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138KB ,
资源ID:383115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8311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培训手册.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培训手册.doc

1、序号1类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实验名称地震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目的模拟地震产生的原因实验器材竹筷或竹片【方法合理,结论正确,运用其他方法亦可】实验步骤1.每人拿一根竹筷或竹片,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现象。2.同时用两根筷子试一试。实验现象筷子会断裂,手感到麻木。实验结论筷子相当于岩层,对筷子用力,相当于挤压岩层,当筷子承受不了所用的力时就会突然发生断裂,就会产生“地震”备注说明(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实验中注意安全;实验结束后,把筷子全部清理好。序号2类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实验名称卵石的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认识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实验器材有盖的大口玻璃

2、瓶、水、砖。实验步骤1.用锤子把砖敲成碎砖块。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3.适当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到水逐渐变红了,(放掉水后)碎砖块棱角变小、变圆了。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形成“卵石”。备注说明(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实验中注意安全,摇晃瓶子时用力要合适。防止弄破瓶子划破手;实验结束后,把器材清理好。序号3类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实验名称音叉发声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器材橡胶槌、音叉、水、水槽实验步骤用槌敲击音叉听到声音后,迅速用音叉接

3、触水面,观察现象。实验现象音叉振动,水花四溅。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备注说明(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敲击音叉迅速把音叉接触水面时,只把音叉上部一小段接触水面即可。序号4类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实验名称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声音可以空气中传播。实验器材两支蜡烛、火柴、大鼓、鼓槌【方法合理,结论正确,运用其他方法亦可】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一支放在鼓前面、一支放在较远处作比较。2敲鼓,观察现象。实验现象鼓前的蜡烛火焰敲鼓时晃动的严重,远的晃动的轻微。实验结论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备注说明(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两支蜡烛要放在鼓的同侧,一近一远,并且与大鼓

4、鼓面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序号5类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实验名称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声音可以液体中传播。实验器材水、水槽、两块大小合适的石块【方法合理,结论正确,运用其他方法亦可】实验步骤1.将水倒入水槽中,使水占水槽的3/4或4/5。2.两只手各拿一块石块,放入水中,轻轻撞击。3.另一同学把耳朵轻轻贴近水槽,认真倾听。实验现象听到了石块的撞击声。实验结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备注说明(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两只手在水中操作时,动作要轻,防止水溅到倾听的同学身上。序号6类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实验名称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声音可以固体中传播。实

5、验器材桌子 【方法合理,结论正确,运用其他方法亦可】实验步骤1.用手轻轻挠桌腿,直到耳朵听不见为止。2.将耳朵贴在桌面上,手继续挠,认真倾听。实验现象听到了手轻挠桌腿的声音。实验结论声音能在固中传播。备注说明(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手挠桌腿时,力度要适中。序号7类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实验名称探究木材特点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木材的特点。实验器材各种木材、放大镜、酒精灯、小刀、水槽、锤子、镊子、带小灯泡的简单电路等【方法合理,结论正确,运用其他方法亦可】实验步骤【根据实际情况,探究的项目可多、可少】1.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的纹理。2.用小刀刻各种木材,了解它们的软硬程度。3.将木

6、材放入水中,看木材的浮沉现象。4.把不同的木材放入电路中,看木材是否导电。、5.用点燃的酒精灯点燃木材,观察现象等等。实验现象与结论【根据探究的项目获得相应的结论】木材有纹理,软硬程度不同,有的软、有的硬。木材放入水中有的浮,有的沉。干木材不导电,湿木材导电(很弱)。大多数木材容易燃烧。备注说明(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1.将木材连入简单电路中时,看原来亮着的小灯泡是否还亮,用大致判断木材是否导电。2.验证木材容易燃烧时,注意安全,防止烫伤。序号8类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对比)实验名称纸的吸水性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各种纸的吸水性能。实验器材长宽厚相同的餐巾纸、报纸、复印纸、牛

7、皮纸四种纸条、胶水、尺子、水、水槽【纸条种类可以根据实际选取】实验步骤1.把各种纸依次粘在尺子上。2.在水槽中加入量的水。3.把尺子水平放入水槽上方,让各种纸同时浸入水中一小段(长度相同),看哪种纸爬升的水渍高,哪种纸的吸水性就好。实验现象餐巾纸爬升的高,报纸其次,复印纸再次,牛皮纸爬升的最低。实验结论餐巾纸吸水性最好,报纸其次,复印纸再次,牛皮纸吸水性最差。备注说明(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几种纸作对比时,浸入水中的长度要相同,实验时间长短合适。序号9类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实验名称探究陶瓷的特点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探究,让学生了解陶瓷的特点。实验器材各种陶瓷、锤子、小刀、酒精灯、简单电路

8、【方法合理,结论正确,运用其他方法亦可】实验步骤【根据实际情况,探究的项目可多、可少】1.用火烧,看是否易燃。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陶瓷是否易和软硬程度。3.把陶瓷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4.放入热水中,看是否容易传热。(与金属作对比)5.用陶瓷碎片切割纸片。实验现象与结论【根据探究的项目获得相应的结论】陶瓷不易燃、易碎、硬度大、不易导电、不易传热、碎片很锋利等等。备注说明(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1.将陶瓷连入简单电路中时,看原来亮着的小灯泡是否还亮,用大致判断陶瓷是否导电。2.注意安全,防止受伤。序号10类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实验名称探究金属特点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探究,让学生了解

9、金属的特点。实验器材铜铁铝等金属、小刀、锤子、热水、酒精灯、放大镜、简单的电路【方法合理,结论正确,运用其他方法亦可】实验步骤【根据实际情况,探究的项目可多、可少】1.用火烧,看是否易燃。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金属的延展性和硬度。3.放入盛热水的水槽中,看是否容易传热。(与陶瓷作对比)4.用放大镜观察金属的光泽。5.把各种金属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根据探究的项目获得相应的结论】金属不易燃、硬度较大(有些金属较软)、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易导电、易传热等。备注说明(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验证金属是否容易传热时,注意选取的金属和陶瓷物体外形、大小等条件相同。序号11类

10、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实验名称水蒸发是要吸收热量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水蒸发是要吸收热量实验器材温度计、棉纱、支架、表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浸入水中,观察温度是多少。2.把温度计提出水面,挂在支架上,观察温度计液泡上的水蒸发时温度有什么变化。边观察边做好记录。实验现象温度计液泡上的水蒸发时,温度不断下降。实验结论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备注说明(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注意棉纱包的不要太厚、太大,观察时注意及时做好记录。序号12类别分组实验类型对比实验实验名称加快蒸发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探究,让学生了解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实验器材酒精灯、蒸发皿2个、试管夹、胶头滴

11、管、水(或 扇子、玻璃片、水)【方法合理,结论正确,运用其他方法亦可】实验步骤【选取的方法不同,探究过程不同】1.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水,在两个蒸发皿上各滴入4-5 滴水。2.其中一个蒸发皿用试管夹夹住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个蒸发皿放在桌面上。3.观察两个蒸发皿上的水的变化。实验现象【选取的方法不同,观察的现象不同】加热的蒸发皿水很快蒸发完,另一个蒸发皿的水依然还在。实验结论【选取的方法不同,得到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不同】“加热”可以加快蒸发。备注说明(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注意对比实验的水量。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时,要用外焰加热。两个蒸发皿之间要有一定距离。【其他还有两种因素:“蒸发面积大”和“

12、吹风”】序号13类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实验名称水的沸腾实验目的通过探究,让学生了解水的沸腾的现象。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实验步骤1.用铁架台组装好实验器材:铁架台上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烧杯上面温度计测量烧杯内水的温度。2.加热前,记录下温度计的读数,然后点燃酒精灯,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实验现象水的温度不断升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上下翻滚。此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升高。实验结论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通常是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断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沸腾”。水沸腾后,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水的沸点。备注说明(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

13、等)实验中要注意实验器材的正确组装和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为了加快实验速度,可以选取温度稍高的水。序号14类别分组实验类型探究实验实验名称水蒸气凝结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水蒸气凝结的条件。实验器材两个相同的广口瓶、两块相同玻璃片(大于杯口)、酒精灯、试管夹、火柴、热水等【方法合理,结论正确,运用其他方法亦可】实验步骤1.把两个广口瓶中倒入同样多的热水。2.将一块玻璃片用酒精灯均匀加热,一块玻璃片不加热3.同时将刚加热的热玻璃片和未加热的冷玻璃片放在两个相同的广口瓶口上。4.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冷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热玻璃片上没有出现小水珠。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备注说明(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1.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2.注意加热玻璃片时要均匀受热。14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