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4.10KB ,
资源ID:38442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8442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地下水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地下水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

1、总体流向是由山区、丘陵区向高原、河流及洼地、湖泊汇集。部分盆地形成自身完整的地下水循环系统。海、滦河水系地下水系统山地丘陵、山间盆地、河谷洼地山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以径流方式补给河谷洼地或山间盆地。山间盆地和河谷洼地径流条件较差黄河水系河套平原地下水系统山地丘陵、山前倾斜平原、冲湖积平原基岩山区裂隙发育,径流条件好。平原区为地下水径流排泄区,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接受来自基岩山区的侧向径流补给及黄灌水的渗入补给。黄河水系鄂尔多斯高原地下水系统西部为桌子山中低山,东部为准格尔丘陵,南为毛乌素沙漠,北为库布其沙漠及黄河南岸为达拉特冲积平原,中部为鄂尔多斯高原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

2、平原区还接受洪水入渗补给及地表水灌溉入渗补给内陆水系阿拉善高原地下水系统山地丘陵、高原、河谷平原和沙漠气候干旱,降水极度少,地下水补给严重不足,除额济纳平原、沙漠地下水较丰富外,其余广大地区地下水贫乏。补给方式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也有侧向径流、黄灌水入渗、洪水入渗和地表灌溉;排泄方式主要以蒸发、侧向径流的流出,还有河谷排泄和人工开采。2、含水岩类划分按地下水含水介质及赋存条件,全区可划分为三大含水岩类,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包含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1)松散岩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在区内广泛分布,主要分布在山间沟谷、河谷洼地、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山间断(坳)陷盆

3、地及沙漠区。(2)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在自治区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原、内蒙古北部高原、阿拉善高原及大兴安岭东侧部分山间盆地、阴山山地的山间盆地。(3)基岩裂隙水广泛分布于自治区的山地丘陵区,除此之外,在内蒙古北部高原、阴山山地等还分布有玄武岩裂隙孔洞水。3、地下水分布特点内蒙古地下水受气候、地质构造与古地理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地下水无论在资源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及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下水资源具有可开采资源少,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质相对较差的特点。(2)地下水受气候影响,无论在量上与质上,均有随气候变化的分带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水

4、量由东向西减少,水质变差。二是第四系河谷含水层由东向西分布渐少,含水层变薄,变窄,水质变差。三是由于降水量向西向北减少,对原较差的水冲淡作用和中西向北减弱。四是对深部地下水补给作用由东向西逐渐减弱。(3)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多样化。(4)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古地理有密切关系(5)内陆干旱水文地质特征明显,表现在:一是地下水没有统一的循环基准面。二是第四系河谷含水层由河谷上游至下游变薄或消失,地下水矿化度快速增高。三是干旱气候下的标准元素大量富集四是透水不含水层较厚五是第四系河谷稀少而短暂(6)沙漠下部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7)有全国最大的白垩系淡水盆地(8)地下水是分属于不同水系

5、最多的地区,不同水系水文地质条件也有所差异,表现为:一是第四系河谷含水层厚度不一,结构不一二是第四系河谷宽厚不一三是地下水开发能力不同(9)地下水地质环境以原生环境为主,次生环境仅在局部地段存在,而且原生环境较差二、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分析1、地表水资源状况地表水资源的数量及其变化主要受各地降水量的控制和影响,内蒙古自治区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一般由呼伦贝尔市一带的450mm至阿拉善盟不足50mm,同时,由南向北年降水量也在减少,使地表水资源数量在空间的分布及其变化与降水量的区域分布及变化具有相同的规律,即自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规律。全区地表水资源量不仅数量较少,空间分布也极不

6、均匀,相对比较,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表水资源丰富,仅额尔古纳河、嫩江和辽河三水系,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就达335108m3/a,占全区地表水资源量377.71108m3/a的88.69%;中部海、滦河水系,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为3.93108m3/a,占1.04%;西部黄河水系支流地表水资源为19.85108m3/a,占5.26%;阿拉善盟额济纳河占全区总水资源的1.88%;其余内陆水系地表水资源量少而且不稳定。从地表水在年内的分配来看,产流大小与降水量完全相吻合,自治区中西部的多数河流在干旱季节均有断流时期,这对地表水的开发利用增加了许多困难。2、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状况全区平水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2

7、92.5242108m3/a,枯水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243.8240108m3/a,按天然补给项统计见表2-1。平均年及枯水年天然资源统计表108m3/a表2-1类别合计降水入渗量山前侧向补给量地表水灌溉入渗补给量河水侧渗入渗量洪水渗漏量水库备注平均年份天然补给资源量33.2996山前侧向补给量为重复量59.275375.140667.94461.7223.0862.9150.1960.99945.86845.65231.16120.21573.25453.23180.67970.022725.604614.89312.097810.55730.154327.640526.4181.15241

8、.13220.090322.441118.04510.73630.37624.0198合 计292.5442268.759717.549415.39017.1794枯水年份天然补给资源量28.522349.430862.62855.43236.430336.21462.72372.70122.036911.325321.729520.50720.322515.9265243.824220.0595 继表21全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的分布规律与大气降水分布规律一样,均具有自东向西,由南向北减少的规律。3、地下水可开采资源状况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约束下,可以持续开采利用的地下水量

9、,并在开采过程中不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地下水量。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49.5033108m3/a,各系统可开采资源量见表2-2按地下水系统地下水资源量统计表 表2-2地下水按天然补给资源量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计算面积天然补给资源量模 数可开采资源量(km2)(108m3/a)(104m3/km2a)1634082.048.62881510603.9224.824713547375.14075.5559.488927413545.86791.6718518314.9437108243.0173631.2793599934.273456717.5604881243.147840514.

10、659814498822.44121.551345268.11771107149292.52422.64889984149.50334、水资源评价内蒙古自治区由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所以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均不甚丰富。地表水资源量按多年平均计,内蒙古自治区为377.71108m3/a(黄河过境干流量228.80108m3/a除外)其中78.65108m3/a为基流量,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9.72108m3/a,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量为87.03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资源总量为583.20108m3/a,枯水年份时为534.50108m3/a,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可利用资源量为298.29 5、缺水情

11、况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18.3104km2/a,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茺漠、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贫乏,人均占有可开采资源量仅为642m3/人.a。 (1)人畜饮用缺水 内蒙古自治区缺水面积20.13104km2/a,人口234.6104人,主要分布在阿拉善高原及阴山山地以北内蒙古高原地区,阴山地间的第三系及白晋系组成的盆地,清水河与桌子山一带灰岩区及西部丘陵区,尤以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更为突出。具体见:附表23。内蒙古缺水地区统计表表2-3盟 市面 积人 口缺 水 区牲 畜(104km2)(104人)(104头只)乌兰察布市5.50274.003.0031.8060.40呼和浩特市1

12、.73200.001.0060.0070.00包头市2.85198.901.5030.0095.00巴彦淖尔市6.40172.701.6253.80乌海市0.2438.300.1410.00鄂尔多斯市8.64126.603.6737.00250.00阿拉善盟25.2017.109.2012.00120.0050.561028.0020.13234.60805.40 (2)城市及城镇缺水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城市,城镇或重要口岸城市,由于缺水,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具体情况见附表24。城市及城镇缺水情况统计表表2-4位置现状开采量缺水情况内蒙古自治区首府2.091.445地下水严重超

13、采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城市1.571.61随着经济增长,地下水已不能满足需求东胜区鄂尔多斯市市政府所在地0.220.23无地表水可利用巴彦浩特市阿拉善盟政府所在地人口6万余人,目前供水主要通过贺兰山截伏流工程引水、引水量0.018108m3/a,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二连浩特市我国北方重要口岸城市人口约5万人,现供水是从离市区60公里处的齐哈日格图水源地取水,日开采量0.7-0.8104m3,不能满足城市人口发展需要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旗政府所在地缺水严重,因附近无水源地至今仍用车拉水乌拉特后旗赛乌素镇地表水不发育,因当地缺水,多次考虑旗政府迁址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人口1.4万人,为解决长期饮

14、用高氟水问题,1999年10月1日从甘肃金吕市输水2000m3/d,没解决需水紧张状况。2000年在附近找出涌水量968m3/d,矿化度1.53g/l的地下水,可作为第二供水水源地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县政府所在地人口1.54万人,主要靠水量较小的河谷潜水,现已不能满足城镇生活用水需求,地下水受到污染正镶白旗察汗淖镇人口1.4万人,利用第四系沟谷潜水,难以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现准备从30公里外的浑善达克沙漠边缘取水镶黄旗新宝力格镇人口1.5万人,第四系潜水非常缺乏,大部分利用第三系泥岩裂隙水,水量小,水质也差三、问题研究及对策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各地水文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地下水资源极不平衡,特别

15、是近二十年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相应地下水的开发利用量也逐年加大,部分城市、旗县地下水的开采总量成倍增长,就全区而言,地下水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下水资源分布与国民经济布局不相一致,使全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供需要求不协调。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中西部地区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及我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市分布在西部区,特别是鄂尔多斯市能源基地的进一步开发,需要更多的地下水资源。对此,要利用现有的地下水资源,采取一系列节水措施。同时,要治理生态恶化,恢复生态环境,尽早实施南水北调节西线工程,从源头上解决中西

16、部地区缺水的问题。2、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不平衡全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平均为40.04%。包头、呼市、乌兰察布市几乎无开采潜力可言,兴安盟、通辽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都在50%左右,只有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阿拉善盟地下水开采程度在10%上下,仍有尚待开发的地区,如:乌兰布和沙漠、浑善达克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以及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3、对以往地下水的勘查成果重视不够建国以来,我区地下水勘查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在决策中往往忽视地下水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规律及开发利用条件,也反映了水文地质勘查成果和国民经济的宏观决策没有很好地结合起

17、来。因此勘查成果要由过去的专业性向可读性、可视性转变,成果要社会化,为政府部门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各级政府在宏观决策前应充分利用以往勘查资料,以免造成失误。4、在水资源管理上,缺乏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调控手段一是对两类不同性质的地下水,即潜水、承压水进行混合开采,只求水量,不求质量,使地下水相互贯通,不仅改变了地下水的水动力条件,而且造成水质良好的承压水受到污染。二是工农业争水矛盾存在。各自为政,乱开乱采,开发利用缺乏合理性,全局性。三是生产井布局不合理,致使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局部漏斗。四是灌溉方式陈旧,造成地下水资源严重浪费。5、地表水、地下水综合利用相互调节不够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综合考

18、虑上缺乏合理调配使用,如河套平原盐渍土的形成,除了封闭盆地、地下水经流不畅,地下水以垂直循环为主,气候干旱,地质环境等内在因素外,地表水灌溉量过大,有灌无排,渠系渗漏过大,使地下水位升高,是引起土壤盐渍化的外因。要解决河套地区盐渍化,必须降低地下水水位,而降低地下水位,用渠排其影响范围太小,单侧影响不过300-500米,而渠排占用大量土地,效果不明显。采用井渠结合,以灌代排,实行灌排平衡时,如果灌溉面积按1143万亩计,最多布井2904眼,灌溉需水量43.53108m3/a,其中地下水14.83108m3/a,黄灌用水量28.7108m3/a,引黄量41108m3/a,而目前的引黄量已达59.

19、07因此,应加强地表水、地下水的综合利用。6、现有地下水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废水利用有待加强一方面,城市生活、工业废水任意排放造成地下水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地下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个别地方承压水井长期自流,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另外,自治区废水利用率仅达10-20%,应加大污水治理的力度,使污水排放满足国家标准,提高重复利用率,节约水资源。7、利用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力度不足自治区沙化严重,沙尘暴有增无减,草原退化日趋严重,而浑善达克沙漠、毛乌素沙漠、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都有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应加大勘查与开发力度,促进生态环境工程的建设。8、地下水资源勘探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全区地下水勘查程度非常低,勘探量平均1m/km2。其中,大于1:5万比例尺以上的勘探面积为4104km2,仅占自治区面积的3.5%。1:10万比例尺的农田供水勘查也只有14104km2,占总面积的12%。绝大部分都是1:20万-1:50万比例尺的调查及普查工作,处于找水调查阶段,只能作区域性的远景规划,难以解决具体实际问题。而现实中,诸多与地下水有关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人畜用水、工农业用水、生态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盐渍改良等均与地下水密切相关。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