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14.11KB ,
资源ID:391971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9197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句容历史文化古村落 黄梅街道.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句容历史文化古村落 黄梅街道.docx

1、句容历史文化古村落 黄梅街道黄梅街道黄梅桥今属句容经济开发区(黄梅街道)。因黄梅河上的“黄梅桥”而得名。此处北面有座九华山,九华山东麓有好多泉眼,一年四季常年流淌形成小溪,一路直下,形成了天然的河道。这一自然河流,全长 14 公里,过去被百姓称“涧”,是条季节河。平常只是流水潺潺,雨季时,特别是梅雨时节来临时,汹涌的洪水沿河咆哮而下,夹着大量黄色泥沙,滚滚而来,好似一条黄色巨龙,后称为黄梅河。河上原本没有桥;每逢雨季,人们出行很不方便。后来,有一户姓王的来到下涧西村,主动出资在村边的涧上造了一座石头平桥,当地群众为了感谢他,就把桥命名为“王门桥”。民国18年(1929年),宁杭公路开通时,在原

2、“王门桥”址上建造了一座水泥拱形桥。因在地方方言中,“王门桥”与“黄梅桥”相似,因此一方面以“王门桥”与“黄梅桥”的谐音,一方面以黄梅河,桥被定名为“黄梅桥”。黄梅桥处渐渐形成了村庄,集镇,均以桥取名黄梅桥。今天的黄梅街道亦由此定名。三台阁今属句容经济开发区(黄梅街道)。三台阁是句容明末为振兴文运而建的一座塔形楼阁。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督学金兰创建,原坐落于句容城西郊瓜子沟村边的鸣鹤山上。乾隆句容县志记载:汉天文志,魁下六星,曰三台,故名三台阁。阁中有一匾,为“兆文明焉”,以振兴句容文运。阁为三层,高五十三尺,耸立于高岗上,隐现于万绿丛中,登阁凭高远望,可见钟山隐现于西北,茅山耸立于东

3、南,句容美景,尽收眼底。三台阁是地方学子祈拜文运的的场所,句容、漂水、高淳等地的学子赴华阳书院赶考都要到此烧香许愿,祈求金榜题名,出人头地。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毁坏,改建石塔于其上。嘉庆初年移至西关龙虎桥重建。民国29年(年)修建,用于民众教育。1966年拆除,2004年移址新建于葛仙湖。此地因阁名而得名。1958年建人民公社时,以此阁定名三台阁大队,2003年改设社区居委会。琅琊界今属句容经济开发区(黄梅街道)新塘行政村。古村琅琊界,位于九华山山南,今属开发区(黄梅街道)。因东晋琅琊王司马睿筑城屯兵置琅琊郡,该村位于郡界而得名。三国鼎立之后三国归晋,291年306年,爆发了司马氏同姓王

4、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的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后,北方的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八王之乱衰弱之际陆续入侵中原,中原地区沦丧于胡人之手,史称“五胡乱华”,也称 “永嘉之乱”。北方社会的动荡不安,迫使士族和百姓大量南迁,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南京)重建晋室,史称东晋。“晋室南迁”后,为了安置大批流亡的移民士族,东晋政权制定了“侨寄法”。为安置山东瑯琊国移民,置瑯琊郡,琅琊乡,建琅琊城。元帝大兴三年(320年)建立怀德县,安置山东瑯琊国人。咸康元年(335年),桓温为瑯琊太守,分江乘县为实土,治所在金城(今瑯琊界西北一带)。南朝宋改南瑯琊郡,郡界为琅琊界

5、。陈,改瑯琊乡,沿用至清末。此村位于郡界,故称琅琊界。弘治句容县志载:“琅琊乡在县治西北五十里,晋琅琊王筑城屯兵于此,故名。” 琅琊乡范围,即在今句容市北部。宝华镇西北及黄梅街道东北一带。石狮今为句容经济开发区(黄梅街道)一集镇。地名来自于境内一对南朝梁代萧绩墓前的古迹石刻。萧绩(505-529年),是梁武帝萧衍的第四个皇子。天监八年(509年)被封为南康郡王,因其“寡玩好,少嗜欲,居无仆妾,躬事约俭”,死后谥“简”,故又称南康简王。 南朝梁大通三年(529年),南康简王萧绩卒,墓道坐落于赤山和九华山轴线中点,现石狮沟自然村旁,墓道建筑群有梁代精美石刻,其中两尊高4米,长2、7米,宽1.5米的

6、辟邪石雕,宏伟壮丽,居民俗称石狮,原乡治所在地集镇因其取名石狮。至大金陵新志卷十二载:“南康简王续墓,在句客县西北二十五里。”“姜石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有梁南康简王墓。” 乾隆句容县志载:“姜石山在县治西北二十五里,有梁南康简王墓。”萧绩墓石刻是全国罕见的文物古迹之一,为国内同类石刻之首,它是全国现存南朝陵墓石刻中最为宏伟的一处。1956年江苏省列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江苏省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归入南朝陵墓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关今属句容经济开发区(黄梅街道)三台阁社区。句容城始建于三国时期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唐朝天祐四年(907年),重修句容城

7、墙,建六门。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县城城墙扩修,改用砖砌,设五个城门和六个水关。六关中位于老城西门以西的称西关,建村后,因位于城西的西关,故名西关村。大卓大卓庙今属句容经济开发区(黄梅街道)大卓行政村,村得名于寺庙-大卓庙。该地南北原有大小两座庙,南面大庙,庙里安奉真武大帝、四大金刚。因庙宇高大超然,雄伟卓立,庙内井水如镜,可照见人影,故称大卓庙,地以庙取名。光绪续纂句容县志载:“大卓庙在治北十八里官道旁,乱后复建前进。”民间却传说古代有位云游四方的和尚,仙人托梦,要他在清清小河边建座庙宇,请木匠打一张能围坐二三十人吃饭的大桌子,此庙就叫“大桌庙”。老和尚四处化缘,“大桌庙”建成了。

8、后来有文人指点,说“桌”字俗气,不如改成卓越的“卓”,于是就改为大卓庙。历史上的大卓庙有两点颇有名气。一是正月十一烧嚎香。大卓庙院子里有口井,每年正月十一,一年中亡故者的亲人都披麻戴孝来嚎烧香,场面隆重。之所以叫嚎香,因烧香磕头人都嚎啕大哭。据说烧香人可以看见井水里亡故亲人的影子。二是三六九小猪市。指农历每月的初三、十三、二十三、初六、十六、二十六、初九、十九、二十九的日子,远近村民来此买卖苗猪。三六九小猪市吸引了方圆四、五县的客商和农民,甚至连安徽和苏北仪征都有人来做买卖,猪市也带动了牛市和柴市以及其他行业的兴起。三六九的日子成了农村的物资交流会。西庙今属句容经济开发区(黄梅街道),名称源于

9、句容城西的一座庙宇,张祠山的祠山行祠。张祠山名张渤,西汉太守,曾因疏通太湖水道,被江、浙、皖一带百姓奉为水神、祠山大帝。民间传说张渤曾主修过赤山湖,他去世之后葬于句容,今钤塘南的张庙。因这座祠山行祠位于城西,故俗称西庙。地亦以庙得名。弘治句容县志载:“西祠山庙,在县郭之西,宋天圣间建造,正统、成化间重修,门四廊,正殿后宇深邃可观。”西庙建于宋天圣年间,古代句容诸多祠山庙中,香火最盛的是西庙。相传西庙祠山行祠最灵,有求必应,前来烧香许愿的非常多。民间遂将每年的三月二十八定为庙会,后来这一风俗演变成句容城的庙会 。王墓岗今属句容经济开发区(黄梅街道)杜家山行政村。乾隆句容县志载:“通德乡,乾道志云

10、旧名同德乡,在县西二十里,即明高祖祖乡也,内有十三里二十村。今朱家巷故地,相传有龙爪树一株尚存,旁有井,西去有卧龙岗朱家冢,百姓不敢樵牧,皆呼为皇陵。”朱元璋的祖籍在句容,曾祖父以上几代均安葬在句容通德乡朱家巷。传说朱元璋称帝后回乡寻祖,将一祖坟山岗刻碑曰“皇墓岗”,村以岗得名。因方言之故,“皇墓岗”成了“王墓岗”。孔家今属今属句容经济开发区(黄梅街道)黄梅行政村。孔家位于黄梅集镇西北2公里,原名潘壒,是弘治句容县志记载的古村落,时属凤坛乡。元朝大德年间,孔氏五十四代孙孔思显留居句容许巷,后迁居潘壒,潘壒因孔氏改为孔家,孔思显为孔家村孔氏之始迁祖,属孔氏南宗派。到清末,村庄建筑清一色的青砖小瓦

11、二层木楼,格扇门、格扇窗,古色古香。村内有六间两厢高大宽敞的孔氏大祠堂,大门上方悬挂门匾“孔氏宗祠”,大厅悬挂匾额两块,正中悬挂墨黑大匾“燕翼诒谋”, 右边悬挂四个金字“明德惟馨”,甚是气派。每逢清明或其他重大节日,全族人都聚集在大祠堂里,进行各种庆典活动。村前有条宁杭古道,古道边的枣树巷,巷内客栈,设施齐全,来往苏杭与金陵间的客商经过枣树巷时,途中都在此歇脚,所以非常出名。在孔家村七百余年的历史中,出现众多历史名人贤士,孔氏第五十九代世祖孔彦俊三十四岁中进士,授河南永宁知县,为官清正、吏畏民服,后提升为河南府正堂;孔氏第六十三代世祖孔贞运御赐进士及第,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

12、大学士,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身为相国。2010年3月,村庄整理中整体拆迁,所有村民被安置在黄梅新村小区。下荫明清时属孝义乡,今属句容经济开发区(黄梅街道)下荫行政村。下荫实际上是“下营”。东晋时候,为保卫京城南京,陶侃在句容北门一带安营扎寨,建一城,后建村叫“城上”。又设上、下两个军营,一个“上营”,一个“下营”,上、下营相隔三四里,后建村此处“下营”定名下营,北面的“上营”定名上营。由于“营”误写为“荫”,就成了下荫、上荫。上荫现为大卓行政村一自然村,离大卓集镇一里地。史志上“营”又写作“应”。明弘治句容县志载,上应、下应为里。“里”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有史料记载,葛洪出生地在丹阳句容

13、城北十里处现下荫村的一个小村子里。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系葛玄从孙。因葛玄称为“葛仙翁”,世称葛洪为“小仙翁”。葛洪是晋代名医及炼丹家,被奉为化学鼻祖。著有抱朴子神仙传金匮药方等。方家山方家山,今属黄梅街道(句容经济开发区)南巷行政村。以山定名方家山村。方家山位于九华山南,是皇帝封给太子太保方观承的“封赐”山,方观承死后葬在此山。方观承的儿子方维甸死后,也葬于此处。方观承,清乾隆年间桐城人,官至太子太保、直隶总督,是朝廷中五大臣之一,深得乾隆皇帝赏识和器重,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方观承病逝,乾隆皇帝赐山安葬于此,故名“方家山”,又称“封赐山”。光绪续纂句容县志载:“太子太保直隶总督方观

14、承,桐城人、墓在治北葆山。太子少保,浙闽总督方维甸,观承子,墓在治北连山。”民间相传方观承辞官隐居,携全家来到九华山下安家。建造殿堂,俗称“方家殿”,在此广行善举,只要来山上打柴、种地的百姓免费供应午饭,前来乞讨一律管饱,周边百姓遇天灾人祸只要上门都不会空手而归,当地百姓都称他为“方善人”。为了怀念方家人行善积德,造福当地百姓,在方家山修造一座寺庙,名九华殿,俗称九华庙,供奉方家灵位,并定于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集会烧香祭拜。、后形成庙会,称九华庙会。现在每年在新塘和黄梅集镇七月二十九那天的交流会是九华庙会的传承。文献记载:嘉庆十四年(1809年),方维甸升闽浙总督,亲自渡海到台湾,平息了民众的

15、长期械斗。不久方上书,请求回乡赡养老母,清帝允许,母亡,在家守孝,嘉庆二十年六月卒于家。 方观承墓地在封赐山南侧,方观承妻墓前,有两道贞节牌坊。墓碑刻有“御祭之碑”四个篆字。碑文为方维甸亲笔撰书。二道牌坊南300米处,是方维甸夫妻的合葬墓,十年动乱中,方维甸夫妇的墓被挖掘,挖掘中,在方维甸胸前还掏出一只小袋,里面是一只金光灿灿的怀表,时间指向三点四十左右。金怀表现藏于镇江博物馆。 杨塘岗杨塘岗位于句容城的北门外,距句容城三里左右,今属黄梅街道(句容经济开发区)。杨塘岗是句容北门外第一村。处在老句蜀路的路上,村的东面是杨塘村,村中有一个大塘叫杨塘,村以塘名。杨塘是古村落,是明弘治句容县志记载的移

16、风乡三十六村之一。杨塘岗村在杨塘村西面岗子上,故名杨塘岗。过去,杨塘岗有两座庙,一座土地庙,一座华藏庵。杨塘岗供奉的菩萨是关公,三月三光里庙庙会时,出行队伍有一两里路长。 传说村上住过一位韩将军,建有将军府。村的东南有一个土墩,因距大卓庙九里,故称九里培。考古发现,九里培为西周土墩墓,称杨塘岗土墩墓,杨塘岗土墩墓2010年被公布为句容市文物保护单位,周围有文保部门立的文物保护界桩。据文献记载,杨塘岗历史上葬有两位高官,一位是明代户部郎中陈臻,一位是康熙朝中宪大夫商州知府沈弼。2014年,杨塘岗整体拆迁,打造句容北部新城。梅家边梅家边位于句容古城西门外五里,现洪武路和文昌路交汇点的东南部,今属黄

17、梅街道(句容经济开发区)三里井社区。句容城扩展后,已经成了城中村。 梅家边古为“石六村”。在现在梅家边村的西北,距句容古城七里。传说以前皇帝有个娘娘姓梅,梅娘娘临死之前,恳请皇帝把她葬回老家。梅娘娘的老家离京城南京太远,皇帝为满足梅娘娘心愿,就将靠近京城的句容石六村改为梅家边。借以满足梅娘娘的心愿。自此,石六村叫了梅家边,村上人也都赐姓了“梅”。 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与清军在句容的拉锯战,梅家边损失惨重,战争结束后,村上只回来七个人,七个人就在原来梅家边东南两里,现在的地方重建了家园。20世纪考古,在这里发现了七星堆古墓群。1999年,七星堆墓群被公布为镇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建成七星

18、堆遗址公园。七星堆墓群中有“葛府君墓” 。明弘治句容县志载:“葛府君墓在县治西七里,有碑及石门,今俱废。”早在元代,出土一块三国时期吴国葛府君碑,后被句容文人收藏,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常州人孙星衍考证并拓片。葛府君碑全名吴衡阳太守葛府君碑,碑额上刻有“吴故衡阳郡太守葛府君之碑”12字。“葛府君”名叫葛祚,句容人,生前任过衡阳郡太守之职,死后葬于句容城西梅家边村西侧,即今七星堆古墓区。所以此碑又称为葛祚碑。该碑严重残损,仅存碑额题字,故也称葛府君碑额。葛府君碑是孙吴时期留下的一块声名显赫的碑额,是我国至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用楷书体书写的碑刻石碑,被尊为“楷书鼻祖”。这一实物资料,证明楷书在汉

19、末三国时就已经出现。进一步证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帖存在的真实性。 吴葛府君碑额现珍藏于南京博物院。寨里寨里自然村位于句容城西北处,距句容城近5公里,是一个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古老村落。今属黄梅街道(句容经济开发区)。“小小句容城,大大寨里村”。隋唐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明代百户为里,五十户为村。元朝时,凡千户为“寨”。这个村因村子规模大,住户众多,故名寨里。寨里古名胄寨,明弘治句容县志记载,时属琅琊乡。顾名思义,应该源于一兵营。寨里的王裕是明代锦衣卫指挥佥事。指挥佥事,是协理禁中警卫部队军事指挥职务的正四品官,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中有记载。当时村内有36条巷,72口井,主要巷道都是用砖和条石砌成,村东

20、西南头各有牌坊状圈门一个。村北有小水库名黄金闸,闸下游有条黄金坝,闸坝旱年蓄水抗旱,涝年排水防洪,是一条黄金水道。村旁有座社公庙,俗称上头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日为寨里村的庙会。另有座善施庙,庙里的和尚杨德昆(后还俗)抛铙技艺高超,五三年先后去地区和省参加民间文艺会演并获奖。由于开发区建设的需要,至2013年5月,全村所辖华家边、王家边、左家边、林家庄、寨里、马巷、纪巷、蓼塘、三子里、窑上10个自然村均已被拆迁。拆迁后的居民被安置于黄金花园。黄金花园位于城西,建成于2009年,以所处地黄金坝得名,共有居住楼101幢,是目前句容城区最大的住宅区。据上海崇明岛黄氏宗谱记载:黄氏始祖元一公,宋靖康之

21、变随高宗南渡,居住建康句容之胄寨村,建炎三年,黄八府君有长子黄耆世居句容,四子黄四耆、五子黄五耆同徒于崇明姚刘沙黄重垛。后来这支黄姓成为崇明著名的大家族。张幕张幕,原称张幕里,号上村,今属黄梅街道(句容经济开发区)莲塘行政村。1983句容地名录载:张幕应该称张墓,因村靠近张姓祖墓,故名。由于方言,墓误写为幕。但有另外一种说法。张幕应为“张目”,因为该村传一支系蒙元色目人遗脉,色目人是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解放前也曾有蒙医书数本传世。因此,张墓可能是“张色目”所衍。黄梅人都写作“张木”,方言中“目”与“木”同音,故“张目”成了“张木”,而“墓”“幕”的方言与“目”“木”语韵相距较远。固江口固

22、江口村位于九华山南麓,今属黄梅街道(句容经济开发区)九华行政村。九华以九华山得名。九华原名九子山,是因由九个小山峰而得名。九华山又叫九花山,九花山意为象九朵莲花组成的山脉,因晋朝时柘渡禅师在此建九华寺,后改名九华山。九华山下的固江口其实是过江口。在宁镇山脉显露凸起的初期,长江很宽,甚至一直到现在的九华山山边都是江。再后来,江面退到了下蜀,但仍留下了一条条叉江。华山南麓,紧靠山边有个缺口,是古代从山南去山北,过长江的一条重要通道,过江的必经要道,是江边的宁镇山脉口子,过江的口子,因此叫过江口。过江口还是传说中的御码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去宝华山隆昌寺,登宝华山去隆昌寺都是在这里下船登船,

23、因此过江口被称为御码头。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过江口通长江的叉江也凸起成了山岭,北边的水路彻底断了,过江口只留下个空有其名的地名。由于方言的原因,“过”在句容也说“固”,最后叫白了,误记了,成了固江口。固江口处所建村,以地取名固江口村。境内建于1955年的水库也以地取名固江口水库。 张家窑张家窑今属黄梅街道(句容经济开发区)大卓行政村。历史上以生产陶器的家族姓氏而得名。句容北乡有一句话叫“七十二张窑,三十六个边”。意思是说过去这里曾有七十二张“窑”,三十六个带“边”的村庄。所谓“七十二张窑”是指在大卓行政村的老句蜀路西侧,以张家窑为代表的古代生产陶器之作坊群。张家窑村的附近,还有王店窑、胡家窑、

24、西窑、杨家窑、西窑、东窑头等带窑字的地名, 张家窑一带陶器生产始与唐宋,明初,迅速扩张,大举兴建。窑场分布呈南北走向,绵延二十五华里之遥。此处窑业的蓬勃兴起,使得外省籍有制陶技术的工匠们离乡背井,来此建村落户,繁衍生息,所以就有了张家窑等等村落。以姓氏命名的“窑”,是几个家族世代烧造陶器,逐渐形成的几个村。 清中期以后,以张家窑为代表的大卓窑群陶器生产全部掩旗息鼓,渐渐消失。据村民口口相传,乌背山神似龙形,地方乡绅认为挖土烧窑破坏了龙脉,龙脉挖断,会招致天灾。于是在乡绅们多次申请下,官府禁了窑。乾隆句容县志载有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县令施廷瓒于县大堂所立通告县绅邻里民缸窑禁碑。七十二张古窑被岁月尘封,但仍有迹可循。张家窑附近古陶窑遗址,密布在两三公里范围内,在句容境内能称得上是规模最大的古代制陶作坊群。有圈窑,也有以山而建的大型龙窑,龙窑遗迹可辩的至少五处目前发现最早的是一处南北朝时期陶片堆积层。从遗迹废渣与碎片上看,宋至明代风格器形较多。还有一些未及出货的缸窑,里面还有整窑陶器没打开,据说是雨天漏水,窑炉爆裂,全窑尽废,故弃之。时光荏苒,七十二张窑已成历史。但一些以窑定名的村庄依在,村名沿用至今。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