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82.12KB ,
资源ID:38391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8391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文档格式.docx

1、(2)、沙地的优势种是耐风沙与干早的灌木。一般这类灌木的根茎干重比大于乔木,其适应性较强的原因灌木树冠低矮,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的能力,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水分。【详解】A、多年生草本因为在争夺阳光空间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落更有优势,因此多年生草本替代了一年生草本,A正确;B、灌木植物比草本植物更加高大,拥有更为更杂的垂直结构,B正确:C、多年生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灌木,生物种类和空间结构更为更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D、该沙地演替最后主要为多年生灌木,因为根系发达,有很好的抗风能力和吸水能力,更加适合在沙地生存,D正确。3.细胞可以清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线粒体也可以不断地分裂和融合,

2、以维持细胞内线粒体的稳态。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外膜上所含酶种类相同B.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动力车间”,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细胞可通过溶酶体清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D.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处于动态变化中【答案】A线粒体是一种结构和功能复杂而敏感的细胞器,拥有独立于细胞核的基因组,在细胞的不同生理过程和环 境条件下,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质量,具有高度的可塑性。线粒体是细胞和生物体内最主要的能量供应 场所,几乎存在于所有种类的细胞中,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细胞器。正常情况下,线粒体的数量、形态以及 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之为线粒体稳态。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发

3、生紊乱时,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生 命活动异常,甚至导致细胞、组织或个体的死亡。融合/分裂是线粒体的常态生理过程。二者的协同、拮抗, 使得细胞内的内的线粒体维持一定的数量,保持一定的形态比例,在线粒体不断调节过程中,代谢物质通 过融合分裂被选择性排除,被自噬作用清除,维护线粒体能量反应的良好环境。【详解】A、线粒体有两层膜,内膜和外膜,外腴隔绝细胞质与线粒体,使线粒体内反应有序进行,内膜则是为有氧呼吸的酶提供着位点,二者的功能不同,上面所附着的酶也不一样,A错误;B、线粒体是最主要的供能细胞器,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和生物体基础生命代谢和各项生命活动,B正确;C、在线粒体不断地分裂融合

4、,选择性排除异常的线粒体,被细胞内的溶酷体自噬清除,C正确;D、正常情况下,线粒体的数量不是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故选A。4.正常人体体温的昼夜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口节律。卜.列有关体温口节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因年龄和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 B.是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表现C.通过神经调节来维持 D.有利于机体适应昼夜变化人体的产热=散热,使体温维持动态平衡,这是机体内环境稳态的表现。外界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皮肤的 温觉/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延传入神经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分泌TRH,调节TSH间接调 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或者减少细胞的新陈代谢,下丘脑

5、同时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和骨骼肌的活动、毛 细血管的收缩或舒张来调节体温,因此,体温是神经一一体液共同调节完成的。【详解】A、正常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不同存在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口内也有变化,A正确;B、内环境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合作使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指标处于动态平衡中,是内环境稳态的 一种表现,B正确;C、体温的调节需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维持,C错误;D、人体体温昼夜周期性波动,有利于机体适应昼夜温度变化,D正确。5.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其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余下部分称为净初级生产量。表为4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实例。类别玉米地荒地

6、湖泊I湖泊n太阳能利用率(初级生产量/入射太阳能)1.6%1.2%0.4%0.1%呼吸消耗率(呼吸消耗/初级生产量)23.4%15.1%22.3%21.0%净初级生产效率(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76.6%84.9%77.7%79.0%A.与玉米地相比,荒地的太阳能利用率低,净初级生产效率也低B.若入射太阳能相同,上述4个生态系统中,制造有机物质最多的是玉米地C.两个湖泊中植物的呼吸消耗率与玉米地的大致相等,但明显高于荒地D.两个湖泊的太阳能利用率低,与太阳光穿过水层时损失了部分能量有关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光能利用效率最高的是总初级生产量/ 总入射口光

7、量的值最大的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转化为净初级生产量比例最高的生态系统是生产者呼吸 消耗量/总初级生产量的值最小的生态系统。【详解】A、玉米地的太阳能利用率高于荒地,而玉米地的净初级生产效率却低于荒地,A错误;B、若入射太阳能相同,上述4个生态系统中,制造有机物质最多的是玉米地,因为玉米地的太阳能利用率最高,B正确;C、由实验数据可知,两个湖泊中植物的呼吸消耗率与玉米地的大致相等,但明显高于荒地,C正确;D、两个湖泊中有很多的水生植物,而这些植物接受的太阳能需要穿过水层,据此可推知两个湖泊的太阳能利用率低,与太阳光穿过水层时损失了部分能量有关,D正确。6.下列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8、()A.造血干细胞比胚胎干细胞分化程度高B.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B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C.造血干细胞可不断增殖和分化,捐献造血干细胞不影响人体健康D.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手段【答案】B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是 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即可以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 任何一种组织细胞。人的骨髓中有许多的造血干细胞,它们能够增殖和分化,不断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 血小板,补充到血液中去。【详解】A、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为任何一种组织细胞,所以

9、造血干细胞分化程度更高,A正确;B、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B错误;C、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增殖和分化,不断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补充到血液中去,所以捐献造血干细胞不影响人体健康,C正确:D、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取代白血病患者病变的造血干细胞,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手段,D正确。故选B。7.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双链DNA病毒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8.新型冠状病毒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和抗体C.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依赖宿主细胞进行繁

10、殖D.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病毒是一种需要寄生于活细胞内繁殖的生物,利用宿主细胞的能量和物质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和核酸,DNA双链因为氢健的存在使DNA结构稳定,不易发生突变,RNA单链结构不稳定易发生突变;病毒侵入 人体后在体液中体液免疫会由浆细胞释放抗体与其结合降低其与细胞的黏着能力以及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 所吞噬;病毒核酸检测是利用碱基互补配对来判断人体内是否含有病毒的RNA来确定是否被病毒所侵染。【详解】A、双链DNA结构稳定,不易发生变异,新冠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遗传物质不稳定易发生变异,A正确;B、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11、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B错误;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寄生于活细胞,依赖活细胞进行繁殖,C正确;D、病毒检测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检测人体内是否含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来判断是否感染病毒,D正确;8.下列关于胰蛋白酶和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B.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发挥作用后都立即被灭活D.都能在常温下与双缩服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答案】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 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点;能在催化反应前后性质不发生改变。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对生物体生命活动具有调

12、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和 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详解】A、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通过导管运输至消化道内发挥作用,而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 分泌,可通过血液运输至全身,A错误:B、胰蛋白酶在消化道内发挥作用,而胰岛素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调节靶细胞的代谢活动, 二者均不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错误:C、胰蛋白酶在催化反应前后性质不改变,胰岛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c错误:D、胰蛋白酶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都能在常温下与双缩服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故选D。9.海洋污染已成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海

13、南管辖的海域面积大,保护好海洋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A.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性污染物排入、海上活动和直接向海洋倾倒废物B.赤潮和水华的发生与人类活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有关C.海洋污染使海洋生物死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D.红树林生态修更是保护沿海海洋环境的重要举措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性污染物排入、海上活动和直接向海洋倾倒废物;海洋污染物主要包括生物性污染 物,如传染性病菌和病毒,有毒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塑料以及其他固体废物;海洋污染的严重后果之 一是赤潮,这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详解】A、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污染物排入、海上生产活动(如采油、航运)以及直接向海洋倾倒废物,A正

14、确:B、赤潮发生与人类活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有关,而水华属于淡水富营养化,B错误;C、海洋污染导致很多海洋生物死亡,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D、红树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修更是保护沿海海洋环境的重要举措,D正确。10.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羊的成熟红细胞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B.提取植物细胞的DNA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C.预冷的酒精溶液能抑制核酸水解酶活性,防止DNA水解D.在沸水浴条件下,DNA与二苯胺反应呈现蓝色1.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1)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I溶液中溶解度不同(0.

15、14moi/L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 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2) 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 进一步的分离;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的高温,而DNA在80。以上才会变性。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详解】A、羊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不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A错误

16、;B、提取植物细胞的DNA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洗涤剂的作用是瓦解细胞膜,而食盐的作用是提高DNA的溶解度,B正确;C、预冷的酒精溶液能抑制核酸水解酶活性,防止DNA水解,同时根据DNA蛋白质溶于酒精,而DNA不 溶于酒精的特性将其析出,C正确:D、由分析可知,在沸水浴条件下,DNA与二苯胺反应呈现蓝色,据此鉴定DNA的存在,D正确。1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和分化均可增加细胞数量B.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时期C.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提高D.细胞凋亡过程中既有新蛋白质的合成,又有蛋白质的水解受精卵分裂形成的众多细胞,经过细胞分化的过程而具

17、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而形成组织和器官; 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更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映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上发生变化:细胞凋亡是一个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详解】A、细胞分裂可增加细胞数量,细胞分化可增加细胞种类但不增加细胞数目,A错误;B、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B错误;C、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的功能下降,C错误;D、细胞凋亡过程中既有新蛋白质的合成,又有蛋白质的水解,如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时,需要合成凋亡相关的命也需要水解被感染细胞中的各种蛋白质,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18、亡的相关知识,掌握分化和凋亡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12.植物体内乙烯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如卜.:中硫氨酸一S-腺甘甲硫氨酸土 1-氨基环内烷-1-残酸(ACC)至乙烯其中,代表ACC合成酶,淹水会诱导ACC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或激活该酶活性;代表ACC氧化酶,缺 氧会抑制该酶活性。A.细胞中合成的乙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运输B.植物体内乙烯的合成受自身基因组控制C.抑制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的活性,可以促进果实成熟D.陆生植物淹水后,植物体内合成的ACC增多甲硫氨酸先生成S-腺苜甲硫氨酸,然后在ACC合成酶的作用卜生成ACC, ACC在ACC氧化前的作用下生成乙烯;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而缺氧会抑制A

19、CC氧化酶的活性,因此缺氧会延迟成熟。【详解】A、乙烯跨腴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A正确;B、据图分析可知,甲硫氨酸经过一系列过程合成乙烯的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催化,而能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说明植物体内乙烯的合成受自身基因组控制,B正确;C、抑制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酸的活性,会抑制乙烯的合成,导致果实成熟延迟,C错误;D、陆生植物淹水后,植物体内合成的ACC增多,进而增加乙烯的生物合成,促进果实成熟,D正确。13.某哺乳动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11。卜.列有关该动物精原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B.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不会为nC.在存丝分裂后期会发生基因重组

20、D.经过染色体更制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产生的子细胞与亲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减数分裂过程染 色体及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亲代的一半。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自由组合型和 交叉互换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详解】A、动物的精原细胞能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精原细胞数量,也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进行生殖,A 正确;B、精原细胞若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以及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为n, B错误;C、在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

21、数第一次分裂过程,C错误;D、经过染色体织制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的 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14.下列关于人胃蛋白酶基因在细胞中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录时基因的两条链可同时作为模板B.转录时会形成DNA-RNA杂合双链区C. RNA聚合酶结合起始密码子启动翻译过程D.翻译产生的新生多肽链具有胃蛋白酶的生物学活性胃蛋白酶基因存在于所有细胞中,胃蛋白酶基因在胃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胃蛋白酸 的合成;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分子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核糖核苜酸为 原料;翻译是以mRNA

22、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详解】A、转录是以DNA (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的,A错误;B、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分子的过程,会形成DNA-RNA杂合双链区,B正确;C、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启动转录过程,C错误;D、翻译产生的新生多肽链还需要经过加工才能成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胃蛋白酉每,D错误。1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时,Na+外流使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B.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C.神经递质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D.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

23、只能作用于神经细胞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维持静息电位,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 刺激时,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详解】A、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时,K+通道打开,K+外流,维持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电位,A错误;B、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B正确:C、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错误;D、在神经-肌肉突触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可作用于肌肉细胞,D错误;16.将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得到的

24、人-鼠杂种细胞进行长期培养,杂种细胞随机丢失一部分人的染色体后, 染色体数目会保持稳定。选取三种杂种细胞,对编码人的芳煌羟化的(AHH)和磷酸甘油酸激酷(PGK) 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研究,结果如表(“ + ”表示有,“-表示无)。杂种细胞人的染色体AHHPGK2号11号17号X甲+乙丙A.聚乙二醇可诱导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B.培养杂种细胞时,通常需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C.编码AHH的基因在11号染色体上D.编码PGK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1、动物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一个细胞的过程。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刺激等)、化学法(聚乙二醇(PEG)以及生物法

25、(灭活病毒等)。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 胞膜的流动性。2、动物细胞培养最好采用幼龄动物的组织或器官,因为幼龄动物生命力旺盛,细胞分裂能力强,易于培养。 剪碎动物组织块后,还要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再进行细胞培养(原代培养和 传代培养)。【详解】A、聚乙二晦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化学试剂,A正确;B、培养杂种细胞时,通常需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B正确;CD、由表中信息可知,编码AHH的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编码PGK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C错误,D正 确。17.金婚鱼是一种重要海产经济鱼类。为获得更大收益,养殖户不断筛选生长更快的品种,但因苗种来源范 围

26、小、近亲繁殖普遍,种质退化现象较严重,人工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野生种群。下列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A.生长更快的金婚鱼养殖品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B.野生种群和人工种群的基因库不同C.近亲繁殖会使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个体增加D.如果人工种群个体持续大量地逃逸到野外,会增加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1、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 过程,或者培养适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或性状叫人工选择。2、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3、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但一般所指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的遗传多 样性,即种内

27、个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详解】A、为获得更大收益,养殖户不断筛选生长更快的品种,是为培养适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属于人工选择,A正确;B、人工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野生种群,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不同,B正确:C、近亲繁殖能够使纯合基因型的频率迅速增加,C正确;D、遗传多样性的本质是遗传变异,人工种群大量逃逸到野外,不会使野生种群发生遗传变异,故其遗传多样性不会改变,D错误;18. 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参与细胞吸收多种营养物质,每一种ABC转运蛋白对物质运输具有特异性。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细胞膜A.ABC转运蛋白可提高O2的跨膜运输速度B.ABC转运蛋白可协助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C.C1 -和氨基酸依赖同一种ABC转运蛋白跨膜运输D.若ATP水解受阻,ABC转运蛋白不能完成转运过程1、氧气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2、据图和题干信息可知:ABC转运蛋白对物质运输具有特异性,故一种转运蛋白转运一种物质。【详解】A、02的跨膜运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