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26.66KB ,
资源ID:3978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978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六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六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1、形态结构功 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

2、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呼吸酶,有利于催化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而丙酮酸的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错误;浆细胞分泌抗体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错误;衰老细胞的染色质固缩,导致DNA无法解旋,进而会影响基因的表达,正确;细胞中的囊泡可以来自于内质网、高尔基体或细胞膜等,错误;致癌病毒可通过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正确;含有核酸的细胞器如线粒

3、体、核糖体等一定含有蛋白质,但含有蛋白质的细胞器不一定含有核酸如中心体等,正确;果蝇体细胞中含有的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而低等植物细胞中含有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裂末期多糖的合成有关,错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的参与,如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错误;光照下叶绿体 H发生氧化反应时释放能量只能用于暗反应合成有机物,错误。综上所述,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有,故选D。3.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病玉米植株,研究人员采

4、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根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过程的F1自由交配3代,无人工选择,产生的F4中纯合抗病植株占7/16B. 过程,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2n种C. 过程得到的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有3/4的后代是符合要求的玉米植株D. 过程“航天育种”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变异【答案】B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为杂交育种过程中对筛选植株的连续自交;是单倍体育种中选取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是植物组织培养,将植物离体细胞培养成植株;是诱变育种。【详解】若过程的F1自由交配3代,无人工选择,则产生的F

5、2中RR:Rr:rr=1:2:1,其产生的配子中R占3/4,r占1/4,则F3中RR:rr=(3/43/4):(23/41/4):(1/41/4)=9:6:1;F3产生的的配子中R占3/4,r占1/4,则F4中RR:1,因此产生的F4中纯合抗病植株RR占9/16,A错误;过程,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2n种,B正确;过程得到的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有1/4的后代是符合要求的玉米植株,C错误;过程“航天育种”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D错误。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时,体温就可以维

6、持正常B. 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保持不变C. 同一器官中生长素浓度不同时,促进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D. 内环境各成分处于动态平衡时,细胞各项生命活动就能正常进行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时,体温会维持稳定,但不一定维持正常,如高烧时,A错误;种群密度会受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B错误;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所以处于最适浓度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C正确;细胞各项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需要内环境各成分处于正常范围内的动态平衡,D错误。【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稳态的生理意义;种群的特征【名师点睛】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

7、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2、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5.下列与“方向”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能量在生物之间只能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B. 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的水是双向流动的,且流动速率基本相同C. 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信息种类可相同也可不同D. 正常人细胞中遗传信息在DNA与RNA间可双向传递,但场所

8、不同1、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2、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详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A正确;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的水可以穿过细胞膜双

9、向流动,细胞形态基本不变,说明水流动速率基本相同,B正确;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不同的对象传递的信息种类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正确;正常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只能从DNA传递到RNA(转录),不能从RNA流向DNA(逆转录),D错误。6.正常的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现有一种三体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有三条。该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如图所示(6、7为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为感病基因:为四种配子类型)。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雌配子能参与受精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形成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一直为13B. 正常情况下,配子可

10、由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而来C. 以该三体抗病水稻作母本,与感病水稻(aa)杂交,子代抗病个体中三体植株占3/5D. 以该三体抗病水稻作父本,与感病水稻(aa)杂交,子代中抗病感病=51据图分析,7号染色体三体的植物的基因型是AA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任意2个7号染色体形成一个四分体,另一个7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因此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A:a:Aa:A=1:1:2:2,因此图中“?”应该是基因A。【详解】已知正常的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条,则形成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3条或26条,A错误;的基因型为a,的基因型为A,两者不可能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

11、错误;以该三体抗病水稻作母本,与感病水稻(aa)杂交,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aa:Aa=1:2,因此子代抗病个体中三体植株占3/5,C正确;以该三体抗病水稻作父本,与感病水稻(aa)杂交,由于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因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2,则子代中抗病感病=21,D错误。7.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一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肤液大量分泌,过程如图(1)调节过程和中,后天形成的是过程_。(2)食物刺激中枢神经,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调节,调节过程中作用于胃窦的信号分子是_。(3)胃酸刺激_分泌促胰液素,通过体

12、液运输,作用于胰腺。(4)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调节信号分子的受体至少有_种,这些信号分子都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是_作用。(5)最近科学家从小肠分离出一种多肽CKK释放肽,进食后,在蛋白质的消化产物作用下通过CKK释放肽引起胆囊收缩素释放和胰蛋白酶分泌增加:而分泌的胰蛋白酶又可使CKK释放肽水解,胆囊收缩素和胰蛋白酶分泌减少,这种调节机制是_调节,此种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_具有重要意义。【答案】 (1). (2). 神经 (3). 神经递质 (4). 小肠黏膜(细胞) (5). 4 (6). 协同 (7). (负)反馈 (8). 机体维持稳态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13、两种类型,其中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方式,是由条件刺激(信号刺激)引起的后天性反射;而非条件反射由非条件刺激(如食(实)物)引起的先天性反射。神经调节中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高效、体液运输和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一种器官或细胞可以接受一种或多种信号分子的刺激,从而改变其原有的生理活动,如本题中胰腺接受了胃泌素、神经递质、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共4中信号分子的协同刺激。【详解】(1)看到、闻到的信号刺激产生的反射属于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即图中的,而是食物直接刺激引起的反射属于先天形成的非条件反射。(2)食物进入胃内后刺激神经中枢兴奋,使效应器产生反应,即胃窦分泌胃泌素,属于神经

14、调节,其中胃窦属于效应器,接受的信号是神经递质。(3)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扩散到体液中,通过血液来运输,作用于胰腺。(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胰腺接受了胃泌素、神经递质、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共4中信号分子的刺激,这些信号分子都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属于协同作用。(5)由题干描述“CKK释放肤引起胆囊收缩素释放和胰蛋白酶分泌增加,而分泌的胰蛋白酶又可使cKK释放肤水解,胆囊收缩素和胰蛋白酶分泌减少”可知,这个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过程,这样才能保证相关激素和酶的含量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结合图示区分开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二是明确

15、胰腺可接受四种信号分子的刺激。8.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s,一种植物激素)能否缓解弱光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实验处理及检测番茄叶片 Rubisco(一种可催化CO2与C5反应生成C3的酶)活性、 Rubisco基因表达量、净光合速率所得结果如下:A组:自然光照, Rubisco活性相对值为100%、 Rubisco基因表达量相对值为100%、净光合速率相对值为100%;B组:自然光照、叶面喷施一定浓度BRs, Rubisco活性相对值为98.3%、 Rubisco基因表达量相对值为102%、净光合速率相对值为99.2%;C组:弱光照(25%自然光照), R

16、ubisco活性相对值为58.4%、 Rubisco基因表达量相对值为35.0%、净光合速率相对值为57.2%;D组:弱光照(25%自然光照),叶面喷施相同浓度BRs, Rubisco活性相对值为89.2%、 Rubisco基因表达量相对值为71.0%、净光合速率相对值为72.0%。请回答:(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2)比较_组实验结果,表明弱光能导致番茄光合作用降低。弱光导致暗反应所需的物质_减少,导致暗反应减弱。(3)A、C、D三组实验结果相比表明,BRs可通过提高_,从而缓解弱光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答案】 (1). 光照强度和是否加入BRs (2). A、C (或“B、D) (3)

17、. ATP和NADPH (H) (4). Rubisco 活性和Rubisco基因表达量根据四组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分析,A和C组或B和D组是一组对照实验,A、B组是自然光照,C、D组是弱光组,可以发现弱光条件下,Rubisco活性相对值较小,表明弱光能导致番茄暗反应能力降低。A、C两组比较发现:弱光条件下,Rubisco活性相对值、Rubisco基因表达量相对值和净光合速率相对值较小;但是C、D两组组实验结果相比表明,叶面喷施相同浓度BRs,Rubisco活性相对值、Rubisco基因表达量相对值和净光合速率相对值有所提高,因此综合A、C、D三组实验结果相比表明,BRs可通过提高Rubisco活

18、性和Rubisco基因表达量(或Rubisco活性和数量),从而缓解弱光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有光照强度、是否加入BRs。(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和C组或B和D组是一组对照实验,A、B组是自然光照,C、D组是弱光组,可以发现弱光条件下,Rubisco活性相对值较小,表明弱光能导致番茄暗反应所需的物质ATP和NADPH减少,进而导致暗反应减弱。(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C、D三组实验结果相比表明,BRs可通过提高Rubisco活性和Rubisco基因表达量(或Rubisco活性和数量),从而缓解弱光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单

19、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分析题干中四组实验,找出不同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并分析因变量及其原因。9.科研小组对某人工鱼塘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整理资料时,由于疏忽图中部分项目和数据模糊不能分辨。请你帮助恢复有关数据和项目,并回答有关问题:(能量单位:J/cm2a,除表中所列的消费者外,其他类型的消费者忽略不计)生物类型甲传迅给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传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有机物输入的能量生产者41.05.097.019.0植物性鱼类7.91.112乙6.0肉食性鱼类6.50.86.20.510.0(1)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J/cm2a。(

20、2)分析表中数据及各营养级能量的分配,表中甲是指_,表中的数据乙为_。(3)如图为该鱼塘中的部分生物所构成的食物网,若鲤鱼从各营养级获得的能量相同,且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均为20%,当鲤鱼同化50KJ的能量时,则需要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同化的能量为_KJ。(4)若该鱼塘废弃若干年后成为湿地,这属于_演替,该湿地能净化生活污水且有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答案】 (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网) (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2). 178 (3). 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4). 4 (5). 750 (6). 次生 (7). 间接和直接根据表格分析

21、,除最高营养级外,每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四个去向: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和一部分储存(未被利用),因此表格中甲表示自身呼吸消耗散失的能量,则生产者同化的能量=41.0+5.0+97.0+19.0=162J/cm2a;乙是植物性鱼类流向肉食性鱼类的能量,根据表格数据计算,乙=19.0+6.0-7.9-1.1-12=4J/cm2(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162J/cm2a,而表格中显示有机物输入的能量=6.0+10.0=16J/cm2a,因此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6

22、2+16=178J/cm2(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表格中甲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乙为4(J/cm2a)。(3)根据题意分析,已知鲤鱼从各营养级获得的能量相同,且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均为20%,则鲤鱼同化50KJ的能量时,需要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同化量=50220%20%+5020%=750 KJ。(4)废弃鱼塘发生的是次生演替;该湿地能净化生活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有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弄清楚每一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的四个去向,进而确定表格中甲的含义并计算乙的数值。10.荨麻草雌雄异株,且

23、经常出现雌雄败育(无花蕊)现象,杂交实验发现,F1总是无花蕊雄株雌株=211,再将F1雄株和雌株杂交,F2也出现无花蕊雄株雌株=211。怎么解释这种遗传现象呢?如下图解:请进一步分析回答:(1)以上图解,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_环节,其核心内容至少包括:当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时(A_B_)和aabb一样不育(无花蕊);_;不同对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独立遗传)。有人对核心内容中的提出质疑,你认为对此质疑有道理吗?为什么?_。(2)研究者采用_育种方法很容易得到了纯合的雄株,准备将此雄株与天然雌株杂交,预测子代的性状及比例是_。【答案】 (1). 提出假说 (2). 只含有A基因(不含B基因)时表现

24、为雄株,只含有B基因(不含A基因)时表现为雌株 (3). 有道理,因为当不同对的基因位于同对同源染色体上时,杂交的结果和以上解释相同(1分),所以不能确定不同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独立遗传) (4). 单倍体 (5). 无雌蕊:雄株=1:1根据题干信息和遗传图解分析,荨麻草的雌株的基因型为aaBb,雄株的基因型为Aabb,无花蕊(雌雄败育)的基因型为AaBb、aabb;雌株与雄株杂交,后代总是出现无花蕊(AaBb、aabb):雌株(aaBb):雄株(Aabb)=2:1:1。(1)图示利用基因型对题干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环节,其核心内容包括:只含有A基因(不含B基因)时表现

25、为雄株,只含有B基因(不含A基因)时表现为雌株;有人对核心内容中的提出质疑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当不同对的基因位于同对同源染色体上时,杂交的结果和以上解释相同,所以不能确定不同对基因是否可以自由组合(独立遗传)。(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天然雄株的基因型为Aabb,利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很容易得到纯合子雄株AAbb;让该纯合子雄株AAbb与天然雌株aaBb杂交,后代AaBb:Aabb=1:1,即无雌蕊:【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遗传图解判断天然雄株、雌株和无花蕊的基因型,明确该图解为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就说环节,并能够补充假说的内容。11.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

26、,60以上易分解,主要从黄花蒿中提取。近年来又发现青蒿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某科研小组按如下步骤进行了相关实验: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将等量癌细胞分别接种到4组培养瓶中,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除去上清液;向4组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含2、4、8,16mol/L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72h后统计并计算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青蒿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_;根据青蒿素_的特点,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现有四氯化碳(沸点76.5)和乙醚(沸点34.5)两种溶剂,应选用_作为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2)萃取青蒿素的过程应采用_加热;加热时常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罝,目的是_。(3)科研小组进行上述步骤实验的目的是_。步骤中需要设罝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法为_。【答案】 (1). 青蒿素不易挥发,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或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蒸馏挥发性物质,而青蒿素不易挥发) (2). 易溶于有机溶剂 (3). 乙醚 (4). 青蒿素在60以上易分解,应选择低沸点的萃取剂 (5). 水浴 (6). 防止有机溶剂挥发 (7). 探究青蒿素的浓度与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关系 (8). 在另一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不含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有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