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292.01KB ,
资源ID:380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80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 语文园地2二教案教学设计一课一练同步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 语文园地2二教案教学设计一课一练同步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

1、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相关PPT。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搜集“日积月累”中9个成语所包含的寓言故事。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熟读精思,品读寓言 1.布置预习,自主回顾 回想一下自己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其中一两个进行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你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人和事。2.复述寓言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寓言故事说清楚。(1)教师先进性示范性复述,学生听。例:揠苗助长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

2、,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2)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例子,想一想,要把寓言故事复述完整,需要哪些要素。教师点拨:古代时间。宋人人物。拔苗事情。禾苗枯萎结果。如果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蕴含的道理。学生归纳,复述寓言故事需要包括五部分:时间,人物,事情,结果,道理。3.学生尝试复述故事,教师应给予适当点拨引导例;叶公好龙:叶公喜欢龙,家里到处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后,去拜访他。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这个故事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南辕北辙: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无论

3、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买椟还珠: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宝珠.他用名贵的木材,雕了一只盒子.又用各种方法,把盒子装饰得很美观,使盒子散发出香味,然后把宝珠装进盒子。有个郑国人,看到这个装宝珠的盒子那么精美,就出高价买了去.把盒子留下却把宝珠还给亍那个珠宝商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主次分明,不能取舍不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在复述故事过程中,容易遗漏复述的五要素中的某个环节,而且对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不一定有深刻的感受。因此,教师要进行及时跟进指导。学生对复述故事并不熟悉,因此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学生从中提取复

4、述寓言所需要的五大要素,然后按照这五大要素复述自己收集的寓言故事。这样,学生能掌握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也能实现本版块的教学目标。 3.联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自己想到生活中哪些人和事。要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首先要对寓言故事所反映的道理有着明确的认识,才能将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二、聚沙成塔,积累词句 1.预习自学 根据以下词语特点,尝试再写两个。 源源不断 念念不忘 _ _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_ _ 2.师生讨论交流自学成果,从中寻找规律 (1)类似词语举例 依依不舍 津津有味 恋恋不舍 无法无天 无影无踪 无缘无故 (2)观察词语格式,总结规律诸如“源源不断”、“念念不忘”之类的成语

5、,它们的两个字相同,后面是两个不同的字,这种结构组成的词语或成语叫做AABC类成语。像“无忧无虑”、“无边无际”之类的成语,它们的第一、第三字一样,其他两字不一样,这样的成语叫做ABAC式成语。学生有一定的词语积累,因此再写两个AABC和ABAC式的成语并不困难,所以学生能够在预习自学环节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总结这类成语的规律,对它们进行归纳就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了。3.感受动作描写,神态描写(1)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熟教材中列举的两段文字,注意“噘”读为“ju”,“皱”读为“zhu”。读第二段文字时尝试读出高兴的语气。指名读第一段文字,提醒学生注意加点短语“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指导学生反复

6、观察加点的短语,寻找特点。嘴,眉头身体的部位噘,皱动作结论:这些短语都是由表示动作的词和表示身体的部位组成,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神态。学生根据师生分析得出的结论,补写句子 他_:“你真是急死我了!”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注意说话人物着急的语气。例句:他睁大了眼睛,使劲摇了摇头:在观察例句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点的短语,目的是为了从中寻找特点,从而能够将要求补充的句子填写完整。 (2)学生自学第二段文字,尝试寻找加点短语的特点。“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读人们说的话,体会人们惊讶,高兴的心情。然后把自己的体会和“高兴地叫起来”作对比。总结:通过

7、读人物的语言描写来推测说话者当时的心情,才能填上合适的词语。根据结论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检验学生自学成果。然后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二段文字,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4.学写通知(1)读通知,找一找,一份完整的通知由几部分构成师生合作解析通知的组成部分标题,正文,落款,时间学生第一次接触通知这一类型的应用文,因此在这一环节学习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2)读通知的正文部分,想一想,通知的正文应由几部分组成?星期四上午9点表示时间全体同学被通知者教学楼门前地点参加运动会开幕式通知的事情少先队大队部落款(通知者)4与7日写通知的时间在解析正文的过程中,教师应用严谨的语言对学生加以指导。学生

8、初步接触应用文,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特别重要,因此教师要把通知的各部分组成用严谨的语言表述出来,才有利于学生理解。 (3)按照通知的书写规范,根据课本要求写一份通知。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通 知3月3日(星期五)上午10点,请各班班长在一楼大厅领取本班同学新校服。 解放北路小学 2017年3月1日例2:通知班上同学参观博物馆4月10日(星期一)上午8点,请同学们在学校正门集合,坐车参观市博物馆。 2017年4月7日第二课时一、笔精墨妙,体验书法1.预习自学仔细观察“书写提示”列出的9个字,找出它们的偏旁,把偏旁和另外一部分作对比。2.检查自学明确每个汉字的偏旁艳“丰”字旁,静“青”字旁,植“木

9、”字旁霜“雨”字头,睛“目”字旁,害“宀”最“日”字头,需“雨”字头3.师生合作找出这些汉字字形特点 (1)汉字各部分的占格情况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左侧,整个字就要写得左窄右宽,比如“艳、植、睛”这三个字。上下结构的字:同样是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上方,就要写得上小下大,比如“霜、最”这两个字。(2)找一找这些汉字主要由哪些笔画写成。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汉字都是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但是这些笔画的长短是不同的。(3)学生根据总结的书写规律和注意事项进行写字练习。这一板块旨在引导学生写好汉字。因此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些汉字的共同特点,

10、这些共性就是书写这些汉字时的注意事项。学生只有明白了这些规律,才能完成呢既定目标。二、集腋成裘,感悟经典1.自学预习(1)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读熟,做到读准字音。(2)查阅相关资料,找一找这9个成语分别对应哪些寓言故事。2.检验自学成果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好这些成语邯(hn)郸(dn)学步 滥(ln)竽(y)充数自相矛(mo)盾(dn) 杞(q)人忧天 3.小组合作展示成果:交流搜集的寓言资料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寓言,教师应进行及时的点拨指导。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

11、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故事讲的是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有个人想偷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比喻自欺欺人。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在战国时期

12、,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刻舟求剑:察今: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画蛇添足

13、: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人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

14、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井底之蛙:秋水: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它很快乐,但是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孤陋寡闻,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杯弓蛇影:出自风俗通义怪神: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忧而病,应郴听说杜宣生病后来看望杜宣,杜宣看到墙上的弓后病就好了,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学生明确这9个成语蕴含的道理后,再次朗读。对于从寓言故事所演化而来的成语,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拓展他们的

15、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限: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加油!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9分)一、下面各题都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把序号写在题目后面的“()”里。(14分,每题2分)1“懦弱”一词的正确读音是()Anulu BruCnuru Dru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挣脱挣扎 B撒手撒播C匀称称心 D不禁禁止3“颈”字的读音可能与下面哪个字的读音最接近?()A经 B硕 C颜 D轻4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

16、一组是()A触电神气欣常价值 B代价耕种擦洗配合C娇傲狮子谦虚倒映 D池塘尘土别至匀称5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A因:因为冀:河北省的别称B因:于是冀:希望C因:凭借,根据冀:D因:因此冀:6下列成语不是出自寓言故事的是()A. 邯郸学步 B自相矛盾 C. 杞人忧天 D精卫填海7书写时要事先考虑好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是针对()A字的间架结构 B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C竖画较多的字 D横画较多的字二、照样子写词语,再任选一个写一句话。(9分,一个词1分,写句子3分)1翻来覆去:_2源源不断:3无忧无虑:_:_三、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

17、补充完整。(9分,每题3分)1.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妈妈_:“你真是太棒了!2.“真的,一个陶罐!“我终于可以去旅游啦!”姐姐_。3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又细又长的柳枝,像_。四、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5分,每题1分)1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2寓言故事能让我们想到许多人和事。3克雷洛夫寓言是德国杰出的寓言家克雷洛夫的作品集。4守株待兔告诉我们:做事可以不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心存侥幸。5陶罐和铁罐最后都找不到了。五、填一填。(12分,每空1分)1

18、宋人有耕者。_。_触_,折_。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掘出来,发现它还是那样_,_,_。被人们认为是_的东西。而铁罐呢,连_。_。3他叹了口气,说:“_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_却让我狮口逃生!第二部分:阅读理解(26分)塞(si)翁失马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位老人和他年轻的儿子。这位老人养了许多匹马。有一天,老人的一匹马突然跑丢了,邻居们都替他们惋惜,纷纷来安慰他们。老人却说_丢了一匹马虽然可惜_但怎见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呢_过了几个月,那匹马突然跑回来了,而且是带着一匹胡人的骏(jn)马一起回来的。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这时,老人又对大家说:

19、“大伙儿先别忙着祝贺,很难说这不是一件坏事。”果然,老人的儿子因为有了骏马,每天都要骑上跑一圈,不料,有一次不慎(shn)从马上摔了下来,结果摔断了腿。邻居们关心地来探望,有的劝老人的儿子安心养伤,有的对老人表示同情。老人还是那句话:“不见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大伙将信将疑。不久,边关起了战争,附近的青壮年都应征入伍,上了战场。等到战争结束了,活着回到家乡的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战死疆(jing)场。老人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没有应征入伍,所以保全了性命。1选择题。(15分,每题3分)(1)短文共有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句话。A36 B35 C25 D37(2)依次填入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的

20、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B,?C:“,?” D:(3)“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这里的“祸”是指()A老人的儿子摔断了腿 B绝大多数人战死疆场C老人的一匹马突然跑丢了 D老人的儿子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4)“大伙儿很为老人一家高兴,纷纷前来祝贺,羡慕他们因祸得福。”这里的“福”是指()A丢了的马带着一匹骏马回来了 B青壮年都应征入伍C老人的儿子没有应征入伍 D老人的儿子保全了性命(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凡事都要想到好的和坏的两个方面。B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引出坏的结果。C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21、。D邻里间要互相关心。2简答题。(11分)(1)老人的儿子是因为什么摔断了腿?(2分)_(2)老人的儿子为什么保全了性命?(3)猜想:老人的儿子保全了性命,邻居们前来祝贺。老人会怎么说?(3分)(4)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写一写。(4分)第三部分:习作表达(25分)请你写一段话,把下面这幅画介绍给大家。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300字。答案:积累运用一、1.C2.C3.A4.B5.B 6D7.B二、示例:1.七上八下声东击西2津津有味历历在目3自由自在百发百中无忧无虑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三、示例:1.嘴角上扬,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2兴奋地喊道3少女美丽柔软的长发四、1.2

22、.3.4.5.五、1.田中有株兔走株颈而死2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影子也没见到不能像铁罐那样骄傲自大,看不起人,要学习和发扬陶罐谦虚克制的精神3两只美丽的角四条难看的腿【评分标准】一个错别字扣0.5分,扣完为止。阅读理解1(1)D(2)C(3)C(4)A(5)B2(1)老人的儿子因为有了骏马,每天都要骑上跑一圈,不料,有一次,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结果摔断了腿。(2)老人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没有应征入伍,所以保全了性命。(3)老人还是那句话:“不见得这是一件好事。”(“大伙儿先别忙着祝贺,很难说这不是件坏事。”)(4)略。习作表达思路点拨:仔细看图可以看出这是在一个餐馆里,小女孩一家在吃饭,他们的桌子上摆着三碗米饭,三盘菜。小女孩用手指着邻桌,邻桌只有两个人,却点了很多菜。小女孩的表情很惊讶。根据看到的这些发挥想象,猜猜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她的爸爸妈妈又会说些什么,然后写一篇作文。例文略。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题(五)(完成时间:90分钟)学校:_ 班级:_ 姓名:_ 座位号:_类型听力测试基础知识(40分)语言积累(12分)阅读感悟(15分)写作技能(25分)卷面分5分)总评评分卷首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仔细审题,认真答卷,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书写卷面分5分。希望你的试卷能美观清楚。现在就动笔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