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1.81MB ,
资源ID:38700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8700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中日文化交流的整理与感悟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中日文化交流的整理与感悟Word格式.docx

1、据后汉书记载,公元57年光武帝中元2年,日本和中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18世纪,在九州北部福冈开掘出的金印上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从实物上证明一千九百年以前中国和日本已建立了密切关系。这个时期中日交往的路线大多经过朝鲜半岛,从陆路过海峡或沿岸航行。交流方式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交流内容偏重于物质文化层面,如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在这个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著名代表人物是徐福。2中国隋、唐时期,日本是大和时代后期、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前期,即公元6世纪至9世纪,这个时期的交流路线则以直接渡海为主,交流方式有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

2、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如日本学习唐朝律令制度实现 “大化革新”,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的两个半世纪里,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589年,隋王朝统一中国。当时,日本正值圣德太子摄政。为了加速移植先进的中国文化,圣德太子于公元7世纪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从此两国使节往来络绎不绝,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607年,圣德太子任命小野妹子为使节访问隋朝。一般认为,这是日本遣隋使的开始。隋炀帝也于608年任

3、命林文郎、斐世清为使节陪送日使回国。我国唐代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给周围各国以积极影响。据日本史书记载,自630年至894年的二百余年间,共任命遣唐使达19次,其中一次是为了迎接日本遣唐使回国,称“迎入唐使”,3次是为了送还唐朝赴日的使臣,称“送唐客使”,另有两次任命后终止,正式派遣而到达唐朝的共有13次。作为对公元742年,日本政府派人到扬州大明寺邀聘鉴真及其弟子东渡。弟子们害怕渡海风险,起初无人答应,而年过半百的鉴真却毅然说道:“为了弘法传道,何惜身命!”在他的感召下,有21人愿意跟随师父赴日。但是,在12年中,由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牺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挠,五次失败,鉴真双目失明,九

4、死一生,但是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终于于753年12月20日抵达日本。日本的官方、民间佛教界对鉴真的到来极为重视,为他设坛授戒。756年孝谦天皇任命他为大僧都,统理日本僧佛事务。759年,鉴真及其弟子们苦心经营,设计修建了唐招提寺,此后即在那里传律授戒,成为日本律宗的 2 始祖。763年鉴真在唐招提寺逝世,享年76岁。3中国五代和宋、元时期,日本是平安时代后期、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前期。即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这个时期中、日之间虽然基本上没有正式使臣互聘,但是民间贸易和僧侣往来却十分活跃,两国也通过这些途经进行官方联系和文化交流,尤其是僧人,在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中充当了重要角色。这个时期的科

5、学技术交流比较频繁。宋代中日两国的医学、陶瓷、建筑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宋代传入日本的建筑式样有两种,一种叫天竺,一种叫唐式。最早把天竺式传入日本的是日僧重源,最早把唐式建筑传入日本的是日僧“茶祖”荣西。 4公元14世纪至19世纪,即中国明清时期,日本是室町时代后期、安土桃山时代与江户时代。这个时期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既有贸易如明代的勘合贸易、清代的信牌贸易,又有移民甚至战争。交流的内容除物质的商品贸易外,更突出精神文化,而且逐渐从佛教这一重点转移到儒学、美术、书法、医学以及政治和经济上来。这种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交流,反映出日、中两国在向现代社会转化过程中的一些特点。例如,日本的雪舟和尚就是这方

6、面的一个典型人物。他1420年出生在一个下级武士的家庭,12岁入寺为僧,绘画天分极高,在京都相国寺学习禅宗,又学习绘画。他十分向往来中国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在48岁时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16世纪以后,由于城市发展和大名领国独立性的加强,文化的世俗性和民众性日益浓厚。这个时期的文艺除了反映大名威武豪华的排场外,主要特点是反映新兴市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气息。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歌舞剧、诗歌以及风俗画等,如连歌、茶道、水墨画等的兴起。佛教传入日本最晚不迟于6世纪初,佛教的因果报应,主张忍耐、顺从、寡欲、善行,是一种文化体,具有丰富而高度的文化内涵,因而佛教传到日本后就受统治阶级的青睐和扶持,迅速发展起来。

7、大化改新以后,律令制国家全力吸收中国文化,在历次遣唐使中都有不少的学问僧随行,在平城京(奈良建有东大寺,地方各国建有国分寺,此外还有法华寺、西大寺、唐招提寺等许多著名的寺院。纵观以上4个时期,可以看出,中日之间的交流源远流长,两国人民之间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层面都有着长久的往来。时至今日,中日两国虽然在某些问题上有着分歧,但在经济等方面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作为一名设计学院的学生,现在比照一下中国和日本的设计中的差异。二首先说说设计中的禅意 从观念看中日文化交流 禅,是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现如今,东方禅正在转化成一种人们生活中的智慧,当禅的思考与设计艺术擦出火花之后,便能创造出有灵性的艺术

8、设计。因为,禅不仅仅是用来提高修养、净化心灵、启迪智慧,而且能圆满答复人类文明的根本问题,蕴含着拯救文明危机的智慧,关乎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起点和归宿。 在禅看来,人类文明的起点,应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一个漫天飞舞的大雪天,日本一禅师静坐于茶室,凝视着室外纷飞的雪花,坐了一会儿,他便起身进屋,随后将一个陶罐置于庭院中,然后,坐在榻榻米上,陶醉地注视着陶盆与飞舞的雪花。一旁的徒弟很是迷惑,不解其意,茶师答道:“我在欣赏花道”。这便是禅的妙趣。禅师将深奥的禅宗理论表达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不作冗长的说教,只重实际的证悟。不囿于僵化刻板的形式, 也不受成法的约束,只注重于自由、活泼的心态,讲究直

9、心是道场,平常心便是道。 设计又何尝不是如此?设计有时就是设计师一种游戏心态的流露。当设计师处于一种禅的无心状态时,才能到达设计时的最高境界。 这是毫无功利心的设计,也是没有任何欲望的设计。它源于设计师心灵上的自由与精神上的纯洁。日本民族信奉神道教,并理解四季变化中生命的无常和轨迹,感知自然大地中树木必将老去的灭绝之美,从而体会晚秋或寒冬的物哀之情,日本园林景观表现的特色是把心情寄托于云雾飘渺的、望不见的此岸,然后生起追求幽玄的念头,这都是地理对日本人心理的影响。日本皇宫建筑,整个建筑的冥想空间与周遭的景观浑然天成,处处流露着清净的禅意。参禅的过程通常是一段宁静、孤寂的精神之旅,人只有在独处的

10、情况下,才会有更多关于自身,关于与这个世界思考的空间,充满着禅味的空间,就是要传达给人们这种感觉。禅宗以“空无”哲学为理念的现代设计,在现代生活中为我们创造着无尽可能性的精神世界。日本设计师原研哉说:“只有空的容器,才有收藏无尽东西的可能性。”老子曰:圆气至柔,能婴儿呼。所以,设计师须保持赤子之心和一种回归本心的状态。因为幼儿对一切事物都是那样的好奇、新鲜和纯粹。禅正好是要让人的心态回到尚未蒙受尘垢的状态,以禅的方法使设计师回到最直接、最本质和最正确的心智状态。北京798一时装展示厅大门,设计师颠覆了门的固有概念,将两扇门转换成对襟的、有口袋的服装形态,设计定位准确,而且颇具慧眼,设计师当下开

11、窍了!清逸起于浮世,纷扰止于内心。禅意设计的意义就在于,禅的精神是直取事物本质,不为形式所拘束,以纯洁和简朴,表达出空灵之美,给人以遐想。北京798一画廊,建筑即便是运用超现代的钢架结构,或是后现代的清水混凝土建筑中,我们都可以品味出充满着现代意味的“禅境”来。禅认为“无即是有”,用物质上的“少”,去寻求精神上的“多”。这也是将人引入幽玄的禅宗境界的一种手段,它表达出人对自然的尊重,也表达着东方人传统的沉稳内敛、含蓄的最正确精神气质。这种充满着禅意的设计,已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设计语言,在我国的设计界领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东京地铁的装饰画,真是独具慧眼。漆黑的墙面上镶嵌着凹凸不平的玻璃,急急匆

12、匆的人流与疾驰而过的车辆映照在带波纹的玻璃上,使玻璃产生强烈的流动感。设计师的一双慧眼,让静止的物体产生动态的效果,这种设计思维可谓是不同凡响。日本的商品包装,是以“禅的美学”为核心的,是禅所追求的真我境界。它已经超脱了商品品牌的局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代名词。他们将“禅”作为日本商品包装的核心理念,因而在日本和西方国家大行其道,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并且使当代西方人对禅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它作为人生与科学的哲学,认为禅悟真正代表了东方关于精神自由的智慧。禅是不说之说,是触境而生的机趣。设计中的简素其实,禅的玄妙之处,在于它只是提供一种思维方式,但不下结论;它只是提供源头,却没有一个终结的目

13、标。禅,其实是让每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去顿悟与体验。这样一来,禅宗美学便为设计师带来了新的美学智慧与思维:真正揭示出审美活动的纯粹性、自由性,真正把审美活动与创作自由完全等同起来。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就的实证方法。通过禅的方法,可以使大脑引爆激情,顿开智慧。禅就是善用大脑,开发智慧,是回归智慧和德行的最快方法。 当下的生活已在不经意之间被我们复杂化了,多余而冗繁的设计常常会掩盖生活本身的使用需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物质的繁盛会凸显出人的精神空无。所以,禅宗倡导简素的美学主张,以到达一种 “空寂”的境界。禅的简素与西方极简主义设计风格似乎一脉相承。极简主义是用减少、否认、净化来摒弃日常的

14、繁琐,去繁从简,用感观上的简约干净,获得物质最本质的元素的再生。它是一种克制的做法,是一种反物欲的精神,当物质向后大步退消时,留下的就是广袤的精神空间,这与禅宗中的“参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最少的东西、最简单的方式,创造一种深入人心的美,成为当今设计师探索的主题。禅宗的简素似乎比极简主义思潮走得更远。禅的简素不仅是一种表象的“极少主义”,它更加注重身心的修为,禅宗崇尚天地万物皆与人同根一体,由之衍化出的俭朴、单纯、自然等理念,通过环境的空寂、幽玄,到达一种“无我”的境界。禅宗崇尚自然、朴实的风气,同时注重物体的简素之美。现代陶艺家,为了表达泥土的本色,陶艺作品常用素烧,或熏烧等方法来完成,使

15、其呈现出朴茂和雄浑的艺术风格,那粗糙的质地、随意的形态,繁杂与简约的比照,无不表达出陶瓷材料的自然本色之美。这种简素的美学主张将禅宗美学中“空寂”的意境作了现代的发挥。设计中的空寂日本的花道,只是禅宗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它常运用艺术比照的手法,将自然界生与死,新与旧的矛盾, 通过花道特有的语言表现出来,并引起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插花艺术不追求植物的华美,也不注重插花瓶的名贵, 只崇尚精神, 精神就是一切! 不重形式而重精神是禅宗的审美理念。因而,日本花道从不追求物质上的富贵与艳丽,而注重于在粗陋与简朴、甚至废弃的材料中,抒发自己对人生认知的感悟,对自然美的独到体验。日本花道也不以美炫人,而是

16、力求渗入自然深处,表示出纯洁和简朴。因为受 “无即是有、多即是一、一即是多”禅宗审美意识的影响,日本花道用物质上的“少”,去寻求精神上的“多” ,表现出平淡、含蓄、单纯和空灵之美,这是禅宗美学把外在世界看成与内在活动相照顾的一种扩展的反映。使欣赏者从这自然的艺术形态中体验一种空寂的景象,品味出一种幽玄之美. 既重视“心”的表达,张扬其精神表现, 以从中寻求空寂的内省,保持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日本现代庭园 ,注重于景物的洗练和景观的静寂,表现出禅宗淡泊清远的心志和超凡脱俗的理念。现代庭园之美不仅仅停留在视觉上,其实更多的是静思和冥想,这恐怕也是受禅宗理念的影响,从禅宗冥想的精神中演化而来的。大阪

17、公园的简易公共厕所,建筑之简单,造型之简洁,令人茅塞顿开!单看建筑的本身就带着浓郁的禅房味道。它的设计者定是一个既在佛法中探求生命的本真意义,又在世俗中承担着自己角色的悟道者。使进入这个空间通透、充满灵性的建筑中如厕的游客们,也会在这种清净与自然的顺应中,找回本真的自我。生活在现代都市压抑的空间之下的芸芸众生,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精神上的释放,一个可以静思冥想的场所。该建筑就是将东方的禅所强调的“直觉、顿悟”等这些需要用心思考的东西,通过引入自然因素,使纯洁空间有了强烈的神秘色彩,从该建筑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强烈的禅宗的“空灵”意味。设计中的淡定东京居酒屋的室内设计,表达着东方人特有的禅雅意境。它放弃

18、一切矫饰,只保留事物最基本的元素。用最少的元素如原木、竹枝、草编等来展现空间的全部功能。该设计的意义,强调了消费者的需要才是设计存在的必要,要挖掘出生活中的这些充满着禅意的细节。从这个设计中,其实美感和魅力就充溢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就看我们有没有禅心与慧眼!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日本许多景观设计 ,是一种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效果的艺术形态。它不过分的嚣张,也不炫耀辉煌,而是尽可能的沉静而低调的,但是同样有着与天地同在的力量。大阪公园的巨石建筑正是用孤寂的美感,“无我”的心态,表达着东方禅的精神格局。现代设计艺术由于禅宗理念的渗入,显示出独特的灵性和静幽,因为禅意的设计,始

19、终表现出一种自然外物的空寂,它以“象外之象”描绘出一个极静的空灵意境,艺术家们只有内心与外物合一,才能体会到空寂的禅意,方能步入禅宗的“即空即有,非空非有”之境。因而,作为一个现代设计师,仅有技术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使技巧升华,使设计成为心灵的艺术,是发自于内心的无意识之中。现代设计师如果不精通禅文化,不亲证禅宗的心地法门,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的实旨和内容。当今时代竞争十分激烈,每个国家和每个企业、都非常重视创新和发明创造。设计师如果具有先进的设计的理念和好的方法、有发明创造的智慧,并借鉴“禅”的思维方法,就可以帮助开发设计师的智慧,从而提高其设计艺术水平。 以上就是

20、在中日设计师在思想上的文化比照文化交流。三从环境设计角度看中日文化 作为环境设计的学生,向来对环境敏感。今天比照一下日本与中国园林设计。 园林,是人们向往自然,亲近自然的栖息之所.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同是园林建筑中的经典,表达东方园林精致,典雅,人文的特点.而且中国的园林对日本影响很大,日本园林通过对中国园林有选择,有发展的兼收并蓄,产生具有自己风格的园林形式. 中日古典园林按照园林所属都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中国的寺观园林无明显特征,讲究儒道的和谐和诗情画意,突出儒性,表达出宗教的世俗化,日本古典园林中的寺观园林讲究禅思枯意,突出佛性,并影响其他类型的园林,表现出世俗的宗教化. 两

21、国的园林都基于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但中国偏于儒,显现出入世治世的特点和仁者的理想观,日本偏于佛,以智者的形象带有出世解脱的色彩. 中国园林的布局思维介于具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日本则在形象和抽象之间. 中国园林用文学艺术的手法表达较多,日本则喜欢用拟佛拟神的较为晦涩的语言. 中国园林生动形象,表现了乐天爱人的景象,而日本园林则是在荒凉孤寂的山林中表达着孤独的禅意和对短暂人生的寂寞思考. 中国园林是山水诗意园林,日本则是枯山水园林,以山代石,以沙为水。枯山水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没有真的山水,而是以白砂代水,以石代山,砂石用细耙梳理出规则的几何花纹,似云浪似波涛。摈弃了一切繁复,回归最简单的禅意,

22、所以枯山水的英文就是zen garden。 从网上借了些图片简单说一下日本庭院的枯山水。我个人认为,日本的枯山水最根本的起源就是中国的禅意,就是上文我提到的中国的原始文化对禅宗的理解。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禅宗在日本融入了他们的民族精神与地方特色,相对独立的发展,于是呈现不同的角度与特色。没方法,好的东西我们要接受学习,借鉴,以便更好的超越。枯山水作为园林设计源于日本,溯其本源却是中国园林、中国水墨山水画以及唐以后的佛教禅宗教义的集中传承。而枯山水在日本最早也是见于寺院,作为僧人禅修的一种延伸,表达着深沉的哲理。后来与茶道的发展出现融合,走进了民间。 从应用的材质上来说,主要有砂、石、苔、木四

23、种材料,通过单一的应用或者几种材料的结合,构造出石庭、苔庭、型木式、书画式等几种枯山水型式。 这几天在网上查阅一些枯山水的图片,梦想着自己的家里也能营造一块这样小小的院子,心里就生出无限的向往和喜悦。家人喜欢在院子里养许多花草,而我也喜欢那些绿色营造的世界。尤其在这萧瑟的冬季,花叶凋零的院子实在让我纷乱的心意更添了几分失落。于是我期待也有这样一个院子,铺满白砂,几方大石零落其间,我耙出一道道同心圆。然后,在走廊上品茗,静静欣赏这荣枯不变的世界。以后要是有一个自己的家,那就在院子里铺这样一片砂。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禅居的地方或许并不要很大。 而我最愉快的劳作,就将是细细的筛净白砂,用细耙在砂

24、上作画。今日天晴,便画出一个流水行云;明天落雨,便画出一圈圈的同心圆,似水落池塘的涟漪。 落雪的时候,我不必担忧花木是否被冻死。不必打扫一地落叶。我只是抱着暖壶,欣赏这灰与白的世界。我的爱人会期待回家,因为一回到这里,外面世界的奔波忙碌、觥筹交错都会被挡在门外。只有我和他呆在这温暖、静谧的家里。诗意、静谧不知道有时候在这院子边煮一锅火锅,吃几款亲手做的夜宵,喝一杯咖啡,会不会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一片我自己的世界,也在心灵的世界,与外界无关。不管做什么我都觉得是理所当然惬意的。我可以在这片世界里听歌,听雨,听大地的心跳。我可以作画,写诗,翩翩起舞。我可以排练四季的交替,我可以天天等爱的人回家。因为

25、这是自己的禅意世界。有时院外有花开,姹紫嫣红甚是好看,映着我这院子,犹如得道高人,坐怀不乱。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只希望终老。不徐不疾,一生就这样过完 哈哈,说多了这些都是后话,总之日本的庭院景观设计带给我很多感触,完全不似中国的庭院。我们国家城市以商品房居多,很少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景观也主要以公共空间为主,很少能借题发挥。这也是所处环境的区别吧。 咱们国家这方面的景观设计,围绕园林设计。最著名的的园林设计是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园林设计讲究多种技巧,而整体理念始终一贯,即人与环境的和谐。与日本的枯山水主要运用的禅意不同,中国的园林设计虽然讲究意境,但更重要的是考虑风水,考虑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传统

26、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来说一说一些园林设计原则1、强调设计与服务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例如苏州园林拙政园,园主人对于“拙政”隐逸的概念,对于自身的文化修养喜好等,产生了对园林作为设计与生活的互动关系。2、设计的职责是创造特性,正如每个人都以其相貌、笔迹或说话方式上表现其各自独特个性一样,园林景观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喜好,不同的地域也有独特的文化性,所以园林统一中又有独特的性格。比方说北京颐和园的大气和苏州园林的秀气灵气,各有千秋。3、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征,并作为景观形式或语言及内容创新的源泉。忌缺乏人文关心,不顾人的需要。4、环境和人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

27、一性的平衡,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整合为一体。忌无视与当地环境的和谐统一,破坏整体的生态环境。5、要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6,植被配置多种多样,忌只注重一种植物,无视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忌只注明园林植物的种类,不明确具体品种和规格。如苏州园林,不仅小桥流水,而且四级植被众多,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色,使人流连忘返,更不要说住在园林里的古人了,真是一种享受。四.从学校教育看中日 日本的人口远远没有我们那么多。而且日本特别注重国民素质与教育的普及。他们对于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 日本有很多著

28、名的建筑设计师,比方说安藤忠雄、黑川纪章、妹岛和世、西泽立卫、伊东丰雄、矶崎新、隈研吾、丹下健三、丹下宪孝、藤本壮介、青木淳、石上纯也、坂茂、坂本一成等等。日本也有很多艺术学校,比方说日本著名的艺术大学有东京艺术大学、千叶大学工学院、京都市立艺术大学、女子美术大学、 武藏野大学,多摩美术大学筑波大学艺术系还有东京大学等综合类大学也有艺术系等。我觉得设计师他们对于学生的培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大学的环境相对宽广,资源丰富,独立性强,不像中国的应试教育。老师上课的地点不一定是教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发挥,激发灵活性与思维。2,、借鉴的本领,借鉴是日本大和民族的优良传统,学生们也是充分的

29、发挥了这个优势。首先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融入时代精神,充分的发挥。其实设计就是敢为人先的创造与发明、大胆设计、大胆改造,大胆实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科技的全过程。设计的构思阶段,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在头脑中进行样式的选择。设计是一种创造,但不是发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设计是不存在的。因此,设计就必须要借鉴前人。3, 设计的能力。能力很重要,他们的老师不会说一定要求他们怎样怎样,而是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去安排,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老师会尽最大的可能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到达最大效果,在每次“压迫”中得到升华。设计是一种造物的过程,有了好的构思后,接着就是如何来完成和实现这个构思,把设计构思画在纸上,不能说是设计的完成,那仅仅是设计的开始。老师基本上都会让学生落实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来,有较强的设计质量,较高的工作效率,“快、捷、勤、节、美”。在这个实现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真本领。4,深厚的艺术造诣。不管是艺术还是设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与灵感,这是我们不可多得的财富。深厚的艺术造诣决定了设计师们无穷的创造力。但是我们也需要进行后天的熏陶。5,设计师的人格魅力,日本不过设计师还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特别注重自己的形象,行为举止,谈吐,极具大师风范与人格魅力。因为老师本身就是一个代表,他们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他们是一个表率。这个后天熏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