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0.45KB ,
资源ID:37542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7542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土木工程是背景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土木工程是背景资料.docx

1、土木工程是背景资料【摘要】 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到了21世纪,各个领域为土木工程的前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代土木工程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条件下,土木工程有将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并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关键词】土木工程空间开发新材料新趋势在科技和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土木工程有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它又将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呢?一、我国木土工程建设的现状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2O世纪5O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

2、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城市的数量、规模和人口数量都有了飞速的发展。这就要求更多的建筑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单是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的城市建筑尤其是房屋建筑,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不难看-出 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面临的现状是 虽然发展较快但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样的发展现状下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又面临怎样的机遇呢?二、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发展的机遇“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

3、业。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功能、造型和相应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所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态技术等日益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业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复合载体。而超高层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桥梁及作为大型复杂结构核心的现代结构技术则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在世纪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创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不难看出,我国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创造了良

4、好的环境和机遇。为了更好的解决我国木土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木土工程建设,在不断,采用新技术,开发新材料并积极开拓新的开发空间。在这种情形下,我国的木土工程建设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首先,就是在空间上的开发。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许多城市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用地紧 张、生存空间拥挤、交通堵塞、基础设施落后、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等问题,被称之为“城市病”,给人类居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为解决这些为题,我国的木土工程建设逐渐向高空和地下发展,以开拓更大的生存和生活

5、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产物之一,高层建筑物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而且在高度上也越来越高,与地面高空发展相对应。地面下基坑开挖的深度越来越大。据初步统计,我国已建成2O层以上高层建筑物10 0oo多栋,超过lOOm 的高楼有500多栋,20Om以上的高层建筑5O多栋,有2O多栋超过300m。地下空间的开发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不需要支付或支付很少土地费用。城市地下空间是一个十分巨大而丰富的空间资源,如果得到合理开发,其节省土地资源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另外工程实践也表明地下空间开发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条件已基本成熟,而且是现代城市开发的必然趋势。目前,在一些城

6、市,如西安,郑州正在进行“地铁”建设。这不仅可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也有利于构建节约型社会。其次,就是新材料的使用。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把屈服点为700Nmm:以上的钢材列入了规范;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性能混凝土及其他复合材料也将向着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发展。高轻质材料的出现,比如比钢质量更轻但是性能却更好的铝合金的使用以及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使用等,为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的新趋势提供了材料基础。具体体现,就是超高建筑和超大型工程的修建。如对马海峡的地下隧道工程、白令海峡的填筑等也是世界上酝酿中

7、的超大型工程。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所需要修建大量的体育场馆,也为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城市建设就是以新材料的使用为基础的大型土木工程建设。再次,就是新技术的应用。首先,是计算机应用。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结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计算结果将更能反映世纪情况从而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保证结构的安全。人们将会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方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 以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环境工程。其次, 由计算机技术和力学的结合产生的新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手段和新材料的结合。计算理论和计算手段的进步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为结构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空间结构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同受力形式的结构融为一体结构形式将更

8、趋于合理和安全。再次,就是新管理技术和运营方式的采用。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行业。一改以往的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开始采用股份公司制甚至形成了大规模的集团公司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科学管理体制采用专业化、联合化、区域化的施工组织形式。从而可以集中更大力量进行土木工程建设,并在市场运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不难看出在管理和运营方式上,还有不太合理的成分。所以新管理技术和运营方式的采用仍将是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后是新理念在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又因资源开发、民用建筑、市政工程建设、风沙侵蚀等人为或自然界的影响,大量耕地被破坏,人均占有土地逐年

9、减少。因此,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异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融为一体。城市综合症、海水上升、水污染、沙漠化等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又无一不与土木工程有关。较大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乃至建设过程中的振动、噪声等都将成为土木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 集约化发展和和谐发展将是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通过,对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现状发展机遇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在未来的实践中,将会取得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1】祝彩霞刘慧浅析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2】孙世国 21世纪土木工程发展趋势刍议3】葛晓虹油新华知识经济时代下土木工程之进展f41李健

10、土木工程的发展5吕志清新世纪的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系浙江科技学院土木系)维普资讯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1-20 17:15 再给你一篇-_ 堕堑堡中国高斯技术企业浅新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文祝彩霞 刘慧【摘要】 本文简述了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并从土木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的应用、环境工程、信息、能源等方面论述了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土木工程 结构形式 技术纵观人类文明史,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功能

11、、造型和相应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所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态技术等日益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业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复合载体。而超高层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桥梁及作为大型复杂结构核心的现代结构技术则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在世纪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创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1土木工程发展现状中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2O世纪5O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

12、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1高层建筑不仅越建越多,越建越高,而且其结构体系及布置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框架一简体结构等体系、巨型结构、转换层结构、悬挑结构及高层大跨框架结构等体系是目前常见的结构体系。大跨建筑、大空间建筑日益增多,多为混凝土结构和空间钢结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公路、铁路运输事业突飞猛进,高等级公路里程快速增长。桥梁工程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伴随着桥梁类型的不

13、断翻新,主跨跨度一再突破;而斜拉桥的复兴更是桥梁工程的另一个辉煌。日本的时石海峡大桥(1 991 m 悬索桥)、多多罗大桥(890 m 斜拉桥),丹麦的海带桥(1 624 m 悬索桥),法国诺曼底桥f856 m 斜拉桥)被公认为是2O世纪桥梁的代表作而载人史册。而杨浦大桥、南浦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等大跨桥梁的建成都标志着我国的大跨结构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跨人世界先进行列。【32土木工程发展趋势【21超大型工程的修建在21世纪,随着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施工方法的出现。人类将有可能从事更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建设,从事土木工程的人们将为改造世界做出新的贡献,取得新的突破。西班牙与摩洛哥

14、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割断了欧洲和非洲大陆的交通,至今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联络线方案。如全长30km,最大主跨为2000m 的吊桥方案;全线长14km,最大主跨为5000m 的吊桥方案;也有的提出采用最大主跨为5000m 的海中浮游式桥梁方案等。对马海峡的地下隧道工程、白令海峡的填筑等也是世界上酝酿中的超大型工程。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不仅需要修建大量的体育场馆。也为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城市建设带来了机遇。22 高性能材料的发展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把屈服点为700Nmm2以上的钢材列人了规范;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性

15、能混凝土及其他复合材料也将向着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发展。23计算机应用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结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计算结果将 164更能反映世纪情况从而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保证结构的安全。人们将会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方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以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24 环境工程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异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融为一体。城市综合症、海水上升、水污染、沙漠化等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又无一不与土木工程有关。较大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乃至建设过程中的振动、噪声等都将成为土木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胚。25建筑工业化建筑也长期以来停留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

16、产方式上。解放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机械化的进程,特别是在重点工程建设和大城市中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落后于其他工业部门。所以建筑业的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正确理解建筑产品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尽量实现标准化生产。要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科学管理体制,采用专业化、联合化、区域化的施工组织形式。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26空间站、海底建筑、地下建筑早在1984年美籍华裔林铜柱博士就提出了一大胆设想即在月球上利用它上面的岩石生产水泥并预制混凝土构件来组装太空试验站。这也表明土木工程的活动场所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超出地球的范围。随着地上空间的减少,人类把注

17、意力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地下空间。21世纪的土木工程将是地下包括海底的世界。实际上东京地铁已达地下三层:在青函海底隧道的中部设置了车站外。还建设了博物馆。27结构形式计算理论和计算手段的进步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为结构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空间结构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同受力形式的结构融为一体,结构形式将更趋于合理和安全。28新能源和能源多极化能源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问题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和能源多极化的要求是21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此外,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18、要求,所以在基本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参考文献11葛晓红,油新华知识经济时代下土木工程之进展三明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21吕志涛新世纪的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江苏建筑2003年增刊(总第92期1【3】方从严,粱有峰,吴庆土木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综述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3卷第2期,2005年4月41段树金主编土木工程概论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51刘西拉,袁马四,宋二祥关于我国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土木工程学报第38卷第12期。2005年12月【6】孙世国21世纪土木工程发展趋势刍议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第14卷第3期。2002年9月f作者单位系1吉林铁路分局

19、利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1提问人的追问 2009-11-20 17:20 都不够5000字数啊论文关键词:土木工程 现状 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现代土木工程不断地为人类创造崭新的物质,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土木工程的涵义、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引言 纵观人类文明史,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业越来越成为国民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物的规模、功能、造型和相应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所采用的新、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态技术等日

20、益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业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复合载体。而超高层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桥梁及作为大型复杂结构核心的现代结构技术则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在世纪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创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 一、土木工程的涵义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

21、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的实践和研究己取得显著成就,无论是结构的力学分析,还是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结构的施工手段,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特别是近若干年,在高层、大跨结构和钢结构方面成绩尤其惊人。但展望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中仍然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

22、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截止2000年底,我国铁路运营路程已达678万公里,居世界第4位,亚洲之首。铁路朝着城市轻轨和地铁两方而发展。同时,我国也在积极建造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运营时间仅需4小时。此外,磁悬浮列车也在发展。桥梁工程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伴随着桥梁类型的不断翻新,主跨跨度一再突破。杨浦大桥、南浦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等大跨桥梁的建成都标志着我国的大跨结构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己跨入世界水平先进行列。目前,我国己建成千米以上大桥3座、800m以上大桥8座、600m以上大桥15座、400m以上大桥40座,重庆

23、万县单孔跨度达420m的钢筋混凝上拱桥更引起世界同行的莫大兴趣。在水利建设方面,50年间全国兴建大中小水库86万座,水库总蓄水量4580亿立方米。建设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万公里,目前防洪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达7000多亿元。在大坝建设方面,我国先后建成了青海龙羊峡大坝、贵州鸟江渡大坝、四川二滩大坝等水利工程。 三、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一)高性能材料的发展 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把屈服点为700Nmm2以上的钢材列人了规范;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它复合材料也将向着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

24、发展。 (二)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结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计算结果将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从而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保证结构的安全。人们将会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方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以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三)环境工程 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异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融为一体。城市综合症、海水上升、水污染、沙漠化等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又无一不与土木工程有关。较大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乃至建设过程中的振动、噪声等都将成为土木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四)建筑化 建筑长期以来停留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上。解放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化的进程,特别是在重点

25、工程建设和大城市中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落后于其他工业部门,所以建筑业的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正确理解建筑产品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尽量实现标准化生产;要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科学体制,采用专业化、联合化、区域化的施工组织形式,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 (五)空间站、海底建筑、地下建筑 早在1984年,美籍华裔林铜柱博士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即在月球上利用它上面的岩石生产水泥并预制混凝土构件来组装太空试验站。这也表明土木工程的活动场所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超出地球的范围。随着地上空间的减少,人类把注意力也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地下空间,21世纪的土木工程将包括海底

26、的世界。实际上东京地铁已达地下三层:除在青函海底隧道的中部设置了车站外,还建设了博物馆。 (六)结构形式 计算理论和计算手段的进步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为结构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空间结构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同受力形式的结构融为一体,结构形式将更趋于合理和安全。 (七)新能源和能源多极化 能源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问题,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和能源多极化的要求是21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此外,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基本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并且

27、在土木工程的各项专业活动中,都应考虑可持续发展。这些专业活动包括:建筑物、公路、铁路、桥梁、机场等工程的建设,海洋、水、能源的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 参考文献: 1段树金.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刘西拉 等.关于我国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J.土木工程学报版,2005.12,38(12). 3孙世国. 21世纪土木工程发展趋势刍议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2.9,14(3). 通过电子土木工程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未来的土木工程发展的前景怎样,首先要弄清目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土木工程目前面临的形势是: (1)世界正经历工业革命

28、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变革,这便是信息(包括计算机、通讯、网络等)工业的迅猛发展,可以预计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2)航空、航天事业等高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月球上已经留下了人类的足迹,对火星及太阳系内外星空的探索已取得了巨大进步。 (3)地球上居住人口激增,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预计到21世纪末,人口要接近百亿。而地球上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因过度消耗而且日益枯竭。 (4)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如:森林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河流海洋水体污染,城市垃圾成山,空气混浊,大气臭氧层破坏等,随着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人类生存环境却日益恶化。 人类为了争取生存,为了争取舒适的生存环境

29、,预计土木工程必将有重大的发展。 1、重大工程项目将陆续兴建 为了解决城市土地供求矛盾,城市建设将向高、深方向发展。例如高层建筑,如前文所述,目前最高的建筑为马来西亚的石油双塔大厦,高452m。目前拟建的更高的建筑有:上海的环球金融大厦,高460m;芝加哥MglinBeitler大厦,地上141层,高610m。日本竹中工务店技术研究所提出了一个摩天城市的方案,底座为400m400m,地下深60m,地上高1000m,总建筑面积800万平方米,可居住34万人。在我国除了修建标志性的大厦以外,还要大量修建商品住房。目前我国城市人口人均住房面积在10m2左右,而发达国家多在20m2以上。考虑到我国人口

30、基数巨大,加上城市化进程加速,对住宅的需求压力是很大的。这也为今天的学生、明天的工程师们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和施展才能的舞台。 目前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建设仍呈发展趋势,交通土建工程在21世纪将有巨大的进步。已经设想的环球铁道和环球高速公路已有多种方案。这一工程实现以后,人们可以从南美洲阿根廷的火地岛合恩角北上,经中美洲、北美洲,从阿拉斯加穿白令海峡到俄国,经中、蒙、俄到东欧、西欧,再从西班牙穿直布罗陀海峡到摩洛哥,经北非,穿撒哈拉大沙漠到南非,直达好望角。其中跨白令海峡和直布罗陀海峡的大桥已有设计方案,并已在土木工程有关杂志上发表。 在中国,交通土建工程也有宏伟的规划。在“十五”期间,我国以“五纵、七横”为骨干建设全国公路网。“五纵”是从南到北的五条干线,一条是从黑龙江的同江南下直达海南省的三亚市,其间要穿越渤海湾、长江口和琼州海峡,所以不仅要筑路,而且要建设多座大桥或隧道。其他几条是:北京到福州,北京到珠海,内蒙古二连浩特到广西河口,重庆到湛江。“七横”是横贯东西的七条主干线,计有:绥芬河到满洲里,丹东到拉萨,青岛到银川,连云港到新疆霍尔果斯,上海到成都,上海到云南瑞丽,衡阳到昆明。这些干线贯通了首都、直辖市和各省市自治区的省会或首府,连接了人口100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