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69.10KB ,
资源ID:38880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8880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分析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与解决策略.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析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与解决策略.docx

1、分析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与解决策略学校编号 10394 图书分类号 学 号 密 级 全日制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分析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与解决策略 Analysis of fujian province quanzhou unstable factors existing in the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teachers and solution strategy*(作者姓名)培 养 方 式: 学 位 类 别: 学 科 专 业: 研 究 方 向: 指 导 教 师: 申请学位级别: 论文提交日期:

2、 年 月 日 论文评阅人: 论文答辩日期: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学位授予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中文摘要文中以泉州市实验中学教师稳定情况为分析对象,使用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分析影响泉州市实验中学等民办学校教师稳定性的原因包含民办教师没有“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这是泉州民办中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师心理不稳定,对事业和人生的前途、未来产生怀疑、焦虑引起行为的调整;结构不合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教师更换频繁,兼课超过实际标准,负担过重;学历结构不合理,大学文凭教师不占教师队伍的大多数,没有形成骨干力量;学校没有树

3、立长远意识,师资队伍建设没有纳入学校长远规划,双方心理准备本身短期化:泉州市的社情民意对民办中学评价低、期望值低,民办中学教师得不到社会认可,自我实现价值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对于以上问题,建议从教师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入手,完善教学环境、薪酬制度、管理制度,引导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丰富荣誉表彰制度等,以人为本尊重教师需求,结合学情稳固教师团队。关键词:泉州市实验中学;稳定;流入AbstractStable situation for quanzhou city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teachers as the analysis object, using int

4、erview method and field survey method which influence the stability of quanzhou city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and other private schools teachers reason contain private teachers not security, belonging and achievement and self-realization feeling, this is the main factors of quanzhou private second

5、ary school teachers is not stable. So teachers psychological instability, for the future of career and life, doubt the future, the anxiety causes the adjustment of behavior; Structure is not reasonable. Chinese, math, foreign language, three disciplines teachers change frequently, holds more than th

6、e actual standard, burden; Unreasonable structure of education, teachers college degree is not accounted for most of the teachers, not form a backbone; Schools have no set up long-term consciousness, no long-term plan into the school,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both sides prepared for themselves a lo

7、t: quanzhou city public opinion for evaluation of private high school low, low expectations, run by the local high school teachers can not get social recognition, the value of self-realization needs are not being met.Advice for the above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eachers psychological ne

8、eds and material needs, improve teaching environment, salary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to guide teachers career planning, rich honor recognition system, people-oriented respect teachers demand, combined with learning solid teacher team.Keywords: Quanzhou city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Stable; inf

9、lows中文文摘我国现代民办教育起步于改革开放时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办学体制,中国的民办教育本身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总体上讲,民办教育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先办学,后规范;先经营,后管理;先实践,后提升是民办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特色。从目前对民办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的划分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民办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探讨总体上还比较少,那么对一个专题或课题的研究就更少了。正因为是新生事物,难免有不少的问题和难题存在于新事物发展的过程当中。阻碍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民办学校难以顺利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以至于还徘徊在探索阶段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人们的认识

10、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怎样认识高校教师队伍的流动性与相对稳定性,是新形势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办学,教师是主体。教师是学校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最终要依靠一线广大教职工的团结和奉献。而民办学校的教师队伍所存在的不稳定现象,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不稳定,影响到教学质量及其稳定,影响到学校效益,影响到学校声誉。为了稳定队伍,为了挖掘优秀教师,各民办学校都采用了不同的“制胜”手段和措施,但这些措施每每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短期性,仍然没有显示出这些手段或措施的效能,相反给学校带来了更加沉重的负担和成本。民办学校从起步至今,在教育市场上(教育市场暂未得到普遍的认同)

11、形成了残酷的市场竞争局面。文中以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的不稳定现状为分析对象,运用现状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着手与影响因素和表现等的分析,并在分析中引入家长和公办学校教师作为调查辅助,继而发现影响泉州市实验中学等民办学校教师稳定性的原因包含民办教师没有“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这是泉州民办中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师心理不稳定,对事业和人生的前途、未来产生怀疑、焦虑引起行为的调整;结构不合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教师更换频繁,兼课超过实际标准,负担过重;学历结构不合理,大学文凭教师不占教师队伍的大多数,没有形成骨干力量;学校没有树立长远意识,师资队伍建设没有纳

12、入学校长远规划,双方心理准备本身短期化:泉州市的社情民意对民办中学评价低、期望值低,民办中学教师得不到社会认可,自我实现价值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从以上调查研究看出,教师队伍不稳定在泉州市民办中学非常严重,如果不能得到各方面的重视,这种局面还会继续下去。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并没有针对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的,文中在引入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不稳定表现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时,使用访谈法来搜集一手资料和信息,不仅可辅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优化教师管理机制,同样可增加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与当前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管理方案相比,自然具有创新性。此外,本课题的创新点还体现在文中将福建省泉

13、州实验中学教师管理的无效归根在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激励机制和治理机构的无效方面,在研究中将引导点放在教师的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需求上,相比单纯的物质引导更具有全面性和创新性。目录中文摘要 3Abstract 4中文文摘 5目录 6第一章 绪论 7第一节 研究背景 7第二节 研究意义 7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8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综述 10第一节 民办学校 10第二节 教师“流出” 10第三节 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异同 11第四节 文献综述 11第三章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不稳定现状及问题 15第一节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简介 15第二节 教师队伍结构 15第三节 现实情况调查 16(一)教师“流

14、出”和“流入”现状 16(二)诱因及表现 18第四节 访谈调查 19(一)公办学校教师对实验中学的认知 19(二)家长对实验中学的认知 20第五节 小结 21第四章 解决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不稳定的策略 23第一节 设计思路及原则 23第二节 设计内容及方案 26(一)物质辅助方面 26(二)精神引导方面 28第三节 方案的实施 31(一)实施前准备 31(二)实施基本保障 33第五章 结语 35附录1 36访谈提纲 36参考文献 37致 谢 38个人简历 39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我国现代民办教育起步于改革开放时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办学体制,中国的民办教育本身还

15、是一个新生事物。总体上讲,民办教育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先办学,后规范;先经营,后管理;先实践,后提升是民办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特色。从目前对民办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的划分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民办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探讨总体上还比较少,那么对一个专题或课题的研究就更少了。民办教育的三个阶段是1978年-1987年的起步时期,1987年-1991年的探索时期,1992年至今的逐步发展时期(实际上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仍未完全统一)。在不到30年的发展时间里,关于民办教育的一部法规讨论了近20年,终于在2003年9月1日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可谓千呼万唤。由于这部法律在操作中的有限性,在2004年4月1日又颁布了

16、配套法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这说明,民办教育无论在法律法规上,在办学实践上,还是在教育理论上都有着很大的探索和实践空间。正因为是新生事物,难免有不少的问题和难题存在于新事物发展的过程当中。阻碍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民办学校难以顺利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以至于还徘徊在探索阶段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学校的管理,说到底还是人的管理,首当其冲就是对教师的管理。办学,教师是主体。教师是学校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最终要依靠一线广大教职工的团结和奉献。而民办学校的教师队伍所存在的不稳定现象,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不稳定,影响到教学质量及其稳定,影响到学校效益,影响到学校声誉。“

17、教师队伍流动性太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民办中学的健康发展。” 为了稳定队伍,为了挖掘优秀教师,各民办学校都采用了不同的“制胜”手段和措施,但这些措施每每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短期性,仍然没有显示出这些手段或措施的效能,相反给学校带来了更加沉重的负担和成本。民办学校从起步至今,在教育市场上(教育市场暂未得到普遍的认同)形成了残酷的市场竞争局面,甚至上演了生与死的悲喜剧。“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办的民办学校纷纷倒闭。”停办、合并、变卖、倒闭已司空见惯,教师本身损失很大,被迫另择新主,漂流他乡。福建省泉州市后申办的民办中学目前也是办、合并、变卖、倒闭居多。现有的学校面临的还是生存问题,负担沉重,压力

18、巨大,与公办学校比较都在超负荷运行。作为民办中学的每一位校长和管理者,都希望教师队伍稳定,但如何稳定师资队伍,是摆在管理者案头的一道难解。第二节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民办教育,不论高教还是普教,现在如何对教师队伍进行管理,基本上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实践者在办学之前和整个过程中,很少有哪方面的指导尤其是理论方面的系统支撑。这一方面是由于民办教育本身的发展时间较短,理论的研究恐怕要由实践去推动;一方面由于民办教育产生于民间,政府除了行使行政权力之外,鲜有人在这块新的领域给予热情的关注。即便有这个热情,理论者和实践者处于脱节状态,理论者未参与实践,实践者又无暇理论或还不能上升为理论。所以民办中学教

19、师队伍的稳定与否成为办学者关心的大事之一,不稳定现象一直困扰着办学者,困扰着民办学校的教师自身,困扰着政府主管学科。反过来,几乎所有的民办学校在办学的初期,又令人瞠目地吸引了公办学校高学历、高职称、有经验的好教师,一度令公办学校莫名其妙,甚至影响了公办学校的稳定。但从公办学校走出来的教师近几年觉得出走是盲目的,学校觉得用人也是被动的。“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犹如大楼建在沙漠上。”因此,如果本论文能为民办教育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也是一个小的贡献:如果还能进一步提出一些观点,则是一个民办教育工作者的幸事。民办教育没有比现在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主要

20、是民办教育遇NT前所未有的困难,有一个困难就是教师队伍长期不稳定。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是福建省中小学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全国民办教育的一部份,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因此研究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素既有理论上的微小贡献,更重要的是对处于许多困难中的民办中学就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一定的策略。(2)实践意义福建省泉州市民办中学先后有几所,可惜的是到目前有招生能力和办学条件所剩无几。虽然都属于民办性质,但由于他们内部机制的不尽相同,在人事、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有着不同的操作方式,甚至有着商业机密式的竞争手段,但这些不同机制的学校似乎也没有形成可资借鉴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有的民办中学在教师队

21、伍的引进和管理上,挖来了在公办中学有名的校长和一流的教师,给学校带来了比较好的无形资产及名人效应,一时间吸引了生源,提高了学校知名度,但时间往往不长,这些名人不是辞聘就是被解聘。有的教师在民办中学几经往返,仍不能安居乐业。这都是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是什么主要因素在起作用。希望通过研究,能得出比较有价值的结论,为泉州市民办中学的实践提供帮助,希望引起民办中学办学者的重视和争论,把民办中学办得更好,为福建省泉州市广大群众服务。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一)研究目的本课题主要针对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的当前发展状况,如“流入”、“流出”的情况,工作态度等进行研

22、究。本研究主要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近几年关于教师队伍不稳定的观点过调查研究加以验证。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基于我们国家近几年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教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但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几年关于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一些研究虽然比较集中,需要研究本课题所提出的这些问题,从经验和现象中得出的关于“高薪取向”、“老龄化”、“教师自身困难”、“法律法规缺乏”等是否是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此为研究的主要目的。(二)研究方法1、文献归纳法文中运用文献归纳法从电子数据库和图书馆中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资料,回顾委托代理理论、管理者激励理论、过程激励理论等之后,进一步归

23、纳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2、案例分析法文中选择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以此作为本课题中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教师管理机制设计的基础。3、访谈法为进一步搜集本课题所需的数据和资料,运用访谈法访谈社会、家长、公办学校对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的态度。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综述第一节 民办学校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学校”系指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依照国家和本地教育行政学科制定的学校设置标准,面向社会举办的教育机构(学校)。文中提到的教师为民办教师,是受聘于民办学校(

24、教育机构),教师和学校以合同或协议形成责任关系,教师履行受聘职责,由受聘民办学校按合同支付工资或劳动报酬,并享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教师。民办学校的基本特征为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体而言其特征如下:主办者不同,民办学校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性组织或者个人举办;办学资金不同,民办学校由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出资办学:学费标准不同,民办学校最低最高标准不统一,由学校成本核算定价,物价学科审批执行;学校具有一定的经营属性,虽不以盈利为目的,但还须略有盈余,以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自主招生,但生源状况(主要指学生的入学成绩)劣于公办学校;学校主要以高于公办学校的酬薪为手段吸引教师,校方与教师形成甲

25、乙双方关系,用合同形式相互约束,双方责权利十分明确;民办学校实行民营体制,在办学中适应市场,管理灵活,富有个性。第二节 教师“流出”教师“流出”主要指教师的流动性,作为人才发展的必然现象,其主要取决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市场经济发展对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供求关系、教师之间的竞争规律及教师价值等,依靠人资调配的方式来进行影响。教师作为人力资源中高层次部分,同样会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也是人才配置机制转换的结果。教师队伍稳定是指教师队伍在总数量、学历结构、学科结构、专业水平方面的相对稳固安定,教师在学校短期发展计划即三年发展计划时期内流出限定在一定数量之内,能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并且

26、,学校有条件为教师提供发展机会,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可持续地实现学校中、长期的发展计划。教师队伍不稳定是指在一定教学周期内教师流出超过一定标准,教师学科结构,学历结构不稳定,学校无计划无确定对象优化教师队伍措施,影响学校短期发展计划即三年发展计划的顺利实现,最终影响到学校中、长期发展计划实施的教师队伍状况。现阶段,教师团队改革和教育改革浪潮不断延展,教师的适当“流出”可增加师资队伍的活力,有利于提升教师团队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是如果教师“流出”与学校供需不符,就会影响学校的发展,故而教师“流出”必须遵从动态平衡性,也要遵从人才流动下合理配置和自主择业所需要产生的效益要求。第三节 民办学校与公

27、立学校异同民办学校和公立学校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竞争和声誉基本取决于办学质量:如车船费、职称评定、证书的取得等方面享有同等政策;政策层面,拥有同等招生权力。民办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差异点如下:(1)主办方民办学校政府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主办;公立学校政府主办;(2)出资者民办学校社会组织或个人出资;公立学校国家财政投入;(3)学费标准民办学校收费实行成本核算的审批制度,学校之间有差异,受市场影响较大;公立学校国家统一定价,基本不受市场变化影响;(4)招生民办学校学校自主招生,但生源量远远低于公办学校;公立学校政府计划,统考录取,生源质量大大高于民办学校;(5)师资民办学校竞聘上岗,合同制管理,工

28、资浮动;公立学校国家分配,工资标准统一、稳定;(6)管理民办学校体制机制灵活,适应性强,具有个体特色。校长由投资者董事会任命;公立学校事业单位统编,管理制度同一,比较呆板。校长由政府任命;(7)学校运营民办学校依靠学费运营,学远远高于公办学校;公立学校依靠国家财政运转,学费大大于民办学校。第四节 文献综述(一)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民办教育起步晚,发展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湖南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在西北地区,陕西、宁夏的民办教育比较好。因此,对民办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也就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及其学校。加上各自地区经济状况的不同,对于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性因素这个课题的研究也各有侧重。在查

29、阅近10多年来的文章,有关民办教师队伍不稳定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杜艳(2010)提出民办学校大多数是通过招聘、借调、返聘、兼职等形式组建的教师队伍,学校的用人机制灵活。但是负面效应是不少青年骨干教师怕担风险,不敢“孤注一掷”,栖息民办学校这样的高枝,造成教师队伍老化,整体结构不稳定。刘静(2011)指出民办学校为了获得教师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大量聘请和充分利用已经处于准自由状态的退休教师,其中对退休校长的聘用至今仍然是民办学校校长的重要来源;第二,以更高的薪酬水平聘请年轻教师,特别是用足够吸引力的薪酬水平从公办学校挖优秀教师,推动了优秀教师在全国范围内的大流

30、动,以至被人们认为对公办教育产生巨大冲击。就目前来看,我国民办学校的普遍情况是教师的工资比一般的公立学校要高,但是医疗、保险、工龄、进住房和职称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得不到保障。不解决这一问题,就无法稳定教师队伍;就无力改善教师队伍严重老化的局面,长此以往,会影响民办学校的质量和命运。虽然我国已出台了些与之有关的法规,但是执行进来困难重重。对此,袁佰福(2011)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确是个大问题,就是说教师的流动量较大。一般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大学毕业来从教的教师,往往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暂以民办学校为栖息地。他们很少有作长期任教打算的,因而多则干二、三年,少则干一、二年即走人。由于这种临时性心

31、态,所以他们很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很少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很少以校为家,并对工作尽职责的,这必然对工作造成损失。王永平(2013)提出民办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为什么又“流动”走了呢,教师本身素质差,不能适应民办学校的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专业知识差,工作态度不端正,拈轻怕重;推卸责任,不注重合作。家庭的原因:教师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抛家舍业,时间一久,就有思乡之情。罗科艺(2014)教师队伍不稳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深层次上分析,主要是民办学校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民办学校教师与学校之问的劳动关系是聘用关系。(二)国外研究现状1、激励理论国内外针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两个层面入手,

32、其一是以人理性假设为基础,通过数学模型和逻辑推理的严密性来推理,另一个是科学归纳和经验总结,以此为基础进行管理学激励理论的归纳。国内外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在20世纪初就开始从不同层面探讨如何激励人的问题,在分析之后提出对应的激励理论。此种理论侧重于从人类的共性的层面分析被人类受到激励的反应和存在的问题,从调动人类积极性的角度入手,尝试使用激励措施弥补实践中学校激励制度应用的不足。激励理论从上世纪初期在历经从单一的金钱刺激向满足多种需求、激励条件泛化、明晰激励因素、探究激励基础、探索激励过程等的过渡历程后,根据研究激励行为、关系和侧重点的差异,将管理激励理论划分和归纳为不同类型。(1)多因素激励理论此类理论侧重于研究激励诱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