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6.16KB ,
资源ID:39489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9489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克思主义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克思主义复习题.docx

1、马克思主义复习题思考题:1、如何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征和品质是什么?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练习题1、马克思主义是( ) A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B人民大众思想的科学体系 C革命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D革命政党思想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 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马克思

2、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 A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B从狭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C特指的马克思主义 D泛指的马克思主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 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3、 ) A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7、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 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 英国宪章运动C、 芝加哥工人起义D、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 实现共产主义B、 消灭阶级、 消灭国家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 实现人权 9、下列 哪一个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唯心主义辩证法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C

4、.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

5、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世界的统一性在于A 它的存在性 B 它是运动的C它的物质性 D它是普遍联系的5“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中国古人的这种猜想说明时空是( )A 是客观的 B 是有限的C 是可知的 D 是相对的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8哲学上的

6、一元论就是承认A 世界是物质的 B 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C世界是统一的 D世界是发展的 9童谣 “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 事物是变化的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

7、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 抛弃 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 纯粹的否定 D 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动义哲学意

8、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思维的部分功能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17、把物质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哲学派别是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 朴素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18、古希腊哲学史上关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A 都是辩证法的观点B 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C 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D 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19、中国古代庄子认为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是A 辩证法观点 B 形而上学观点C 唯心主义观点 D 相对主义观点

9、20、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和“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两种说法A 都是形而上学观点 B 都是辩证法观点C 前者是相对主义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D 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21、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设计图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A 意识在先,物质在后 B 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C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 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22、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25、下列体现矛盾向对立面转化思想的是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多难兴邦,居安思

10、危C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1:“其实(人是)怎么造的都有。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你造出来。任何物体都是活的,给你造出了外形之后,再造出内脏。人觉得人体非常复杂,而对大智大觉的神来说是小事一件。” 材料2:“人还说,人是猴子转变的,这都是现代科学带来的东西,这不可笑吗?” 材料3:“当你的天目开到法眼通层次的时候,你会发现石头、墙,什么东西都会跟你说话,打招呼。” 请回答:(1)材料1、2、3各说的是什么问题?(2)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对材料1、2、3的观点作总结性的分析批判。2、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11、:材料1、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产物”。 材料2、笛卡尔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请回答:(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什么异同?(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错误何在?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A 4.C 5.D 6.B 7.B 8.C 9.A 10.D11.D 12.D 13.A 14.A 15. C 16.C 17.B 18.C 19.D 20.D 21.C 22

12、.B 23.A 24.D二、1、(1)材料1公然宣称人是神创造的。材料2嘲笑从猿到人的正确观点;材料3就是胡说。这三则材料都是”法轮功“的首领李洪志胡编乱造的有关生命起源的歪理邪说。(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早已明确回答: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人类起源的问题,曾经困扰人类自身许多个世纪,被各种各样的“神创说”垄断着。自然科学的发现和发明,说明人类是生物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结果,并非上帝所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界无限的领域都会被科学不断的征服,不会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李洪志胡扯生命起源,鼓吹人是神造出来的,是完全违反科学常识的谬论,有其险恶的政治野心。2、(1)材料1属于唯心主义

13、一元论。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两者都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本原和派生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2)材料2属于典型的二元论。错误在于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对立起来。最后必然导致唯心论。物质和精神只是在何者第一性这个范围内是绝对对立的,超出这个范围,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世界是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三、1、(1)这种观点抹杀了人脑和电子计算机的本质区别,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是机械论的观点。(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在某些方面可能超过人脑的功能,但是电子计算机却不能完全代替人脑。因为人脑是活的有机体,电子计算机

14、在是人的智慧的结晶,是死的机械装置,电子计算机是人制造出来,受人的支配。(3)人脑本身及人的思维能力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因此电子计算机永远不可能完全代替人脑。、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承认世界统一性的观点是一元论的观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属于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既包括自然界的物质性,也包括社会的物质性。()这一原理是被科学证明了的。它是批判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思想武器。唯心主义和有神论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反科学的,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15、()这是批判唯心主义哲学在精神和物质关系以及精神起源问题上的错误观点而提出的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从意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以及精神、意识产生这两个方面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决定精神;在精神产生的问题上,不是精神产生物质,而是指出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精神、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还是社会的产物。()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认为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一事实是对把物质说成是精神的产物的唯心主义观点的有力驳斥。、此观点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从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意义上揭示了意识的本质。它表明意识是人脑

16、这种高级物质的机能。这一方面表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意识并不是物质的一般的产物,也不是随便什么物质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把这种机能比喻为像胃分泌胃液那样是非常错误的。 首先,这种比喻歪曲了人脑产生意识的过程,人脑是通过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加工过程以后才产生意识的,它并不是分泌意识。其次,这种比喻把唯物主义庸俗化了,犯了把意识与物质混淆起来的错误。因为胃分泌的胃液是一种具体形态的物质,如果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岂不是把意识也当成一种物质了吗。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 A.反映论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2.

1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是指( )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认识的客体是指( )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5.“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6.反映论是( )

18、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 C.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 D.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 A.直接性、形象性 B. 逻辑性、综合性 C.间接性、抽象性 D.真理性、主观性 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9.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B.是不可靠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0.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 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

19、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11.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12.真理是指(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1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

20、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 ) 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 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 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 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1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A.真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B.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 D.可以独立并存的两种真理 16.真理观上绝对主义错误是( ) A.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 B.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 C.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 D.只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不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 1

21、7.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人们长期把它视为真理。16世纪末,伽里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件事说明( ) A.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 A.真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B.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世界观的差异性 C.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实践目的 D.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1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我党的思想路线的(

22、) A.具体化 B.理论基础 C.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D.理论形式 20.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人们( ) A.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不受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 C.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按照共同拟定的计划改造自然和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D 4.B 5.B 6.D 7.A 8B 9.A 10.B 11.D 12.B 13.A 14.A 15B 16.C 17.B 18.D 19.B 20.C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自然和社会

23、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 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产品的分配形式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3阶级( ) A.既是一个思想范畴又是一个哲学范畴 B.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思想范畴 C.既是一个政治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 D.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4. 我国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A.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5. 先进生产力的

24、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科学技术 B.生产资料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 )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政治制度 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平衡 C.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反作用 8地理环境( ) A.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的性质 D.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9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 ) A.活跃的、革命的因素 B.相对稳定的因素 C.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 D.

25、始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10“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 ) A.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 ) A.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B.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12.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人的需要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

26、展,这说明(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14. 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 A.道德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1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相决定 D.经济基础反作用于上层建筑 16社会经济结构是指 A.由一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和 D.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三

27、个方面的总和17、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它自身的完善 B.它的阶级性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国家政权的性质 18. 杰出人物的产生( )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 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19、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 A.客观的物质世界 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20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决定性条件是指(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 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 2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

28、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22.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23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 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 B.被压迫阶级的思想 C.统治阶级的思想 D.劳动群众的思想 24.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的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的发展规律 25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社会改革 C.阶级斗争

29、D.社会革命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D 4.B 5.A 6.A 7.D 8.D 9.B 10.B 11.C 12.B 13.C 14.B 15.A 16.A 17.C 18.C 19.D 20.A 21.B 22.B 23.C 24.B 25.A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A. 自然分工 B. 社会分工 C. 劳动力成为商品 D. 货币转化为资本 2、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 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 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 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3、商品二因素中的价值是:( )A. 商品的自然属性 B. 商品的社会属性 C. 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 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4、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 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B. 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C.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D. 没有使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