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41.31KB ,
资源ID:39509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9509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思政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思政要点.docx

1、思政要点2012年甘肃省10000名“博思特”培训班要点总结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我们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因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5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7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

2、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优势,主要是通过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市场的竞争力体现出来8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社会保障水平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0计划与市场是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11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状况12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1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15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16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与按劳分配结合在一起的分配方式是按生产要素分配17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

3、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是“三农”问题19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深刻革命,因为它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20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2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2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3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人才24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25衡量某种所

4、有制形式是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的标准是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27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谁掌握控股权28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由十四大提出29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3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需要解决的矛盾是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方面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31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32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实行政企分开3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个人消费品分配

5、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34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6现阶段我国按劳分配的范围是公有制企业3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38在下列各种收入中,就其性质来说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39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是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40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思想,在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41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中,“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4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6、资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43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44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45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46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47以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是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 国有经济控股的股份制企业48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是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49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人才50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5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53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54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5第一次深刻阐述“依法治国”的含义党的十五大56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要求的核心是有法必依57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58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国体决定政体59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60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对象是具体政治制度61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是邓小平62社会主义与民主是不可分割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6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6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65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国”是在党

8、的十五大6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的原则67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它们的核心和内容都是坚持一切权利属于人民68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69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7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71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和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7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保证是依法治国7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75我国宪法

9、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76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77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78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作用79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最基本的观点是各民族一律平等80我国近年来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 81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82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83“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84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

10、严违法必究8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86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87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这一政策的核心是法治代替人治 88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8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90下列不属于我国民主党派的是中国国民党建设委员会 91不属于我国民族自治区的是宁夏壮族自治区 92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93依法治国依据的“法”主要是宪法94人民政协的主

11、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95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条款写进宪法是在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9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97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9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99中国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我国立法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100. 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所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其中经济是基础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马列主义为指导,培育

12、“四有”公民102. 和谐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10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04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1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10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0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109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110.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11. 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13、体系11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1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1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11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1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17.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118.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119.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是批判地继承、发扬 120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21江泽民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

14、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122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12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124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体现是民族精神125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具有基础定位的是教育126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27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是批判地继承、发扬128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129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30

15、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同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3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13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13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135. 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四有”的核心和精神支柱是有理想13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37.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社会控制和国家治理的方式不同138.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139.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

16、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40.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14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142.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43.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144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概念是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专题研讨班上 145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 1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应该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

17、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14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公平和正义 14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民主法治 149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50中国古代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是“大同”社会 151.全世界和谐一文的作者是傅立叶152.“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名言出自共产党宣言153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会议是十六届六中全会1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15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18、156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教育157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158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制度是廉租住房制度15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的领导16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坚持以人为本16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是二者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反映162从根本上,和谐社会是要理顺利益关系16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64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165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

19、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6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16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16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16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17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17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社会条件172.

20、 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树立全社会和谐理念,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以及应在全社会的和谐舆论,这个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7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174社会主义和谐中公平正义含义的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得到健全17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17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这个飞跃是文明党根本任务对

21、的新的探索。17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17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社会条件17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180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181教育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182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183我国古代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这些设想根本无法实现,其根本原因是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184在西方,最早明确提出“和谐”概念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185马

22、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曾提出过许多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但结果只能陷于空想,其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186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187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概念的是2006年5月中旬,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一次讲话188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189首次提出两岸恢复“三通”的是告台湾同胞书190“一纲四目”的“一纲”是指台湾必须回归祖国191“一国两制”提出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19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193“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坚持

23、一个中国的原则194首次正式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提法的文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95.“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196中国政府提出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针对搞“台湾独立”图谋的197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间是1997年7月1 日198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199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的方针是力争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武力200“三通”是指通商、通邮、通航201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20

24、2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1982年203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中的重要讲话时是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204正式把“一国两制”确立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在六届人大三次会议205审议通过反国家分裂法是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6新时期三大任务中核心是现代化建设207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8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209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行政长官是由香港人选举产生并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210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11实行“一国两

25、制”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杈和终审权212我国政府处理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的基本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21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14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2151981年,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216一国两制的内涵是坚持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部分地区是资本主义制度217日本侵占我国台湾的时间是1895年签订之后218世界多极化能否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219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其

26、中,日本属于第二世界220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221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独立自主22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22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224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25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226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22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髓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2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中国、印度、缅甸229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

27、展230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多极化231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232邓小平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233提出“真正不结盟”战略的是邓小平23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235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36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237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国际经济旧秩序238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的基本特点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多因素标准划分世界政治格局239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240中共十六大报

28、告指出我们主张建立的新安全观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24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242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24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244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24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有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246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之所以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因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是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利益所在247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包括各

29、国有权根据各自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248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动可以概括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249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坚持的原则是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250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维护世界多样性25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52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53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是“三农”问题 254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党的领导问题 255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56把“三

30、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会议是党的十六大25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256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健全民主集中制257在新时期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发展258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259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执政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260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61党的组织建设最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262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263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64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是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26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即与时俱进266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267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创新268党的十六大把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69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