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36KB ,
资源ID:37552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7552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学概论.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学概论.docx

1、教育学概论教育学概论复习题判断题判断题一1、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2、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3、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会几乎垄断了学校教育。( )4、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5、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7、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

2、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9、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11、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 )12、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1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4、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个人”。( )15、是否把提升个人做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6、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料表明:教学效果同教师

3、的智力有显著的相关。( )1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18、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19、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20、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21、有些学科我们没有正当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而另外一些学科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弄清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在依据。( )22、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23、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4、( )24、杜威所倡导的活动课程主要的意图在于,试图在儿童的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所代表的人类种族经验或逻辑经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解决儿童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之间明显的脱节问题。( )25、学科课程是以知识(或文化)为本位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习经验为本位的课程。( )26、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2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来源:wwwexamdacom28、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29、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主要的和辅助的行为方式。( )30、通俗地讲,教学就

5、是教师的教加学生的学的活动。( )31、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32、一般说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33、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的爱,它具体体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34、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切忌让他们参加有报酬的劳动。( )35、教育评价主要是一种用来评判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质量高低的工具与手段。( )36、在教学过程发生前,弄清学生具有的各种偏好或特殊才能,也属于诊断性评价的评价范围。( )37、深入实际、了解学生,是教师写好学生操行评定的基本前提。( )38、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

6、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39、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纸笔测验进行的。( )40、教学评价的标准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特点而有所差异。(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一个6岁的孩子偶然地碰到了电线,被电伤,但他也因此获得电的有关知识,这种过程是一种“教育”。()2严格的说,“抚养”、“养育”行为也能称其为“教育”。( )3从本质上讲,机械的灌输也是一种“教育”。( )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与今天的“学习”的含义等同。( )5社会主义的教育也是具有阶级性的。( )6教育不仅成为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力量,而且也可以成为改变人们的

7、物质生活的一种重要力量,这是教育的生产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章 学校1现代学制产生于美国。( )2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公益性并不体现在私立学校中。( )4沟通在管理活动中应占有中心地位。管理系统中的层级越高,管理工作中沟通所占的 比例就越大。( )5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等课程标准文件,从本质上说应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因此全国课程标准必须统一。( )6精神文化是指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学校规范是针对学校成员的,不同的规范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和态度,因而构成不同的文化。()7马克斯韦伯是

8、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之一。( )8正式沟通是指按照学校机构设置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 )9学校绩效的评价模式有多种,其中的目标评价模式认为绩效应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人才为标志,这种模式注重效率。()10学校绩效的评估方式按照性质分类可以分为绝对标准评估和相对标准评估。( )11中小学的学籍管理包括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等项内容。( )12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和总务工作管理。( )13定量评估,是对工作绩效所进行的质的鉴定,从总体上给予评价。一般常用于职称评审、职务任命、宣传表彰等管理领域。( )14系统权变理论形成于20世纪

9、3060年代。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梅奥、利科特、奔尼斯等。其主要特征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个性、需求、特点对组织的重要性。( )第三章 学生1环境决定论虽然否定遗传生物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但仍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受处于儿童主观控制之外的某种因果关系所制约,说到底还是一种决定论。()2在教育与儿童的发展这两件事上,它们之间是一种主从的关系,其中儿童的发展是主,学校教育只是从属于儿童发展,并为儿童发展服务的过程。()3总体而言,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成熟。( )4儿童个体的发展就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发生的变化。( )5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不同于儿童发展的过程。( )6受教育权利

10、是儿童享有的一项基本的权利,是一项宪法权利。( )7中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各种倾向性形成的过程中,而他们又很缺乏判断和选择能力,因此,教育中就应严格地控制他们的所作所为。()第四章 教师1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都可以取得教师资格。()2教师资格证书终生有效,且全国通用。( )3在我国,教师属于更加公务员系列。( )4对于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而言,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5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由

11、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6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7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8按照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权利,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强制性的惩戒措施,对一些学生实行特殊管理。()9实行教师聘任制,意味着我国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12、将表现为一种雇佣关系。( )10教师的政治地位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声望、职业吸引力和教师从事该职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11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12所谓全面掌握,就是要深入钻研本学科的大纲和教材的知识内容,不仅要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对教材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都要认真吃透。()13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得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14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审定。( )15依照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有关规定,高

13、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16招聘即用人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择具有教师资格的应聘人员,具有公开、直接、透明度高等优点。( )17教师培训是相对于职后教育而言的,它也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补偿、更新知识的功能。( )181999年9月13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正式发布施行。( )第五章 教育目的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人性假设是人性本善。( )2社会本位的目的论主要反映的是近代社会的特征和要求。( )3教育无目的论承认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本身。( )4由于教育目的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

14、个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5学校教育产生以后,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与广义的教育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有目的性,不同点则在于学校教育具有的目的性更强。()6学校教育的目的比一般的教育目的更具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7英国教育哲学家皮特思曾经认为,教育理论上许多有关教育目的的论争其实不是目的之争,而是“程序原理”之争。( )8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政策性表达,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 )9教育目的是整合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 )10在近现代,教育史上也出现过社会本位

15、的目的论思想,最具代表性的是教育社会学中的“社会功能学派”。( )11持社会本位目的论的教育学家为数甚多,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等人。( )12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它的全盛时期是18、19世纪。( )13历史上出现的不同的教育目的论证明教育目的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想,因此,教育目的的制定主要考虑这种主观性。()14教育目的的确定要受到思想家们或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的影响。( )15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 )16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

16、践。()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典型代表。( )18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只有当生产力的发展达到消灭一切分工的基础,个人和整个人类的真正的全面发展才会彻底实现。( )19在社会生产发展允许的条件下,教育知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但却不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20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的教育目的。()21从我国教育目的的以上表述可以看出,我们始终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分向,始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22全面发展是排斥个性发展,因为全面发

17、展是社会的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 )第六章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学校德育具有政治、经济等功能意味着学校德育对学校发展起着完全、直接参与的作用。( )2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则是指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3道德教育的本质是指个体社会人格的塑造或对个体道德人格发展方面所起的推动。( )4德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主要指的是对个体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5德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6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具体说来就是德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7德育社会性功能的实现具有间接性。(

18、 )8在社会性功能之中,德育的经济功能是学校德育政治、文化功能中的中介。( )9自律和他律的道德的共性是具有某种外在的强制性,这说明强制性是真正道德的本质。( )10个体享用性的实质是让个体在道德学习与生活中领会、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人格尊严与优越,因而具有审美的性质。( )11世界观、人生观、理想是人的精神内核。( )12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可以称为记忆性知识,是一种狭义的知识;广义的知识应当包括程序性知识。()13创造性或创造性思维其实说的就是发散思维。( )14狭义的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包括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所有能够增进体质

19、与体能的活动。( )15学校体育的教育性决定了其不同于竞技体育和一般的身体锻炼。( )16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 )17社会美也叫生活美,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美的形态,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18德育的政治功能指的就是德育在阶级社会中为阶级斗争服务的一面。( )19德育的教育性功能的实现实质上是整个教育活动精神本质的实现。( )第七章 课程1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亚里士多德。( )2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著名论争,结果是主要以人文科学为基础和内容的课程大规模地发展。()3课程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

20、相对独立设置的各门课程的出现和成熟。( )4“三育”是体、美、劳。( )5课程结构就是: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 )6当课程被认为是知识时,一般特点在于: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7就国内情况看,人们普遍接受的主要还是课程是知识的观点。但是,如果我们从课程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课程是经验的观点则更为合理一些,更接近课程本质的定义。()8完整的课程理论,应当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 )9哲学对课程的影响大概有两个层次:一是哲学本位论的层次,二是方法论层次。( )10在我国小学课程的传统中,学

21、生的间接经验是相当缺乏的,因此,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将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11关于课程目标的垂直研究最为著名的是布卢姆,根据布卢姆的思想,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当包括三个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12古代或早期的课程是以整体、综合为特征的,中西莫不如此。( )13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重视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兴趣,讲究教学方法,提倡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典型的科学主义的课程观。()14从产生上,科学主义课程的产生要晚于人文主义课程,而且是以人文主义思想对封建神学的批判和否定,才有了近代科学的科学课程。()第八章

22、 教学(上)1系统性原则又被称为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 )2信息加工类的教学模式包括:相倚性管理模式、通过操作方法的自我控制模式、训练模式、掌握学习模式、减轻紧张模式、脱敏模式、使教与学的特点相适应的模式。()3启发性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4发展说认为教学过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5实践说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6教学实践指的是教师的教学工作或教学实际,是对于教学过程本质的概括。( )7教学本质的交往说认为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传递的过程,更应该是一

23、种交往的过程。( )8皮亚杰、维果斯基等人在心理学方面提出的理论,维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学生的认识过程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基础。( )9由于教学活动是以间接认识为主,因而直接经验相对来说可有可无。( )10设计教学法是杜威的学生在总结他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1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模式是一种“折衷”的教学模式。( )12直观性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13巩固性原则又可称为接受性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14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

24、每一个学生。( )第九章 教学(下)1练习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 )2与讲授法相比,发现法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超过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3非指导学习法是由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 )4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5实习作业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各种能力。( )6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 )7纲要信号图式法为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提供了可能性。( )8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

25、亚医学博士巴普洛夫创立的教学方法。( )9选择范例的基本原则是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10非指导性是对传统的指导性教学的否定,即它认为可以取消指导。( )11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原理,完全摆脱了传统教学论上的直观原则和演示、实验法的原理。( )12确定主题、布置任务、制定评价标准和展示与交流是迄今为止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实施最常见、最普遍的过程。( )13备课首先要做的就是钻研教材,即包括学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参考材料。( )14设计教学过程实质上指的就是设计教案。( )15备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上课的水平。( )16课

26、外辅导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第十章 学生集体与集体教育1学生集体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但它本身不是教育的目的。( )2教育学中的群体是指具有组织特征的人的共同体,群体中的成员是按某个或某些共同特征而结合在一起的,这些特征都与他们进行的共同活动和交往有关。()3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任何组织起来的群体,例如幼儿园的学前儿童班组、中小学的班级等等,只有符合一定的要求才能成为集体。()4良好的集体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5在集体初步形成阶段,集体就开始成为真正的教育手段,集体本身作为主体,向每个成员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要求,并团结全体成员为达到共同的目

27、标而进行的有组织的顽强努力。()6班级是学生发展的一面镜子,它通过群体作用在镜子中所形成的影像,即班级组织的镜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7班级组织的镜像具有两种功能,一种功能是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产生文化认同,另一种功能是个体能够在对群体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在我异化。()8在我国中小学班级组织的建构多数都属于直线式的建制形式。( )9在班级组织结构建设中,关键性的班级干部职务应当采取轮换制的方法,尽量使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能够得到成长与锻炼的机会。( )10共青团与少先队的基本任务都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但是共青团对青年的培养更加注重思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 )11团总之使

28、团的基层组织之一。根据团章的规定,团员在50人以上的单位可以建立总支部。如果实际工作需要,团员在30人以上的单位也可以建立总支部。( )12根据少先队章程中的规定:“凡是6周岁到12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中队委员会申请,经中队委员会批准,就成为队员。”( )13少先队基层组织一般建立在初中荷小学里,分别设立大队、中队、小队三个组织层级。( )14少先队阵地活动是指在少先队建设的过程中以阵地的形式经常开展的活动、少先队活动的阵地形式有很多,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少先队室、少先队报、红领巾广播站、中队活动角。()15在普通中小学中,班主任评定学生操行有三种形式:撰写

29、评语;评定操行等级,如优、良、及格、不及格;记分法。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大多采用第一种与第三种相结合的办法,而在高中阶段,前两种方法教普及。()16良好班集体一旦形成,他就会成为教育影响班内 某个学生的巨大力量,同时良好的班集体队班主任工作也有反作用。( )17学生集体是否形成了健康的舆论,这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18有利于教育的原则室班级组织建立的一条首要的原则,当其他的原则与其发生冲突的时候,其他原则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这一原则。()第十一章 学校咨询与辅导1现代的学校咨询与辅导起源于本世纪初美国的“指导运动”。( )220世纪30年代代帕特森荷威廉森出版了学生指导技术,初步总结了对学生进行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在这一阶段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任务室定位在指导。()31942年,罗杰斯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提出了“当事人中心”的观点,取代指导而成为主角。()4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性指导已成为学校咨询的重要工作内容。()5从根本上看,现代学校咨询的目标在于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6学生出现破坏纪律的行为,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可能导致他在学生和老师当中背上坏名声,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态,学校咨询人员应当采取早期干预策略。()7咨询活动室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8咨询者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解除心理困扰,顺利渡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