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34KB ,
资源ID:390112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9011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小学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小学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doc

1、中小学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化学、生物教学用化学药品、试剂中的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一般被称为化学危险品。为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笔者以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对百所学校实地走访的情况为基础,归纳、总结出中小学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的管理经验。一、中小学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存在的问题1、常用危险品的种类与特性。化学危险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它具有以下3个特征:(1)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2)在生成、运输、使用、

2、储存和回收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3)需要特别防护。中小学实验室用于教学和其他用途的化学危险品一般包括:化学、生物实验室中教学用化学药品、试剂中的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2、管理存在的问题(1)专用贮藏室建设不尽如人意。化学危险品专用贮藏室在很多学校并不存在,经笔者对近百所学校走访发现,建有此类专用贮藏室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的学校屈指可数。大部分学校的化学危险品与普通类化学品混放于药品(试剂)室,甚至与仪器同存一处。白天大门敞开空无一人的情况相当普遍,管理人员乃至学校领导都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和安全意识。

3、(2)管理制度不完善,未严格落实。目前的学校实验室管理制度仅限于实验守则、仪器室管理制度等,专门针对化学危险品的管理、领用制度几乎没有,少数学校从其他途径收集了一些条款,但科学性、完整性、操作性不强,并不适合中小学实际。另外,一部分学校未指定专职实验教师(这种情况在小学和农村学校尤其普遍),实验仪器与材料的管理和领用制度落实不到位。(3)师生安全意识不强,应用、操作规范培训缺失。学校对安全宣传与培训工作未落实到位,对实验教师、任课教师及其他有可能接触到化学品人员的培训也存在缺失现象。(4)实验室污染物扩散管理失位。大部分学校对“三废”(废物、废气、废液)处理与其他类型的垃圾并无差别,采取直接废

4、弃、直接排放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一来污染环境,二来是对学生产生了负面教育。另外,许多学校对多余的实验材料也直接丢弃,没有回收再利用的机制。(5)由于采购计划审核环节的缺失,部分学校存放了超量的化学危险药品、试剂,有些学校的存储量甚至可以满足十几年的需要。如此一来,不但增加了管理工作量和安全隐患,也带来了巨大的浪费和污染。(6)不同性质的化学品混放,比如强氧化剂和易燃品混放、无机化学试剂和有机化学试剂混放等都将带来安全事故或导致化学品变质。二、中小学实验室化学危险品专用贮藏室的建设保管化学危险品的贮藏室应建在远离教室、宿舍、食堂以及水源的地方,最好与化学实验室位于同一层楼,方便使用,并可减少运输途

5、中的不安全因素。室内使用专用柜分类贮存,安装防盗门、防盗窗、通风设施,实行双人双锁管理,配置消防器材,管理制度上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盗、防毒、防潮、防静电、降温、避雷、隔离操作等措施。1、化学危险品的安全贮存要求(1)化学危险品贮藏室应干燥、朝北、通风良好;远离学习与工作、生活场所,远离水源;门窗设置防盗措施;易燃液体贮温一般不超过28,爆炸品的贮温不超过30;贮藏室门口不建议设置各类提示性标志;贮藏室库门双人双锁管理;门应朝外开,以方便应急疏散;有条件的学校,贮藏室应采取电子安全措施,且与学校安全监控系统联网。(2)化学危险品应分类隔离贮存,并张贴醒目标签加以区分,相互

6、保持安全距离,对不同性质危险品应配置铁柜或水泥柜分开贮存,不能混存;严禁氧化剂和还原剂混放,爆炸性物品应将瓶子存于铺干燥黄沙的柜中,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及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品应分开存放;对腐蚀性物品应选用耐腐材料作柜架,剧毒品建议单独放一个柜子,加一把锁。(3)照明应采用隔离、封闭、防爆型设备。(4)贮藏室内应配置灭火器、沙箱等消防器材,并定期维护,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化学品防火灭火知识。(5)贮藏室内应设置强制通风设备并定时开启;鉴于贮藏室开门使用次数不多,安排专人每天定时巡视的难度较大,建议可在通风设备电源上加配定时器,实现自动定时开关,这样做既保证了通风效果,又保证了用电设备安全。(6)专

7、人经常巡视检查危险品贮藏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7)如有条件,安装专业危险品柜并通风到柜,效果更佳。2、一点建议。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准备室或药品室内配置一个金属制的危险品临时存放柜,加锁管理。对近期频繁使用的危险品可一次性从贮藏室适量领出,并临时存放在该柜内,以便用时不再频繁进入危险品贮藏室;同时,实验后余下材料也可暂存在该柜内,待学期结束后及时清点回库。三、中小学实验室的制度建立与落实1、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1)学校应指定一名校级或中层领导负责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明确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职责;加强化学危险品采购、保管、使用等各环节管理,严密监控化学危险品的流向,

8、并坚持经常性检查;建立库存化学危险品台帐,采购、保管、领用必须有严格的手续和程序。(2)配备专人负责化学危险品的管理。管理人员应经过专业知识和安全培训,熟知化学危险品的特性及安全防范、消防、救治措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管理库存材料,严把化学危险品的发放关,严禁非相关人员进入贮藏室取用化学危险品。(3)化学危险品的采购应由实验教师和化学教师根据考纲和教材要求,参照所在地装备主管部门编制的配备目录标准提出申购计划。在制定计划时,应本着尽量减小储藏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易分解、易变质、剧毒等药品的采购量。申购计划应由教研组组长审核、学校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4)化学实验室应建立化学危险品专用账册,对入

9、库、领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及时、准确作好记录,做到账物、账账相符。(5)对物理、生物实验室及学校其他场所所用的化学危险品亦应归口到化学危险品贮藏室统一管理,根据实际需求向管理人员领用。2、化学危险品领用制度。(1)任课教师在领用化学危险品时必须填写“化学危险品领用单”,待化学教研组组长批准后再向实验教师按需领取。(2)危险及剧毒药品如有剩余应交还,并在原领用单上注明交还药品的数量。对已改变性状、不再属于化学危险药品范围的化学药品,则尽可能地予以再利用或妥善处理。(3)实验教师以领用单为凭据,及时进行登帐操作,并定期盘存。作为原始凭据,领用单应妥善保管备查。3、化学危险品事故预案。(1)若发

10、现化学危险品被盗时,学校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2)其他类型的化学危险品事故,包括误用、各类人体伤害、火灾、泄露、爆炸等。学校应根据各类型化学危险品的特征预先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即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事故处理与救援,同时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若事故程度严重,要根据实际情况立即报告当地消防、公安、环保、质检部门;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迅速控制危害源,对事故造成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的危害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密切监测,直至事故地环境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为止。四、培训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用操作规范1、学校应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化学危险品理论、应

11、用、操作规范和安全防护意识培训,强化实验安全意识培养,规范实验操作。特别是熟悉化学危险品的名称、性质和使用、急救方法等,这是实验室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培训对象不仅是学生,还应包括有可能接触到危险品的所有教职工。2、从事化学危险品操作和实验的人员(兼职人员)应接受安全技能培训,熟悉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方法。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特别是新生)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规范培训,强化其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的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应用各类专业防护用具,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实验结束后,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应及时清点实验材料,防止学生将其夹带出实验室。五、强化化学实验室污染物扩散管理1、为防止实验室污染物的扩

12、散,其一般处理原则为: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尽可能地采取废物回收及固化、焚烧处理,尽可能地减少废物量和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应符合国家环境排放标准。2、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排出。对于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气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3、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排放和处理方式。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如四氯化碳、苯、酒精等,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或采取萃取法、吸附法处理,或集中存放再定期请专业机构上门回收,千万不可直接排入下水道。4、生物类废弃物应根据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由专人分类收集后进

13、行消毒、烧毁处理,日产日清。5、针对一部分学校仍贮存少量剧毒药品的情况(这部分药品在教学中已基本不用),建议学校或装备管理部门先行自查清理,将品种与具体称重(带瓶毛重)列出清单,再由公安部门与相关环保回收公司回收销毁,并将整个过程书面记录存档备忘。6、对用剩、过期、标签信息丢失的化学危险品不要随便倾倒、掩埋,应集中妥善保管。对需处理的过期、无标签化学危险品,应向保卫部门和公安、消防机关报告,请专业机构处理。六、使用化学危险品应注意的问题1、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无毒害、无污染或低毒害、低污染的试剂替代毒性较强的试剂。对特定实验要用到的高毒性药品,一定要用封闭的收集桶收集废液。2、除了在化学实验室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用具外,还应以制度形式加以落实使用。各类实验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化学危险品实验防护措施,在实验中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配备并使用防护屏、防护镜、防护手套等各类防护设施、用具。制作有毒(刺激)气体、烟雾等必须在专用制气柜中进行。3、绝不允许任课教师将实验仪器和材料带回办公室。所有化学实验仪器、药品,特别是化学危险品的使用都应在实验室、准备室等专用教室内进行,严格禁止任何人将化学危险品带出实验区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