“台湾在我心中”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小展览。九、课后小结:十、作业布置:北边日潭圆圆的太阳 南边月潭弯弯的月亮清晨薄雾 隐隐约约中午 太阳 清晰 风光秀丽下雨 朦胧10、葡萄沟1.认识9个生字,学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以文章最后一自然

8、段为切入点,抓重点词句拼读,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人民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的含义。多媒体课件或吐鲁番葡萄沟的录像带第 一 课 时1.认识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3.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一、猜谜导入1.猜谜: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2.老师知道你们都爱吃甜甜的葡萄(板书:葡萄)我国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而产量最多,味道嘴甜的就是我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产的葡萄,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参观新疆出产葡萄的圣地“葡萄沟“。板书

9、课题,齐读课题。3、你还收集了哪些有关新疆的资料,展示一下。二、自主初读,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读准每个字音,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2.认读生字 同桌读指名读开火车读3.再读课文,要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不好读的多读几遍。三、细读课文思考: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请同学找一找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得?(2)交流指导读。.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葡萄沟的水果那么多,你能通过读让别人感受到吗?同时利用手势引导学生把写水果名字的词语读的一高一低,显得抑扬顿挫。2、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语:读了“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你有

10、什么疑问吗?生质疑引入第二段的学习。(1)大屏出示问题 这段有几句话?有那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看看那几句话是描写夏天的?那几句话是描写秋天的?“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然后交流问题。.指导读“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绿色的凉棚。”3、听了你的读,我知道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重点强调一个、一个个的不同。、谁能通过读让人感受到凉棚多?重读“茂密”“一个个”、师情景描述:在很热很热的夏天里,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一丝风也没有,你有什么感觉?“热”“难受”这时你来到了这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又有什么感觉?“凉快”“就像吃了冰糕一样”“谁来读出这种感觉”指

11、名读,同位互读。4、过渡语:葡萄的枝叶这么茂密,葡萄怎么样呢?、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葡萄的句子。、指名读、你觉得这里的葡萄怎么样?自由说。、看多媒体课件:(五光十色的葡萄)说说你现在的感觉,体会“五光十色”的意思。(6)听了你们说的那么好,老师真想读一读。师范读。说一说你听出什么来了?通过学生的评价,渗透读的方法。如重读“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把表示颜色的词读得一个高,一个低,等。(8)生自读。(9)指名读。(10)评价后,同位互读再互评。5.过渡语:葡萄这样的诱人,真想吃个饱。那里的老乡愿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指名说(2)歌词里说“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

12、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赶快端起书来,让我们夸一夸维吾尔族的老乡吧!(齐读:要是这时候吃个够。)6、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大家都喜欢吃葡萄干吗?那么你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自然段中寻找答案吧!1. 生自由读(2)结合图片认识“阴房”.看课件,进一步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出示“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指名读,说说葡萄干的特点。.齐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四、通读全文,整体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五、总结拓展1.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最喜欢葡萄沟的什么。2、课件出示相关新疆的特产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乡有什么著名的特产和风景名胜。六、布置作业(1)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广告,

13、宣传葡萄沟的葡萄或葡萄干(4)积累本课的优美词句,丰富自己的积累。 10.葡萄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水果多 葡萄多维吾尔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第 二 课 时学写12生字,练习背诵课文。一、练习背诵全文1.生自由练习。2.小组内试着背一背3.指名背诵。(允许有差异,有的背全文,有的背一段。二、指导写字1.大屏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12个生字2.开火车认读组词3.全班交流这些要写的字中有什么规律?(前6个是上下结构的字,后6个是左右结构的字)。4.谁能说说写上下和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注意什么?上下结构的字每个部分都要写得扁一点;左右结构的字每个部分要写的瘦长一些。5.上下结构的字中,你认为有长

14、得相像的吗?密和蜜相像。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蜜蜂是昆虫,所以蜜下面是个虫字底,茂密,一般是山上的树木很密,所以下面是个山字底)6.师范写密和蜜,边写边提示:注意,中间的卧钩不要写成了竖弯钩。请大家写写这两个字。展示一生写的字,评价写的怎么样?7.请大家再看看,写其他的几个字应该注意什么?8.指导学生书写描红9、组内评一评,给写得好的同学奖励星星三、检查作业1.大屏出示填空题检测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2.分组展示写得广告语九、课后小结书写生字。十一、板书设计:吾 季 留 杏 密 蜜 坡

15、搭 摘 钉 沟 够十二、课后反思:11、难忘的泼水节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热闹场面,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的情意。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受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1.学习生字新词,感受傣族人民和总理过泼水节的快乐和幸福,并把这种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2.从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场面中,体会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意。课时:两课时教具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有关傣族风土人情的资料。1.认识本课生字。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受

16、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体会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意。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问: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你们知道哪个民族过泼水节吗?随机板书:傣族。2、教师简介傣族的泼水节: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3、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学生读课题)。二、认读生字(1)认读词语(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泼水节 敬爱周恩来 咖啡色 龙船 柏树枝 象脚鼓 鲜红 特别 对襟白褂 敲鼓 凤凰花 踩着 端着 蘸了蘸 长寿 一年一度(2)认读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三拼

17、音节:凰、褂、敲、端 后鼻音:凤、凰翘舌音:蘸、寿 平舌音:踩(3)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做动作识字:蘸、端、踩归类识字:(凤、凰) (襟、褂) (咖、啡)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l、出示要求认的生字、让学生认读2、指名读。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三、逐段学文,体会“难忘”。1、通读全文。(这篇课文充满着喜悦与热情,适合我们带着激情大声朗读。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一遍课文)2、分段学文。(1)学习第1自然段。谁想来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你们见过凤凰花吗?咱们来认识一下(课件出示凤凰花图片)。凤凰花正好在每年的泼水节前后开放

18、,开花时满树结花,远远看去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课文用了一个词“火红火红”,多么喜庆、热烈的颜色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这段话。(2)学习第2自然段。引读: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这里有个词“特别”,可以换成什么词?把你这个词放进去读一读。全班一起读读这段话,把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读出来。过渡:周总理要来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了人们会怎样迎接他呢?(3)学习第3自然段。(出示段落)请女生读读第3自然段。傣族人民用了各种方式来迎接周总理,哪个场景让你印象最深?(随机出示)句子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从“四面八方”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为

19、什么是“赶来了”而不是“走来了”或“来了”?(人们是多么急切想要见到周总理啊!)欢乐的象脚鼓敲起来了,人群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这场面可真(热闹)再读这个句子。句子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在什么情况下会铺红地毯?这里的“地毯”指的是什么?傣族人民用他们最喜爱的凤凰花铺成地毯来迎接周总理,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指名说)读出傣族人民的热情。句子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从“一条条”、“一串串”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读读这个句子。 象脚鼓、凤凰花、龙船、花炮傣族人民用他们民族最高的礼节来迎接周总理。当总理到达的消息传

20、来,人们欢呼着(引读)“周总理来了! 想象一下,你是傣族村里的一个孩子,最先知道总理来了的消息。假如我是你的姐姐,见到我你会说什么?假如我是你的奶奶,你会说什么?假如他是你邻居的大哥哥,见到他你会怎么说? 很快,总理到来的消息传遍了傣族的村寨,人们都在欢呼“周总理来了! 让这欢呼声再响亮一点!“周总理来了! 是啊,周总理来了!你看(4)学习第4自然段。 (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总理的衣着、神态,理解“笑容满面”,体会“周总理就像我们傣家人”的感受)课文是这样描写的(出示段落,指名读)。 周总理是汉族人,却穿上了傣族的服装;他是国家总理,是人们眼中的“大官”,却和人民一起跳舞

21、;而且这个总理一点都不严肃,还“笑容满面”的,这样的总理你喜欢吗?傣族人民喜欢吗?喜欢,就让我们把他的样子记住,一起读! 过渡:泼水节里最重要的活动开始了,(出示段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呢?请男生读读第5自然段。(5)学习第5自然段。 (课件出示段落)透过这些文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里用了一个句式“一手一手”,谁能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句话?(指名说)你还能听到声音吗?都有些什么声音?(指名说)泼水声、欢呼声、祝福声 是啊,在傣族的传统里,水泼得越多,祝福也就越多, 清清的水泼到白发的老爷爷身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清清的水泼到可爱的孩子身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清清的水泼到年轻的小伙子身上,周

22、总理会祝福他 傣族人民也同样在祝福着周总理,他们会祝福总理,还会祝福总理泼水声,欢呼声,祝福声,构成了一幅多么欢乐的场面!孩子们,你们也想加入这欢乐的人群吗?那就把这里当作泼水节的现场,一手拿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了柏树枝蘸水,对着你周围的人泼洒,并说出你对他的祝福!(现场体验泼水)开心吗?带上你的开心读起来!(齐读)(6)学习第6自然段。师接着学生的朗读引读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出示句子)带上你的想象,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周总理就要离开了,但是这个泼水节已经永远留在了傣族人民的记忆中,人们在心里一遍遍回味着(7)学

23、习第7、8自然段。(课件出示第7、8自然段,齐读。课文最后连续用了几个感叹号,从这些感叹号里你读懂了什么?老师从网上找到了几张当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的照片,咱们来看看。(播放1961年的老照片)每当翻阅这些照片,傣族人民都会忍不住感叹(读)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很多年过去了,每到凤凰花开的季节,人们都倍加想念周总理,想念1961年的泼水节(读)怀念放在心里,声音轻一些(读)四、回首扣问,难忘总理。 到这里,我们读完了整篇课文,假如让你用一个词来说说1961年傣族人民的这个泼水节,你会用什么词?(学生说) 是啊,1961年的泼水节对于傣族人民来说

24、,是难忘的,幸福的,激动的这都是因为周总理(板书:周恩来)五、小结拓展,探寻传统。 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课件出示各民族传统节日图片)比如说彝族有火把节,藏族有雪顿节蒙古族有那达慕节,等等。同学们课后可以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六、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预习要求写的生字。3、收集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傣族人民 总理赶来,撒满,驶过 身穿 头上 接过升上 欢呼 敲着 踩着 跳舞一边一边 一手 一手 第二课时1.学会写12个生字。巩固识字。2. 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风情。一、朗读课文1、生自由读课文2、同桌互相说说1961年的

25、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二、复习要求认读的生字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敬、鲜、脚、度、凤、凰”,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半包围结构:度、凤、凰 左右结构:敬、鲜、脚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凤凰”(1)都是半包围结构。(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脚:右边是单耳。 鲜:鱼做偏旁,横变成提4.学生练写,教师指导。5.展示评议。四、课外延伸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情,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风情?2,全班甲流3、老师PPT补充。如彝族“火把节”、基诺族“ ”、哈伲族“嘎汤帕节”,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我会填”。2、积累本课好词佳句。 1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