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2.13KB ,
资源ID:37135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7135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音乐获奖教学设计5篇.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音乐获奖教学设计5篇.docx

1、高一音乐获奖教学设计5篇高一音乐获奖教学设计5篇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英名称:music;法文名称:musique;意大利文:musica)。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音乐获奖教学设计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高一音乐获奖教学设计1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高级中学音乐课本第三节 执教:深圳市碧波中学 廖平凡 教具:影碟机 影碟(唱段实况) 幻灯片 幻片机 彩电等 教学目的 1、 通过对京剧的简介,使学生了解京剧基础知识。 2、 通过京剧名段欣赏和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

2、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1、 用提问式导入 课题内容。 (我国戏曲中,影响的是什么剧种?) 2、 介绍京剧基础知识:(根据内容出示相应的幻灯片) (1) 京剧的形成: 京剧在中国戏曲中形成较晚,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寿辰,诏令“四大徽班”(清朝安徽省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戏班)进京演出,皮黄腔风靡京城。后来,留京徽班艺人与来自湖北的汉剧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式,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京剧虽只有二百多年历史,但因为它久居京城这种特殊背景之下,名角辈出,流派纷呈,艺术成就显著,影响遍及全国以致世

3、界,被世人称为中国的国剧。 (2) 京剧音乐: 1)京剧音乐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西皮腔源于秦腔,形成于武汉一带。西皮腔一般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适于表现激昂、明朗、欢快的情绪。二黄的起源在江西,形成于湖北、安徽,它的唱腔沉着稳重,凝炼严肃,适合表现深沉、悲怨的情绪。 2)伴奏乐队称为“场面”,分为“文场”、“武场”两部分。文场由演奏旋律的管弦乐器组成,常用的乐器有京胡、月琴、小三弦、京二胡、笛子、唢呐、笙等(出示挂图), 高一音乐获奖教学设计2 学会聆听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感悟音乐的表现和创造,逐步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4、,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 【过程与方法】 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两部作品中发挥的不同艺术作用。 【知识与技能】 学习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探究音乐要素在不同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特点。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响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来到学会聆听节目,我是这期节目的主持人。在我们开始聆听音乐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两个问题。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听歌吗?通过歌曲大家都能感受到什么,可以举例子说明。 (生举手发言) 师:音乐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播放一段音乐时,我们不只是听,还要会听,听它在

5、音乐方面的特点,听它表达的情感状态等等。我们可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两首作品,那么大家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鉴赏吗?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些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授 1.回顾音乐要素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力度、速度、调式、曲式、和声等等。 一般音乐是通过其形式要素来体现情感和特点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力度是音量的强弱程度;速度是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2.欣赏草原放牧 (1)欣赏并回答问题 哪些音乐要素发挥了主要作用?(节

6、奏、力度、速度等推动音乐的发展变化。) 独奏乐器是什么?(琵琶) 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生机勃勃、活泼的,能想象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生活的情景。) 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第一部分,作于1972年春。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是:尝试着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为主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结合,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题材。 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真实故事写成的。乐曲采用无标题协奏曲与标题交响诗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将多乐章的划分与单乐章的归纳结合起来,将民族传统曲式中的多段体与交响乐中常用的奏鸣曲式结合起来,将有情节的叙事性与纯音乐的抒情性结合起来,进而形成这部既有

7、鲜明民族特色、又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优秀音乐作品。 (2)分别欣赏作品的第一、第二主题 学生练习分别打出两个主题的节奏,再加入旋律线哼唱主题旋律,最后加入速度、力度感受主题情感。通过练习对比分析两个主题: 第一主题是根据吴应炬作曲的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改写的。着力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这一主题经过几次反复,通过节奏、配器上的一些改变使音乐趋向热烈、欢快。 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另一角度表现了内蒙古人民的现实生活。它好像在对美丽而辽阔的草原进行着如歌似的赞美,又好像在描画着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更像内蒙古人民在抒发热爱家

8、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第二主题是一段颇具内蒙古长调色彩的旋律。 3.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1)欣赏并回答问题 作品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缓慢的哀歌) 说出这个乐章调式调性和曲式结构?(b小调,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 第六(悲怆)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他最钟爱的一部作品。通常,交响曲的第四乐章都是热烈欢腾的快板,而这部作品的第四乐章却是一首缓慢的哀歌,其中浸透着“安魂曲”一样的情绪。 (2)再次播放音乐,并分小组讨论其中一些音乐要素的发展变化。之后每小组抽代表,教师分段播放作品,小组代表边听边解说,主要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 (三)巩固提高 最后分别完整欣赏

9、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学生比较两个不同感觉的作品在旋律、速度、力度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通过比较发现不同风格情绪的作品通过各自的音乐要素体现出来,可见音乐要素在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四)小结作业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如何聆听感受一首音乐作品。同学们课下先自己欣赏一下长江之歌,并学唱。下节课,老师找同学先来进行歌曲的解说。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六、板书设计 高一音乐获奖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金蛇狂舞,感受、体验其热闹、活泼的音乐情绪,体会江南人民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过程与方法】 在感受、体验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在

10、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认识聂耳及其创作特点,掌握这位革命音乐家的伟大贡献。 【知识与技能】 带感情哼唱作品,认识作品的创作手法,体会作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反复听赏音乐作品,体会作者表达的音乐情感,认识了解聂耳及其音乐创作。 【难点】 理解并掌握螺蛳结顶的传统作曲技法。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为学生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剪辑视频,并请同学们仔细留意:“视频中出现的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在哪里听过?” 学生自由回答。(金蛇狂舞) 2.教师总结并追问:“这样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给现场营造了什么样的效果呢?”由此,顺势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

11、知 1.初听乐曲,乐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听此乐曲可以想象一幅什么样的场景?(欢腾的情绪;营造了节日氛围,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 2.请同学们通过以往的历史常识结合课前的预习,简单介绍聂耳生平,教师做适当总结。(聂耳,是我国30年代的作曲家,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创作之中,也被称为是“人民音乐家”。它的创作领域包括群众歌曲、抒情歌曲、若干电影音乐作品以及民间器乐合奏曲,代表作品码头工人、铁蹄下的歌女、翠湖春晓等等。) 3.乐曲的体裁形式是什么?(民乐合奏曲) (三)探究学习 1.再次聆听金蛇狂舞,通过欣赏和观察乐谱,学生划分乐段,教师做总

12、结。(乐曲分为几个部分?乐曲演奏主要由哪些乐器组成?全曲由三部分反复交替组成循环结构,乐谱上已经标注了分段记号。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也使乐曲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2.分段听赏音乐作品。 (1)分析第一段 聆听第一段,这段音乐描述了什么场景?(比赛开始时整装待发,人声鼎沸的场面。) 带领学生哼唱旋律。 (2)分析第二段 聆听第二段,并思考:这一段在情绪上与第一段相比有什么不同?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的?(情绪更加热烈,节奏更加紧凑、力度加强、速度变快。) 带领学生哼唱旋律。 (3)分析第三段。 听赏第三段音乐,并思考:金蛇和狂舞分别指的是什么?(金蛇江面上比赛的龙舟,狂舞龙舟

13、队争先恐后竞赛的场面。) 3.探寻音乐的创作手法。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作品,并结合第三段的乐谱,教师弹琴,学生通过分组对唱、接龙的方式仔细展开思考:在这段旋律中你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呢?这是一种什么创作手法?(乐句之间上下呼应、呈现出逐渐紧缩的形式,最终以简洁的单音结束全曲。这是我国传统音乐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作曲手法,叫做“螺蛳(si)结顶”。) 4.思考为什么运用“螺蛳结顶”这种创作手法?怎样演奏才能更准确的表达音乐情感?(“螺蛳结顶”可以很形象呈现问答句式;演奏时,一问一答要体现出一强一弱的演奏效果,形成鲜明的力度对比。整体速度稍快些,这样基本上就能把作品的整体情感准确的表现出来。) 5.通过

14、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得到了哪些启发? (三)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同学们了解施光南的声乐作品请同学们欣赏打起手鼓唱起歌以及祝酒歌,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同样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两个人,为什么在音乐创作上有着不同的风格呢?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2.师生共同总结。(两位作曲家生活于完全不同点历史时期解放前和解放后,因此,艺术家的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小结作业 1.师生用问答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课主旨。(结合时代背景欣赏音乐作品,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2.下节课我们以“人民革命音乐家”为主题召开一次音乐赏听会,同学们在课下整理文本及

15、音响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高一音乐获奖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西藏民歌有初步的认识,了解西藏民歌常见的节奏特点。 二、通过对比欣赏蒙古、新疆的民歌,感受西藏民歌的风格。 三、初步了解西藏民间舞蹈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西藏音乐,创编舞蹈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走近西藏音乐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屏幕播放走进西藏 (二)视听感受、了解西藏民歌节奏特点 1、教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走进西藏,你们对西藏有哪些了解? 学生:西藏有高原、雪山,有喇嘛,转_,有许多的庙宇,有大大的佛像,有青颗酒,有洁白的哈达,有闹_的_喇嘛,

16、有金瓶签定的转世灵童。 2、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欣赏西藏民歌,请看大屏幕,音乐响起才旦卓玛演唱的宗巴朗松。 3、听后提问:你们对西藏歌曲了解多少?给你们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藏族歌曲有:唱支山歌给党听、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比较流行的有高原红、神奇的九寨、青藏高原。 4、教师: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宗巴朗松属于民间音乐的歌舞音乐。 (三)对比欣赏西藏民歌和蒙古民歌 1、播放走进西藏歌舞片断,蒙古民歌草原夜色美。 2、分组讨论西藏民歌、蒙古民歌以及新疆民歌的不同音乐特点。 西藏民歌:歌声嘹亮、高亢,乐器主要有藏京胡(形

17、制与二胡相近,男子边奏边舞)、铁琴、神鼓等。 蒙古民歌: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蒙古乐器主要有马头琴。 新疆民歌: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主要乐器有弹布尔、东不拉、独它尔等。 小结 高一音乐获奖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这是人类音社高中音乐课本第一单元第二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介绍了音乐要素节奏、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以及中国历史歌曲长城谣。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目的 明确学习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并以欣赏和学唱声乐作品长城谣入手,引导学生运用节奏和旋律知识,体会和感受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更多地从音

18、乐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习音乐要素的知识的重要性,了解节奏和旋律要音乐中的作用,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2、有重点地简述节奏和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并作必要的解释和提问。 (二)欣赏音乐作品长城谣 1、导言:运用节奏和旋律要素,感受不同节奏的组合和旋律线的进行,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情感。 2、简介作品:歌曲长城谣是流行于我国抗战时期的一首优秀作品,刘雪庵曲,潘孑农词,作于1937年,原是潘孑农所编电影剧本关山万里中的主题歌,后因“八一三”上海爆发战争,影片未拍成,但此曲却风行全国。写法上和孟姜女一类传统民歌相近,具有浓厚的叙事特点,典型的五声

19、调式。 3、播放歌曲录音后,请学习讲述歌曲表达的基本情感(悲愤,感情深切)。 4、再次播放歌曲欣赏,提出分析作品曲式结构,旋律线进行的要求。 5、请学生作分析作品的具体回答(宫调式、四乐句、单二段体曲式结构),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线的进行,并作不同旋律线表达不同情感的比较。 6、教师小结:上行旋律往往表现高涨、激动、紧张的情绪,有渐强的趋势。下行旋律可将紧张的情绪松驰,表现出抒情、宁静、悲伤的情感,有渐弱的趋势。平行的旋律则有沉思、叙事的意境。 (三)学唱歌曲长城谣 1、学唱歌曲。提示:用所感受认识到的三种旋律线的进行,唱出不同的情感和强弱趋势。 2、教师演唱歌曲第二段,并将结尾的下行旋律5561

20、353211-|改为上行旋律xxxx|1-|试唱,请学生作不同旋律线进行表达的情感比较(上行更激昂、高涨)。 3、教师归纳:旋律要素对音乐作品的作用和影响。 (四)音乐作品中节奏的分析和比较 1、试分析歌曲中第二、三乐句节奏的松紧,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和影响。 2、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草桥结拜”和“抗婚”两段乐曲片断,请学生作节奏的比较认识。教师可将两段乐曲的节奏的松紧,作反向调换试唱,学生再作比较,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节奏在音乐中作用的认识。 3、教师小结:表现婉转、抒情、优美沉思的情感,节奏比较松,音的时值长一些,音与音连接较松驰。表现激动、紧张的情绪,节奏紧密,音值短的,音的连接紧凑。 (五)教学总结 音乐要素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不同的节奏结合和旋律的进行,表达情感是不一样的。学习音乐要素,了解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手法,会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并从中得到更多美的享受。 高一音乐获奖教学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