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82.60KB ,
资源ID:39418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94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2汉代儒学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民版历史必修3 专题12汉代儒学文档格式.docx

1、(2)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9“学习思考”:为什么秦王朝不禁、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提示】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体现的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和国家直接有益,不构成对政权的威胁。教材整理2罢黜百家(1)汉武帝时,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2)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3)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2过程(1)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2)董仲舒主张君主受命于天。(3)董仲舒提出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得到汉武帝的认可。(4)汉武帝采取了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使儒学

2、的地位由此开始提升。3结果: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4影响(1)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2)积极:汉王朝也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深度点拨秦朝实行的“焚书坑儒”和西汉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相同点。【提示】秦朝实行的“焚书坑儒”和西汉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种文化政策实际上都是文化的专制,都达到了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教材整理3太学的出现1概况汉武帝时期初步建立太学,后来不断得到发展。2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1)太学的出现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

3、的方向。(2)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3)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4)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官僚、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5)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6)太学生有比较强的参政意识,其议政运动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4地方教育:汉武帝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教材整理4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创立(1)背景中国早期选官制度以“世官制”为主。汉武帝时代察举制被确立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2)实行:隋唐时代,科举制开始实行。2特点以考试成绩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1)儒学

4、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2)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3)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4)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5)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焚书坑儒”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它的实施是对先秦思想文化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2.西汉董仲舒大力改造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

5、的陈规,并且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4.科举制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儒学由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探究点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评价史 料解 读史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董仲舒春秋繁露注意省略号前后分为两层意思:一是“天子受命于天”,神化君权;二是“大治”“大乱”的根源在于是否与“天”同。史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关联词“是以”前后内容形成因果关系,由此判断董仲舒的真正意图。【史料应用】(1)史料一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观点,指出新儒

6、学“新”在何处?【提示】观点:“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新:从内容上看,在继承儒家“民本”“仁政”的思想上,又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儒学被神学化。从功能上看,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2)根据史料二,分析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什么得到汉武帝的肯定?【提示】建议:提出了独尊儒术的建议。原因:适应了汉武帝的统治需要,为其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史论拓展】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评价(1)宣扬“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有积极作用,但形成了文化专制,钳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2)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为

7、儒学披上了神学外衣,带有封建迷信和唯心主义色彩,但也起到了限制君权、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的作用,带有一定的“民本”思想。(3)提出“三纲五常”。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充满了封建意识,应该对其持批判态度。“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剔除其中的封建成分,剩余的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解题模板】抓关键抓关键信

8、息“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合理的解释”。排易误“五经”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A项错误;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得到复苏,故D项错误。验结论“五经”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认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C项正确。【答案】C1“江都相董仲舒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器重)之。”董仲舒“以经术润饰吏事”的表现是()A兼采阴阳五行说,糅合改造儒学B提出“天人感应”,倡导“君权神授”C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提出“三纲五常”,注重伦理道德

9、【解析】结合题干材料“以经术润饰吏事”可知,董仲舒力图利用儒学为政治服务,其“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正是迎合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故选B项。【答案】B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广泛选拔人才重用文学儒者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 BC D【解析】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进而提倡兴办太学和郡国学校、重用儒者等,这些措施都促进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不能直接体现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排除。3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导学号:67700008】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B汉武

10、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C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解析】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的“大一统”需求,故儒家思想被确立为统治思想。【答案】D4科举制与“世官制”、察举制相比,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有利于全社会读书风尚的形成B选拔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性C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D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数减少【解析】与“世官制”、察举制相比,科学制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性,故答案为B项。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

11、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中国历史众生相材料二“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李汉秋教授的主张。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1)材料一中提到的“不要人民读书”“只读一种书”分别是指何事?列举汉武帝采取的“利禄的引诱”的三项具体措施。(2)不同的手段分别带来哪两种不同的后果?对此你有何看法?(3)最早提出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的是谁?李汉秋教授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你认为是否合理

12、?说出你的理由。【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分别联系秦朝和西汉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的措施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秦朝的灭亡和西汉大一统的巩固回答;第二小问言之有理即可。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道德标准最早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合理性从传统美德、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答案】(1)“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体措施:设五经博士,专事研究与传播;兴办太学,完成学业,考试合格即可做官;建立地方学校。(2)后果:秦是对文化的摧残,是其暴政而亡的原因之一;后者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政治统一。看法:略。(言之有理即可)(3)董仲舒。有一定的合理性。“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具有永恒的意义和普遍价值。在今天,将其纳入教材,吸取其精华内容,一方面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又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