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326.86KB ,
资源ID:37907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7907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汇编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汇编Word下载.docx

1、jLBHrnAILg对物块运用动能定理可求出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和最大距离H。1)当物块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此时物块下降距离为h。因为F恒等于mg,所以绳对物块拉力大小恒为mg,由平衡条件知:2=120,所以=60,由图2-2知:h=Ltg30=L 1xHAQX74J0X2)当物块下落h时,绳的C、D端均上升h,由几何关系可得:h=-L 2克服C端恒力F做的功为:W=F*h 3由1、2、3式联立解得:W=-1)mgL3)出物块下落过程中,共有三个力对物块做功。重力做正功,两端绳子对物块的拉力做负功。两端绳子拉力做的功就等于作用在C、D端的恒力F所做的功。因为物块下降距离h时

2、动能最大。由动能定理得:mgh-2W= 4LDAYtRyKfE将1、2、3式代入4式解得:Vm=当物块速度减小为零时,物块下落距离达到最大值H,绳C、D上升的距离为H。mgH-2mgH=0,又H=-L,联立解得:H=。Zzz6ZB2Ltk3、如图3-1所示的传送皮带,其水平部分 ab=2M,bc=4M,bc与水平面的夹角=37,一小物体A与传送皮带的滑动摩擦系数=0.25,皮带沿图示方向运动,速率为2M/秒。若把物体A轻轻放到a点处,它将被皮带送到c点,且物体A一直没有脱离皮带。求物体A从a点被传送到c点所用的时间。dvzfvkwMI1物体A轻放到a点处,它对传送带的相对运动向后,传送带对A的

3、滑动摩擦力向前,则 A 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直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设此段时间为t1,则:rqyn14ZNXIa1=g=0.25x10=2.5M/秒2 t=v/a1=2/2.5=0.8秒设A匀加速运动时间内位移为S1,则: 设物体A在水平传送带上作匀速运动时间为t2,则设物体A在bc段运动时间为t3,加速度为a2,则:a2=g*Sin37-gCos37=10x0.6-0.25x10x0.8=4M/秒2解得:t3=1秒t3=-2秒舍去)所以物体A从a点被传送到c点所用的时间t=t1+t2+t3=0.8+0.6+1=2.4秒。4、如图4-1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37,AB长为16M,传送带以10

4、M/秒的速度匀速运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释放一个质量为0.5千克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5,求:1)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时间,2)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g=10M/秒2)EmxvxOtOco1)当物体下滑速度小于传送带时,物体的加速度为1,此时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则:t1=v/1=10/10=1M当物体下滑速度大于传送带V=10M/秒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此时f沿斜面向上)则:即:10t2+t22=11 解得:t2=1秒t2=-11秒舍去)所以,t=t1+t2=1+1=2秒2)W1=fs1=mgcosS1=0.5X0.5X10X0.8X5=

5、10焦W2=-fs2=-mgcosS2=-0.5X0.5X10X0.8X11=-22焦所以,W=W1+W2=10-22=-12焦。如图4-1所示,传送带不动时,物体由皮带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滑到皮带底端B用的时间为t,则:请选择)SixE2yXPq5A. 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大于t。B. 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C. 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可能等于t。D. 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可能小于t。答案:B、C、D)5、如图5-1所示,长L=75cm的静止直筒中有一不计大小的小球,筒与球的总质量为4千克,现对筒施加一竖直向下

6、、大小为21牛的恒力,使筒竖直向下运动,经t=0.5秒时间,小球恰好跃出筒口。求:小球的质量。取g=10m/s2)6ewMyirQFL筒受到竖直向下的力作用后做竖直向下的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而小球则是在筒内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跃出筒口时,筒的位移比小球的位移多一个筒的长度。kavU42VRUs设筒与小球的总质量为M,小球的质量为m,筒在重力及恒力的共同作用下竖直向下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设在时间t内,筒与小球的位移分别为h1、h2g和向下作用力F,据牛顿第二定律:F+(M-mg=(M-ma得:6、如图6-1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m1和

7、m2,其接触面光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若A、B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系数都是,用水平力F推A,使A、B一起加速运动,求:1)A、B间的相互作用力2)为维持A、B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力F的取值范围。M2ub6vSTnPA在F的作用下,有沿A、B间斜面向上运动的趋势,据题意,为维持A、B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时,A处刚脱离水平面,即A不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此时A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零。0YujCfmUCw本题在求A、B间相互作用力N和B受到的摩擦力f2时,运用隔离法;而求A、B组成的系统的加速度时,运用整体法。eUts8ZQVRd1)对A受力分析如图6-2a)所示,据题意有:N1=0,f1=0因此有:Ncos

8、=m1g 1 , F-Nsin=m1a 2由1式得A、B间相互作用力为:N=m1g/cos2)对B受力分析如图6-2g取A、B组成的系统,有:F-f2=(m1+ m2a 5由1、2、5式解得:F=m1g(m1+ m2(tg-/m2故A、B不发生相对滑动时F的取值范围为:0Fm1g(m1+ m2当A、B与水平地面间光滑时,且又m1=m2=m时,则F的取值范围是多少?0F2mgtgsQsAEJkW5T7、某人造地球卫星的高度是地球半径的15倍。试估算此卫星的线速度。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g=10m/s2。GMsIasNXkA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卫星的引力提供,设地球

9、与卫星的质量分别为M、m,则: = 1 TIrRGchYzg又根据近地卫星受到的引力可近似地认为等于其重力,即:mg= 21、2两式消去GM解得:V=2.0X103 m/s说明:n越大(即卫星越高,卫星的线速度越小。若n=0,即近地卫星,则卫星的线速度为V0=7.9103m/s,这就是第一宇宙速度,即环绕速度。7EqZcWLZNX8、一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在圆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同的小球+(m1+5m2g=0 51)本题不要求出某一物理量,而是要求根据对两球运动的分析和受力的分析,在建立1-4式的基础上得到m1、m2、R与V0所满足的关系

10、式5。2)由题意要求两球对圆管的合力为零知,N2一定与N1方向相反,这一点是列出3式的关键。且由5式知两球质量关系m1m2。1nowfTG4KI9、如图8-1所示,质量为m=0.4kg的滑块,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由静止开始向B点运动,到达B点时外力F突然撤去,滑块随即冲上半径为 R=0.4M的光滑圆弧面小车,小车立即沿光滑水平面PQ运动。设:开始时平面AB与圆弧CD相切,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令AB连线为X轴,且AB=d=0.64m,滑块在AB面上运动时,其动量随位移的变化关系为P=1.6kgm/s,小车质量M=3.6kg,不计能量损失。fjnFLDa5Zo(1滑块

11、受水平推力F为多大? (2滑块通过C点时,圆弧C点受到压力为多大? (3滑块到达D点时,小车速度为多大? (4滑块能否第二次通过C点? 若滑块第二次通过C点时,小车与滑块的速度分别为多大? (5滑块从D点滑出再返回D点这一过程中,小车移动距离为多少? (g取10m/s2 tfnNhnE6e5由P=1.6=mv,代入x=0.64m,可得滑块到B点速度为: VB=1.6/m=1.6/m =3.2m/s AB,由动能定理得:FS=mVB2所以 F=m =0.43.22/(20.64=3.2N(2滑块滑上C立即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N-mg=m而VC=VB则N=mg+m=0.410+0.43

12、.22/0.4=14.2N(3滑块由CD的过程中,滑块和小车组成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于滑块始终紧贴着小车一起运动,在D点时,滑块和小车具有相同的水平速度VDX。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C=(M+mVDXHbmVN777sL所以 VDX=mVC/(M+m=0.4X3.2/(3.6+0.4=0.32m/s(4滑块一定能再次通过C点。因为滑块到达D点时,除与小车有相同的水平速度VDX外,还具有竖直向上的分速度VDY,因此滑块以后将脱离小车相对于小车做竖直上抛运动(相对地面做斜上抛运动因题中说明无能量损失,可知滑块在离车后一段时间内,始终处于D点的正上方(因两者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作用,水平方向分运动

13、为匀速运动,具有相同水平速度,所以滑块返回时必重新落在小车的D点上,然后再圆孤下滑,最后由C点离开小车,做平抛运动落到地面上。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V7l4jRB8HsmVC2=mgR+ (M+mVDX2+mVDY2所以以滑块、小车为系统,以滑块滑上C点为初态,滑块第二次滑到C点时为末态,此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注意:对滑块来说,此过程中弹力与速度不垂直,弹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83lcPA59W9 mVC=mVC+MV 即mVC2=mVC2+MV2上式中VC、V分别为滑块返回C点时,滑块与小车的速度,V=2mVC/(M+m=2X0.4X3.2/(3.6+0.4=0.64m/

14、s VC=(m-MVC/(m+M=(0.4-3.6X3.2/(0.4+3.6=-2.56m/s(与V反向mZkklkzaaP(5滑块离D到返回D这一过程中,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前进距离为:S=VDX2VDY/g=0.3221.1/10=0.07m10、如图9-1所示,质量为M=3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板的右端放一质量为m=1kg的小铁块,现给铁块一个水平向左速度V0=4m/s,铁块在木板上滑行,与固定在木板左端的水平轻弹簧相碰后又返回,且恰好停在木板右端,求铁块与弹簧相碰过程中,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P。AVktR43bpw在铁块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因此弹簧压缩最大时和铁块停

15、在木板右端时系统的共同速度V=(M+mV 所以,V=V=mV0/(M+m=1X4/(3+1=1m/s2MiJTy0dTT铁块刚在木板上运动时系统总动能为:EK=mV02=0.5X1X16=8J 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和铁块最后停在木板右端时,系统总动能都为:EK=V2=0.5X(3+1X1=2J铁块在相对于木板往返运过程中,克服摩擦力f所做的功为:Wf=f2L=EK-EK=8-2=6J铁块由开始运动到弹簧压缩量最大的过程中,系统机械能损失为:fs=3J 由能量关系得出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P=EK-EK-fs=8-2-3=3J由于木板在水平光滑平面上运动,整个系统动量守恒,题中所求的是弹簧的最大弹性势

16、能,解题时必须要用到能量关系。在解本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是要知道只有当铁块和木板相对静止时(即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才最大;弹性势能量大时,铁块和木板的速度都不为零;铁块停在木板右端时,系统速度也不为零。gIiSpiue7A是系统机械能损失并不等于铁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而等于铁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和摩擦力对木板所做功的差值,故在计算中用摩擦力乘上铁块在木板上相对滑动的距离。uEh0U1Yfmh11、如图10-1所示,劲度系数为 K的轻质弹簧一端与墙固定,另一端与倾角为的斜面体小车连接,小车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上叠放一个物体,已知小车质量为 M,物体质量为m,小车位于O点时,整个系统处

17、于平衡状态。现将小车从O点拉到B点,令OB=b,无初速释放后,小车即在水平面B、C间来回运动,而物体和小车之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小车运动到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和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b的大小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小车和物体一起运动过程中,在某一位置时,物体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零。IAg9qLsgBX所求的加速度a和摩擦力f是小车在B点时的瞬时值。取M、m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kb=(M+ma 所以a=kb/(M+mWwghWvVhPE取m为研究对象,在沿斜面方向有:f-mgsin=macos所以,f=mgsin+mcos=m(gsin+cos当物体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的零

18、时,小车的加速度变为a,小车距O点距离为b,取m为研究对象,有:mgsin=macosasfpsfpi4k取M、m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有:kb=(M+ma以上述两式联立解得:b=gtg在求解加速度时用整体法,在分析求解m受到的摩擦力时用隔离法。整体法和隔离法两者交互运用是解题中常用的方法,希读者认真掌握。ooeyYZTjj112、质量为m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o,如图11-1所示。一物块从钢板正上方距离为 3Xo的A处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物块质量也为m时,它们恰能回到

19、O点。若物块质量为2m,仍从A处自由落下,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点时,还具有向上的速度。求物块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O点的距离。BkeGuInkxI物块自由下落,与钢板碰撞,压缩弹簧后再反弹向上,运动到O点,弹簧恢复原长。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条件。压缩弹簧及反弹时机械能守恒。自由下落3Xo,根据机械能守恒:PgdO0sRlMo物块与钢板碰撞时,根据动量守恒: mv0=(m+mv1V2,即V2=Vo设回到O点时物块和钢板的速度为V,则: 3mV22+Ep=3mgx0+3mV2 2从O点开始物块和钢板分离,由1式得: Ep=mgx0代入2得: m(Vo2+mgx0=3mgx0+3mV2所以,V2=gx0

20、 即高中物理典型例题汇编(二13、如图12-1所示,有两块大小不同的圆形薄板(厚度不计,质量分别为M和m,半径分别为R和r,两板之间用一根长为0.4m的轻绳相连结。开始时,两板水平放置并叠合在一起,静止于高度为0.2m处。然后自由下落到一固定支架C上,支架上有一半径为R(rR的圆孔,圆孔与两薄板中心均在圆板中心轴线上,木板与支架发生没有机械能损失的碰撞。碰撞后,两板即分离,直到轻绳绷紧。在轻绳绷紧的瞬间,两物体具有共同速度V,如图12-2所示。若M=m,则V值为多大 (2若M/m=K,试讨论 V的方向与K值间的关系。3cdXwckm15开始 M与m自由下落,机械能守恒。M与支架C碰撞后,M以原

21、速率返回,向上做匀减速运动。m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在绳绷紧瞬间,内力(绳拉力很大,可忽略重力,认为在竖直方向上M与m系统动量守恒。据机械能守恒:(M+mgh=V02所以,V0=2m/sh8c52WOngMM碰撞支架后以Vo返回作竖直上抛运动,m自由下落做匀加速运动。在绳绷紧瞬间,M速度为V1,上升高度为h1,m的速度为V2,下落高度为h2。则:v4bdyGioush1+h2=0.4m,h1=V0t-gt2,h2=V0t+gt2,而h1+h2=2V0t,故:所以:V1=V0-gt=2-100.1=1m/s V2=V0+gt=2+100.1=3m/s根据动量守恒,取向下为正方向,mV2-MV1=(M

22、+mV,所以那么当m=M时,V=1m/s;当M/m=K时,V=讨论:K3时,V0,两板速度方向向下。K3时,V0,两板速度方向向上。K=3时,V=0,两板瞬时速度为零,接着再自由下落。14、如图13-1所示,物体A从高h的P处沿光滑曲面从静止开始下滑,物体B用长为L的细绳竖直悬挂在O点且刚和平面上Q点接触。已知mA=mB,高h及S(平面部分长若A和B碰撞时无能量损失。若Lh/4,碰后A、B各将做什么运动?若L=h,且A与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A、B可能碰撞几次?A最终在何处?J0bm4qMpJ9当水平部分没有摩擦时,A球下滑到未碰B球前能量守恒,与B碰撞因无能量损失,而且质量相等,由动量守恒和能

23、量守恒可得两球交换速度。A 停在Q处,B碰后可能做摆动,也可能饶 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果做摆动,则经一段时间,B反向与A相碰,使A又回到原来高度,B停在Q处,以后重复以上过程,如此继续下去,若B做圆周运动,B逆时针以O为圆心转一周后与A相碰,B停在Q处,A向右做匀速运动。由此分析,我们可得本题的解如下:XVauA9grYPA与B碰撞前A的速度:mgh=mVA2,VA=因为mA=mB,碰撞无能量损失,两球交换速度,得:VA=0,VB=VA=设B球到最高点的速度为Vc,B做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mBg=mBV2/L 1又因mBVB2=mBV2+mBg2L 2将1式及VB=代入2式得:L=2

24、h/5即L2h/5时,A、B碰后B才可能做圆周运动。而题意为L=h/42h/5,故A与B碰后,B必做圆周运动。因此(1的解为:A与B碰后A停在Q处,B做圆周运动,经一周后,B再次与A相碰,B停在Q处,A向右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R9C6TJscw由上面分析可知,当L=h时,A与B碰后,B只做摆动,因水平面粗糙,所以A在来回运动过程中动能要损失。设碰撞次数为n,由动能定理可得:pN9LBDdtrd mAgh-nmAgS=0 所以n=h/S若n为非整数时,相碰次数应凑足整数数目。如n=1.2,则碰撞次数为两次。当n为奇数时,相碰次数为(n-1次。如n=3,则相碰次数为两次,且A球刚到达Q处将碰B而又未碰B;当n为偶数时,相碰次数就是该偶数的数值,如n=4,则相碰次数为四次。球将停在距B球S处的C点。A球停留位置如图13-2所示。DJ8T7nHuGT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